水利工程

搜索文档
海塘安澜工程配套项目即将完工
每日商报· 2025-04-30 06:23
A节点"潮头驿"是彭埠大桥下的首座景观建筑,以"立体潮"的设计理念,在沿江面与城市面展现出通透 轻盈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与城市间的一座桥梁,将钱塘江和都市连接起来。 B节点"森氧驿"以"回头潮"为设计切入点,以轻盈的"浪花"为特色,将观江平台与建筑结构一体化设 计。屋顶面以"微丘山谷"的设计理念,立体栈道的设置,将餐饮、展览、游客中心等多种服务功能融为 一体,与五堡中轴建筑遥相呼应,打造观城观江、休憩休闲、科技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水文化驿 站。 商报讯(记者骆静怡)说到杭州人民关心的大事件,钱塘江潮水算是其中之一。近日,记者从杭州市林水 局了解到,杭州将新增多个观潮"打卡点"。 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建设项目——杭州市本级海塘安澜工程(三堡至乔司段海塘)一期的配套建筑 正在施工中。目前,各节点配套建筑幕墙及装饰装修进入冲刺阶段,G节点观潮平台顺利完成体系转 换,桥索张拉完成,桥体成形。 项目预计今年上半年完工,工程建成后,不仅能将钱江新城二期沿线海塘防潮标准提高至300年一遇, 更能一体化推进海塘提标建设和沿塘生态景观的融合提升,打造"江城一体"的优质公共空间。 海塘安澜工程项目配套建筑包含7组共9个沿 ...
大禹节水订单充沛保障业绩 2025年至2027年营收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9 19: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9亿元,同比增长26.83%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12.79万元,同比增长61.81% [1]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97亿元,同比转正大幅改善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15.68%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8.09万元 [1] - 2024年新签订单53.14亿元,订单规模稳居行业内同类民营企业首位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受益于国家"节水优先"战略持续推进及农业现代化、智慧水利行业政策红利 [2] - 全产业链布局和全国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2] - 水利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投资领域,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连续三年保持订单获取规模在50亿元体量,订单充沛保障业绩确定性 [2] - 2025年至2027年有望保持营收快速增长并迎来业绩释放期 [2] 应收账款管理 - 清欠计划内5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清欠比例达到96% [2] - 解决20多个项目遗留问题,全年推动回款突破40亿元创历史新高 [2] 海外业务拓展 - 已在东南亚、中亚、中东、拉丁美洲、非洲等地设立海外公司或办事处 [3] - 在哈萨克斯坦、沙特、赞比亚、巴基斯坦等国设立常驻点 [3] - 全球建立超过15家经销商渠道,覆盖中亚、中东、东南亚、非洲等重点市场 [3] - 海外市场毛利相对较高,已有综合项目开始落地转化 [3] 行业政策环境 - 水利行业连续三年每年投资超过1万亿元 [2] -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年-2035年)》出台 [3] - 农业和水利两个万亿级市场深度激活并加速融合,释放巨大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 [3] 未来发展战略 - 以创新为翼,深度融入国家农业强国建设和水利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 [3] - 提供更前沿技术、更完善全产业链服务、更智慧解决方案 [3]
全力迎战汛期 郑州市多措并举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郑州日报· 2025-04-29 08:38
根据气象预测,我市今年6~8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一至三成,汛期出现暴雨洪涝的可能性大。我市 将围绕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科学修订完善预案方案、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强化监测预报预警、 科学精准水工程调度、聚焦水库河道等重点部位严密防范、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做好抗旱保供保灌 等,全面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4月份以来,全市无有效降雨,部分地区出现旱情。会议指出,要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墒情、旱 情变化,跟踪掌握旱情发展态势,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优化抗旱水源调配,全力做好城乡供水保障和抗 旱保灌工作。同时,要把握我市"旱涝急转"的气候特点,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 4月28日,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召开,分析研判今年汛情旱情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水旱灾 害防御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距离进入汛期仅剩半个月时间,郑州市将聚焦河道、水库、南水 北调、山洪灾害防御等防御重点,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针对汛期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必须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要密切监测雨水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充分应用防洪"五预"系统、小水库雨水情监测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3个系统,实现预警信息 全覆盖, ...
钱江水利:2025一季报净利润0.54亿 同比增长8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5:52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 33724.93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 68.23%,较上期变化: -200.33万股。 | 名称 | 持有数量(万股) | 占总股本比例(%) | 增减情况(万股) | | --- | --- | --- | --- | | 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16581.13 | 33.55 | 不变 | | 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9614.15 | 19.45 | 不变 | | 钱江硅谷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3182.18 | 6.44 | 不变 | | 浙江省水电实业有限公司 | 2250.79 | 4.55 | 不变 | | 封明 | 842.53 | 1.70 | -92.95 | | 杜德全 | 492.37 | 1.00 | -52.31 | | 高建勇 | 218.36 | 0.44 | 不变 | | 叶德资 | 205.64 | 0.42 | 不变 | | 杜道广 | 201.92 | 0.41 | -27.92 | | 陈文健 | 135.86 | 0.27 | 新进 | | | 较上个报告期退出前十大股东有 | | | | 曾艺 | 163.01 | ...
