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运输辅助
icon
搜索文档
西南空管局全力保障中高考期间航空降噪
中国民航网· 2025-06-09 13:09
航空降噪专项保障措施 - 西南空管局采取多项措施确保考生备考和考试环境 开展航空降噪专项保障工作 [1] - 双流塔台与双流国际机场协作 将02L跑道关闭时段由02:00-06:00提前至01:00-06:00 延长周边区域安静时段 [1] - 天府塔台与天府国际机场建立联动机制 中高考期间保持01跑道常态化运行 优先安排航空器使用01跑道起飞 减少02跑道使用频次 [1] 重庆地区降噪措施 - 重庆塔台协调江北机场 中高考期间每日凌晨关闭邻近主城区的西侧两条跑道 减少航班起降噪音 [2] - 重庆塔台实施精细化跑道使用预案 优先采用"向北运行"模式 降低飞机起飞爬升阶段噪音强度 [2] 其他地区降噪措施 - 昆明和贵阳地区分析机场航班起降对人口稠密区域噪音影响 采取响应措施 [2] - 西南空管局将持续深化"人民航空为人民"服务理念 在保障航空运行安全高效基础上履行社会责任 [2]
厦门空管站为高考按下“静音键”
中国民航网· 2025-06-07 11:49
高考期间空管静音措施 - 厦门空崎机场作为全国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近期因客流高峰叠加雷雨季节绕飞导致空管运行压力陡增,公司通过新科技升级"静音减噪"方案,实行精细化管理以降低飞机噪音对高考考场的影响 [1] - 公司采用点融合程序(PMS)优化飞机进场排队效率,并在离场阶段发挥降噪作用,该程序设计融入降噪理念,使飞机持续爬升至更高高度后再进行航向转换,减少低空飞行时间 [2] - 新程序通过弧形航路设计精准控制噪音范围,管制员可直观控制飞机高度与速度,确保敏感区域(如高考考点)上空保持更高飞行高度,缩减噪音覆盖范围 [2] 新技术应用与降噪效果 - 点融合程序采用"先升后转"策略,飞机在初始爬升阶段远离考点密集区,达到规定高度后再归航,避免低空转弯产生噪音 [3] - 公司在关键时段动态管控,暂停使用部分离场程序,尤其在夜间及英语听力考试等敏感时段,杜绝非必要噪音源 [3] - 结合"AMAN"系统预判航班间隔,精确计算飞行时间,保障运行效率和安全的同时落实减噪措施 [6] 长期服务与未来规划 - 今年是公司连续第11年实施高考"静音减噪"方案,新技术应用使行动更精准平衡安全与效率 [7] - 公司承诺在中考期间继续执行高考版静音方案,未来将持续提升空管服务质量,保障航班安全起降与旅客平安出行 [7]
温州空管站:风雨中的坚守 全力保障雷雨天气下航班安全运行
中国民航网· 2025-06-06 09:16
温州空管站应对强雷雨天气的应急处置 - 温州机场遭遇强雷雨天气,航班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多架航空器在空中盘旋等待 [1][3] - 管制员紧密配合,及时增开扇区分流,有效缓解管制工作强度和压力 [3][4] - 指挥席发布管制指令并提供气象信息,监控席位确保绕飞安全,流量席位提前协调增开扇区 [3] 管制员的协同作战与决策 - 管制员迅速决策,与周边单位协调,合理利用空域资源安排航班分散等待 [4] - 积极了解天气情况并通知机组,为进近航班安排最优路线以减少延误 [4] - 增开扇区对航班分流效果明显,为复杂天气条件下的运行积累经验 [4] 安全生产月的保障措施 - 温州空管站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打好雷雨季节保障攻坚战 [5] - 保障工作展现了管制队伍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为旅客平安出行护航 [1][5]
江西空管连续为突发急症乘客救治“抢”出时间
中国民航网· 2025-05-30 16:44
紧急医疗救助事件处理 - 5月28日江西空管分局成功保障两起航班紧急备降事件,为突发疾病乘客开辟空中绿色通道 [1][2] - 第一起事件发生在广州至扬州航班,19:11收到通知后仅用23分钟(19:34)完成备降南昌昌北机场 [2] - 第二起事件涉及待起飞航班上的孕妇乘客,塔台暂停起飞流程并指挥其返回停机坪接受医疗救助 [2] 应急处置流程 - 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各管制岗位紧密配合开展应急保障工作 [2] - 采取双线操作:协调机动空域争取直飞路径,同时引导其他航空器避让 [2] - 提前通报医疗需求,协调急救车和就近机位,确保落地后快速救治 [2] 运行保障能力 - 在航班进离港高峰时段仍能高效处理突发事件 [2] - 通过常态化模拟演练强化管制员应急处置能力 [3] - 针对大流量运行、特殊天气等情景持续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3]
