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communications

搜索文档
UCLOUDLINK(UCL)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1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186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810万美元增长3.4% [21] - 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收入为142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350万美元增长4.9%,服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24年的74.7%升至75.7% [21] - 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毛利润为97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000万美元下降3.1%,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的55.2%降至51.7% [22] - 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毛利率为57.3%,低于2024年同期的65%;产品销售毛利率为34.3%,高于2024年同期的26.2% [22]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净收入(非GAAP)为40万美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130万美元 [23]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00万美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170万美元 [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为100万美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190万美元 [23] - 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为100万美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 [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10万美元,高于2024年12月31日的3010万美元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日活跃终端(DAT)为308,863个,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09,906个下降0.3%,其中公司自有17,803个,业务伙伴拥有291,060个 [20] - 2025年第一季度GlobalMe移动和固定宽带业务DAT为296,597个,GlobalMe live业务为621个,GlogonB SIEM业务为5,219个,GlogonB IoT业务为6,426个,而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为308,375个、200个、1809个和501个 [20] - 2025年2月,物联网业务每日活跃终端同比增长12倍,在汽车信息娱乐和摄像头市场取得显著渗透,特别是在中国主流汽车品牌中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贡献了总营收的40.4%,中国大陆贡献31.2%,北美贡献12.9%,其他地区和国家贡献15.5%,而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为40.9%、25.3%、15.8%和17% [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定期披露关键指标,包括按业务线划分的用户账户数量,以提高透明度 [9] - 公司预计新兴业务NAND Glaucoma Sync、Glaucoma Line、Glaucoma IoT从2025年第二季度起终端增长率将超过100%,Glaucoma Mobile固定宽带业务线将稳步增长约10% [8] - 公司已开始部署AI以提高运营效率,并将其嵌入多个解决方案中,同时其专有技术继续在连接领域取得突破 [10] - 公司在MWC Barcelona 2025展示了新的创新解决方案,在MVNO World Congress 2025上推出了四个最新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计划于2025年5月和6月商业推出,第三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 [9] - 公司通过推出创新产品,如Petphone、CloudScene、eSIM True等,增强了NVMO和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用户获取和收入增长能力,同时与运营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不断扩大 [11][13][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以稳健的表现开启2025年,全球生态系统不断发展,新兴业务预计将实现显著增长,为公司的扩张和增长做出贡献 [6][8] - 公司认为在营销和推广上的投入将在未来带来更多业务量,新业务线的收入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体现 [37][38] - 