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
搜索文档
超研股份(301602) - 301602超研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7:50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将在保持主营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以产业投资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聚焦医学影像和无损检测领域,积极寻找符合发展战略的产业并购机会 [2] - 公司正进行营销布局调整,以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为中心,加强建设国内医用广州营销中心、海外医用深圳分部,新建国内工业上海营销中心、国内战略客户北京中心,吸引高水平营销人才或团队加入 [7] - 公司正积极引入高质量的国内外经销商,补强营销网络薄弱环节,推进海外营销本地化发展,加强本地团队建设,完善本土经销商网络体系 [7]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免防护和应急救援专用DR设备辐射剂量率值优于国家免防护室应用标准要求,已获得广东省药监局颁发的"无需在防护室中使用的DR"相关批件 [2][3] - 公司推出应用于应急救援领域的便携式多模态医学影像系统,融合便携式DR和便携式彩超两种设备,全面覆盖人体骨骼、脏器、软组织和血流等全身医学影像诊断 [3] - 公司工业超声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船舶制造等领域的金属和非金属工件表面及内部缺陷检测和厚度测量 [3] - 公司重点发展多模态医学成像诊断系统、专科超声诊疗设备、手术导航系统、免防护便携式DR系统、自动化无损检测设备和多模态无损检测等特色产品 [4][5] - 公司推出配备生命体征检测和多模态智能评估的多模态医学成像诊断系统,挖掘产品在应急救援场景的作用 [5] - 公司完成乳腺筛查仪器及配套AI功能开发,实施"全容积扫查+容积AI诊断"筛查方案,提高乳腺癌早期筛查准确率和效率 [5] - 公司自2016年开始研究医学成像技术向辅助治疗方向拓展,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超声影像引导下手术机器人系统,用于微创泌尿外科手术 [6] - 2024年公司与合作方推出的第二代手术机器人产品已完成FDA注册,实现超声设备与手术设备的一体化集成 [6] - 公司推出相机式DR产品,配合现场应用支架和新开发的骨折AI功能,改善产品便携性和现场应用适应性 [6] - 公司推出带有AI辅助诊断服务功能的骨折筛查DR影像解决方案 [6] - 公司的爬壁机器人检测系统推出第二代小车,具备焊缝智能跟踪循迹功能,解决大型压力容器焊缝自动超声检测难题 [6][8] - 多款创新产品融合AI、云计算、5G通信、大数据中心等前沿技术,具备智能化辅助诊断、教学、定制等功能 [6] 市场与销售 - 国内市场招投标项目从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的周期被显著拉长 [2] - 手术机器人系统已被添加到包括美国泌尿外科协会在内的各种专业协会临床指南中,并成为合作方的主推产品 [8] - 自动化无损检测设备目前还在市场推广阶段 [8] 品牌与推广 - 市场活动与品牌传播将围绕公司差异化技术亮点开展,积极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7] - 公司计划联合权威学术机构和专家组织产品或技术专场推介会、学术论坛,开展临床科研合作 [7] - 公司将通过专业权威媒体发布产品广告、自有媒体线上推广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7]
德适生物宋宁:千亿医学影像市场有望迎来智能化
新京报· 2025-09-17 09:41
行业痛点与需求 - 医学影像领域存在检测需求大与高质量供给不足的巨大矛盾,基层医院尤其需要高精度设备和高水平医生[1] - 中国每年医学影像服务需求达数十亿人次,但每10万人仅拥有1.43名影像医生,医生资源短缺问题突出[1] - 在高强度工作负荷下,不同医生对同一影像的诊疗差异高达20%[1] 市场前景与规模 - AI赋能医学影像是AI医疗发展最快的赛道之一[1] - 中国AI驱动的医学影像市场2024年规模达到24亿元,至2030年有望实现年均60.2%的高速增长[1] - 通过技术重构与临床协作,千亿医学影像市场有望迎来智能化[1] 公司解决方案与技术 - 公司为医学影像领域提供通用化的基座大模型,支持数千种疾病的基础辅助诊断能力[1] - AI工具被视为解决行业痛点的最佳工具[1] AI应用价值与影响 - AI可将医生从繁重工作中解放,使其有更多时间学习先进医学知识并训练专属AI助手[2] - AI可完成初步辅助诊断,由医生审核出具报告,推动医疗更精准、更均质[2] - AI应用有助于缩小城乡诊疗水平差异[2]
一脉阳光早盘涨超6% 北京一脉信息近日在北数所完成首批数据交易
智通财经· 2025-09-02 09:50
