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
搜索文档
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年度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3 11:43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 - 自然资源部科技委会议强调要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多方协同,确保标志性成果产出[1][2] - 会议部署了科技专项监督检查和论文数据管理,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和风险管控体系[1][8] -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处于从跟跑向领跑跨越阶段,将统筹"梦想"号、卫星遥感等设施平台提升效能[2][9] 工业遗存生态修复 - 杭州拱墅区通过土壤与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治理杭钢半山基地污染,累计修复土壤145万立方米[3][4] - 项目团队采集1609个土壤点位和4829件样品数据,采用在线监测技术提升监管效率[3] - 修复后地块规划减少住宅用地,新增公园绿地,打造大运河杭钢公园等文旅空间[4][5] 海洋卫星数据应用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2000-2024年中国近海水色要素数据集,空间分辨率达4千米[6] - 数据集涵盖叶绿素、悬浮物浓度等要素,服务于生态监测、防灾减灾和海洋经济[6] - 我国已建成海洋水色、动力环境卫星体系,未来将持续更新共享数据产品[6] 中韩海洋合作 - 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双方将深化海洋科技与环境合作[9] - 黄海论坛作为两国海洋交流平台,以"健康之海、和谐之海"为主题促进区域合作[9] 乡村振兴用地政策 - 海南厅通过预留5%村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专项保障乡村产业用地需求[10] - 推行"只征不转""先租后让"等灵活用地模式,优化产业项目基准地价[10][11] - 政策明确农村产业准入目录,对暂不确定用地范围的项目采用"占检示意"方式纳入规划[10]
法治经纬|湖南厅:在法治轨道上多元化解行政争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09 10:26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机制完善 - 公司主要负责人2024年多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并作出专门批示,厅班子成员近十次组织重点案件研究,领导出庭应诉率达100% [2] - 全年112宗行政复议、24宗行政诉讼全部按时办理,通过智慧自然平台实现案件直达业务机构并全程监测 [2] - 在全国率先出台《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实施意见》,将复议诉讼时效、判决执行等纳入公务员绩效考核试点 [2] 行政争议协调化解 - 公司与省高院共建自然资源资产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建立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3] - 2024年已结案61宗复议案件中10宗通过调解撤回终止,复议后诉讼比例仅6.6%,典型案例邓某某案通过多方调解最终撤诉 [3] - 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化解信访积案,如安化县黑臭水体治理项目选址调整获群众认可 [4] 执法问题源头治理 - 建立应复应诉分析系统,定期通报土地征收、信息公开等领域问题,构建法律风险"三早"机制 [5] - 出台湖南省土地征收程序规定,更新补偿标准,统一格式文本,向纪委监委移交征地拆迁问题线索29个并查处40人 [5] - 针对复议诉讼反映的8方面46类问题,持续两年开展全系统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动态整改台账 [5] 依法行政能力提升 - 清理规范22项行政许可,42个高频事项"一网通办",23项接入"湘易办",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房即交证" [7] - 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全覆盖,今年审核信息公开告知书等760余件,修订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及耕地破坏鉴定标准 [7] - 制定《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出台18条措施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7]
鼓励自有用地建低空起降设施!广州再推27条惠企利民新措施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23:01
土地供应优化 - 工业用地路网可弹性管控 简化调整流程 无需另行开展控规修正 [1][2] - 降低国有建设用地动竣工违约金计收标准 从每日千分之零点五至千分之一调减为每日万分之一 [2] - 支持分期缴纳土地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涉及的土地出让金 30日内付清不低于50% 余款一年内付清 [2] 工业用地与招商引资 - 广州上线"可招商土地超市"平台 整合全市可供应地块信息 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匹配企业需求 [1] - 创新工业用地路网弹性管控机制 支持产业用地招商引资及扩容改造建设 [1] 权籍登记与融资便利 - 支持建设项目分期办证 企业可分期以规划条件核实范围办理房屋首次登记 便利融资或抵押 [3] - 优化权籍登记规则 允许分期办理房屋首次登记+变更登记 [3] 低空经济支持政策 - 鼓励土地权属人利用自有用地建设非营利性低空起降设施 无需单独申请规划条件 [3] - 自有用地建设起降设施不计入原地块容积率 简化审批手续 推动设施落地 [3]
自然资源部“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科普巡展在重庆启动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23 11:08
自然资源领域科技成果展示 - 自然资源部在重庆启动"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科普巡展,展出179件展品,系统展示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成就[1][2][8] - 展览分为四大部分:科技强国总目标、三深引领开拓新局、五系协同共筑华章、六维支撑强基固本,聚焦深地、深海、极地、深空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2][8] - 活动配套举办2024"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颁奖及2025赛事启动,并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讲座[3][9] 地质援疆工作部署 - 自然资源部在乌鲁木齐召开地质援疆工作启动大会,部署"十五五"及未来长期工作,将其纳入国家援疆总体布局和对口省市援疆规划[4] - 会议提出三方面要求:准确把握总体部署、构建"全国统筹、全疆联动、民地协同"长效机制、合力推进工作全面启动[4]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营商环境优化 -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从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进"法治自然"建设[5] - 具体措施包括深化"一清单三保障"机制、实行重大项目用地计划省级保障、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改革[5] 草原保护修复成果 - "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投入草原保护修复资金1100亿元,年均修复草原面积超4600万亩,年防治草原鼠虫害面积超1亿亩[10] - 草原监管效能提升,2018年以来累计立案查处破坏草原案件近5万起,向司法机关移送犯罪案件千余起[11] - 草原科学利用水平提高,通过草畜平衡制度和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生态恢复和农牧民增收[11] 天地图平台升级 - 自然资源部发布全新改版天地图,首次集成18个自然资源专题数据,从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变[12][13] - 平台日均访问量超10亿次,注册开发用户过124万个,支撑各类应用超100万次,新增"美丽自然"和"美好生活"专题板块[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