公司预计美国市场将是新业务线的增长市场,并已做好准备克服中美之间的关税壁垒 [3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CES 2025上,UNICOR获得了Android Authority颁发的2025年CES最佳突破奖,其一家子公司成为首批获得中国工信部批准开展增值电信服务试点运营的13家全资投资公司之一 [1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介绍Petphone产品的早期采用者可能来自哪些地区或人群 - 公司预计有三类主要用户:一是宠物渠道,已在欧洲、亚洲和美国的宠物渠道取得商业进展;二是通过移动运营商或虚拟运营商推广eSIM或SIM卡到平台以获取宠物用户;三是传统电子渠道也对销售该产品感兴趣,目前一切进展和测试良好,等待商业版本推出 [27][28][29] 问题2: 关税的变化是否对公司业务有影响 - 目前中美之间的关税壁垒对公司没有影响,公司在美国有库存产品可供销售,还在其他国家有外包制造商,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税较低,预计美国市场将是新业务线的增长市场,公司已做好准备克服关税壁垒 [32][33] 问题3: 请详细解释服务成本增加的原因以及是否会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增长 - 服务成本增加导致服务毛利率低于去年同期,原因是销售类别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组合发生变化,如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境游用户的出境漫游服务收入在整体服务中占比较大;此外,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在销售和营销方面的支出比去年同期更多,用于参加全球市场展览和推广新业务,但公司认为这些营销投入将在未来带来更多业务量 [35][36][37] 问题4: 请分享未来几个月预计的合作领域 - 公司的合作伙伴变得更多,包括移动虚拟运营商和二、三级运营商对公司的SIM套件和SIM Trio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能提高漫游质量和服务,增加收入;公司还能帮助运营商在宠物市场获取新用户,增强客户忠诚度;此外,公司的传统移动宽带产品也吸引了更多企业用户和旅行用户,未来几个月预计将与一些运营商达成合作 [40][41][45]
中美5G路径分野——中国领跑生态制胜vs美国Open RAN困局难解
环球网· 2025-05-21 21:18
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 - 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 凸显国际电信联盟通过ICT技术推动性别平等的决心 [1] 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 通信技术从电报电话演进到5G/5G-A 中国实现从1G空白到5G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 [3] - 美国Open RAN技术路线陷入困境 测试显示其软件成熟度明显落后于传统单一供应商方案 [3][5] Open RAN技术现状 - 美国四家供应商实现跨厂商设备组网 接口技术取得突破 但AI/ML算法升级等软件层面仍存在差距 [5][8] - 美国投入15亿美元资助Open RAN发展 但本土厂商Mavenir等陷入财务困境 AT&T仍依赖传统设备商爱立信 [7] Open RAN产业生态问题 - 资金黑洞导致跨厂商软件兼容性问题难以解决 企业不愿共享核心代码造成信任赤字 [8] - 部分子系统被设计为"特定客户专用" 违背开放本质 厂商间协作困难形成各自为政局面 [8] 中国5G发展成果 - 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4395万个 行政村通5G比例达90% 10GPON端口数2792万个实现县县通千兆 [9] - 5G应用覆盖86个国民经济大类 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9] 中国通信技术成功因素 - 5G标准必要专利全球占比超42% 大规模天线技术等核心领域取得自主突破 [11] - 运营商/设备商/芯片商/终端商形成协同生态 如5G基站建设中各环节紧密配合 [11] 未来技术布局 - 中国已提前布局5G-A/6G研发 IMT-2030推进组发布50余项6G研究成果 开展关键技术测试验证 [11] 中美发展模式对比 - 中国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全球协作"的创新生态系统 实现自主可控与开放协作的统一 [12]
UCLOUDLINK(UCL)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5-21 20:37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1870万美元,同比增长3.4%[65] - 调整后净收入为40万美元[9]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58.5%[70]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60万美元[80] - 2024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40万美元[8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总收入为18.128亿欧元,较2022年同期的18.749亿欧元下降3.3%[12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润为10.003亿欧元,较2022年同期的9.690亿欧元增长3.2%[12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收入为430万欧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614万欧元[120]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日活跃终端数(DAT)为312,558台,同比增长12倍[54] - 