股价表现 - 早盘股价上涨超6% 截至发稿时涨幅达5.24% 报19.29港元 [1] - 成交额达1.13亿港元 [1] 数据交易进展 - 9月1日完成首批数据交易 [1] - CT胸部病变标注数据于8月25日在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架 [1] - 通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合规审核 [1] - 附属公司北京一脉信息作为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技术公司及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签订三方合作合同 [1] 战略意义 - 为医学影像核心数据资产变现提供新模式 [1] - 彰显公司在医学影像数据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市场价值 [1] 资金募集与分配 - 拟配售3500万股净筹资约5.62亿港元 [1] - 约40%(约2.248亿港元)用于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1] - 资金将投入医学影像数据挖掘、标注及清洗等数据服务能力 [1] - 研发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并提供医学影像全流程应用场景 [1] - 30%(约1.686亿港元)用于扩张医学影像中心业务及赋能解决方案业务 [1] - 通过自主投资或并购方式占据国内战略堡垒点并辐射香港、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1]
一脉阳光(02522) - 自愿公告 完成首批数据交易
2025-09-02 06:10
业务进展 - 2025年8月25日数据集通过北数所合规审核并上架[3] - 2025年9月1日完成首批数据交易[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医学影像专科医疗集团及唯一影像平台运营商管理者[4] - 从事影像中心、解决方案及一脉云服务[4] 子公司情况 - 北京一脉信息为全资附属公司,从事一脉云及数据技术服务[4]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含4位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6]
政策红利引爆医疗AI革命:一脉阳光领航AI迈入“基座大模型”2.0时代
智通财经· 2025-08-27 09:09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明确推动AI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和医保服务等场景应用 并将医疗AI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1] - 政策提出到2027年实现基层医疗机构AI辅助诊断覆盖率超70%的目标 标志着AI+医疗健康进入全面深化实施阶段 [1] - 政策为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规模化、规范化应用注入强劲动能 [1] 技术突破 - 一脉阳光宣布全球首个基于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的胸部CT平扫AI辅助诊断产品预计2025年10月中旬发布 填补全球医学影像AI领域路径级智能诊断空白 [2] - 该产品宣告医学影像AI从单病种小模型1.0时代迈入基座大模型驱动2.0时代 [2] - 产品将深度融入公司自有影像服务平台 形成数据+AI+影像中心协同生态 未来可复制至腹部、头颈、骨骼等部位实现全病种全流程AI辅助诊断 [2] 公司优势 - 一脉阳光拥有覆盖全国的影像中心网络、高质量影像数据积累和强大AI研发能力 率先完成从数据积累到技术转化的闭环 [2] - 公司与华为、讯飞医疗等在基层医疗、数据平台和AI诊前-诊中-诊后等领域深度合作 推动医疗AI产业化 [3] - 通过建设医学影像区域共享中心和专科医联体 将三甲医院影像诊断能力通过AI复制至县乡 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化 [3] 商业模式 - 公司已转型为具备数据-算法-场景闭环能力的AI医疗平台型企业 [3] - 数据先发优势使AI研发动力源自主掌控 基座大模型突破使新病种AI模型开发周期大幅缩短且边际成本显著下降 [3] - 线下百余家实体应用场景为AI产品迭代优化提供现实土壤 [3] 市场前景 - 政策催化下公司先发优势加速转化为商业价值 AI产品纳入医保支付体系预期增强 [4] - B端医疗机构、G端政府公共卫生项目和C端健康管理的市场空间将全面打开 [4] - 在基层医疗智能化改造浪潮中 公司有望成为核心供应商 [4] 发展机遇 - 公司正处于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和市场扩张的黄金交汇点 [4] - 随着2025年10月AI产品正式发布 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跃升 [4]
一脉阳光涨超5% 拟配股加码医学影像AI与市场扩张 料影像中心项目于年内交付投入运营
智通财经· 2025-08-25 11:11
