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制造与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造”十二星将算力送上天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发射入轨
四川日报· 2025-05-15 08:23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 - 本次发射任务代号"021"意指"从0到1"实现全球太空计算星座零的突破 [3][4] - 由国星宇航研发的12颗计算卫星组成"021"任务星座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1][4] - 这是国星宇航"星算"计划首次发射也是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首次发射 [1][4] 星座技术参数与能力 - 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每秒744万亿次计算)整体具备5POPS(每秒5千万亿次计算)在轨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 [1] - 12颗卫星均搭载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可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和太空在轨计算 [1][4] - 卫星搭载80亿参数天基模型可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 [1] - "三体计算星座"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计算) [1] 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 - "星算"计划将在太空实现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并与地面超100个算力中心互联构成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 [1] - 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和算力分布式调度完成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 [4] - 实现从"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转变满足太空即时计算需求 [5] 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 - 采用国星宇航自研智能网联卫星平台配套AI载荷和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实现"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 [7] - 通过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和时间延迟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可应用于应急安全、低空经济等领域 [7] - 太空计算技术将助推产业发展解决传统模式下数据传输带宽限制和效率低下问题 [4][7]
算力上天、在轨组网,一箭十二星!我国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
央视网· 2025-05-14 18:23
发射任务与核心突破 - 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1] - 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将开启全球“太空计算时代”新篇章 [4] - 此次任务实现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零”的突破 [8] 星座技术能力与构成 - “星算”计划首发星座由12颗计算卫星组成,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 [4] - 卫星搭载了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星载高速路由器等载荷,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 [4] - 每颗卫星均搭载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具备太空计算、太空互联能力 [4] - 星座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星座稳定组网和算力分布式调度,构建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 [6] - 除计算与互联能力外,首发星座卫星还配置了对地遥感载荷及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 [12] 应用价值与效率提升 - 星座组网后将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打造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 [4] - 可将传统卫星的数据采集到信息服务的周期从月级、周级或天级大幅缩短至秒级 [10] - 通过红外、ads-b等多种应用载荷搭载,提供林火秒级监测感知、低空飞行器实时监测与定位等服务 [10] - 在科学探索方面,太空计算中心可支持海量深空探测数据的实时在轨计算与处理 [10]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将构建由2800颗计算卫星组成的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 [8][12] - “星算”计划将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 [6] - 团队携手全球首批54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发起“星算”计划,未来将深化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 [12]
中国卫星:2024年净利润2791.4万元,同比下降82.28%
快讯· 2025-04-11 17: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1.56亿元,同比下降25.0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1.4万元,同比下降82.28% [1] 股东回报 -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