2025年第一季度非中国大陆地区收入贡献占68.8%[61] - 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相关收入占总收入的75.7%[67] - 2025年第一季度本地数据连接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0.8%[67] - 2025年第一季度PaaS和SaaS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9.3%[67] - 2025年第一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24.3%[67] 费用与支出 - 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费用为850万美元,占收入的47%[73]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费用为990万美元,占收入的53%[73] - 2024年资本支出为190万美元,占收入的3.5%[77] - 2025年资本支出为20万美元,占收入的1.6%[77]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运营费用的57%[7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477亿欧元,较2022年同期的1.399亿欧元增长5.6%[12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和市场费用为4.050亿欧元,较2022年同期的5.693亿欧元下降28.9%[120]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64.979亿欧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2.739亿欧元增长3.5%[1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43.356亿欧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1.413亿欧元增长4.7%[1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21.623亿欧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326亿欧元增长1.4%[118] 综合收益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每股收益(基本)为0.01欧元,较2022年同期的-0.02欧元有所改善[12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48万欧元,较2022年同期的-626万欧元显著改善[120] EBITDA - 2024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280万美元[80]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460万美元[80]
打造特色名片讲好城市故事,主流媒体在城市品牌传播中的角色正在转变
华夏时报· 2025-05-21 19:13
城市品牌与媒体生态创新 - 城市品牌从软实力向硬通货转变,直接影响要素集聚、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构建,典型案例包括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哈尔滨冰雕等"软文化",以及杭州"六小龙"、G60科创走廊等"硬科技"[2] - 媒体角色从传统宣传者升级为生产要素重构者,与城市的互动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如B站up主和社交媒体流量推动淄博烧烤爆火,主流媒体转向"价值引领者"角色[2][3] - 游戏产业成为文化出海新载体,中国游戏市场份额占全球近50%,《黑神话:悟空》带动山西取景地旅游订单增长40%,推动文化元素场景化传播[4][5]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 -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成为城市新名片,陕西"三项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超万家[6] - 合肥"量子大道"、苏州生物医药、杭州"数字经济六小龙"、深圳"20+8"产业集群等案例显示,媒体话语体系助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城市符号[8] - 科技、传播、产业三者互促共生:科技为底层逻辑(AI、物联网),传播打破地域壁垒,产业通过链式集聚形成竞争优势[8] 城市科技名片打造路径 - 借力财经媒体提升科技文化内涵,对标国际企业运营模式,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如杭州"六小龙")[9] - 头部企业技术突破带动整体品牌升级,如华为5G、比亚迪电动车推动"中国智造"国际影响力[10] - 媒体需融合专业技术人才,向智媒转型以抓住科技传播先机[10]
