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
搜索文档
京口区多维度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留”新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9-24 14:52
从"引才磁场"到"留才乐活圈",京口区正通过精心设计的多维场景,构建起青年人才"近悦远来、加速 成长、安心乐居"的生态闭环。一幅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生动画卷,正在京口徐徐展 开。 夜游江畔音乐会、青年人才特色服务市集、潮流美食地图……一场主题为"人才'镇兴'·青睐京口"的青年 人才城市体验活动,近日在京口区掀起青春热潮。这是京口区精心打造青年人才"引、育、留"全链条场 景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京口区聚焦青年人才需求,着力构建"创业就业有政策、成长成才有平台、城 市生活有温度"的青年友好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青"动能。 构建产才融合的青年适配性。京口区着力解决由学到产转变"痛点",利用政策红利与产业势能的深度绑 定综合塑造"引才磁场",不断增加青年人才的"城市点击量"。金山英才·"金凤凰"专项的升级,使得政策 扶持向青年群体显著倾斜50%;大学生"聚镇"计划、青年人才"归雁"计划用真金白银引才留才,去年以 来为7800余人次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租房补贴等超1700万元。走进高校、带来企业,京口区持续打造 产才"热搜链接"。京口区走出镇江,在山东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设立招才引智"镇江日" ...
2025年服贸会闭幕:国潮文创人气旺
中国青年报· 2025-09-14 23:29
展会客流表现 - 2025年服贸会期间首钢园入园客流达75.5万人次创历年新高[2] 文创产品创新趋势 - 泡泡玛特核心IP"TWINKLE TWINKLE星星人"设置大型户外艺术装置吸引游客打卡[9] - 全聚德通过毛绒烤鸭沉浸式表演推动非遗技艺与现代消费融合[15] - 中国青年报推出"一拍即bao"拍报机提供纪念画报生成服务[6][7] - 北京公交主题搪瓷杯等文创产品获得消费者选购[4][17][19] 消费支付方式创新 - 儿童手表支付功能应用于文创盲盒购买场景[20] 文化传播形式 - 北京中轴线展示视频通过数字化形式向游客呈现[11] - 服贸会网红雪糕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道具[13]
“中国国际糖果季”探索行业转型密码
中国经营报· 2025-09-12 20:07
活动概况 - 中国国际糖果季于9月10日在北京首钢园开幕 作为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框架活动 活动以工业风+糖果美学为核心 改造首钢滑雪大跳台及冷却塔为沉浸式体验空间 设置非遗工坊 品牌展厅等十大功能区 [1] - 活动持续至11月16日 历时两个多月 以体育+文化+旅游为核心 串联服贸会 WTT中国大满贯赛与国庆黄金周 现场设置糖果主题旋转木马 抓娃娃机及棒棒糖工坊 巧克力3D打印等互动设施 [2] - 首钢园作为服贸会永久举办地 通过该活动探索冬奥遗产与工业遗存创新再利用 打造融合文商旅体的特色消费新生态 [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2020年7845亿元增长至2024年1009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6.5% [3] - 糖果巧克力品类占比从2020年15.2%降至2024年14.5% 但绝对规模保持增长 [3] - Z世代消费者偏好个性化 强社交属性产品 注重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 31-40岁群体关注品质 健康因素与品牌信誉 银发群体对低糖 易咀嚼功能性糖果需求年增速达15.3% [3] 产业融合创新 - 糖果企业与故宫 敦煌等文化IP合作产品溢价率达40%-60% 合作模式从商标授权向深度内容共创演进 [4] - 食品工业与文创产业融合拥有广阔前景 中国国际糖果季作为创新实践 将成为推动北京文创产业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4] - 糖果产业被定位为兼具情感属性与文化载体的重要分支 正处于传承经典 创新破局 走向全球的关键节点 [1]
政协委员为教育赋能科技人才贡献“金点子”
每日商报· 2025-09-12 07:04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归根到底靠教育。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数字经济先行城市,杭州该如何强 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如何建设科技创新更强、产业能级更高、创新主体更活、创新生态更 好的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 通讯员 方德瑞 商报记者 黄家欢 昨天,市政协召开"请你来协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月度协商座谈 会,市政协委员、区县(市)政协和院校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核心议题踊跃建言,贡献了不少"金点 子"。 引才更要留才,除了明确发展人才的"硬指标",打造人才向往的"软环境"同样关键。肖锋建议,杭州应 持续迭代人才政策,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与青年创新人才的引育力度,对全时在杭工作的异 地科创平台人员,落实杭州人才政策待遇与出国审批便利。 强化人工智能对人才培养的赋能作用,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数字 经济第一城",杭州持续探索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农工党杭州市委会提出了"打造多维度AI 教育应用场景"的建议。如,通过政策引导或采购合作,鼓励本地科技企业,共同开发模块化AI教育应 用组件,供学校和教师按需组合、快速搭建个性化教学场景,并优先 ...
