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疗

搜索文档
近视能否治愈?关灯看手机危害有多大?来看专家权威解答
新华网· 2025-06-07 09:25
近视诊断与矫正 - 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金标准是散瞳验光 散瞳后仍存在近视度数为真性近视 度数消失或降低则为假性近视 [2] - 近视可通过框架眼镜 隐形眼镜或屈光手术矫正 但属于光学代偿而非治愈 眼轴增长导致的近视无法恢复原状 [2] - 高度近视遗传性取决于类型 基因异常导致的高度近视具有直接遗传性 环境因素导致的近视遗传易患性而非必然发病 [2] 眼镜佩戴与用眼习惯 - 佩戴足矫眼镜可减缓青少年近视进展 不戴眼镜或佩戴欠矫眼镜会加速眼轴增长 [3] - 镜片磨损 镜架变形或瞳距不合适需及时更换 儿童建议每3-6个月检查视力 半年验光一次 [3] - 关灯看手机会增加有害蓝光穿透 损伤视网膜黄斑区 建议开启夜间模式并补充环境光源 [3] 眼疲劳管理与预防 - 控制用眼时长是缓解眼疲劳核心 成年人建议每30-40分钟休息 遵循"20-20-20"法则 [4] - 全天近距离用眼总时长应避免超过8小时 眼干时可使用人工泪液但不能依赖 [4] - 调整屏幕亮度与对比度 保持环境光线适宜可减少眼疲劳发生 [4] 近视干预原则 - 近视管理需早发现 早干预 定期监测 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矫正或预防 [6] - 家长需警惕非医学手段的视力恢复宣传 儿童视力下降应及时散瞳验光明确类型 [6]
小学生近视率随年级攀升 专家开出护眼良方
河南日报· 2025-06-07 07:32
近视防控现状 -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 [2] - 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率约为10%,六年级时逼近60%,平均每升高一个年级近视率增加9个百分点 [2] - 小学阶段已成为近视防控的前沿阵地 [2] 近视成因分析 - 学业压力导致长时间伏案读写,电子产品普及加剧用眼负担 [3] - 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是重要因素,自然光接触减少增加近视风险 [3] - 近距离高强度用眼直接导致近视发生和发展 [3] 科学防控方法 - 践行"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 [3] - 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可使近视风险降低30%-50% [3] - 自然光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过度增长 [3] 视力监测机制 - 低风险儿童每年检查1次,假性近视每6个月1次,中高度近视每3-4个月1次 [4] - 建议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检查视力、屈光度、眼轴等指标 [4] -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正与教育部门合作建立中小学生屈光健康档案 [4] 防控技术评估 - 哺光仪(RLRL)用于近视控制或弱视治疗,但替代户外活动不可取 [5] - 大路灯可减轻视疲劳但不足以单独防控近视,本质是普通灯具 [5] - 读写环境照度应≥300lux,灯具选购需符合国家标准 [5] OK镜使用规范 - 适合8岁以上、年近视增长≥75度、近视≤600度、散光≤150度的儿童 [6] - 需每日清洁护理,感冒期间停戴,1-1.5年需更换镜片 [7] - 存在角膜炎等眼病或卫生习惯差者需谨慎使用 [6]
全国首个城市“爱眼地图”发布
广州日报· 2025-06-07 03:24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梁超仪、伍仞通讯员邰梦云、唐艳丽)昨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 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为进一步宣传户外活动对眼健康的重要性,昨日上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 会广州赛区执委会联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单位、部门,共同举办爱眼日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发布了全国首个城市"爱眼地图"。 活动现场,广州"城市合伙人"再添一员——中山眼科中心,随即启动了6个"100"慧眼活动,促进科学护 眼融入城市脉络。昨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为中山眼科中心授予"城市合 伙人"牌匾。全新升级的第二代人工智能眼科巡诊车亮相。这一既可筛查眼疾又可做眼睛激光治疗、干 眼理疗的灵巧小车,如一个随时移动的眼科医院,吸引了广泛关注。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教授介绍,"爱眼地图"是以保护居民眼健康为目标的数字 化工具,它科学量化城市街道环境对眼健康的影响,丈量了广州的每一条街道。广州市民和游客,均可 通过地图小程序进入"爱眼地图",随时搜索到附近哪些地方更"养眼",即时推荐最"养眼"的上班、打卡 路线。 据介绍,该地图由眼病防治全国 ...