全国第一大灌区 如何应对持续扩容带来的挑战
四川日报· 2025-04-27 15:05
都江堰灌区发展现状 - 都江堰灌区灌溉面积2025年将达1164.7万亩,覆盖8市41县(市、区),首次实现向川南经济区供水[1][2] - 灌区以占全省5%的土地贡献25%的粮食产量和48%的GDP,惠及3000万人口[3][4] - 灌区面积历史变化:汉代70万亩→宋代150万亩→清代300万亩→1949年280万亩→上世纪50-70年代600万亩→2021年1130.6万亩→2025年1164.7万亩[1][3][4] 用水供需矛盾 - 2024年都江堰渠首引水105亿立方米,全灌区供水76亿立方米(农业51%/39亿立方米,生活29%/22亿立方米,生态18%/14亿立方米,工业0.9%/6900万立方米)[5][8] - 岷江上游年均来水量从上世纪30年代174亿立方米降至90年代132.6亿立方米,70%水量已被引入灌区[5][6] - 预计2035年灌区年供水缺口达25亿立方米[8] 解决方案 - 节流措施:通过节水改造年增节水能力5.34亿立方米,2023年获"节水型示范灌区"称号[10] - 开源措施:引大济岷工程2035年计划引水15.39亿立方米,2050年达18.09亿立方米,2024年开工建设[11] - 灌区内水库补充水源(如黑龙滩、鲁班、三岔水库)[11]
松辽水利委员会全力推动数字孪生西辽河建设和成果应用
水利部网站· 2025-04-18 16:10
数字孪生技术在西辽河水资源调度中的应用 - 松辽水利委员会通过数字孪生西辽河平台实现水资源调度的全流程态势感知与智能决策,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与仿真技术 [5] - 采用实时推演与精准监控技术为西辽河春季水量调度提供智慧化"最优解",核心驱动力为数字赋能与智慧应用 [1] 数字化场景构建 - 整合16类水利对象基础数据,接入水文、地下水、取用水等监测数据,构建西辽河流域专题一张图 [2] - 形成L1级全域覆盖、L2级重点河道精细覆盖、L3级关键工程精准覆盖的高精度数据底板 [2] - 共享卫星遥感影像等跨行业数据,搭建数字化立体场景支撑动态模拟与智能决策 [2] 模型算法与科学调度 - 建立西辽河重点河段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开展50余次精细化模拟,分析水量损失及水头演进极限距离 [3] - 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时掌握水库及断面水情变化,多维对比分析工程调度、断面过流等信息 [3] - 推动调水模式从"经验治水"转变为"模型驱动",量化评估调度预案执行效果 [3] 监测感知体系 - 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体系,运用20余颗遥感卫星宏观监测流域下垫面情况 [4] - 出动无人机160余架次进行高密度巡航扫描,识别调水过程中的堵点、卡点等问题 [4] - 实时汇集1.7万余处监测站点数据,级联14处45路重点工程视频监控水库泄流与水闸状态 [4] - 形成"天眼-鹰眼-毛细血管"三级监测模式,实现全过程无死角数据采集 [4]
深度专题 | 基建投资“新”周期——“反脆弱”系列专题之三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4-07 23:17
贾东旭 高级宏观分析师 侯倩楠 宏观分析师 联系人: 贾东旭 摘要 行业结构上,财政依赖型行业投资下降,与经济转型适配度高的行业占比提升。 2020-2024年,公用事业 投资占比提升8.8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7.8个百分点。其他两大行业变化较小,信 息相关占比小幅提升,交运仓储投资占比下降。 各地区增速比较来看,东部增速由滞后到领先,或和财政适当向成熟度较高项目倾向相匹配。 具体行业 分布来看,公用事业投资集中在中西部,信息投资以西部和东部领衔,交通投资逐渐从东北和中部切换 至东部,公共设施投资东部韧性更强。 今年基建投资如何"破局"?财政力度加大叠加化债机制创新,推动地方政府能动性提升。 债务化解呈现"发展-化债"双轮驱动特征,2025年化债节奏前置且发行速度相对较快。 2025年政府工作报 告提出"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强调"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支持打开新的投资空 间"。2025年一季度,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达60%以上。 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加速落地,地方政府投资意愿逐步修复,重大项目计划投资额企稳回升。 2024年 底,国务院允许经济大省等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