UCLOUDLINK GROUP INC. Announces Unaudited First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5-21 16:0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第一季度,uCloudlink集团业务有一定增长,总收入同比增3.4%,国际数据连接服务业务持续发展,但也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等挑战 公司推出创新解决方案,与运营商合作有望落地,预计二季度收入增长 [4][5][25] 第一季度财务亮点 - 总收入1870万美元,同比增3.4% [5][7] - 毛利润970万美元,同比降3.1% [5] - 运营亏损5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收入50万美元 [5] - 净亏损6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收入40万美元 [5] - 调整后净收入(非GAAP)40万美元,去年同期130万美元 [5] - 调整后EBITDA(非GAAP)140万美元,去年同期170万美元 [5] - 平台总数据消费量43179TB,同比降0.1% [5] - 日均活跃终端308863个,同比降0.3% [5] - 截至3月31日,服务63个国家和地区的2878个商业伙伴 [5] - 拥有183项专利,其中169项已获批,14项待批准 [5] - SIM卡池来自全球391家移动网络运营商 [5] 第一季度运营亮点 - GlocalMe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国际数据连接服务业务增长,5G网络覆盖增至80个国家和地区 [4] - 在2025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展示创新解决方案,包括PetPhone、eSIM Trio、CloudSIM Kit、MeowGo G50 Max等 [4] - 与多家全球主要运营商进行深入商业洽谈,部分合作预计未来几个月敲定 [6] - GlocalMe IoT解决方案商业应用持续扩大,被中国汽车制造商用于信息娱乐系统 [6] 第一季度财务结果 收入 - 总收入1870万美元,同比增3.4% [5][7] - 服务收入1420万美元,同比增4.9%,主要因国际数据连接服务收入增加 [10] - 数据连接服务收入1120万美元,同比增4.7%,国际数据连接服务收入从900万美元增至970万美元,本地数据连接服务收入从170万美元降至150万美元 [10] - PaaS和SaaS服务收入270万美元,同比增2.8% [10] - 产品销售收入450万美元,同比降0.9%,主要因数据相关产品销售减少90万美元,终端销售增加90万美元部分抵消 [10] - 按地区分布,日本占总收入40.4%,中国大陆占31.2%,北美占12.9%,其他国家和地区占15.5% [8] 成本 - 收入成本900万美元,同比增11.5%,服务成本增加,产品销售成本减少部分抵消 [9] - 服务成本610万美元,同比增28.1%,主要因中国大陆国际数据连接服务5G Wi-Fi终端租赁使用增加 [11] - 产品销售成本290万美元,同比降11.7% [11] 毛利 - 总体毛利970万美元,去年同期1000万美元,总体毛利率51.7%,去年同期55.2% [12] - 服务毛利810万美元,去年同期880万美元,服务毛利率57.3%,去年同期65.0% [12] - 产品销售毛利160万美元,去年同期120万美元,产品销售毛利率34.3%,去年同期26.2% [13] 运营费用 - 总运营费用1020万美元,去年同期900万美元 [14] - 研发费用140万美元,同比降5.3% [22] - 销售和营销费用570万美元,同比增40.6%,主要因促销费、服务费、员工福利费用和展览费用增加 [22] - 一般和行政费用310万美元,同比降7.3%,专业服务费、测试费和股份支付费用减少,坏账准备增加部分抵消 [22] 其他财务指标 - 运营亏损5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收入50万美元 [5][15] - 调整后EBITDA(非GAAP)140万美元,去年同期170万美元 [5][16] - 净利息费用5万美元,去年同期4万美元 [17] - 净亏损6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收入40万美元 [5][18] - 调整后净收入(非GAAP)40万美元,去年同期130万美元 [5][19] - 基本和摊薄后每股美国存托股票亏损0.02美元,去年同期收益0.01美元 [20] - 截至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110万美元,去年12月31日为3010万美元,主要因运营净流入20万美元和银行借款收入130万美元,资本支出30万美元和银行借款还款30万美元部分抵消 [23] - 资本支出30万美元,去年同期60万美元 [24] 业务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总收入在2300万 - 2500万美元之间,同比增2.7% - 11.6% [25] 非GAAP财务指标 - 公司采用调整后净收入/(亏损)和调整后EBITDA作为补充指标评估运营表现,这些指标有助于识别业务潜在趋势,但有局限性,需与GAAP指标结合评估 [26][27][28]
Nokia sole company recognized as a Champion, Market Momentum Leader in Omdia's 2025 Private 5G Market Radar report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5-21 15:00
公司荣誉与市场地位 - 诺基亚是Omdia《2025年私有5G市场雷达报告》中唯一被同时评为"冠军"和"市场势头领导者"的企业[1][2] - 该评级基于公司在端到端私有5G网络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地位[2] - 截至2025年Q1已在全球部署890个私有4G/5G网络[3] 技术优势与产品组合 - 私有无线解决方案组合包括数字自动化云(DAC)、模块化私有无线(MPW)和企业核心解决方案[7] - 拥有MX工业边缘平台等专利创新技术[7] - 整合AI能力开发了MX Grid、MX Workmate等智能解决方案[7] 行业应用与客户案例 - 解决方案覆盖制造业、矿业、港口、机场、公用事业等垂直领域[2] - 知名客户包括南加州爱迪生电力、英国糖业、道化学等跨国企业[8] - 通过与Kyndryl、西班牙电信科技等合作伙伴构建生态系统[4] 战略方向与行业影响 - 率先识别私有网络市场机遇并推动行业采用[3] - 将解决方案从连接层扩展到边缘计算和AI平台[4] - 通过行业蓝图提供经过验证的垂直化解决方案[4] 第三方评价 - Omdia分析师认为公司通过集成平台为工业4.0转型设定节奏[5] - 报告特别认可公司在关键任务边缘计算领域的开拓作用[3]
