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
搜索文档
沙漠披“绿围脖”,发展添“金钥匙”
环球网· 2025-04-29 11:15
生态治理成效 - 阿克苏地区森林覆盖率从荒漠化状态提升至9.08%,实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1][4] - 2024年完成防沙治沙面积275.75万亩(超额完成计划126.04%),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完成114.72万亩(超额完成121%)[4] - 建成宽60公里、长38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有效控制沙漠移动[3] 沙产业发展 - 沙雅县形成13.9万亩梭梭林和5.7万亩肉苁蓉种植规模,年产鲜品1800余吨,引进2家深加工企业[5] - 全地区规模化种植沙区特色植物59.03万亩,开发23种加工产品,年产值5893万元,带动就业5000人[6] - 采用"梭梭+肉苁蓉"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典型案例企业年收入超千万元[5] 创新治沙模式 - 实施"光伏+治沙"项目2万亩,配套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实现发电固沙协同[7] - 已建成光伏装机218万千瓦(占地7.5万亩),在建225万千瓦(占地7.6万亩),总发电量将达443万千瓦时[7] - 推出《沙漠经济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布局沙漠文旅、体育、康养等产业体系[8] 技术应用突破 - 光伏发电驱动微咸水灌溉系统,解决沙漠植绿缺水难题[7] - 推广滴灌技术应用于梭梭林种植,提升成活率[5] - 形成"工程+生物+沙产业"综合治理模式,实现从被动御沙到主动经营生态的转变[2]
实施4个重点防沙治沙项目兴安盟推进科尔沁沙地锁边区治理
内蒙古日报· 2025-04-24 11:30
春染北疆,万物竞发,正是植树好时节。4月22日,在兴安盟科右中旗新佳木苏木浩力宝嘎查的沙 地上,400多名干部群众挥锹添新绿,2.3万株榛子苗扎根科尔沁沙地,拉开了兴安盟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的序幕。 兴安盟地处科尔沁沙地锁边区,北接大兴安岭林区,南临科尔沁沙地。聚焦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 灭战,兴安盟协同推进新能源治沙、科学治沙、群众治沙、社会治沙、效益治沙,全力实施"灭黄、治 白、增绿"三大行动,沙化土地面积由2020年的503万亩减少至357.7万亩,三分之一的沙地得到有效治 理。2024年,兴安盟累计治理沙地47.2万亩,在全区率先完成重度黄沙裸露地块治理任务。 今年,兴安盟把实施"三北"工程与开展"节水行动""就业促进行动"有机结合,全力实施科尔沁沙地 综合治理和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岭南林草过渡带综合治理等4个重点防沙治沙项目,计划治理沙 地76.7万亩。 截至目前,兴安盟总投资2.7亿元的10个"以路治沙"项目已通过国家提级论证并完成备案,全盟已 储备治沙苗木1475万株、草种56万公斤,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1万亩。兴安盟努力在持续增加绿量、提升 品质上下功夫、求实效,不断厚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