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

搜索文档
广西推动人工智能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
广西日报· 2025-07-18 10:16
广西"人工智能+"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方案 -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广西"人工智能+"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工作方案》,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1] - 建设内容包括统一地理底图、调查监测、产权底板等九大重点任务共59项具体工作,目标在2027年底前建成"一张图、一套数、一个平台"管理体系 [1] - 人工智能应用将聚焦10个场景,包括地类智能识别算法、不动产登记智能助手、"慧选+智批"系统、自然资源知识库等 [1] 项目建设时间节点 - 2025年底前完成统一地理底图建设,核心业务协同格局基本形成,部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上线试用 [2] - 2026年底前全业务协同管理规则基本建立 [2] - 2027年底前完成信创改造,"人工智能+"自然资源"一张图"基本建成,成果将在区内外推广 [2] 当前进展 - 自然资源"慧选址"系统2.0版本已上线试运行 [2] - "智审批"助手进入内部测试阶段 [2] - 不动产登记业务和自然资源专题向量知识库建设工作已启动 [2]
广西:唱响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壮歌
人民日报· 2025-06-27 05:59
重大项目用地保障 - 广西创新研发慧选址查询系统,项目选址时长平均缩短1-3个月,整合多部门数据提供免费查询服务[2] - 截至2024年5月底,国家和自治区共保障364个重大项目用地,落实指标18.79万亩,其中200个项目获国家保障14.25万亩,164个自治区项目落实4.54万亩[1][3] - 推行用地指标核销制,将黄桶至百色铁路等346个交通、能源、水利项目纳入清单管理,实现"应保尽保"[1][3] 重点区域资源倾斜 - 单列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用地指标2.5万亩(2024年)和1.5万亩(2025年),自贸试验区单列0.5万亩[2] - 百色长三角产业园获900亩专项指标支持,累计1.84万亩指标用于奖励先进地区绩效[2] 乡村振兴用地支持 - 每年为33个脱贫县单列1.98万亩指标,保障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园综合体等项目[3] - 要求各市预留5%用地指标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增减挂钩项目预留10%节余指标,2024年使用专项指标1.04万亩和村民住宅指标5150亩[3] - 贵港市覃塘区创新"套叠法"筛选1553.33公顷农业用地,完成4宗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00万元[4] 政策创新与服务优化 - 出台23条经济回升保障措施和7个产业融合文件,推出用地"明白卡"和并联审批等便民举措[4] - 组建指导小组下沉12个县区,贵港设施农业项目选址最快1天完成[4] 重大基建项目进展 - 平陆运河船闸中墩封顶、柳覃高速大桥合龙、南珠高铁玉岑段完成箱梁架设[5]
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成效初显 自然资源如何实现精准高效配置?
央广网· 2025-06-20 13:54
用地审批改革成效 - 15个省份采用联动审批方式批准项目958个,平均审批时长压缩25%,部分项目达80% [1] - 自然资源部推动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实现"多审合一",将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 [7][8] - 浙江省通过"百大"项目攻坚清单和空间适配服务,优化行政审批制度,台州市玉环项目成为全国首例海地联办项目 [7] 地方实践案例 - 安徽蚌埠固镇县通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方式,将203.84亩农用地转化为农业科技产业园,解决160人就业,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30多万元 [3][4][7] - 浙江省出台海洋经济、低空经济等专项保障政策,建立专人跟进机制,实行"一项目一方案"服务模式 [7] - 湖南省在自然资源部指导下,"一案一策"解决洞庭湖三大垸历史遗留问题 [9] 经济大省专项支持 - 自然资源部组建工作组服务12个经济大省,已解决133项诉求,95项持续推进,65项加速办理 [1][9] - 工作组重点协调重大项目用地审批、闲置土地处置、围填海盘活等事项,建立共性问题解决机制 [9] 政策创新方向 - 联动审批通过部门协同实现材料一次提交,减少企业多头申报负担 [8] - 各地探索"多规合一"基础下的资源精准配置,如浙江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安徽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4][7]
强化空间数据要素保障,陕西榆林持续建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0 13:44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平台升级迭代,自主研发建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城市风貌三维管控等10余个应用系统,实现模块全面、架构合理、运行高效、管理安全、操作便捷的全新管理模式 [1] - 平台扩展数据跨部门应用,与发改、林草、水利、城市管理、行政审批、榆阳机场等部门实现基础数据共享,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要素保障 [1] 空间数据资源整合 - 收集1964年全市域高清遥感影像及1978年后历年影像,完成全市域0.2米分辨率航飞影像,建立市级卫星技术应用中心,实现2米分辨率影像月度更新、0.8米分辨率季度更新 [2] - 率先完成实景三维建设,建立中心城区不动产分层分户模型,整合林草、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数据,平台数据容量达200TB [2] 业务效率提升 - 集成测绘数据后将17项外业测绘精简为3项,减少6个业务环节,审查时间缩减50个工作日以上,累计服务200多个工程项目三维设计方案报建评审 [2] - 统一测绘时空基准、土地房屋用途分类等技术标准,提高测绘数据适用性,优化业务流程设置与数据调配 [2]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进一步丰富平台管理功能,拓展应用场景,深化服务共享能力,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升级 [3]