视力好就代表眼睛健康?专家揭示眼健康误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22:48
眼健康行业现状 - 眼健康是综合概念,涵盖视力、视野、对比敏感度、视觉质量等多个维度,视力正常并不意味着眼睛绝对健康 [1] - 眼部健康不仅取决于视力,还需眼表、眼球内部等各组织结构功能完好,许多眼部疾病症状具有滞后性 [1] - 全球约有22亿人面临视力问题,我国患者对于眼科疾病的治疗需求持续上涨且覆盖全年龄段 [1] 当前眼健康主要挑战 - 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干眼病呈现全民流行化、视疲劳与慢性炎症叠加问题普遍化 [2] - 大众对眼疾存在三大误区:家长忽视斜视弱视等其他眼病、上班族疏于定期检查、中老年人延误可治疗眼病就医 [2] - 京东健康平台关于眼相关的问诊及健康咨询日均高达1万多次 [2]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 - 消费者对于眼科用药需求呈现"高频、多样化"特征,但依从性提升面临治疗周期长、用眼习惯难改变等挑战 [3] - 线上渠道加速用户从"了解-研究-购买"眼科用药全过程,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患者总就诊率提升超过20% [3] - 互联网医院使就诊间隔从传统渠道的4.3个月缩短至2.8个月 [3]
高考后的“摘镜潮”:如何科学选择近视手术?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18:40
近视防控现状与挑战 - 我国日均屏幕使用时间超过8小时,近视成为影响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 - 高度近视成因包括遗传因素(不可逆转)和环境因素(用眼习惯、电子产品蓝光辐射、户外活动不足)[3]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低龄化(6岁前耗尽远视储备)、高度化趋势[3][4] - 新生儿平均屈光度为+2.50—+3.00D,远视储备过早消耗导致小学阶段易发近视[4] 近视防控措施 - 建议学龄前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年监控眼轴增长和远视储备变化[4] - 已近视儿童需重点防控高度近视,避免眼轴过长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不可逆损害[5] - 爱尔眼科2021年提出"一年一眼检"倡议,推动眼病早防早治[6] 近视手术市场发展 - 中国近视手术人群平均年龄较欧洲年轻8岁[7] - 暑期屈光门诊将迎就诊高峰[8] - 主流手术分为角膜激光手术(切削角膜)和ICL晶体植入术(不改变角膜结构)[9] - 手术技术向个性化定制化发展,结合角膜地形/瞳孔大小/波前像差等参数[11] 行业技术进展 - 爱尔眼科深度参与ICL V5晶体研发,"爱尔式晶体定制算法"获国际专利[12] - 新一代技术提升日间矫正精度,夜间视力质量可超越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1] - 中国眼科机构实现从"技术跟随"到"创新引领"的跨越[12] 手术选择标准 - 基本条件:年龄≥18岁且近视度数两年内年增长≤50度[11] - 需提前停用隐形眼镜(至少1周)或特殊需求者提前半年规划[11] - 选择标准包括机构资质、设备先进性和医生专业背景[11]
何氏眼科携手多方共筑智慧眼健康管理新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6-06 16:37
公益活动 - 公司联合多家媒体和机构共同主办"健康辽宁睛彩视界·2025全民爱眼公益行动"启动仪式,旨在构建全生命周期眼健康防线[2] - 活动推出三大公益举措,包括发布《2025全民护眼生活方式指导手册》、开展"辽宁省糖尿病眼病AI智慧防治公益月"活动以及"蓝丝带公益助考行动"[2][3] - 公司将在辽宁全省多地开展眼健康筛查公益活动,并设立考点医疗服务站[2][3] 产品与服务 - 公司发布《2025全民护眼生活方式指导手册》,针对儿童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及糖尿病人群四类群体提供本土化护眼方案[2] - 公司将通过AI眼底相机等多个智能设备开展眼健康筛查[2] - 公司以AI智慧医疗为引领,共筑智慧眼健康管理新生态[3] 战略合作 - 公司联合辽宁广播电视台北方频道、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沈阳广播电视台FM98.6等权威媒体开展公益活动[2] - 公司联合沈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辽宁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等机构发起"蓝丝带公益助考行动"[3] - 公司将联合社区基层医疗网络和权威媒体,打造眼健康科普宣教阵地[3]
2025国民视觉健康科普行动正式启动
人民网· 2025-06-06 14:31
行业动态与政策支持 - "2025国民视觉健康科普行动"正式启动,主题为"科技赋能眼健康 共筑光明新未来",旨在探究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眼健康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 [1] - 教育部表示当前近视防控工作体系已经成型起势,下一步将聚焦近视预防、发生、发展全过程,增强近视防控举措的持续性和韧性 [2] - 市场监管总局近年来通过政策制度、监管执法、技术规范和社会认知四个层面扎实推进近视防控相关工作 [4] - 国家疾控局建立全面监测网络、完善标准和技术指南体系,切实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6] - 天津市已形成近视防控行动"七部曲",下一步将聚焦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及儿童睡眠和电子产品的合理使用 [14] 科技创新与应用 - 人工智能在眼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眼病预防、诊断、治疗及教育等四个方面 [10] - 现代人工晶体已从单一远视矫正发展为具备非球面、多焦点、景深延长及散光矫正等多种功能和类型的智能化产品 [17] - 角膜塑形镜(OK镜)通过"离焦调控"设计更新或联合治疗,可实现50%-80%的眼轴增长抑制率 [17] - 通过医联体或远程医疗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缓解区域百姓看病难问题 [19] 医疗体系建设与服务优化 - 疾控中心牵头建立基于大数据、多维度、动态化的科学评估体系,以近视率等核心指标为抓手精准评估多方联动成效 [19] - 视光中心构建"视光中心+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眼科"的三级诊疗体系可助力践行全民眼健康战略 [19] - 屈光手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全力守护患者眼健康 [19] 公益活动与多方合作 - "人民健康'进校园'关爱计划专项行动"正式启动,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助力科普教育落地校园 [19][21] - 本次科普行动由多家知名医院和医学院校提供专业指导,多家企业和基金会提供公益支持 [20]
