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IPO周报:兆易创新等多家A股公司批量递表 海天味业融资逾百亿首周破发
新浪财经· 2025-06-22 17:14
港股新股市场动态 - 本周共有19家公司向港交所递表 4家公司通过聆讯 12家公司招股 1只新股上市 [3] 递表公司核心信息 新奥股份 - 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 2024年零售气量市场份额6.1% 行业排名第三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亿 1411.15亿 1349.46亿元 同期净利润110.73亿 125.3亿 99.44亿元 [3] 沃尔核材 - 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4.9% [4] - 2022-2024年收入53.37亿 57.19亿 69.20亿元 净利润6.60亿 7.58亿 9.21亿元 [4] 极智嘉科技 - 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 连续六年保持领先地位 [5] 巴奴火锅 - 中国品质火锅市场收入第一品牌 2024年市场份额3.1% [6] - 门店数量从2021年末83家增至2024年145家 增长74.7% [6] - 2024年收入23.07亿元 净利润1.23亿元 [6] Hope Sea - 中国最大综合电子产品进口供应链商 2024年进口GMV达348亿元 [7]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53亿 2.21亿 2.35亿元 [7] 视源电子 - MAXHUB品牌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 全球第二9.9% [8] - 2024年收入224.01亿元 净利润10.36亿元 [8] 岸迈生物 - T细胞衔接器领域全球第二 对外授权合作总价值超21亿美元 [9] - 2024年收入4.59亿元 亏损0.48亿元 [9] 海致科技 - 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第五 图核心AI智能体市场份额超50% [10] - 2024年收入5.03亿元 亏损9373.3万元 [10] 兆威机电 - 一体化微型传动系统提供商 2024年收入15.25亿元 净利润2.25亿元 [12] 美格智能 - 全球第四大无线通信模块商 2024年市场份额6.4% [13] - 2024年收入29.41亿元 净利润1.34亿元 [13] 兆易创新 - NOR Flash全球第二 中国第一 2024年市场份额18.5% [17] - 2024年收入73.56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12.6亿元 [17] 潍柴雷沃 - 中国领先智慧农业方案商 拖拉机与收获机械收入占比超90% [19] - 2024年收入173.93亿元 净利润9.57亿元 [19] 通过聆讯公司 富卫集团 - 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 2023年总承保保费4070亿美元 [24] - 2024年保险收益27.24亿美元 净利润0.1亿美元 [24] 峰岹科技 - 中国BLDC电机主控芯片市场第六 份额4.8% [25] - 2024年收入6.0亿元 净利润2.22亿元 [25] 讯众股份 - 中国第三大云通信服务商 市场份额1.8% [26] - 2024年收入9.18亿元 净利润5064.2万元 [26] 招股及上市情况 海天味业 - 募资101亿港元 2025年港股第二大IPO [28] - 基石投资者认购47亿港元 首周股价累跌1.52% [28] 三花智能 - 全球发售4.14亿股 香港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 [29] - 募资净额91.77亿港元 [29] 药捷安康 - 香港公开发售获3419.87倍认购 [31]
哈佛大学:2025全球关键和新兴技术指数报告
全球技术竞争格局 - 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发布《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dex Report_June 2025》,量化评估25个国家在AI、生物技术、半导体、太空和量子技术五大领域的实力 [1] - 技术指数权重分配:AI 25%、生物技术 20%、半导体 35%、太空技术 15%、量子技术 5% [6] - 指数构建基于3375个数据点,整合为48个“支柱”,涵盖经济资源、人类资本、安全和治理等跨领域因素 [8] 主要国家技术实力 - 美国在五大技术领域均领先,优势来自创新生态系统、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本,但面临学术经费削减和政治极化威胁 [9][10] - 中国全球排名第二,生物技术和量子技术追赶势头强劲,半导体和高端AI仍存差距,制度优势推动集中投入 [12] - 欧洲整体第三,AI、生物技术和量子技术具备实力,但半导体和太空领域落后于亚洲国家,创新协同不足 [13] -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半导体领域领先,尤其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和设备生产环节 [13] 分领域技术竞争 AI技术 - 美国凭借经济资源、计算能力和算法研究领先,谷歌、微软和OpenAI推动前沿突破 [15] - 中国依托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本,DeepSeek R1和阿里巴巴Qwen3等模型展现算法实力 [16] - 欧洲受碎片化创新生态和严格数据法规限制,研发应用速度滞后 [16] 生物技术 - 中国与美国差距最小,集中投资和制造能力使其在人力资本和制药规模上领先 [18] - 美国在生物技术安全、基因工程和疫苗创新方面保持优势,Moderna和Pfizer引领研发 [18] 半导体技术 - 供应链高度全球化,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主导设计、制造和设备生产 [20] - 中国制造能力受美国出口管制制约,高端芯片生产面临困难 [20] 太空技术 - 美国通过公私合营模式领先,SpaceX降低发射成本,NASA推动探索任务 [22] - 中国和俄罗斯在反卫星技术方面进展显著,威胁美国战略优势 [22] 量子技术 - 美国、中国和欧洲为主要参与者,中国在量子感知和通信领先,美国主导量子计算 [24] - 2008-2023年美国量子技术投资94亿美元,远低于半导体领域的520亿美元 [24] 国际合作与挑战 - 美国与欧洲、日本和韩国合作巩固技术领先地位,但供应链瓶颈需全球协作解决 [26] - 技术融合增加治理难度,双重用途技术需国际监管规则 [26] - 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导致Nvidia预计2025年损失55亿美元,Applied Materials损失4亿美元 [27]