Nokia sole company recognized as a Champion, Market Momentum Leader in Omdia’s 2025 Private 5G Market Radar report
Globenewswire· 2025-05-21 15:00
文章核心观点 - 诺基亚被Omdia的2025年市场雷达报告评为冠军和市场势头领导者,其在专用5G市场的领导地位获认可,推动工业4.0转型 [1][2] 分组1:报告相关 - Omdia的专用5G市场雷达报告对专用5G供应商格局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合作、市场趋势和战略见解 [3] - 市场领导者类别代表在六个领域具备先进能力的领先供应商,诺基亚是报告中唯一被评为冠军的供应商 [3] 分组2:诺基亚优势 - 诺基亚率先发现专用网络机遇并推动市场采用,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已在全球部署890个专用4G和5G网络 [3] - 诺基亚将专用无线解决方案从连接扩展到边缘计算和AI平台,拥有丰富应用和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4] - 诺基亚的产品组合支持园区和广域网络,包括多种专用无线解决方案和专利创新及AI解决方案 [7] 分组3:各方评价 - Omdia首席分析师称诺基亚在专用5G市场的持续领先得益于其对工业连接的全面前瞻性方法 [5] - 诺基亚云与网络服务总裁表示Omdia的认可体现公司致力于提供满足工业环境需求的网络 [6] 分组4:客户案例 - 诺基亚一些著名的专用网络客户包括南加州爱迪生公司、英国糖业公司等 [8] 分组5:公司介绍 - 诺基亚是B2B技术创新领导者,通过移动、固定和云网络方面的工作开创智能网络,凭借知识产权和长期研究创造价值 [9] - 诺基亚高性能网络具有开放架构,能无缝集成到任何生态系统,为全球服务提供商、企业和合作伙伴提供安全可靠可持续网络 [10] 分组6:Omdia介绍 - Omdia是全球分析和咨询领导者,结合对科技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可行见解,帮助组织做出明智增长决策 [11]
经合组织经济调查:芬兰2025
经合组织· 2025-05-21 12: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芬兰经济在深度衰退后缓慢复苏,虽有机会迈向更可持续增长路径,但面临生产率增长疲软、财政压力大、高等教育达标率停滞、吸引和利用外国人才存在障碍以及绿色转型面临挑战等问题 [25] - 需通过财政整顿、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商业资金投入、吸引和利用外国高技能移民、推动绿色产业转型等措施,实现经济复苏和长期繁荣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巩固增长与整合公共财政 - 经济温和复苏,2025 - 2026年预计增长0.7%和1.1%,但受建筑行业疲软、信心不足和生产率增长乏力等因素制约,且面临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等下行风险 [31][32][35] - 金融部门应对冲击表现良好,但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融资,需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提高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 [36] - 财政政策需收紧,以重建缓冲应对未来冲击,包括提高公共支出效率、减少非提高生产率的企业补贴、加强对福利服务县的财政监管等 [37][39] - 劳动力市场改革旨在到2027年增加10万个就业岗位,但需进一步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以缩小性别工资差距 [41] - 提高生产率增长需要促进创新、缓解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刺激绿色产业转型的私人投资,并加强反腐败措施 [42] 2. 提高高等教育达标率 - 过去二十年芬兰高等教育达标率停滞,排名从经合组织最高之一降至第30位,导致高技能劳动力短缺,阻碍经济增长 [43][44] - 高等教育系统质量高,但学位供应受限,约10%的大学名额分配给已有学位的学生,减少了新生入学机会 [49][50] - 建议对同一水平的第二学位及更高学位征收学费,扩大零学费研究生资格和其他微证书的范围,以提高高等教育达标率 [69] 3. 利用更多外国人才丰富人力资本 - 高技能外国工人对解决劳动力短缺和推动关键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但语言能力不足、外国学生留用率低以及移民子女教育成果不佳等问题,阻碍了外国人才的充分利用 [52][53][55] - 建议扩大语言培训计划、提供更多外国学生工作经验机会、加强对移民子女的教育支持,以吸引和保留高技能移民 [53][55][69] 4. 加快向净零碳经济转型 - 芬兰未走上实现其雄心勃勃的土地利用排放缓解和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轨道,森林成为温室气体净排放源,生物多样性面临压力 [57] - 实现温室气体和生物多样性目标的最便宜方法是减少农业和林业土地的排放,增加碳汇,包括实施促进森林生长和减少土壤排放的措施 [58] - 芬兰在绿色产业转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面临融资、监管和技能障碍,需要政策支持、吸引私人投资、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以实现绿色转型的潜力 [60][67][68]