骆岗“功成身退”结束两地运行 安徽空管分局完成空管业务搬迁
中国民航网· 2025-05-29 19:49
业务搬迁背景 - 安徽空管分局结束长达12年的骆岗、新桥两地运行模式,全面搬迁至新桥管制业务楼集中开展保障业务 [1][3] - 搬迁原因包括人员安排不便、后勤保障压力大、运行成本增加及与驻场单位交流不便等两地运行弊端 [3] - 搬迁后管制扇区从10个增至24个,可满足区域/进近年保障航班量180万架次的需求 [7] 搬迁实施过程 - 搬迁于2025年5月25日零时完成关键切换,进近/区域管制服务从骆岗转移至新桥 [6] - 过渡阶段采用"影子运行"模式,5月21-29日期间两业务楼互为备份,共保障航班22387架次 [7] - 搬迁期间航班放行正常率达87.63%,管制运行平稳且设备保障正常 [7] 搬迁准备工作 - 公司自2024年7月启动准备,成立领导小组和6个专业组,制定详细搬迁方案及应急预案 [5] - 组织大规模综合应急演练,与军民航单位建立应急协调机制,并赴青岛/江西空管单位学习经验 [5] - 技术保障部编制供电/转报/自动化系统等专项方案,管制运行部新增过渡运行回撤应急预案 [5] 历史意义与未来展望 - 骆岗业务楼运行19年,见证合肥管制区年飞行量从十几万架次到突破百万的"三级跳" [7] - 新桥管制业务楼具备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优势,将推动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升级 [7] - 搬迁标志着公司空管保障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为未来业务发展奠定硬件基础 [3][7]
民航华东局督导检查厦门空管站汛期设备运行维护工作
中国民航网· 2025-05-21 16:02
行业监管动态 -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联合华东空管局对厦门空管站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情况开展督导检查,重点加强汛期和雷雨频发期间的设备稳定性 [1] - 检查覆盖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自动化系统、VHF甚高频等关键设备,重点关注室外单元防汛及导航台站电磁环境 [3] - 采用查阅台账、人员访谈、实地检查等方式评估人员培训、值班管理、应急处置及隐患排查等环节 [3] 设备维护与故障管理 - 厦门空管站汇报汛期全向信标双机告警故障处置情况,需从安全管理与技术角度进行事件分析 [3] - 要求提升事前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能力,强化事中应急处置及事后经验总结 [3] - 通过事件复盘完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细化流程处置要求以增强应急预案完整性 [3] 风险防控机制优化 - 强调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发挥基层员工在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中的主观能动性 [3] - 需主动收集一线员工意见,动态清零设施设备安全隐患 [3] - 要求开展预防性维护确保设备运行可靠性,尤其在复杂天气环境下 [3]
广西空管分局顺利完成雷雨季节首次大面积对流天气保障
中国民航网· 2025-05-12 13:10
天气影响与应对措施 - 2025年5月8日至9日南宁管制区出现大面积系统性强对流天气,南宁机场9日出现中等及以上强度雷雨 [1] - 广西空管分局气象台提前5天在"一周航空天气趋势预报"中准确预判对流天气出现时间 [1] - 现场保障中滚动发布2份终端区天气预警、1份雷雨机场警报和3份"三防"天气预警信息,终端区预警提前量达132分钟,机场警报提前量达138分钟 [1] 气象服务优化 - 气象台启动管制大厅气象服务席,为管制用户提供"面对面"精细化天气讲解 [2] - 二跑道试飞保障期间安排专人每15分钟滚动通报实况信息,并发布2份试飞专项预报产品 [2] - 后续将落实《2025年民航空管系统雷雨季节气象保障工作方案》,优化班组协同联动机制 [2] 保障成效 - 预警起始时间与实况仅相差7分钟,结束时间完全吻合 [1] - 精准气象服务助力南宁机场二跑道试飞任务顺利完成 [2]
留意航班动态,北京两机场累计降水量预计达到大到暴雨
新京报· 2025-05-08 19:44
