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以“全链条治理”重塑消费信任新生态
消费日报网· 2025-09-05 10:40
监管成效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5年专项整治行动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1] - 累计查办违法案件3.1万件 罚款金额达5.4亿元 侦破刑事案件1.2万起[1] - 5年抽检17.5万批次 相当于日均检测近100批次产品[1] 监管机制 - 建立全链条监管模式 涵盖产品注册备案 生产过程动态监控和市场流通随机抽检[1] - 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均达到100%[1] - 2024年创新开展"你拍我查"活动 通过消费者手机拍摄收集违法线索[1] 行业影响 - 监管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 有企业表示生产车间洁净度超过手术室[1] - 对直销企业实施"责任清单"管理 将监管延伸至销售终端[1] - 消费者信心逐步回升 大部分受访者更倾向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2] 市场发展 - 监管革新重塑消费信任 形成规范有序 充满活力的保健食品市场[2] - 行业治理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关键举措 支撑"健康中国"建设[2] - 智慧监管持续深化 推动中国消费市场在严监管与促发展间实现平衡[2]
民生健康(301507):25H1维矿类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 新产品新业务逐步亮相
新浪财经· 2025-09-02 18:5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6.37%,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6.65%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7.32%,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增长7.08%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2/9.64/11.60亿元,同比增长24%/22%/20% [3] 产品表现 - 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系列产品实现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9.84% [1] - 主力产品21金维他多维元素片在药店终端数量份额35.12%,同比增长3.26个百分点,金额份额25.05%,同比增长5.85个百分点 [1] - 线上保健食品类维矿产品通过扩大销售平台取得较好增长 [1]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54.35%,同比下降6.0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17.82%,同比下降1.62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保健食品及功能性食品增长速度快于OTC药品类 [2] - 销售费用率25.80%,同比下降3.26个百分点,主要系渠道结构的费用配比不同所致 [2] 新业务发展 - 益生菌业务构建了涵盖菌粉、OEM到制剂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3] - 推出专业医美品牌"肌素然",探索医美与药店融合的创新经营模式 [3] - 戒烟新品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和生发产品米诺地尔搽剂已取得批文,将陆续推向市场 [3]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已连续5年低于0.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22:23
行业监管框架 - 保健食品行业实行全链条监管 包括事前准入 事中生产和事后监管三个环节 [2] - 事前准入采取严格的注册与备案管理 依法科学评价质量安全功效并规范功能声称和标签说明书 [2] - 事中生产严格审查生产许可 确保配方工艺符合注册要求 并强化体系检查落实企业自查报告制度 [2] - 事后监管加强日常检查与飞行检查 5年全国抽检保健食品17.5万批次 对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召回处罚等措施 [2] 专项整治成效 - 5年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查办案件3.1万件 罚款5.4亿元 侦办假劣保健品刑事案件1.2万件 [2] - 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均达100% [3] - 通过集中行动与长效治理组合拳 有效遏制违法生产 非法添加及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2] 市场乱象治理 - 保健品市场存在三大营销乱象:违法营销向线上发展 渠道更加隐蔽 手段更具欺骗性 [4] - 2020年以来全国查办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案件6304件 罚没金额2.6亿元 [5] - 创新监管方式包括开展"你拍我查"活动拓展线索来源 并压实直销企业主体责任严禁违规直销 [5]
2025年半年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出炉:5大赛道洞察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12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 [2]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61191亿元,同比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 [2] - 吃类、穿类、用类商品网上销售增速相对领先 [2] 分品类增长态势 - 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2.3%,保持稳定增长 [5]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30.7%,呈现爆发式增长 [5] - 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22.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5.4%,家具类增长22.9%,通讯器材类增长24.1% [5] - 金银珠宝类增长11.3%,日用品类增长7.3% [5] - 饮料类同比下降0.6%,化妆品类仅增长2.9%,中西药品类增长1.4% [5] 食品饮料赛道 - 整体市场规模达2845.4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5.8%,销量增长7.8% [8] - 冲调泡、米面粮油及饮料赛道增速明显,其中冲调泡品类增速领跑全行业 [8] - 乳制品行业通过"体验迭代+功效深耕"重构消费逻辑,融合酸奶声量同比飙升129.3% [8] - 健康诉求从基础无糖高钙转向精准益生菌群和多元营养 [11] 保健食品赛道 - 线上销售额达604.1亿元,同比增长16.2%,销量约3.8亿件,增长13.5% [14] - 睡眠管理保健食品规模达13.7亿元,同比增长53.1% [15] - 女性占比74%,40岁以下人群睡眠问题占比提升,20+年轻群体睡眠障碍比例上升 [18] - 褪黑素产品规模6.6亿元,GABA产品规模3.6亿元,均保持增长趋势 [20] 家用电器赛道 - 线上销售额达2848.8亿元,同比增长8.0%,销量7.1亿件,增长2.5% [24] - 清洁电器销售额260.4亿元,同比增长31.6%,销量2893.2万件,增长16.1% [24] - 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合计占据78.3%市场份额 [24] - 创新趋势包括扫拖一体、防缠绕、智能功能和躺平设计 [28] 美妆护肤赛道 - 销售额达2352.3亿元,同比增长10.1%,销量25.64亿件,增长5.5% [30] - 抗衰老产品销售额654.9亿元,同比增长30.3% [30] - 面部护理套装销售额178.4亿元,增长37.6%;身体护理销售额增幅达283.9% [31] - 男士面部抗衰社交媒体声量同比增长83.7% [31] 3C数码赛道 - 总销售额超7850.4亿元,同比增长6.7%,销量34.3亿件,增长11.1% [37] - 运动相机销售额23.0亿元,同比增长150.9%,销量增长79.0%,均价上涨40.2% [37][38] - 大疆销售额12.4亿元,增长126.7%;影石销售额7.7亿元,增长86.0% [42] - 学生党和健身人群声量大幅增长,消费者最关注便携性、显示效果和尺寸 [43]