股价表现与配售计划 - 股价上涨4.4%至14.72港元 成交额2.1亿港元 [1] - 拟折让12.53%配售3500万股 净筹资5.62亿港元 [1] - 配售资金40%用于数据及AI领域发展 包括医学影像数据挖掘与AI应用平台研发 [1] - 配售资金30%用于扩张医学影像中心业务 覆盖国内及香港、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1] 中期财务业绩 - 收入4.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89% [1] - 股东应占溢利1644.3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328.65% [1] - 毛利1.37亿元人民币 每股基本盈利0.046元 [1] 业务发展动态 - 新设影像中心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交付运营 [1] - 国家医疗新基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1] - 医疗设备更新需求自2024年末逐步恢复 赋能业务收入实现爆发式增长 [1]
一脉阳光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644.3万元 同比增加328.65%
智通财经· 2025-08-18 20:28
财务表现 - 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2.89% [1] - 股东应占溢利1644.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28.65% [1] - 毛利1.37亿元 [1] 业务运营 - 影像中心服务收入保持相对稳定,较2024年下半年实现稳定增长 [1] - 客户数量增加是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1] - 新设立影像中心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逐步交付投入运营 [1] 战略举措 - 通过投资并购、产业基金孵化扩大医学影像中心网络布局 [1] - 对存量影像中心实施高质量运营管理,对新中心实施精细化建设 [1] - 开发灵活多样化产品带动客户数量显著增加 [1] 行业环境 - 国家医疗新基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1] - 自2024年末国家医疗设备更新需求逐步恢复 [1] - 行业面临宏观经济放缓及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秩序调整 [1]
AI重塑千亿影像赛道:HTFL暴涨75%验证技术红利,一脉阳光(02522)迎来估值裂变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20:31
行业趋势 - 全球医学影像赛道正迎来价值重估 AI正从技术概念加速转化为商业价值与临床效率的双重驱动力 [1] - 美国第三方影像渗透率达40-50% 年增速不足5% 中国当前渗透率仅约1% 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8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0.7% 潜在增长空间是美国的15倍 [5] - AI+医学影像已成为资本市场重新定义行业价值的关键逻辑 [1] 美股公司表现 - HeartFlow上市4天股价最高33.24美元 较19美元发行价上涨74.9% 市值达26.98亿美元 [1] - RadNet刷新历史新高至68.41美元 总市值52.6亿美元 [1] - RadNet2024年营收18.3亿美元 净利润3884万美元 净利润率仅0.7% [2][4] - HeartFlow2024年亏损9643万美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3230万美元 [4] 一脉阳光业务模式 - 采用传统服务共享模式+AI数据生态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2] - 通过门店-服务-数据-AI四位一体构造第二曲线 [3] - CDH模式(影像诊断+医生管理+医院合作)成功复制至港澳、新马及东非地区 预计5年内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0% [4] 一脉阳光运营数据 - 现运营影像中心106家 覆盖全国16个省市 年扫描量突破千万人次 [3] - 半年新增近400家B端客户 较前十年500+客户服务数量大幅提升 [3] - 日均新增2-3万例标准化影像数据 建立全球单一体量增速最快的影像数据库 [3] - 预计2025H1收入4.5-4.8亿元 同比增长8.8%-16% 净利润1450-1650万元 同比暴增1350%-1550% [2] 一脉阳光AI布局 - 孵化人工智能公司"影禾医脉"于2025年1月发布全球首个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 [4] - 与十余家顶级三甲医院达成科研合作 AI阅片准确率在肺肺部、胸部等场景预计达95%以上 [4] - 计划2025年三季度正式发布并对外商业化收费 [4] 估值比较 - 一脉阳光市值63亿港元 市净率4.045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业务规模和市场潜力远超当前估值 拥有第三方影像稀缺牌照和AI生态属性 [4][5] - 在渗透率不足5%的千亿赛道中率先实现盈利 [5]
