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搜索文档
报道:预计美国之音所有在职员工本周将收到解雇通知
快讯· 2025-05-29 00:51
公司动态 - 美国之音预计本周向所有在职员工发出裁员通知,可能导致这家80年前成立的新闻网络彻底解散 [1] - 此次裁员将影响该机构剩余的800名员工,此前5月份已解雇近600名合同工 [1] - 管理层已告知员工解雇通知将在未来几天内发出 [1] 历史背景 - 美国之音成立于二战期间,旨在打击纳粹的虚假信息 [1]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经济日报· 2025-05-28 11:32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核心观点 -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对现代传播规律和媒体环境变化的精准把握,也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方向指引 [1] - 变革需打破传统广电"重装备、大投入"惯性模式,实现一体化融合生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 需统筹传统媒体存量与新媒体增量,深化媒介形态"聚合反应",建强全媒人才队伍 [1] - 省级媒体通过关停5个客户端、转变2份报刊出版方式,构建"3+3+N"全媒体集群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 [2] - 基层媒体通过协同推进顶层—中层—底层变革,强化"最后一公里"舆论传播能力 [2] - 国际传播需转变叙事方式(从宏大叙事到情感共振)、重构传播渠道(注重算法推荐指标)、革新技术手段 [2] - 变革是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需实施全媒体人才成长计划及新型主持人孵化行动 [3] 行业变革具体措施 生产流程优化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进全链条变革,重塑生产流程实现一体化融合生产 [1] - 上海报业集团强化顶层设计,关停冗余平台(5客户端+2报刊),聚焦重点媒体集群建设 [2] 内容与渠道创新 - 加大优质内容供给,平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构比重,激发媒介形态聚合效应 [1] - 传播渠道从依赖发行量/频道覆盖转向算法推荐指标(点赞率、完播率) [2] - 国际传播需通过情感化叙事和技术革新突破误读偏见 [2] 人才与组织架构 - 释放全媒人才活力,构建适应系统性变革的团队 [1] - 盐阜大众报通过分层(顶层—中层—底层)协同推进组织变革 [2] - 重庆广电实施全媒体人才成长计划及主持人孵化行动 [3]
关于不法分子假冒证券时报社官方APP的严正声明
证券时报· 2025-05-27 19:26
假冒证券时报APP事件 - 近期出现假冒证券时报APP 该APP界面设计与官方高度一致 提供虚假"跟投"功能 涉嫌非法集资和诈骗 [3] - 假冒APP下载地址为https://zqsb.jrtxa.com 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获受理 [3] 官方声明与澄清 - 证券时报唯一官方APP名称为"证券时报" 无任何内测版或测试版 假冒APP与公司无关联 [4] - 公司为国家级认证财经媒体 从未开发"跟投"等违规产品 [4] - 官方APP仅通过安卓 苹果 鸿蒙应用商店分发 [5] 版权与内容声明 - 证券时报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公司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7] - 转载合作需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7]
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圆桌会在宁波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05-25 18:01
与会中外媒体代表围绕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媒体转型、媒体公信力、行业规范、社会责任、人才 竞争等话题深入交流探讨,中方媒体代表在会上围绕人工智能在新闻业务中的创新应用做了经验分享。 环球网主编杜京翰提出,环球网近年来在探索AI与文化传播融合的路径中,尝试让"文物自己说话"—— 通过AI生成内容,让历史文物讲述自己的故事,比传统文字说明或纪录片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这类 新方式,不仅拉近了与海外受众的心理距离,也促进了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人工智能技术为新闻媒体带来变革发展的新机遇,在赋能媒体行业的同时也催生出种种风险,带来价值 争议和治理难题。巴尔干新闻网记者埃尔维斯·乔沙伊说道,"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深切感受到AI技术 对新闻行业的深远影响。未来,我们需要用批判性的思维驾驭AI,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与质量,真正实 现技术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来源:环球网 5月22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际联络部主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圆桌会在浙江省宁波市 举办,来自中国和14个中东欧国家的40余位媒体代表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体责任"主题进行交流研 讨。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吴旭出席并作主旨发言。她强调,面对新技术浪潮的到来 ...
