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胶囊
icon
搜索文档
技源集团11月17日获融资买入179.87万元,融资余额6532.7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8 09:4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17日股价下跌0.88%,成交额为3628.62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79.87万元,融资偿还额为531.49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351.62万元 [1] - 截至11月17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6532.70万元,其中融资余额为6532.70万元,占流通市值的5.77%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179.8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532.70万元 [1] - 融券方面,11月17日融券偿还、融券卖出、融券余量及融券余额均为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技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成立于2002年9月17日,上市日期为2025年7月23日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膳食营养补充产品研发创新及产业化 [1]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 营养原料占比34.70%,制剂占比15.24%,营养原料:HMB占比14.08% [1] - 制剂:片剂占比10.59%,营养原料:氨基葡萄糖占比9.43%,营养原料:硫酸软骨素占比7.07% [1] - 营养原料:其他占比4.12%,制剂:硬胶囊占比1.68%,制剂:其他占比1.33%,制剂:软胶囊占比1.32%,制剂:粉剂占比0.32%,其他(补充)占比0.11%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69万户,较上期减少56.80% [2] - 截至同期,人均流通股为1444股,较上期增加131.47%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同比增长7.58% [2] - 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减少14.72% [2]
仙乐健康(300791):业务修复稳步推进 产品结构优化
新浪财经· 2025-11-12 08:40
财务业绩摘要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1亿元,同比增长7.9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8.53%,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3.42%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18.11%,归母净利润9915万元,同比增长16.20%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05个百分点至32.26%,归母净利率同比微升0.04个百分点至7.91%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至30.76%,但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0.13个百分点至7.93% [2] - 毛利率上行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软糖等核心品类增速较高所致 [2] 费用结构变动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4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2] 业务驱动因素与展望 - 在公司新零售及欧美客户持续开发背景下,软糖及软胶囊订单占比或进一步提升 [2] - 公司下半年中国区收入进入低基数,中长期增长趋势不改 [3] - 公司正在推进PC产线出售,若摆脱相关业务拖累,成长性或进一步增强 [3]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4.31亿元、5.38亿元 [3]
仙乐健康(300791):业务修复稳步推进,产品结构优化
长江证券· 2025-11-12 07:3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91亿元,同比增长7.96%;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8.53%;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3.42%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2.50亿元,同比增长18.11%;归母净利润9915万元,同比增长16.20%;扣非归母净利润8496万元,同比增长3.75% [2][4]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1.05个百分点至32.26%;归母净利率同比微升0.04个百分点至7.91% [1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至30.76%;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0.13个百分点至7.93% [11] 费用结构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1.0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11]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4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11] 盈利驱动因素与业务展望 - 毛利率上行主要系软糖等核心品类增速较高所致,在公司新零售及欧美客户持续开发背景下,其软糖及软胶囊订单占比或进一步提升 [11] - 公司下半年中国区收入进入低基数,内生业务盈利水平较好,但BF中部分产线对公司利润带来一定压力 [11] - 公司正在推进PC产线出售,若摆脱相关业务拖累,其成长性或进一步增强 [11]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4.31亿元、5.38亿元,对应市盈率估值分别为22倍、18倍、14倍 [11] 财务预测指标 - 预测每股收益2025/2026/2027年分别为1.11元、1.40元、1.75元 [17]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2025/2026/2027年分别为11.7%、12.9%、13.9% [17] - 预测净利率2025/2026/2027年分别为7.6%、8.2%、8.9% [17]
仙乐健康涨2.00%,成交额4044.2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5.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0:4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24.48元/股,成交金额4044.23万元,换手率0.65%,总市值75.2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5.86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32.50万元(买入149.76万元,卖出117.26万元),大单净买入53.38万元(买入396.75万元,卖出343.37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3.76%,近5个交易日上涨7.56%,近20日上涨2.13%,近60日上涨4.35%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2.91亿元,同比增长7.96%,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8.53% [2] - 主营业务收入按剂型划分:软胶囊占比46.38%,软糖占比25.31%,片剂占比9.26%,饮品占比5.42%,硬胶囊占比5.31%,粉剂占比4.45%,其他剂型合计占比3.87%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5.83亿元,其中近三年累计派现4.15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8万户,较上期减少2.97%,人均流通股21811股,较上期增加3.02% [2]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变动,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A(001564)新进为第五大股东持股388.35万股,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000480)新进为第八大股东持股219.99万股,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债券A类(360013)新进为第九大股东持股203.29万股 [3]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A(024429)新进为第十大股东持股195.61万股,较上期增持14.66万股,而招商产业精选股票A(010341)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概念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保健品 [1] - 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养老产业、宠物经济、维生素、DeepSeek概念、小盘等 [1]