食品工业寻自主创新路径 “中国国际糖果季”首钢园区启幕
北京商报· 2025-09-11 17:11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框架下的"中国国际糖果季"开幕式暨专题论坛于9月10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1] - 活动持续至11月16日[1] 活动特色 - 首钢园以"工业风+糖果美学"为核心改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包括冬奥遗产首钢滑雪大跳台和工业遗存首钢冷却塔[1] - 设计十大功能分区 涵盖非遗工坊 品牌展厅 互动娱乐和主题餐咖等[1] - 糖果季原创IP"糖果精灵"在活动中正式揭幕[1] 战略合作 - 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首钢集团分别达成战略合作[1] - 合作方将在行业研究 品牌传播 产业赋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1] - 共同推动"文化+科技+消费"生态体系构建 助力食品工业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播[1] 行业研究 - 专题论坛发布《糖果业转型拓展密码——食品工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1] - 报告认为"中国国际糖果季"是食品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1] - 活动战略意义远超单一文化活动范畴 将成为推动北京文创产业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1]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文创产品“长”出消费新场景 AI赋能让“成都礼物”加速上新
搜狐财经· 2025-09-10 20:17
文创产业发展概况 - 成都文创产业连续5年占当地GDP比重10%以上 [1] - 2024年上半年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872.37亿元 同比增长7.44% [30] - 2024年成都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达3819亿元 [18] 文创产品与IP开发 - 成都礼物体验中心已推出500多款文创产品 [2] - 某文创企业拥有4000多项原创熊猫设计版权 开发3000多款产品 [22] - 宽窄文创集团图库元素突破1000个 授权金突破500万元 [9] - 以大熊猫、诸葛亮等形象为原型推出8个文创IP [6] 消费场景与市场表现 - 1-7月成都接待游客1.92亿人次 同比增长5.1% [11] - 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6% [11] - 首批推出104个成都"必购必带"商品 [11] - 手机旗舰店融入成都元素设计推出十多种文创产品 [2]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AI辅助设计使蜀绣纹样设计周期提速十多天 [16] - 短视频企业使用AI后创意效率提升80% 成本降低80% [18] - 蜀绣工坊已推出近百款文创新品 [12] - 建立蜀绣电子数据库收录上千张纹样图案 [16] 产业集聚与供应链 - 少城国际文创谷聚集5900多家文创企业 [15] - 天府文创板25家企业总估值超130亿元 [18] - 文创园区拥有500位创意人员 20多家开模企业 30多家产品制造商 [26] - 绣里蜀绣产业园聚集17家蜀绣企业 [12] 政策支持与人才培养 - 2019年设立规模100亿元的文创基金群 [22] - "文创通"贷款产品设立1亿债权融资资金池 补贴企业贷款利息40% 担保利息60% [22] - 郫都区培训绣工8000多人 向蜀绣企业输送1300多名专业人才 [24] - 近三年累计吸引青年人才156万人 [30] 企业创新与跨界合作 - 彩绘熊猫文化艺术展在全球上百座城市举办近300场 [19] - 蜀绣与游戏、饮品开展"蜀绣+"跨界合作 [12] - 奶茶店结合文创蜀绣和特色竹编打造消费新场景 [4] - 手机店通过文创产品带动过去12个月销量超预期 [2]