夯实健康中国数智底座,AI赋能医共体建设
搜狐财经· 2025-05-21 08:45
政府政策与行业协同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1]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与AI深度应用形成战略协同,为基层医疗体系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国家卫健委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给出84个典型场景,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 [2] 基层医疗现状与AI赋能 - 我国已建成覆盖城乡的60余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500余万基层医务人员网络 [1] - AI技术成为"强基层、固基础、保基本"战略的重要支点,推动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1] - AI技术突破催生新一轮产业升级热潮,沿着"技术摸高"与"工程创新"两条路径并行发展 [2] 行业挑战 - 数据工程耗时长,原始数据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归集、清洗、标注 [2] - 模型训练和应用落地难,效率较低且对专业人员要求高 [2] - 客户需考虑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发挥模型最大效能,降低综合成本 [2] 华为战略与解决方案 - 持续加大对卫生健康领域投入,向上攀峰通过根技术突破和医学场景融合,向下赋能基层医生和家庭 [4] - 推出开箱即用的DS一体机、DCS AI训推集群方案等多个创新产品 [10] - DCS AI解决方案包括面向中心场景的训推集群方案和轻量化场景的训推一体机方案 [12] - 通过集成AI平台ModelEngine实现三个统一:IT坚实底座、数智平台和医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平台 [13] 头部医院创新实践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华为联合发布眼科大模型ChatZOC,赋能基层 [5]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联合华为和润达发布齐鲁•心擎急性胸痛大模型,提升急性心血管事件识别准确率 [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发布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助力癌症早发现 [5] 生态合作与联盟 - 成立县域医共体人工智能生态学术联盟,推动AI技术与县域医疗深度融合 [8] - 华为呼吁加强协同合作,推动AI技术普及至每一所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 [10] - 与生态伙伴共同推动产品和技术针对医疗应用场景的优化 [15] 未来展望 - 华为将结合"算存网云安智"全栈自主创新产品和系统工程能力,打造面向健康中国的数智底座 [17] - 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数智医疗新体系,让人人都可以就近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17]
Optimum selects the Digital Vending Machine® from Bango to bring new subscription bundles to customers
Globenewswire· 2025-05-20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 Bango与Optimum达成新许可协议,Optimum客户可通过Bango的DVM™获得新的流媒体捆绑服务,这标志着Optimum开始使用Bango DVM™,有望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业务增长 [1][3] 合作内容 - Bango与美国领先电信提供商Optimum达成新许可协议,Optimum客户可通过Bango的DVM™获得有吸引力的订阅捆绑服务 [1] - 符合条件的Optimum电视和互联网客户可享受为期六个月的两项热门SVOD服务免费试用,通过Optimum账单管理订阅,这是公司计划推出的众多优惠中的第一个 [2] Bango DVM™优势 - 一次集成,合作伙伴可访问不断增长的优质订阅提供商组合,快速轻松创建和定制吸引客户的捆绑服务 [3] - DVM™使Bango合作伙伴通过订阅捆绑进行创新和快速扩展,提供高影响力优惠,增加客户满意度和业务增长 [4] 公司介绍 - Bango通过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帮助内容提供商获得更多付费客户,其数字自动售货机推动订阅经济快速增长 [4] - 世界上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包括亚马逊、谷歌和微软,信任Bango技术以触达各地订阅者 [5] - Optimum是Altice USA旗下品牌,为美国21个州约450万住宅和商业客户提供宽带、视频、移动等服务,还运营Optimum Media提供广告解决方案,通过News 12 Networks提供超本地新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