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半导体

搜索文档
中瓷电子(003031) - 003031中瓷电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8:39
财务指标相关 - 2025 年一季度当期净利润同比增长 39.8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8.81%,差异原因是 2024 年 7 月收购国联万众剩余股权后归母比例由 94.6029%上升为 100%,且少数股东损益同比下降 [2] - 2025 年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68.76%,增长原因是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管控增强使毛利水平增加 [2] - 2025 年一季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2.01%,增长因素是市场开拓良好,电子陶瓷业务及碳化硅功率模块及其应用业务营收增长较快 [3] - 2024 年内部抵消 5.01 亿元,2023 年内部抵消 6.25 亿元,2024 年较 2023 年呈下降趋势,公司按规定管理关联交易 [3] - 2024 年净敞口套期收益为零,-608,529.85 元为汇兑损益金额,系汇率变动影响,公司监控外币交易等降低汇率风险 [8] - 年报母公司利润表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23%,期末应收账款较期初同比增长 45.07%,差异原因是年末收取客户汇票时间差异及母公司应收子公司应收账期延长 [7] - 年报母公司利润表中信用减值损失增长,原因是客户账期延长导致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增加 [9][10] - 年度报告利润表中合并口径营业收入下降,原因是受移动通讯市场需求波动影响,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与器件板块收入下降 [12] 业务模式相关 - 2024 年直销模式实现 36.41%的增长,直销模式毛利率为 36.41% [3][5] 产品业务进展相关 - 碳化硅主驱产品暂未大规模量产,主驱芯片良率大于 80%,国联万众市场推广顺利,储能、充电桩等领域有突破,轨道交通暂无客户导入 [3] - 氧化铝/氮化铝陶瓷加热盘已批量供应半导体设备,静电卡盘处于验证阶段,中瓷电子开发相关核心材料和工艺平台,陶瓷加热盘产品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同类水平并批量应用 [5][6] - IPO 募投项目“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2024 年投产,产能正在爬坡中且已达预定目标 [10] 公司战略与规划相关 - 暂无收购大股东其他资产计划 [7] - 若有通过并购补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计划将按规定公告 [10] 技术优势相关 - 电子陶瓷业务技术优势体现在新材料、半导体外壳仿真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掌握多种陶瓷体系知识产权,拥有先进设计手段和软件平台,具备全套多层陶瓷外壳制造技术 [10][11][12] 客户合作相关 - 电子陶瓷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端电子陶瓷外壳产品制造商 [12]
中瓷电子(003031):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业绩稳健,持续深耕高端领域聚焦国产替代
民生证券· 2025-04-28 15: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瓷电子经营业绩稳健,各项业务稳步发展,研发投入高企,持续深耕高端领域聚焦国产替代,作为国内电子陶瓷外壳龙头,技术实力突出,加速推进电子陶瓷领域的国产替代,精密陶瓷零部件领域、三代半导体高成长赛道的布局有望显著拓展未来成长空间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26.48亿元,同比下降1.0%,归母净利润5.39亿元,同比增长10.0%,扣非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56.0%;2025年一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6.14亿元,同比增长12.0%,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48.8%,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68.8% [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电子陶瓷材料及元件营收18.78亿元,同比增长1.23%,营收占比59.6%,毛利率27.35%,同比下降0.72pct;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及模块营收12.72亿元,同比下降12.05%,营收占比40.4%,毛利率36.27%,同比增长6.38% [2] - 2024年综合毛利率36.41%,同比提升0.80pct,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35.93%,较2024年全年下降0.48pct [2] - 2024年销售费用率0.57%,同比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3.88%,同比增长0.21pct,研发费用率10.95%,同比增长0.44pct [2] 研发投入与业务布局 - 2022 - 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2%/10.5%/10.9%,2024年研发费用2.90亿元,同比增长3.1% [3] - 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及器件方面,公司在氮化镓基站功放领域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是国内少数实现批量供货4/6英寸氮化镓射频芯片的厂商之一,相关产品已在世界主流通信公司规模应用,还聚焦“5G - A通感一体化基站用新一代高效率氮化镓射频芯片与器件开发”,已突破关键技术并形成系列化产品 [3] - 电子陶瓷方面,公司开创我国光通信器件陶瓷外壳产品领域,是国内最大的高端电子陶瓷外壳制造商,2023年开始加大精密陶瓷零部件领域研发和投入力度,开发相关产品,建立制造工艺平台,陶瓷加热盘产品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通过用户验证,已批量应用于国产半导体设备,精密陶瓷零部件销售收入2024年同比大幅增长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0/7.13/8.72亿元,对应PE倍数为33x/29x/24x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648|2,970|3,400|4,164| |增长率(%)|-1.0|12.2|14.5|22.5|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539|620|713|872| |增长率(%)|10.0|15.0|15.1|22.2| |每股收益(元)|1.20|1.37|1.58|1.93| |PE|38|33|29|24| |PB|3.4|3.2|3.0|2.7| [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1.01%、12.15%、14.45%、22.49%,EBIT增长率分别为2.49%、17.21%、16.45%、24.39%,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0.04%、14.96%、15.07%、22.24% [9][10] - 盈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6.41%、36.86%、37.13%、37.02%,净利润率分别为20.36%、20.87%、20.98%、20.94%,总资产收益率ROA分别为7.10%、7.54%、7.97%、8.76%,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8.94%、9.59%、10.24%、11.50% [9][10]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流动比率分别为5.94、5.56、5.00、4.44,速动比率分别为4.90、4.58、4.03、3.50,现金比率分别为2.74、2.59、2.15、1.78,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5.89%、15.99%、16.26%、17.26% [9][10] - 经营效率方面,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09.38、105.76、101.77、98.76,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41.43、140.70、135.98、128.96,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6、0.38、0.40、0.44 [10]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0、1.37、1.58、1.93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3.38、14.34、15.43、16.81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20、1.94、1.99、2.37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42、0.48、0.56、0.68元 [10] - 估值分析方面,2024 - 2027年PE分别为38、33、29、24,PB分别为3.4、3.2、3.0、2.7,EV/EBITDA分别为22.62、19.57、16.58、13.37,股息收益率分别为0.91%、1.05%、1.21%、1.48% [10]
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4-28 15:02
基金发布 - 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正式发布 总规模5亿元 由苏州创新投资集团与苏州吴中区联合设立 [1] - 基金聚焦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初一公里"难题 标志着苏州在深化产学研融合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 [1] 基金定位与投资方向 - 基金是苏创投"伙伴计划"的重要实践 重点支持苏州大学等高校的校友企业 青年教师及知名教授团队的自主研发技术转化项目 [3] - 投资领域覆盖未来网络通信 第三代半导体 前沿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基金旨在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堵点 加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落地 为苏州培育更多科技型初创企业 [3] 基金集群布局 - 该5亿元天使基金是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在苏州布局的第二批专项基金之一 [3] - 连同此前落地的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产业母基金 苏州战新基金集群总规模已超240亿元 [3] - 基金集群覆盖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核心赛道 [3] - 苏创投集团正加速整合千亿级专项基金网络 计划设立生物医药 具身机器人等新基金 全面支撑苏州"1030"产业体系 [3] 战略意义 - 基金发布标志着政府引导基金从单一注资向"生态构建"转型 [3] - 通过资本纽带链接高校智力资源 区域产业基础及市场化运作能力 苏州正加速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3] - 随着基金运作和更多项目孵化 苏州将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持续领跑 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