文创产品“长”出消费新场景 AI赋能让“成都礼物”加速上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0 15:49
文创产业规模与增长 - 成都文创产业连续5年占当地GDP比重10%以上 [1] - 2024年成都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达3819亿元 [15] - 2024年上半年成都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872.37亿元 同比增长7.44% [27] 文创产品开发与创新 - 成都礼物锦里体验中心已有文创产品五百多款 [1] - 以大熊猫、诸葛亮等形象为原型推出8个文创IP [5] - 蜀绣工坊推出近百款文创新品 涵盖传统摆件、服饰及跨界合作 [10] - 某文创企业拥有4000多项原创熊猫设计版权 开发3000多款产品 [19] 消费场景与市场表现 - 1至7月成都接待游客1.92亿人次 同比增长5.1% 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6% [9] - 手机旗舰店通过文创产品带动销量 过去12个月销量超预期 [2] - 首批推出104个成都"必购必带"商品满足消费需求 [9] 数字技术赋能 - AI辅助设计使蜀绣纹样设计周期提速十多天 [13] - 短视频企业引入AI后创意效率提升80% 成本降低80% [15] - 建立蜀绣电子数据库收录产品照片和纹样 [13] - AI工作站可将创意沉淀为技术模型实现高质量成果稳定产出 [12]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文创基金群规模达100亿元 "文创通"贷款产品设1亿债权融资资金池 [19] - 政府补贴企业贷款利息40% 担保利息60% [19] - 近三年累计吸引青年人才156万人 [27] - 少城国际文创谷聚集5900多家文创企业 [12] 企业合作与供应链 - 文创园区集聚500位创意人员、20多家开模企业及30多家产品制造商 [23] - 某企业40天完成世界500强企业IP打造项目 体现供应链完备性 [25] - 彩绘熊猫文化艺术展已在全球上百座城市举办近300场 [17] 文化元素与IP开发 - 宽窄文创图库元素突破1000个 授权金突破500万元 [7] - 产品融合熊猫、宽窄巷子拴马石等成都元素 [2] - 蜀绣企业达17家 开展"蜀绣+"跨界合作 [10]
京城胡同“一街一韵” 焕新颜 北京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2:25
城市更新改造项目 - 烂缦胡同改造面积不足0.3平方公里 通过青石板重铺 电线入地 垃圾分类站升级实现基础设施提升[3] - 改造定位"烂缦花街" 融合法源寺丁香诗会历史底蕴 实现文化彰显 百姓宜居 生态绿色 智慧高效 代际传承五大目标[3] - 去年起形成集中成片效应 巨型红气球成为社交平台新晋顶流 节假日咖啡店排队长龙 文创店游客打卡量显著增长[4] 文化IP与业态创新 - 元隆雅图文创店开发丁香 牛街 灯杆小狗等特色元素产品 包括法源寺背景丁香流沙冰箱贴 促进游客深度了解历史文化[6] - 南半截胡同定位"半截诗巷" 引入设计师工作室 社会团体及企业办公业态 与鲁迅等名人文化紧密关联[6] - 采用"一街一韵"差异化改造策略 避免同质化 靠近法源寺区域保持沉静特质 兼顾历史底蕴与生活本真[7] 城市精细化治理 - 北京去年整治背街小巷2100多条 今年计划再治理1100条 改善12个重点区域环境面貌[8] - 通过管线入地腾出空间 居民自发改造花坛种植丁香 智慧灯杆融合历史氛围 形成文化印记与生态空间联动[7] - 白塔寺区域开展"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至9月30日 三眼井胡同打造开放型文化公共空间"井空间" 营造消费新场景[7]
“雄鹰振翅”撬动常熟人文经济新支点
新华日报· 2025-08-22 07:51