百合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45亿行业排第七,低于行业平均12.44亿
新浪财经· 2025-10-29 19:4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16日,于2022年1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位于山东省 [1] - 公司是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内拥有保健食品配方较多的企业之一,产品出口欧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公司主要从事营养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保健品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45亿元,在行业9家公司中排名第7,低于行业平均数18.89亿元和中位数8.06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以软胶囊为主,收入1.51亿元占比35.97%,功能饮品收入1.2亿元占比28.56%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9895.79万元,行业排名第5,行业第一名汤臣倍健净利润9.44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下降13.37% [5]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3.80%,低于行业平均的30.87%,表明公司偿债压力较小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5.12%,低于行业平均的38.90%,去年同期为37.94% [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0.74亿元,同比增长14.02%,净资产规模16.75亿元,同比增长8.07% [6] 业务发展亮点 - 渠道结构变化导致自主品牌收入承压,但新型剂型保持快增势头 [5]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0.39亿元,同比增长66.43%,境内收入3.79亿元,同比下降1.73% [5] - 合同生产增长韧性凸显,自主品牌向"基于科学深度的慢产品"战略转型,4月推出药食同源专业品牌膳宝特 [6] - 新收购新西兰保健品公司Ora 56%股权,有助于完善海外供应链,加速国际化布局 [5][6] 股东与治理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新力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6798户,较上期减少20.71% [5] - 董事长刘新力2024年薪酬为187.09万元,2023年为190万元,同比减少2.91万元 [4] 机构业绩预测 - 太平洋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实现收入9.7/13.5/1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5%/40.2%/14.3% [5] - 太平洋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1.5/2.0/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3%/33.0%/15.6% [5] - 长城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实现营收9.44/14.21/16.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50%/19% [6] - 长城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2/2.05/2.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34%/20% [6]
百合股份(603102) - 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9 18:18
业绩总结 - 2025年7 - 9月公司总销售收入222,209,074.56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4.94%[1][3][5] - 软胶囊等各产品及合同生产、自主品牌等业务有不同销售增减情况[1][3] - 境内外2025年7 - 9月销售收入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1.65%、39.88%[5]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境内经销商数量488个,报告期内增加63个,减少17个[7]
毛利率上台阶!梓橦宫产能扩张点燃业绩增长新引擎
全景网· 2025-10-29 18:13
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达77.36% 较中报有所提升 [1]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强势回升至79.03% 同比环比均实现改善 [1] - 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余额达到1561.07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6565.56% [1] 产品与销售 - 新产品塞来昔布胶囊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品种快速上量 [1] - 胞磷胆碱钠片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胶囊等处方药在东北地区销售实现突破 [1] 研发管线 - 一类创新药马甲子胶囊临床试验稳健推进 [1] - 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冲刺上市 [1] - 制药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进入中试 [1] 产能扩张 - 公司自今年3月启动内江GMP扩能生产车间二期项目 [1] - 生产车间二期预计2026年全面完工 2025年底将实现部分生产线投产 [1]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凝胶制剂 软胶囊等七大产品线 可承接在研新品 [1] 机构观点 - 开源证券看好公司研发项目潜力与中医药产业链布局 [2] - 预计公司2026年ROE可达11.7% 维持买入评级 [2]
仙乐健康: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取得4项发明专利证书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6:45
公司知识产权与产品获批 - 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取得4项发明专利证书、1项保健食品注册证书和22项保健食品备案凭证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软胶囊占比46.38%,软糖占比25.31%,片剂占比9.26%,功能饮品占比5.42%,硬胶囊占比5.31%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72亿元 [1]
仙乐健康:9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7:36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四届第十四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26日以通讯会议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终止〈中长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软胶囊占比46.38%、软糖占比25.31%、片剂占比9.26%、功能饮品占比5.42%、硬胶囊占比5.31%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74亿元 [1] 行业动态 - 新险种市场5年增长33倍 吸引30多家险企进入 [1]
仙乐健康:2025年上半年,公司优势剂型占比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7 18:07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优势剂型占比提升且产品结构优化 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1] - 软糖毛利率与占销比均实现同比提升[1] - 软胶囊业务增长带来规模效应 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持续增强[1] 成本控制措施 - 通过供应商整合与谈判、全球集采和优选物料推广实现系统性降本[1] - 推行智能化柔性排产系统 建立产能动态匹配机制 提高设备和人员利用率[1] - 通过提高生产稳定性和工艺改良降低物耗 实现产线提效[1] - 推动备件国产化降低制造费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