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5.4%
新京报· 2025-06-06 13:20
我国已于2014年消灭了致盲性沙眼,并于2020年末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正式认证;近年儿童青少年眼健 康整体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1.9%)比2018年(53.6%)下降1.7个百分点,目前0- 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5.4%;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导致 的视觉损伤人数逐步减少;全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SR)达到3500以上,提前完成了《"十四五"全 国眼健康规划》中CSR的有关目标;《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23年我国眼科执业(助理)医师 已达到6.7万名,每十万人口拥有眼科医师数为4.7名,超过《"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中的有关目 标。 主场活动前后,全国和北京市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委员单位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了一系列眼健康 论坛及科普活动并通过多个媒体推送,旨在提升公众对眼健康知识的知晓度。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科普游 戏互动区,以及人工智能眼健康筛查、近视防控、干眼防治等设备展示与体验区。 此外,大型眼健康咨询义诊活动在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同步举行,来自眼底、青光眼、眼角膜、白内 障、医学视光等多个专业方向的医务人员,现场为市民群 ...
何氏眼科收盘上涨3.32%,最新市净率1.93,总市值36.8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5 17:51
公司表现 - 6月5日收盘价23.33元,单日上涨3.32%,市净率1.93创112天新低,总市值36.87亿元 [1]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579.69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入1899.78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2.35%),净利润3253.19万元(同比+12.27%),销售毛利率43.80% [1] - 主营业务为个性化眼健康管理服务,核心产品包括屈光手术、白内障诊疗、视光服务等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154.63,静态PE-134.56,显著低于行业平均PE(TTM)40.82及中值45.93 [2] - 市净率1.93低于行业平均3.46及中值2.73 [2] - 总市值36.87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58.62亿元及中值58.93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润达医疗市净率2.51(总市值106.54亿元),普瑞眼科市净率2.84(总市值60.64亿元) [2]
眼科巨头重磅收购!6.49亿撬动深圳医疗版图
思宇MedTech· 2025-06-03 15:07
公司战略布局 - 爱尔眼科全资子公司以6.49亿元收购深圳广晟数码60%股权及特定债权,获得深圳南山区核心地段5.4万平方米的广晟科创大厦作为长期医疗用房 [1] - 交易标的净资产账面9648.65万元,评估后整体估值达8.21亿元,溢价主要来源于不动产价值重估 [1] - 此次收购强化了公司在深圳高端医疗服务空间的自主掌控能力,标志着"一线城市自有资产+区域连锁运营"战略模式成熟化 [4] - 公司通过"地产+医疗"双轮驱动模式对冲租赁成本波动,同时提升区域医疗供给稳定性 [4] 大湾区医疗资源整合 - 收购是爱尔眼科推进大湾区医疗战略的关键一步,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在医疗政策、人口结构和经济活力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4] - 广晟科创大厦的稀缺地段和规划灵活性为后续打造多层次眼科诊疗体系、引入AI视觉康复中心等提供可能 [4] - 公司计划复刻北京五环大酒店改造经验,在华南形成辐射珠三角、链接港澳的高能级服务网络 [5] - 深圳的门户地位将为公司国际化发展预留重要接口,尤其利于跨境医疗需求增长 [5] 财务与估值分析 - 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达750.67%,估值逻辑以不动产重置成本与未来医疗用途价值为主要支撑 [7] - 广晟数码2024年实现净利润2079.49万元,较2023年净亏损481.59万元显著改善 [8] - 爱尔眼科202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1.8%,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增长16.71% [8] 行业发展趋势 - 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资源优化与供给侧改革成为政策重点,眼科需求受老龄化和数字化用眼压力双重驱动 [4][9] - 医疗服务行业向高质量、多元化发展,自持优质物业的医疗机构更易形成稳定经营预期和区域优势 [2] - 手术机器人、医美科技等细分领域成为行业焦点,相关国际会议密集召开 [1][10] 运营与市场反应 - 公司通过完善合规机制和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品牌影响力,应对复杂监管环境 [9] - 市场对收购反应理性,认可公司通过整合优质资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长期思路 [9] - 北京五环大酒店改造案例已形成品牌集聚效应,深圳项目有望复制成功路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