文旅活动与客流表现 - 第五届长三角体育节系列活动"鹰你而来"虞山雄鹰户外嘉年华于8月初在常熟虞山举行,吸引全国运动爱好者和游客参与[1] - "雄鹰线"徒步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约235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60%[2] - 赛事吸引1000余名全年龄段运动爱好者,雄鹰山径挑战赛700余名选手中,世界越野跑协会积分男子700分、女子650分以上精英选手占比超40%[2] 政府支持与基础设施 - 虞山街道完善安全设施与配套服务,包括增设防护栏、应急救援站、生态停车场,沿途打造7处休憩驿站,新建龙殿1、2号停车场缓解交通压力[3] - 成立专业体育文化公司运营赛事,创新推出AB坡难度差异化路径、溯溪体验、龙潭夜游等特色玩法[3] - 开发登山杖、文创雪糕等"雄鹰"系列周边产品,极大丰富线路内涵[3] 经济效益与消费带动 - 嘉年华促使虞山周边农家乐、酒店、民宿预订量激增,超80%外地参赛家庭留宿常熟[4] - "雄鹰线"带动周边农家乐及文旅项目2023年营业收入近2亿元[4] - 8月8日至10月8日推出首条古城"限时步行街区",开放时间为每周五、六、日及节假日18:00-22:00[4] 文化创新与产业融合 - 常熟高新区艺术鸭数字文创智造产业园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保留苏绣、常熟花边等非遗工艺精髓,注入AI技术与智能制造[7] - 创新带动产品年销售额突破数千万元,创造采绎来、弘娜等十余个品牌[7] - 实施直播电商"万千百十"工程,打造线下"云"上"两个千亿级市场",县域电商竞争力稳居全国前列[7] 赛事体系与产业拓展 - 中国桨板公开赛、江苏省龙舟精英赛、常熟尚湖半程马拉松、常熟村跑等赛事云集,构建"以赛促旅、以体兴商"消费范式[7] - 蓝·O2森林(虞山)体育文化产业园将于2024年开园,以"体育消费+体育生态"为核心价值,引入运动体育、文化创意、配套商业等新业态[7] - 虞山街道启动2025"湖山生活主理人计划",吸引手作人、艺术家、数字游民等新群体开发在地文化体验产品[8]
网络大V走访龙岗文创:原来这些火爆全网的IP是龙岗造
南方都市报· 2025-08-21 11:46
龙岗区文创产业发展概况 - 龙岗区形成全长46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的数字创意产业走廊 聚集企业上万家 2024年营收超2200亿元[3] - 现有文化企业3.76万家 其中规上企业673家 上市企业10家 2024年营业收入2894.65亿元 同比增长14.8%[26] - 产业特点为"IP孵化+数据驱动+文旅融合" 通过AI赋能IP衍生品、数据指引创意落地和AR活化文化符号[3] 盟世奇商业模式与技术应用 - 累计开发IP衍生品上万款 2024年GMV突破3亿元人民币 合作IP包括熊出没、腾讯、阿里巴巴、奥飞、环球影业、宝可梦等头部企业[8] - 构建IP潜力评估模型 通过分析角色热度排行、电商销售数据、评论情感倾向和社交媒体声量等多维数据 大幅提升IP合作成功率[8] - 采用AI工具自动生成衍生品草图 设计周期大幅缩短 专业软件精确开版节省人工成本60%[11] - 引入激光裁片机等智能设备实现柔性供应链改造 支持小批量多批次生产 开发内置智能芯片的互动型毛绒故事机产品[13] 李想创意业务模式创新 - 从设计公司发展为覆盖IP衍生、企业礼赠、城市文创的全链路服务商 累计落地上千个SKU[13] - 依托产品数据库和市场反馈提升研发精准度 与腾讯TiMi工作室合作开发声光电技术周边产品[15] - 将科技品牌价值转化为用户日常体验 通过文创产品实现情感延续[15] 创新微越战略转型与技术突破 - 经历代工生产到文化赋能三次跃升 2020年转向文旅融合 与故宫博物院等50+景区/博物馆合作 年销售额超2亿元[22] - 建立文化数据库 对文化符号进行扫描拆解 通过算法提取景点特征开发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24] - 建设智能自动化产线实现金属压铸到表面处理的全流程数字化控制[24] - 开发AR文创产品使静态纪念品成为文化体验入口[20] 科技赋能文创产业变革 - AI技术让创意更精准 AR技术提升体验沉浸感 柔性生产实现小批量定制[26] - 龙岗区实施"ALL in AI"城区战略 将文创作为AI技术重要应用场景[26] - 产业链集聚效应显著 形成文化装备、工艺美术等优势产业集群 衍生品企业涵盖设计生产等环节构成"一小时协作圈"[26] 政策支持体系 - 龙岗区推出"数创产业50条"政策 重点培育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文化载体[26] - 通过房租减免和AI战略扶持等措施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创意活力[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