【特稿】美国:AI编书单 过半书籍子虚乌有
新华社· 2025-05-22 14:41
AI生成内容在媒体行业的应用问题 - 美国媒体巨头赫斯特旗下金氏特稿社发布的夏季书单《夏季最佳读物指南》中,超过一半的书籍为AI生成的虚假内容,包括虚构作者安迪·韦尔的《最新算法》和韩裔作家李敏金的《黑市》[1] - 自由撰稿人马尔科·布斯卡利亚承认使用AI编纂书单但未核实信息,金氏特稿社已终止与其合作,《芝加哥太阳时报》和《费城问询报》已删除相关书单[1] 媒体行业对AI内容的审查与反思 - 《芝加哥太阳时报》正在调查金氏特稿社供应的其他内容真实性,并强调新闻业的价值在于人性而非技术[2] - 美国《体育画报》周刊2023年曾因AI生成的虚假作者产品测评文章被曝光,甘尼特通讯社尝试用AI撰写体育报道但因错误频出而放弃[2] AI技术对新闻业的潜在影响 - 行业面临新闻业与技术变革的双重挑战,商业压力加剧了AI滥用的风险[2] - 事件凸显AI生成内容缺乏真实性核查的行业性问题,可能导致公众对媒体信任度下降[1][2]
风口纵横|美债收益率飙升背后:美国政府已被“债”套牢
搜狐财经· 2025-05-22 12:58
美国资产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创一个月来最大跌幅 标普500指数跌1.61% 纳指跌1.41% 道指跌1.91% [2] - VIX恐慌指数飙升15.42% 反映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2]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5%至4.604% 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至5.096% [2] 美债市场动态 - 美国20年期国债标售最高中标利率达5.047% 较预发行利率高出1.2个基点 创近6个月最大尾部利差 [4] - 投标倍数从六个月平均水平2.57降至2.46 显示市场需求疲弱 [4] -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推升30年期美债收益率并引发大规模抛售 [5] 美债收益率飙升原因 - 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表现创五年最差 与日本20年期国债拍卖"崩盘"形成情绪共振 [4] - 特朗普减税法案通过加剧市场对长期财政赤字扩张的担忧 [5] - 10年期以上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冲 短期限品种波动较小 [5] 财政赤字与债务负担 - 2024财年美债利息支出达1.1万亿美元 创15年新高 同比增长29% [8] - 美债利息支出占GDP比重达3.93% 为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8] - 收益率上升推高融资成本 形成"收益率上升→融资成本增加→债务负担加重"恶性循环 [10] 全球市场影响 - 美债收益率上行压制风险资产估值 可能冲击高位美股 [11] - 德国和英国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0.5个基点和2.5个基点 加剧全球债券市场波动 [11] - 美元资产避险属性弱化 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11] 美债收益率展望 - 短期受经济韧性、通胀压力和美联储政策影响 将维持高位震荡 [11] - 中长期受经济下行压力、美联储降息和全球宽松政策影响 收益率中枢或下移 [11] - 下行幅度取决于经济增速、通胀水平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变化 [11]
人民网2025年度拟申请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人民网· 2025-05-15 16:43
新闻记者证公示 - 人民网对2025年度拟申请新闻记者证人员的材料进行了审核并公示名单 [1] - 公示名单包含黄津晓虎等136名符合办理要求的人员 [2] - 公示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至5月23日 [2] - 受理电话为010-65363665 [2]
OECD上调中国2025年增长率预期至4.8%
日经中文网· 2025-03-18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 OECD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较2024年12月预测下降0.2个百分点,美国特朗普政府大幅上调关税将导致全球贸易恶化并推高通胀率,若贸易政策大幅变化会打击世界经济增长率 [1] 按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预测总结 - OECD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 [1] - OECD预测美国2025年经济增长率为2.2%,2026年为1.6%,较12月预测均下调 [1] - OECD预计墨西哥从2025年开始转为负增长,加拿大经济将大幅下滑 [1] 贸易政策影响总结 - 经合组织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大幅上调关税将导致全球贸易恶化,上调全球通货膨胀率预测 [1] - 经合组织警告贸易政策继续大幅变化会对世界经济增长率造成打击,推高通货膨胀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