上海发布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若干措施》及“探索者计划”细化配套政策 激励领军企业在技术底层创新突破
解放日报· 2025-08-05 09:43
政策核心内容 - 上海市政府出台《若干措施》旨在健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企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1] - 政策提出"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两类措施 通过财政资金激励和制度设计推动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投入 [1][2] 财政资金支持措施 - 支持高校联合企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政府与企业按1:1比例共同出资开展应用导向基础研究 [2] - 对企业使用科学仪器设施费用按实际支付额50%给予补助 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助100万元 [2] - 基础研究投入达1亿元/年及以上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1000万元 5000万至1亿元企业补助500万元 1000万至5000万元企业补助200万元 [2] 制度设计推动措施 - 承担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企业需确保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不低于总研发支出10% [2] - 市国资委引导国有企业在年报中单列基础研究支出 符合条件投入可按规定加计视同利润 [2] 探索者计划实施 - 探索者计划始于2021年 企业凝练科学问题后与社会科研力量合作 由企业与市科委共同出资管理基础研究项目 [3] - 已有22家企业加入计划 覆盖央企 市属国企 民企和外企四类企业 [3] - 联影医疗作为首家参与企业 在医学影像领域设立多个应用性基础研究项目 其光子计数CT已进入中山医院和瑞金医院临床测试 [3] 产学研合作模式 - 政策支持通过项目和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包括探索者计划和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中心 [4] - 联影医疗与上海交大 瑞金医院联合成立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 采用科研人员校企双聘方式取得显著成效 [4][5] 公益基金支持机制 - 支持企业设立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 对基金会支持项目按投入额50%给予共同支持 [5] - 泰坦科技捐赠300万元设立非公募基金会 采用"不论成败"公益模式 首批资助3个高校原创研究项目各50万元 [5] - 项目周期两年 科学家可自由调整研究方向 基金会只监督经费使用 验收时不考核论文而注重研究挑战性和创新性 [6] - 16家上海市属国企联合成立国内首家地方国企发起的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 推动更多企业资助前沿基础研究 [6]
高尚健康集团与联影集团签署战略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7-31 20:05
战略合作签约 - 高尚健康集团与联影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核心理念 [1] - 合作将基于"数智化软件影像诊断平台"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等维度展开 [1] - 签约仪式由联影集团中国业务销售副总裁叶雷和高尚健康集团副总裁项艳凡代表双方签署 双方高层领导出席见证 [3] 合作内容 - 双方将整合尖端技术、临床影像资源与规模化运营优势 推动医学影像诊断服务向更精准、智能、高效方向发展 [3] - 围绕影像中心、设备、数据等要素构建影像全流程数字孪生服务平台 [5] - 重点打造"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示范中心" 共同研发AI影像诊断产品 [5] - 聚焦肿瘤、心脑血管、神经、超声等领域的诊疗效率及精准性问题 [5] - 共建"产学研协同平台" 启动多中心前瞻性科研协作项目 [5] - 合作将助力高尚健康集团建设影像诊断人才梯队 [5] - 基于联影血糖管理领域技术积累 共同打造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 [5] 公司背景 - 高尚健康集团是核医学及第三方影像诊断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医疗产业集团 [3] - 此前已引进联影"时空一体"超清TOF PET/MR等高端医疗装备 [3] - 联影集团2024年正式切入C端市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