IPO一周资讯|新一轮AI上市热潮涌向港股 超20家企业排队候审
搜狐财经· 2025-06-20 18:20
本周上市企业 - 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 完成"A+H"股上市 共发行2.79亿股股份 总募集资金约101.29亿港元 截至定稿市值为2123亿港元 [1] 本周递表企业 - 香港手游开发商黑瞳科技赴美IPO 拟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计划发行150万股股份 拟募集资金约600万美元 [2] - 尼龙制品制造商佳美新材递表SEC 拟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计划募集资金约600万美元 [3] - 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Hope Sea Inc递表港交所拟主板IPO上市 专门为电子产品提供跨境供应链解决方案 [4] - 高速铜缆制造商沃尔核材赴港IPO 拟"A+H"股上市 业务版图横跨电子通信和新能源电力两大热门赛道 [5] - 火锅企业巴奴冲刺港股IPO 拟主板挂牌上市 2024年占据3.1%的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份额 [6] - 民营天然气企业新奥股份正式递表港交所 拟以介绍方式在香港主板上市 拥有超过30年的运营实践 [7] - 生物技术公司岸迈生物递表港交所拟主板IPO上市 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治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 [8] - 商用显示设备企业视源电子赴港IPO 冲刺"A+H"股上市 在交互智能平板和液晶显示主控板卡领域建立了市场领先地位 [9] - 人工智能企业海致科技递表港交所拟主板挂牌上市 按2024年营业收入计在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中位列第五 [10] - 金融科技平台滴灌通赴港IPO 拟港股主板挂牌上市 连接全球资本与中国小微经济的创新投资和金融科技平台 [11] -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供应商宇信科技赴港上市 为广泛的金融机构提供以产品为导向的全栈科技解决方案 [12] - 兆威机电冲刺港交所主板上市 拥有382项相关专利 专利数量在中国一体化微型传动与驱动系统行业内排名第一 [13] - 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美格智能递表港交所拟主板IPO上市 2024年占全球无线通信模组市场份额的6.4% [14] - 跨境进口电商运营服务商极易科技递表港交所拟主板挂牌上市 按2024年跨境进口电商运营GMV计在中国跨境进口电商运营服务商中排名第一 [15] 本周聆讯企业 - 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富卫集团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 已在泛亚地区建立业务 [15] 本周招股企业 - 生活家居用品制造商香江电器6月17日至6月20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6822万股股份 计划募集资金约2.12亿港元 [15] - 出行科技平台曹操出行6月17日至6月20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 计划募集资金约18.53亿港元 [16] - 综合家庭护理品牌集团圣贝拉6月18日至6月23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9542万股股份 计划募集资金约6.28亿港元 [17] - 珠宝公司周六福6月18日至6月23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4680.8万股股份 计划募集资金约11.23亿港元 [18] - 香水品牌管理公司颖通控股6月18日至6月23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3.33亿股股份 计划募集资金约11.27亿港元 [19] 本周通过备案企业 - 本周共有10家企业获得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其中9家企业选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9]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企业掀起新一轮赴港上市热潮 在港交所排队候审的AI企业包括卧安机器人、群核科技等20余家 [20]
BioNTech收缩CAR-T战线 裁员63人
快讯· 2025-06-20 16:05
公司动态 - BioNTech因CAR-T候选药物在早期癌症试验中未达预期 计划缩减美国首个工厂的细胞疗法生产规模 [1] - 公司位于马里兰州盖瑟斯堡的细胞疗法工厂将在今年夏末裁员63人 主要涉及细胞疗法技术运营团队 [1] 行业影响 - CAR-T疗法领域出现研发挫折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收缩相关战线 [1]
全球制药业洞察 | 生物技术2025年中展望:行业拐点将至,下半年有哪三大焦点?