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年度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3 11:43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 - 自然资源部科技委会议强调要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多方协同,确保标志性成果产出[1][2] - 会议部署了科技专项监督检查和论文数据管理,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和风险管控体系[1][8] -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处于从跟跑向领跑跨越阶段,将统筹"梦想"号、卫星遥感等设施平台提升效能[2][9] 工业遗存生态修复 - 杭州拱墅区通过土壤与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治理杭钢半山基地污染,累计修复土壤145万立方米[3][4] - 项目团队采集1609个土壤点位和4829件样品数据,采用在线监测技术提升监管效率[3] - 修复后地块规划减少住宅用地,新增公园绿地,打造大运河杭钢公园等文旅空间[4][5] 海洋卫星数据应用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2000-2024年中国近海水色要素数据集,空间分辨率达4千米[6] - 数据集涵盖叶绿素、悬浮物浓度等要素,服务于生态监测、防灾减灾和海洋经济[6] - 我国已建成海洋水色、动力环境卫星体系,未来将持续更新共享数据产品[6] 中韩海洋合作 - 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双方将深化海洋科技与环境合作[9] - 黄海论坛作为两国海洋交流平台,以"健康之海、和谐之海"为主题促进区域合作[9] 乡村振兴用地政策 - 海南厅通过预留5%村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专项保障乡村产业用地需求[10] - 推行"只征不转""先租后让"等灵活用地模式,优化产业项目基准地价[10][11] - 政策明确农村产业准入目录,对暂不确定用地范围的项目采用"占检示意"方式纳入规划[10]
法治经纬|湖南厅:在法治轨道上多元化解行政争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09 10:26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机制完善 - 公司主要负责人2024年多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并作出专门批示,厅班子成员近十次组织重点案件研究,领导出庭应诉率达100% [2] - 全年112宗行政复议、24宗行政诉讼全部按时办理,通过智慧自然平台实现案件直达业务机构并全程监测 [2] - 在全国率先出台《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实施意见》,将复议诉讼时效、判决执行等纳入公务员绩效考核试点 [2] 行政争议协调化解 - 公司与省高院共建自然资源资产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建立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3] - 2024年已结案61宗复议案件中10宗通过调解撤回终止,复议后诉讼比例仅6.6%,典型案例邓某某案通过多方调解最终撤诉 [3] - 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化解信访积案,如安化县黑臭水体治理项目选址调整获群众认可 [4] 执法问题源头治理 - 建立应复应诉分析系统,定期通报土地征收、信息公开等领域问题,构建法律风险"三早"机制 [5] - 出台湖南省土地征收程序规定,更新补偿标准,统一格式文本,向纪委监委移交征地拆迁问题线索29个并查处40人 [5] - 针对复议诉讼反映的8方面46类问题,持续两年开展全系统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动态整改台账 [5] 依法行政能力提升 - 清理规范22项行政许可,42个高频事项"一网通办",23项接入"湘易办",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房即交证" [7] - 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全覆盖,今年审核信息公开告知书等760余件,修订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及耕地破坏鉴定标准 [7] - 制定《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出台18条措施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7]
鼓励自有用地建低空起降设施!广州再推27条惠企利民新措施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23:01
土地供应优化 - 工业用地路网可弹性管控 简化调整流程 无需另行开展控规修正 [1][2] - 降低国有建设用地动竣工违约金计收标准 从每日千分之零点五至千分之一调减为每日万分之一 [2] - 支持分期缴纳土地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涉及的土地出让金 30日内付清不低于50% 余款一年内付清 [2] 工业用地与招商引资 - 广州上线"可招商土地超市"平台 整合全市可供应地块信息 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匹配企业需求 [1] - 创新工业用地路网弹性管控机制 支持产业用地招商引资及扩容改造建设 [1] 权籍登记与融资便利 - 支持建设项目分期办证 企业可分期以规划条件核实范围办理房屋首次登记 便利融资或抵押 [3] - 优化权籍登记规则 允许分期办理房屋首次登记+变更登记 [3] 低空经济支持政策 - 鼓励土地权属人利用自有用地建设非营利性低空起降设施 无需单独申请规划条件 [3] - 自有用地建设起降设施不计入原地块容积率 简化审批手续 推动设施落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