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开采
搜索文档
普光气田开展国际化人才英语培训
中国化工报· 2025-10-24 10:19
中化新网讯 为加速构建高含硫气田开发国际人才矩阵,10月13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正式启动国际 化储备人才英语培训。 此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剖析、角色扮演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切 实提升学员的口语流利度、专业词汇掌握的精准度,以及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沟通应变能力。培训旨在 搭建一个系统化的英语学习与提升平台,着力强化学员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与跨文化沟通协作能力,培 养造就一批既具备扎实专业技术功底,又拥有出色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
涪陵页岩气田天然气累产超1.6亿方
中国化工报· 2025-10-22 10:25
公司产量与运营 - 涪陵页岩气田常规天然气井累计产量超1.6亿立方米 [1] - 现有11口常规天然气井投运生产 [1] - 评价井平桥2井日均生产天然气1.28万立方米 [1] 公司勘探与开发策略 - 公司瞄准新层系开展常规天然气评价攻关以寻找气源应对主力储气层可动用储量减少 [1] - 公司联合科研单位开展小河坝组常规天然气开发评价工作 [1] - 公司推行一井一策举措实时动态跟踪生产数据并通过产能评价确定气井合理配产 [1] 公司资源储备与突破 - 涪陵页岩气田常规天然气有利区域为119.92平方千米资源量达182.1亿立方米 [1] - 气田已在小河坝组冼象池群等多个层系取得突破 [1] - 焦石坝区块龙马溪组地层是气田现阶段的主力储气层 [1]
国家统计局:9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4%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0:17
人民财讯10月20日电,据国家统计局,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简称"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12亿立方 米,同比增长9.4%,增速比8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日均产量7.1亿立方米。1—9月份,规上工业天然 气产量194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 ...
涪陵页岩气田常规天然气井累计产气超1.6亿立方米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2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涪陵页岩气田常规天然气井累计产气超1.6亿立方米 中新网重庆10月15日电 (钟旖 石建芬)记者15日从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获悉,涪陵页岩气田常规天 然气井累计产量超1.6亿立方米,呈现出"常非并进"良好局面。 焦石坝区块龙马溪组地层是涪陵页岩气田现阶段的主力储气层,随着开采程度的增加,可动用储量逐渐 减少。为进一步寻找"新粮仓"、扩充"米袋子",涪陵页岩气公司瞄准新层系,积极开展常规天然气评价 攻关,加快落实气田增储上产新阵地。 小河坝组是龙马溪组的"楼上邻居",气测显示好。为此,涪陵页岩气公司联合科研单位开展小河坝组常 规天然气开发评价工作,于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双河村部署了评价井——平桥2井,按照地质工程一体 化思路,先后攻克小层识别难度大、优质储层厚度小等困难,目前日均生产天然气1.28万立方米。 图为涪陵页岩气田平桥1井脱硫站生产现场。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供图 与此同时,涪陵页岩气公司积极推行"一井一策",实时动态跟踪常规天然气井生产数据,并通过产能评 价,确定气井合理配产。其中,平桥1井是部署在寒武系洗象池群的一口重点探井,前期通过常态化动 态分析,采用物质平衡法、产量递减分析 ...
“大国重器”变身“智能课堂” 解锁硬核工业游新体验
央视新闻· 2025-10-09 09:03
据了解,自2023年起,三峡大坝旅游区年接待量持续突破320万人,2023年达到33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未来,旅游区将继续深化"工程+文化+科技"的 融合发展模式,让大国重器所承载的奋斗精神与创新基因更加深入人心。 涪陵页岩气田:"地下金矿" 的破局之路 当"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不断取得进展和成效,一批承载着共和国辉煌的"大国重器"与"工业地标",也正以开放的姿态,从生产现场变身成为热门 的"文化会客厅"。这其中,作为新中国水利史上里程碑的三峡大坝,已不仅是一座"世纪工程"。在这个假期,它更化身为一座生动的"活态课堂",吸引着 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三峡大坝:从"世纪工程"到"智能课堂" 在三峡工程博物馆,讲解员指着陈列的工业遗存,以时间为轴,带领游客见证三峡工程从梦想照进现实的全过程。作为全球最大水电专题博物馆,馆内汇 集库区文物、工程图纸、机组部件等2000余件展品,结合声光电技术,全景展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建设征程,让游客感受背后的科技实力与民族智慧。 在"三维立体景观"多媒体展区,通过投影和裸眼3D技术等光影特效,以影片与沙盘同步演绎的方式展示大坝的建设过程,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大坝选 址、截流施 ...