天气影响与应对措施 - 华北地区预计5月8日至9日将迎来一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 影响范围广 时间长 降水量大 北京两机场累计降水量预计将达到大到暴雨级别 [1] - 华北空管局启动特殊天气应急保障预案 全力保障航班运行安全顺畅 [1] - 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提前组织天气会商 实时关注天气发展变化情况 对未来天气发展趋势以及强度范围等进行预判 及时发布和更新天气预警信息 [1] 气象服务与信息发布 - 气象中心发布《首都机场重要天气专报》 民航华北管制扇区精细化服务等 [1] - 气象中心及时为管制及航空公司等用户提供航空气象服务和专业天气讲解 通报降水影响时段 强度和伴随天气 [1] 空管运行调整 - 空管中心基于气象预报信息综合研判雷雨发展趋势 第一时间下达响应指令 调度各运行单位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 [2] - 首都机场塔台管制室密切监控首都机场跑道条件 天气变化和运行容量 动态实施滑行引导和放行控制 合理安排起降节奏 科学设置航班波次 [2] - 大兴空管中心管制运行部与外部相关单位协调 共同决策调整塔台整体运行 根据雷雨天气实时发展情况 及时就离场放行 跑道使用等进行合理调配 [2] 航班调度与安全保障 - 终端管制室及时发布绕飞方案 动态调整进离场流程 强化多机场间协调配合 引导航班安全避让强对流区域 [2] - 区管中心加强高空空域调控与航线资源统筹 依托流量预测系统适时调整关键航路流向 引导航班绕避雷雨区域 [2]
海南空管分局圆满完成“五一”黄金周航班保障任务
中国民航网· 2025-05-07 20:19
航班保障情况 - 五一期间海南三大机场共保障航班4600多架次 [1] - 公司采取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科学调配精细管理确保航班安全运行 [1] - 雷雨季节叠加通用航空需求旺盛导致指挥协调难度增大 [1] 运行管理措施 - 实施"五早"原则(早预警/早会商/早决策/早处置/早告知)提前制定保障方案 [1] - 每日交接班会进行雷雨保障案例复盘 系统梳理备降/紧急油量/特情等运行风险 [1] - 区域管制中心与相邻单位协同配合 利用全国流量管理系统优化放行流程减少排队 [1] - 动态优化保障方案 通过增强值班力量/优化扇区开合/强化区域协同应对突发情况 [2] 气象服务能力 - 联合机场开展航班调时避开天气影响时段 提高航班正点率 [2] - 气象台提前一周发布趋势预警 提前2天发布MDRS预报 提前3小时发布雷雨预警 [2] 设备维护保障 - 完成四套仪表着陆系统及一套全向信标系统巡检 记录127组数据拍摄83张图像 [3] - 检查128根室外天线 更新15套防虫装置 喷涂三防漆增强抗腐蚀能力 [3] - 排查供电隐患 更换18个电力开关 对UPS及电瓶实施深度充放电维护 [3] 应急值守机制 - 领导干部带头值守 员工24小时值班紧盯雷雨绕飞/特情处置/防跑道侵入等重点 [3]
民航河南空管分局:全面推行“1370”工作法促进工作作风和整体运转效能提升
中国民航网· 2025-04-28 20:22
高质量发展战略 - 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明确"四个目标":安全更稳、效率更高、服务更好、发展更优,并通过"四项建设"(作风建设、'三基'建设、创新建设、文化建设)作为实现路径 [1] - 提出"1370"工作法强化执行力,强调闭环管理,要求领导交办任务当天部署、3天内反馈、7天完成或分周期推进、最终清零落实 [2] - 工作法实施后,公司工作节奏更紧凑、信息更顺畅、协同更密切,成效显著提升 [4] "1370"工作法机制 - 工作法明确4类督办事项:民航上级/省级决策、专题会议安排、领导布置任务、其他重大事项,并分层级确定责任主体(局长/分管副局长/职能部门负责人) [3] - 规范6步流程:立项→交办→落实→督办→反馈→办结,要求办理单位按节点推进并上报进展,督办单位实时协调与指导 [5] - 自主研发"1370工作督办系统",实现任务实时监测、推送和处置,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落实体系 [5] 实施成效 - 工作法推行三年多以来,公司治理效能明显提高,安全根基更牢固,干部职工执行力与作风显著增强 [7] - 有效消除"等靠要"现象,任务执行有规可循,部门主动分析分工并跟进反馈,形成高质高效的文化氛围 [7] - 系统化督办机制促成"件件落实"的实干文化,整体进入良性循环,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