彭博Bloomberg· 2025-06-20 14:32
中国生物技术行业2025年中展望 - 中国生物技术行业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主要受香港IPO市场回暖 新药密集获批及关键管线数据发布推动 [3] - 行业三大焦点包括香港生物科技IPO市场改善 PD-1/VEGF通路及ASCO会议数据推动并购活动 关税不确定性对部分企业估值造成压力 [5] - 本土企业经过10-15年发展已站在盈利拐点 信达生物2024年扭亏为盈 百济神州Q1实现盈亏平衡 康方生物与再鼎医药2025年有望盈利 [6] 重点企业财务与估值 - 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平均企业价值/2025年销售比率为13倍 2025-2028年销售复合增长率中位数达35% [8] - 创新生物估值分化显著:科伦生物2025年EV/Sales达35.5倍(CAGR54%) 传奇生物仅5.6倍(CAGR34%) 和铂医药最低仅3倍(CAGR18%) [8] - 信达生物估值受减肥药上市及IBI363(PD-1/IL-2)ASCO数据支撑 百济神州因销售增速低于同业(18%)导致EV/Sales比率匹配性较低 [6][8] 产品管线与监管进展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6mg)肥胖适应症将于1H25获批 9mg剂型2H25提交申请 糖尿病适应症2H25获批 [10] - 百济神州Sonrotoclax治疗CLL/MCL预计1H26在中国获批 计划2H25向FDA提交MCL适应症申请 [9][10] - 和黄医药/阿斯利康口服联合疗法(沃瑞沙+泰瑞沙)将扩展EGFR突变伴MET扩增肺癌二线治疗适应症 [9] 临床数据催化剂 - 百济神州CDK4抑制剂BGB-43395联合SERD治疗乳腺癌的三期试验将于2H25启动 另有10项资产概念验证数据待发布 [12] - 康方生物Harmoni-2试验最终OS数据 依沃西单抗头对头K药数据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9mg三期GLORY-2试验数据将陆续公布 [12] - 再鼎医药ZL-1310(DLL-3 ADC)联合泰圣奇一线小细胞肺癌数据 及KarXT阿尔茨海默病三期数据将于年内公布 [12][13] 资本市场动态 - 香港IPO市场回暖 恒瑞医药港股募资98亿港元创五年医药板块纪录 映恩生物上市首日股价翻倍至205港元 [15] - 2025年授权活动持续活跃 辉瑞以12.5亿美元首付款获得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SSGJ-707开发权 [15] - ASCO会议积极数据可能推动下半年更多并购交易 特别是PD-1/VEGF领域 [5][15]
岸迈生物冲刺港交所:专注双特异性抗体,已达成超21亿美元授权合作
IPO早知道· 2025-06-18 09:26
公司概况 - 岸迈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治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 [2]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于2025年6月17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截至2025年6月10日,公司已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为4.92亿美元 [7] 产品管线 - 肿瘤学业务管线包括三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核心产品EMB-01(靶向EGFR/cMET)、关键产品EMB-06(靶向BCMA/CD3)和EMB-07(靶向ROR1/CD3) [3] - 免疫学业务管线包括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EMB-06和两款临床前候选药物EM1039和EM1042 [3] - 核心产品EMB-01是全球率先进入治疗结直肠癌II期试验的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全球率先上市的结直肠癌靶向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之一 [4] - 截至2025年6月10日,全球尚无获批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 [4] 研发进展 - 2023年7月,公司完成EMB-01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首次人体I/II期试验 [4] - 正在推进EMB-01作为单药疗法及联合化疗治疗的全面临床开发计划,以转移性结直肠癌作为战略重点 [4] - 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EMB-01的II期试验 [3] - 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EMB-01的II期研究 [3] - 预计在2026年初完成EMB-07的I期研究 [3] 商业合作与融资 - 自2023年底起,公司已建立多个全球对外授权合作,总交易价值超过21亿美元,在T细胞衔接器领域中排名全球第二 [5] - 获得国投创新、德诚资本、元禾、夏尔巴投资、招银国际、Mirae Asset、本草资本、弘毅投资、燕创资本、Cormorant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6] -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为核心产品EMB-01正在进行和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提供资金,为主要产品正在进行和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提供资金,推进其他管线资产并扩展现有管线,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7]