一批大国重器与“工业地标”化身“文化会客厅” 科普范儿扮靓“工业游”
央视网· 2025-10-05 17:21
央视网消息:当"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不断取得进展和成效,一批承载着共和国辉煌的"大国重器"与"工业地标"也正以开放的姿态, 从生产现场变身成为热门的"文化会客厅"。这其中,作为新中国水利史上里程碑的三峡大坝已不仅是一座"世纪工程",在这个假期,它更化身 为一座生动的"活态课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人们在此触摸工业遗存,体验智能的脉动,从一座大坝的今昔中切身感受国家工业的飞跃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坚实保障,读懂背后那份深厚 的制造智慧与家国情怀。 在三峡工程博物馆,讲解员指着陈列的工业遗存,以时间为轴,带领游客见证三峡工程从梦想照进现实的全过程。作为全球最大水电专题 博物馆,馆内汇集库区文物、工程图纸、机组部件等2000余件展品,结合声光电技术,全景展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建设征程,让游客感受背后 的科技实力与民族智慧。 在"三维立体景观"多媒体展区,通过投影和裸眼3D技术等光影特效,以影片与沙盘同步演绎的方式展示大坝的建设过程,游客可以沉浸 式体验大坝选址、截流施工、机组安装等历史性瞬间,深度参与这座超级工程的建设链条。 国庆中秋假期,三峡大坝旅游区化身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巨型科技体验馆。在博物馆二楼的好奇 ...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2025年度 设备检修全面进入攻坚决胜阶段
中国能源网· 2025-09-26 10:40
检修进度 - 已完成69座集气站检修 剩余10余座站场正在推进 [2] - 已完成8套净化装置检修 剩余2套装置尚未完成 [2] - 检修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计划内86座集气站已完成80% [2] 检修规模与参与 - 检修历时半年 参与人员近千人 [5] - 覆盖阀门及设备上万台 [5] - 各职能部门深入一线加强技术指导 参检单位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 [5] 检修管理措施 - 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 通过人机环境系统管控防范安全风险 [4] - 严格执行检修方案 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重点抓好现场监督进度管控质量验收 [5] - 对重点区域和关键作业严格执行审批与票证管理 [5] 检修技术实施 - 开展设备拆卸清洗吹扫置换壁厚检测严密性试压等维护工作 [5] - 提前开展设备诊断与分析 制定有针对性的检修与技改措施 [4] - 编制科学细致的检修计划与作业指导书 推动检修向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迈进 [4] 检修意义 - 保障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 为迎峰度冬天然气保供奠定坚实基础 [4] - 作为全年生产管理重中之重 实现安全绿色优质高效完成 [6]
蓝焰控股:董事丰建斌辞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7:37
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丰建斌因个人工作变动辞去一切职务 [1] - 辞职自报告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1] - 丰建斌未持有公司股份 辞职后仍需遵守离任董事相关规定 [1]
突破40亿立方米!
科技日报· 2025-09-24 09:34
产量里程碑 - 大庆油田川渝探区天然气累计产量突破40亿立方米达到40.1亿立方米 [1] - 产量突破标志着该探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1] 区域资源规模 - 探区横跨重庆市及四川省广安/南充/达州/巴中四市 [3] - 总覆盖面积达1.63万平方公里 [3] - 勘探地质储量规模达千亿立方米级别 [3] 战略意义 - 开发成果直接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 [1] -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显著贡献 [1]
川南页岩气田累产气突破千亿方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35
产量突破 - 川南页岩气田累计产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1] - 2023年1月至8月投产新井237口并新建产能45亿立方米[1] - 日产量突破4800万立方米且年产量预计突破160亿立方米[1] 行业地位 - 川南页岩气田年产量占全国页岩气产量60%和全国天然气总产量7%[1] - 累计提交探明储量超过1.5万亿立方米[1] - 投产井总数达2300余口且年产规模超150亿立方米[1] 技术突破 - 形成地质体稳定性评价技术及地质工程一体化三维建模技术[1] - 开发优化技术结合优快钻井与精细压裂关键技术体系[1] - 通过近20年技术攻关将难采资源转化为稳定产量[1] 区域分布 - 气田分布于四川泸州、宜宾及云南昭通和重庆永川等地[1] - 储层具有埋藏深、层系薄的地质特征[1] - 开发难度大但已成为天然气增储上产重要领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