全链条监管保健食品生产质量安全 守护百姓健康生活“民生线”
央视网· 2025-08-30 10:38
行业监管成效 -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五年低于0.6% [1] - 全国累计抽检保健食品17.5万批次 不合格产品均采取下架召回及处罚措施 [5] - 市场监管部门实现全国在产在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全覆盖 累计检查2520家次并发现2.6万余个问题 整改完成率100% [5] 监管标准与要求 - 保健食品被列为特殊食品 需通过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质量可控性严格评价 在生产环境原辅料管理质量控制和人员管理方面较普通食品有更高要求 [3] -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拟近期发布 新增资料性附录并对原料与生产过程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7] 消费者指引 - 消费者需认准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及批准文号 按功能适宜人群和说明书要求食用 [9] - 警惕通过社交平台会销直播等渠道购买 防范虚构科学实验专家背书等方式宣称治疗功效的虚假宣传 [9][10]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0:30
行业监管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对保健食品实施全链条监管 包括事前注册备案管理 事中生产许可审查和事后抽检飞行检查[1] - 5年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共抽检保健食品175万批次 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1][3] - 查办违法案件31万件 罚款54亿元 侦办假劣保健品刑事案件12万件[2] 企业责任管理 -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全部由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包保 实现责任到人[2] - 全国生产企业100%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2] - 企业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连续5年达到100%[3] 市场秩序改善 - 行业虚假宣传 夸大功能 误导消费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1][2] - 企业合规意识和消费者满意度持续提升[3] - 消费者认知显著改善 "认准小蓝帽"理念普及度提高[3] 科普宣传成效 - 发布健康饮食指南和消费提示500余篇[2] - 组织"保健食品大家谈"活动征集作品1000余件[2] - 公众访问量超过4000万人次[2]
我国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超过99.4%
央视新闻· 2025-08-29 22:33
行业监管成效 - 保健食品行业5年抽检17.5万批次 不合格产品均采取下架召回及处罚措施[1] - 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显示质量安全水平持续稳定[1] - 全国在产生产企业实现体系检查全覆盖 累计完成2520家次检查[1] 企业质量管控 -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全部配齐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1] - 体系检查累计发现问题2.6万余个 整改完成率达100%[1]
“保健品”≠保健食品 !市场监管总局整治“保健品”虚假宣传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22:05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区分"保健品"与保健食品的法律定义 其中保健食品是依法注册或备案的特殊食品并具有明确保健功能声称资格 而"保健品"是消费者对声称功能产品的俗称且无法律界定[1] - 行业存在三大营销乱象:违法营销向线上直播带货发展 网红主播利用流量优势虚假宣传普通产品和保健食品[2];违法营销通过私域直播转向隐蔽渠道 以养生课堂等名义在微信群等私密社交渠道开展虚假宣传[2];违法营销手段欺骗性增强 经营者冒充专家身份通过亲情营销和免费礼品等方式实施精准欺诈[2] 执法行动与成效 - 2020年以来全国查办"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案件6304件 罚没金额达2.6亿元[3] - 监管措施包括强化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 加强价格监管查处虚假折扣 以及强化对保健食品直销企业的监督检查[3] - 2024年创新"你拍我查"活动拓展线索来源 2025年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和"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3] 消费者指导建议 - 消费者需认准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及批准文号 依据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购[4] - 建议选择正规线上线下渠道购买并索要销售凭据 谨慎通过朋友圈、微信群、会销、直播间等渠道购买[4] - 需警惕炒作养生、天然、减肥等概念的话术 以及虚构科学实验或专家背书宣称疾病治疗功效的虚假宣传[4]
市场监管总局: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21:51
行业监管与整治成效 -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1] - 5年清理整治行动查办案件3.1万件并罚款5.4亿元 [1] - 侦办假劣"保健品"刑事案件1.2万件 [1] - 生产企业每年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均达100% [1] 新标准修订内容 - 标准章节从10个增至14个并增加资料性附录 [2] - 要求非纯化发酵原料提供菌株鉴定及安全性证明 [2] - 企业需建立原料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安全性与功效 [2] - 强制要求企业开展生产过程验证并确定环境监控频次 [2] 标准实施目标 - 新标准作为强制性国标提供细化执法依据 [3] - 技术要求与保健食品注册备案管理紧密衔接 [3] - 旨在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并加强宣贯培训 [3]
保健食品管理新标准拟于近期发布
新华网· 2025-08-29 21:51
新标准核心内容 -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拟于近期发布[1] - 新标准旨在强化保健食品管理 完善指标设置和管理规定[1] - 新标准为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增加保健食品管理综合效力[2] 保障消费者健康要求 - 对原料和生产过程管理提出更高要求[1] - 针对非纯化发酵产物原料 增加索取菌株或菌种鉴定 遗传稳定性 安全性证明材料要求[1] - 要求企业自行生产此类原料时应建立生产管理体系 确保原料安全性和功效[1] 促进产业发展要求 - 强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全链条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制度[1] - 要求企业开展生产过程验证 确保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达到预期效果[1] - 明确企业应根据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及清洁度验证情况 确定生产环境指标合理监控频次[1] 指导监管实践作用 - 为监管工作提供更明确 细化的执法依据[2] - 在原料 辅料 包装材料 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方面与注册备案管理要求紧密衔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