新股消息 | 岸迈生物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开发治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06:51
公司概况 - 岸迈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处于双特异性抗体治疗领域的创新前沿 [3] - 公司拥有肿瘤学和免疫学两大业务管线,包括3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和5款临床前候选药物 [3] - 核心产品EMB-01靶向EGFR/cMET,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3] 技术平台 - 公司建立了三个专有技术平台:FIT-Ig平台、MAT-Fab平台及T-FIT平台,旨在克服传统双特异性抗体研发的局限性 [4] - 技术平台构成公司的"即插即用技术工具箱",支持双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衔接器的开发 [4] 战略合作 - 自2023年底起,公司已建立多个全球对外授权合作,总交易价值超过21亿美元,在T细胞衔接器领域排名全球第二 [4] - 与Almirall合作开发双特异性抗体,Almirall已行使部分FIT-Ig分子的选择权并签订产品系列许可协议 [4] - 与Vignette Bio(后被Candid收购)合作推进EMB-06的开发,潜在总交易价值高达6.35亿美元 [5] - 与Candid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共同开发用于自身免疫适应症的T细胞衔接器候选项目 [5] - 与Juri订立对外授权协议,总潜在交易价值最多为2.1亿美元 [5]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收入约为4.59亿元人民币 [7] - 2023年度和2024年度年内亏损分别约为5.95亿元和0.48亿元人民币 [7] - 2024年毛利为4.5591亿元人民币 [8] - 2024年研发开支为1.226亿元人民币 [8] - 2024年税前利润为7270万元人民币 [8] - 2024年净利润为4761万元人民币 [8] 产品管线 - 肿瘤学管线包括:EMB-01(结直肠癌)、EMB-06(多发性骨髓瘤)、EMB-07(淋巴瘤及实体瘤) [3] - 免疫学管线包括:EMB-06(多发性骨髓瘤)、EM1039和EM1042 [3] - 临床前候选药物包括:EM1032(靶向ALPP(G)/CD3)、EM1034(靶向LY6G6D/CD3)、EM1031(靶向KLK2/CD3) [3]
脑再生科技股价单日上涨283%背后:创始人区一佳自称曾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核心中药配方源自其父开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9:50
股价异动与市场表现 - 脑再生科技股价在6月16日单日涨幅达到283.12%,盘中多次熔断,收盘价报每股60美元,市值飙升至296.6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股价异动始于4月30日,开盘价仅为0.832美元,当日一度大涨逾98%,此后持续上扬 [1] - 按年初0.13美元/股计算,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到46000% [1] 公司业务与研发进展 - 公司专注于研究、开发和商业化用于治疗ADHD和ASD的中药,自称是一家早期生物科学公司 [1] - 公司业务成功取决于开发和商业化针对ADHD和ASD的标准化中药候选配方的能力,目前这些配方的研究正在进行 [5] - 成立11年来,公司三种针对轻度、中度和重度ADHD和ASD患者的标准化中药候选配方仍在研发中,尚无任何候选配方处于监管审批和商业化过程中 [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仅有12名员工,其中4名从事研发工作 [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3财年至2024财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58万美元、107万美元,同比下降32% [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6月30日的财政年度,净亏损总额分别为436万美元和606万美元 [8] - 公司尚未从任何中药候选配方中获得收入,也未申请任何监管部门的批准,没有分销能力或经验,也没有任何已授予或正在申请的专利 [8] 公司治理与背景 -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区一佳自幼患有ADHD和ASD,接受中医治疗超过30年,公司中医研究的基础是其父的中药配方 [2] - 公司家族色彩浓厚,区一佳的父亲提供中药治疗配方,其兄弟担任首席商务官 [4][6] - 2018年公司与区一佳的父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治疗方法主要来自其父的中医脑理论,但该理论未在中医一般文献或其他领域得到认可 [5] 市场传闻与澄清 - 公司官网或公告中未出现"新一代神经调控芯片通过FDA临床试验审批"或"与梅奥诊所合作开展帕金森病治疗研究"的消息 [1] - 公司表示相关信息以官网或公告披露为准,基本在强调"中药"和"ADHD和ASD" [2]
