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
搜索文档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5 10:3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代码600268,简称国电南自,属于电力自动化行业,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但国内需求稳定,竞争日趋激烈[5] - 公司处于电力自动化行业领先地位,产业涵盖电网自动化、电厂及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自动化、信息与安全技术、电力电子五大核心板块[8] - 2024年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2.45亿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元(含税),合计派发1.42亿元,占净利润比例41.76%[4][54] 行业政策与市场地位 - 国家出台《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和《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7] - 电网自动化领域高电压等级市场由六大厂家主导,公司技术实力强但配用电业务需拓展[10][11] - 电厂自动化领域水电业务处于第一梯队,火电业务受"双碳"政策影响增速趋缓[12][13] - 轨道交通自动化领域铁路供电市场品牌认可度高,但城市轨交竞争加剧[14] 经营数据与业务表现 - 2024年电网自动化产业累计订货50.33亿元,营收38.26亿元,中标雅安、赣州东等变电站工程及海外项目[21][22] - 电厂及工业自动化产业累计订货18.39亿元,营收15.16亿元,中标天山、上高等火电项目及抽蓄水电项目[23][24] - 轨道交通自动化产业累计订货4.22亿元,营收3.88亿元,参与重庆至黔江铁路等国内项目及墨西哥、马来西亚国际项目[26][28] - 信息与安全技术产业累计订货11.20亿元,营收8.19亿元,新能源智慧平台通过验收并推广至多区域[29][30]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推出柔性直流、虚拟电厂、构网型储能等创新解决方案,完成电碳协同虚拟电厂平台研发[21] - 新一代分散控制系统"华电睿蓝"提升国产化率,DCS/DEH中标多台百万机组[23] - 自主可控水电站监控系统"华电睿信"在沙沱等电站投运,风电主控系统"华电睿风"应用于多地改造项目[24][25] 董事会决议与治理 - 第九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财务决算报告等14项议案[36][40][56] - 会计政策变更符合国家统一制度要求,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48][49][3] - 2024年ESG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59][60][61]
能源电力数智化业务收入创新高 积成电子2024年实现营收25.98亿元
全景网· 2025-04-24 21:3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8亿元,同比增长8.86%,归母净利润3160.12万元,同比增长2.13% [1] - 能源电力数智化业务收入18.23亿元,同比增长16.12%,占营收比重显著提升 [1] - 母公司全年签订合同额23.93亿元,同比增长24.37%,显示订单获取能力增强 [1] - 拟实施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 [1] 业务分项 - 变电站自动化产品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13.22% [1] - 电网调度自动化产品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4.65% [1] - 配用电自动化产品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22.66%,增速最快 [1] - 国网集招中标额6.17亿元,同比增长19.35%,其中输变电项目中标2.04亿元,调度类软硬件中标1.19亿元 [2] 市场拓展 - 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中标千万元以上新能源集控中心项目,承建豫西储能项目和国家电投高青储能示范项目 [2] - 海外市场实现突破,中标马来西亚配网终端项目 [2] - 城市轨道交通业务拓展,承建地方轨道交通安防系统设备采购及集成项目 [2] 研发创新 - 完成新一代地区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发并通过国网入网检测 [3] - 保持电磁暂态仿真技术领先优势,完成实时仿真产品研发 [3] - 高压变电站监控保护产品获得全面突破,AI基础平台构建初步完成 [3] - 子公司卓识网安工控设备安全检测技术取得新突破,应用于核电项目 [3] 战略规划 - 2025年将重点拓展新能源发电、储能、石油石化、轨道交通等网外领域业务 [4] - 把握设备更新和网络安全建设机遇,拓展公用事业和信息安全业务 [4] - 推动能源电力数智化、公用事业自动化、信息安全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4]
四方股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4-10-31 08:57
**四方股份2024年度电话会议纪要总结** **1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四方股份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电力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业务覆盖智慧新能源、智能电网、新型配电网、综合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4] - 公司以"让电力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更清洁"为使命,专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2][12] - 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额85亿元,营业收入69.5亿元,规模净利润7.16亿元,经营现金流12.5亿元,研发投入6.8亿元(占营收10%)[7][8] **2 2024年经营业绩** - **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规模净利润同比增长1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2%[7][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 - 毛利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主要因新能源及储能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23] - **业务结构**: - 新签订单中智能电网占比45%(同比增长9%)、新能源及发电占比42%(同比增长40%)、工业用电占比13%(同比增长16%)[8][9] - 新能源业务增速显著,海上风电领域中标广东大唐、海南大唐、浙江华润等多个标杆项目[16] - **研发与创新**: - 拥有8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近五年60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国际领先/先进水平)[5][7] - 技术人员占比超60%(24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30%(1000人)[6] - 布局AI领域,构建"数据-算力-模型"三位一体基座,开发电力专用AI大模型(应用于特高压巡检、调度优化等场景)[5][20] **3 战略布局与未来展望** - **核心业务方向**: - **新能源**:加速向综合服务商转型,重点发展海上风电技术及产业链服务[9][16] - **智能电网**:深耕主网市场,拓展配网及行业用户,强化保护自动化、安全可控设备等优势[9][10] - **储能**:聚焦购网型储能技术(高压级联、高安全集成),积极拓展电源侧/电网侧场景及国际市场[14][34] - **国际化**:在印度、菲律宾、肯尼亚等地设分子公司,国际业务占比仍有提升空间,长期坚定国际化战略[18][19] - **ESG与可持续发展**:获"ESG金牛奖百强""碳中和卓越企业"等称号,持续推动绿色低碳技术[11] **4 投资者关注重点** - **湖州基地**:数字化生产基地已投产,年产值规模超10亿元,主攻一二次融合配网产品[13][17] - **股权激励**:2025年股权激励费用预计约4500万元[18] - **数据资产**:依托31年电力数据积累,探索数据资产化(如虚拟电厂、现货交易支持),未来或成新增长点[27][30] - **市值管理**:坚持高比例分红(上市15年累计分红40亿元,分红融资比超200%),注重经营质量提升[11][21] **5 风险与挑战** - **市场竞争**:新能源及储能领域价格战加剧,毛利率承压[23][34] - **政策周期**:电力行业受政策及技术迭代影响,需把握能源转型机遇(如136号文件对新能源投资的潜在影响)[17][36] - **国际环境**:关税政策可能对国际业务造成短期波动[19] **6 其他重要信息** - **独立董事作用**:独董钱辉(数字化专家)建议公司挖掘电力数据资产价值,参与行业数据空间建设[26][29] - **2025年资本开支**:重点投向技术研发、数字化转型、AI实验室及产业链补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