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透视上海经济“半年报”: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
第一财经· 2025-07-26 09:35
上海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1%,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目标 [1]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 [2] -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8%,合计对GDP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5] 工业领域亮点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业增长18.1%,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13.3%,汽车制造业增长10.2% [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0%,其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分别增长11.7%、12.3%、4.4% [2] - 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5%,储能用锂电池产量增长37.6倍,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增长3.5倍 [3] 科技创新与外资集聚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37万件,同比增长12.2% [4] - 上半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外资研发中心19家,累计分别达1046家和610家 [4][9]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3.6%,拉动进出口增长7.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企工业总产值增长8.8% [8] 服务业与消费市场 - 1-5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人工智能算力相关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收入增长1.3倍 [5]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2.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7.8%,能效1-2级家电零售额增长63.9%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3倍 [7] 投资与外贸表现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工业投资增长19.8%(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增长43.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9% [7] - 进出口累计增长2.4%,出口增长11.1%,中间品出口增长20.5%,占出口比重达55.3% [8] - 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1%,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7.5%,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超410万人次,增长37.6% [9]
中铁工业连收4个涨停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09:56
股价表现 - 中铁工业盘中涨停,已连收4个涨停板,截至9:25,该股报11.01元 [2] - 连续涨停期间,该股累计上涨46.41%,累计换手率为2.98% [2] - 最新A股总市值达244.59亿元 [2] - 涨停板封单金额为21.15亿元 [2] - 换手率0.60%,成交量1329.19万股,成交金额1.46亿元 [2] 两融数据 - 该股最新(7月23日)两融余额为5.8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5.83亿元 [2] - 融资余额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1282.98万元,环比下降2.15% [2] - 近4日融资余额累计减少2116.46万元,环比下降3.50% [2] 龙虎榜数据 - 该股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上榜龙虎榜1次 [2] - 买卖居前营业部中,机构净卖出1752.65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9798.93万元 [2] 财务数据 - 一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63.39亿元,同比下降10.95% [2] - 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18亿元,同比下降32.05% [2] 近期资金流向 - 2025年7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407.50万元,当日涨跌幅10.00%,换手率0.89% [2] - 2025年7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857.85万元,当日涨跌幅10.04%,换手率0.60% [2] - 2025年7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034.08万元,当日涨跌幅9.97%,换手率0.89% [2] - 2025年7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2.33万元,当日涨跌幅0.67%,换手率0.58% [2] - 2025年7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98.59万元,当日涨跌幅-0.66%,换手率0.52% [2]
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18 20:11
交易方案概述 - 中国船舶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10][11] - 换股比例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13]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中国重工换股价格为5.032元/股[13] - 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总股本将增至752,562.13万股[20] 交易目的与背景 - 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国企改革政策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41] - 消除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16][46] - 抓住全球船舶工业复苏机遇,2024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占全球总量超50%[42] - 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44][46] 交易影响分析 - 存续公司总资产将从1819.77亿元增至4036.39亿元,营业收入从785.84亿元增至1333.51亿元[21] - 控股股东仍为中船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20] - 存续公司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消除同业竞争[17] - 交易可能导致每股收益摊薄,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从0.81元降至0.65元[21]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全球造船业持续复苏,新造船价格指数较2020年低点上涨超50%[42] - 船队老龄化加速更新需求,散货船等主力船型平均船龄超12年[42] - 国家政策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43] - 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提升,气体船、油船、客船订单保持增长[42]
火车之轮风驰电掣 中国制造动能强劲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06:57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公司从蒸汽机车起家,现已成为我国铁路大提速主型牵引机车生产者,并在大功率机车领域首次实现永磁直驱技术应用[1] - 公司成立于1954年,已生产超过1.2万台各种型号大马力干线机车,为中国铁路发展提供动力[1] - 公司凭借核心专利持续突破,展现出新的发展动能[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研制的永磁直驱货运机车首次满载试验成功,该技术拥有6件核心专利,取消齿轮箱后电机输出转矩较异步电机增大5.2倍[2] - 公司通过13年攻坚,破解永磁电机小型化与大扭矩矛盾,开发空心轴啮合传动专利和散热风道拓扑优化专利[2]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一支柱"产业布局,构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2] - 公司近10年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53件,主持和参与起草技术标准70余项,实施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2项[3] 专利应用与成果转化 - 永磁直驱技术使机车效率提升5%,单台货运机车年节电超30万度,相当于200个家庭全年用电量[4] - 高原型电传动矿用自卸车搭载可拆卸式减震橡胶垫专利技术,在极寒缺氧环境中维护成本降低40%[4] - 全三维设计机车数据演进专利让研发周期缩短30%,设计误差率趋近于零[4] - 电力机车轮对驱动智能装配生产线专利使生产效率提升30%,质量故障率下降45%[8] 产业拓展与新领域 - 矿山装备专利群覆盖12项关键技术,攻克高原动力衰减世界难题[5] - 电气化公路专利支撑国内首条商用线落地,牵引公路货运减碳30%[5] 研发机制与人才培养 - 公司建立需求导向科研机制,通过"问题树"看板收集一线工人改进建议[6] - 专利价值评估采用"三把尺"标准:技术先进性、产业适配度、经济收益预期,85分以上项目进入"绿色通道"[6] - 公司构建"科学家-专家-工匠"三级人才梯队,拥有8位全国技术能手和114名中车级专家[7] - 青年创新基金每年投入千万支持"金点子"转化[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强化创新与专利布局,助力中国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8]