热景生物: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李梦涓)
证券之星· 2025-06-17 18:17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 候选人资质与经验 - 候选人李梦涓具备上市公司运作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拥有五年以上法律、经济会计、财务、管理等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需的工作经验 [1] - 候选人任职资格符合《公司法》《公务员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多项法律法规及交易所规则要求 [1][2] 独立性声明 - 候选人不属于在上市公司或其附属企业任职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或主要社会关系 [2] - 候选人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或位列前十名股东 [2] - 候选人未在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单位或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 [2] - 候选人与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重大业务往来或关联任职 [2][3] 合规记录 - 候选人最近36个月内未受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司法机关刑事处罚 [3] - 候选人未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被立案调查或侦查 [3] - 候选人最近36个月内未受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 [3] 任职限制与承诺 - 候选人兼任境内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数量未超过三家,且在热景生物连续任职未超六年 [3] - 候选人已通过交易所相关培训并取得证明材料 [3] - 候选人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及交易所规则,确保履职独立性与时间投入 [4]
高盛谈中国创新药热潮:后续还会有更多交易,关注CXO机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6-17 16:45
生物技术板块重估 - 中国生物技术板块年初至今上涨72%,远超MXCN指数的17%涨幅 [1] - 核心驱动力来自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与全球制药巨头的授权交易激增,特别是在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领域 [1][2] - 包括康方生物与Summit、3S Bio与辉瑞、博腾股份与BioNTech/BMS等在内的一系列交易被投资者比作医疗健康领域的"DeepSeek时刻" [2] - 高盛预期这一势头将持续,更多交易即将达成 [1][3] CDMO/CRO板块机会 - CDMO/CRO板块年初至今上涨25%,泰格医药一季度新订单同比增长20% [3] - 定价在2024年四季度企稳,利润率压力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缓解 [3] - 三星生物制品分拆Bioepis的讨论成为焦点,Bioepis占35%、CDMO业务占65% [3] - 具有更高后期和商业化制造敞口的公司展现更强韧的盈利能力,如药明康德和雅本化学 [7]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 - 医疗器械板块年初至今下跌4%,医疗服务板块下跌7% [4] - 设备招标年初至今持续显示复苏迹象,5月份同比增长91%,尽管环比下降13% [4] - 联影医疗预计在二季度实现中国市场增长转正(2025年预期总收入/盈利分别增长24%/42%,国内增长20%,海外增长40%) [4] - 迈瑞医疗预计在三季度实现中国市场转正(2025年预期总收入/盈利分别增长4%/5%,国内下降6%,海外增长16%) [4] 其他行业动态 - 全球大型制药/生物技术公司认识到中国资产价值,BD交易仍是持续优先事项 [5] - CSPC已宣布与阿斯利康的首个平台化合作协议,预计还有2笔交易将公布 [7] - 中生制药管理层透露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重大交易可能即将达成 [7] - 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的收入贡献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2026年变得更加明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