晨曦航空(300581)7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7 15:1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7日收盘,晨曦航空报收于20.58元,上涨10.76% [1] - 换手率17.34%,成交量95.36万手,成交金额19.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2亿元,占比成交额8.52% [1] - 超大单净流入1.26亿元、占成交额6.6%,大单净流入3667.37万元、占成交额1.92% [1] - 中单净流出5533.89万元、占成交额2.9%,小单净流出10702.44万元、占成交额5.62%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29.51万元,同比增长149.25% [1] - 归属净利润1520.88万元,同比减少1.01% [1] - 扣非净利润1554.16万元,同比减少1.67% [1] - 流动比率4.645、速动比率2.899、资产负债率17.24% [1] 公司概况 - 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西安市 [1] - 公司从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55010.9546万人民币,实缴资本55010.95万人民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星宇 [1] 商业活动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3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3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4条,专利信息3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16个 [2]
时代新材: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7 00:27
财务资助事项概述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向控股子公司青岛博锐提供财务资助人民币4,5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2.30%[1] - 资助目的是支持子公司业务发展,满足其资金周转及日常生产经营需求,促进母子公司协同发展[1] 被资助对象基本情况 - 青岛博锐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20年5月9日,主营减振降噪设备制造及轨道交通相关业务[2] - 2024年1-6月未审计数据显示:资产总额81,844万元,负债总额57,258万元,资产负债率69.96%,营业收入29,830万元,净利润2,109万元[3] - 资信状况良好,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历史借款本息已全部清偿[3] 股权结构与关联关系 - 公司通过株洲中车新锐减振装备有限公司间接持股青岛博锐52.07%[2] - 少数股东四方所与公司同受中国中车集团控制,但因国有控股审批程序复杂未同比例提供资助[3] 财务资助协议条款 - 协议约定借款金额4,500万元需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还款方式为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3] - 公司保留利率调整权,若青岛博锐违约可提前收回借款并收取违约金[3] 审议程序与保荐意见 - 该事项已通过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五次临时会议审议,未达股东大会审议标准[4] - 保荐机构国金证券认为决策程序合规,符合公司章程及监管规定[4]
详解中国经济年中答卷
第一财经· 2025-07-16 12:07
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其中二季度增长5.2%,环比增长1.1% [2]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比1-5月回落0.9个百分点 [3] 工业增速维持高位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制造业增长7.0%,装备制造业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5] - 6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保持增长,汽车制造业增长11.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 [5]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支柱 [7] 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10]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增长5.3% [11] - 服务消费加快,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12] 投资增速结构优化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6% [16] - 制造业投资增长7.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5.2%,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17]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明显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7]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 [20] - 全国正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1968个、总投资额10.21万亿 [20] - 下半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将进一步发力,用于基建投资的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都有可能加发 [19]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地铁摇篮”到“中国名片” 中国高铁仍在加速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4:48
高铁技术进展 - CR450动车组试验速度达时速450公里 运营速度时速400公里 商业运营后将显著提升出行效率[1] - CR450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 减重10% 车内噪声降低2分贝 客室服务空间增加4% 智能系统全面升级[1] - 列车已完成线路试验 各项性能指标达预期目标 即将投入商业运营[1] 氢能源列车突破 - 全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首次达速试跑 满载时速160公里 每公里能耗仅5千瓦时[2] - 氢能列车最高续航达1000公里 关键系统试验数据已完成分析[2] - 该技术将推动都市圈城轨与市域交通互联互通 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2] 公司历史与产品矩阵 - 公司前身为1954年建厂的长春客车厂 曾研制新中国首列地铁列车 被誉为"中国地铁摇篮"[5] - 新世纪推出铝合金地铁 无人驾驶地铁等创新产品 形成9大产品平台30个主型产品[5] - "和谐号""复兴号"成为铁路客运主力 产品覆盖动车组 磁浮列车等多领域[5] 国际化发展 - 匈塞高铁项目实现中国高铁技术与欧盟规范对接 公司提供技术培训支持本地化运营[5] - 国际业务覆盖20多国 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服务+资本+管理"综合输出模式[6]
6月工业生产展现较强韧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9.7%
搜狐财经· 2025-07-15 12:50
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1-5月加快1.0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1] - 6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 [1] - 6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3%,私营企业增长6.7% [1] 行业增长亮点 - 6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2]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6% [2] - 汽车制造业增长11.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 [2] 增长驱动力分析 -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行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运行支撑力强劲 [1]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兴产业有望迎来产业化曙光,可能成为新增长支柱 [1] 下半年工业展望 - 受出口下行影响,下半年工业生产动能或将减弱,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4.8% [4] - 出口交货值占工业产值近四成,出口增速下滑将导致工业生产增速持续放缓 [4] - "反内卷"政策可能导致粗钢、光伏等领域限产,叠加"抢出口"后出口增速下行 [5]
必得科技: 江苏必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9:14
业绩预告摘要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0万元至2,500万元 同比增加97.85%至174.7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1,717.84万元至2,417.84万元 同比增加100.83%至182.67% [2] - 净利润增长主要因高铁动车配套业务增加及产品结构优化 [2] 财务数据对比 - 上年同期(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9.78万元 [2] - 上年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55.35万元 [2] - 本期净利润绝对增长额预计为890.22万元至1,590.22万元 [1] 业务驱动因素 - 高铁动车配套业务规模显著扩大 [2] - 产品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2] -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