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建设

搜索文档
北京地铁11号线二期启动环评,共设5座换乘站
新京报· 2025-05-27 11:06
北京地铁11号线二期工程规划进展 - 11号线二期工程全长约18.3公里,设14座车站,其中5座为换乘站,采用全地下方式敷设[1][3][8] - 线路西起新首钢站(不含),东至丽泽商务区站,途经石景山、丰台、海淀、西城四个区[6][8] - 设车辆段1座,位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南区,占地约33.8公顷[3][8] 线路技术标准与功能定位 - 与一期贯通运行,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100千米/小时[7] - 服务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南区、鲁谷青塔居住组团、北京西站、丽泽金融商务区等重要区域[3][6] - 提供快速、大容量、公交化的轨道交通服务,改善沿线地区出行条件[6] 建设进度与规划调整 - 已完成第一次环评公示,后续将进行第二次环评公示[3][5] - 线路长度经历多次调整:从最初23.8公里调整为17.4公里,再到18.9公里,最终确定为18.3公里[8] - 设站数量从最初17座调整为14座[8] 车站设置与换乘规划 - 14座车站自西向东分别为型材、锅炉厂南路、衙门口西、体育场南街、衙门口东、鲁谷大街、吴家村、小瓦窑、青塔、万丰路、莲花桥、北京西站、马连道、丽泽商务区[9] - 5座换乘站为体育场南街、衙门口东、莲花桥、北京西站、丽泽商务区[9] 北京轨道交通三期规划背景 - 11号线二期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项目之一[6] - 北京轨道交通三期规划共涉及11条新线,其中1号线支线和M101线已启动建设[5]
壹探轨道|最新进展!济南高新东区云巴全线贯通
齐鲁晚报· 2025-05-26 21:26
项目概况 - 高新东区云巴工程全长30.7公里,设站32座,综合车场1座,均为高架线,可与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8号线换乘 [3] - 线路沿世纪大道、春暄路等主干道走行,建成后将实现高新东区产业空间与大运量轨道交通的融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3] - 5月25日全线轨道梁贯通,最后一榀轨道梁长22米 [1][3] 工程进展 - 自2024年6月28日首榀梁架设至贯通仅用11个月,施工高峰期5处架梁点同时作业 [6][11] - 目前32座车站全部封顶,正进行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逐步启动单系统调试与动车调试 [13] - 计划2025年底通车,下一步将推进供电、通信信号设备安装及全线调试 [13] 施工技术 - 采用桥梁轨道一体化设计,防落梁锚杆精度要求为90米内高度偏差≤10mm、水平偏差≤20mm [7] - 创新使用"防落梁锚杆定位工装",最终控制水平偏差15mm内、垂直偏差8mm内 [9] - 单月架梁最快达11500吨,远超国内同类项目5000吨水平 [9] 施工挑战 - 最长轨道梁达60米/120吨,最短22米/32吨,需双吊车协同作业 [4] - 5次跨越河道、2次下穿500kV高压线及8号线桥梁,高压线施工需在防护网下进行 [4] - 采用《轨道梁架设巡检清单》精细化管控,实现"墩成梁到"和梁体不过夜 [6][11]
济南地铁6号线东山区间双线贯通
齐鲁晚报· 2025-05-23 15:53
工程建设进展 - 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至山东大学站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较原计划提前15天完成 [1] - 该区间全长996.6米 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需穿越中风化闪长岩、辉长岩等全断面硬岩及上软下硬地层 岩石强度高达90兆帕以上 [4] - 区间地势低洼 处于高水压、富水地层之中 施工面临"硬岩+富水"双重挑战 堪称全国罕见 [4] 技术创新与施工效率 - 采用"高压磨料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技术 硬岩掘进效率提升30% 施工噪音与振动降低50% [7] - 配备双螺旋防喷涌系统 通过智能控制形成"土塞效应" 有效抑制螺旋机喷涌风险 [7] - 单日单线实现18环(27米)掘进 单日双线达28环(42米) 日均掘进5环(7.5米) 刷新全国同类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效率纪录 [7] 项目意义与后续计划 - 东山区间的双线贯通标志着济南地铁6号线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 [13] - 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经验 [13] - 将持续深化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 推进6号线建设任务 [13]
北京两条地铁新线发布招标公告 年内将开工!
36氪· 2025-05-16 10:08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19号线二期(北延及北延支线) - 19号线二期北延线路全长约17.1公里,设站7座(含4座换乘站),包括北沙滩站、上清桥南站、清河小营桥站、西三旗站、新龙泽站、生命科学园南站、生命谷站 [3] - 北延支线由上清桥南站出支,全长约7.1公里,设站1座(清河站),可与京张高铁、昌平线、13号线换乘 [5] - 新龙泽站为四线换乘站(19号线、13A线、13B线、市郊铁路东北环线),清河站为四线换乘站(19号线、13号线、昌平线、市郊铁路怀密线) [5] - 计划2024年底开工,2029年底建成通车 [5] R4线一期北段 - R4线一期北段全长约21.3公里,设站5座,包括管庄路西口站、3号航站楼站、中德产业园站、临河站、燕京桥站 [5] - 管庄路西口站可换乘3号线,3号航站楼站可换乘S6线和首都机场线 [7] - 计划2024年底开工,2029年12月建成通车 [7] 招标与施工进展 - 19号线二期和R4线一期北段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共发布10个合同段(19号线7个、R4线2个、M101线1个)的施工和监理资格预审公告 [2] - 招标范围包括土建、安装工程及监理服务,合同段将同步施工 [2]
天津轨道交通Z4线建设取得新进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5-15 11:17
5月14日,随着右线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天津市轨道交通Z4线矮塔斜拉桥全线顺利合龙,项目建 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为全线通车运营按下"加速键"。作为国内首座轨道交通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 桥,其顺利合龙为全线轨道铺设及通车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十大工程"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Z4线建成后将有效打通滨海新区核 心区与双城发展轴的快速通道。 施工过程中,泰达城轨公司充分发挥建设管理职能,多次组织召开现场生产会及技术交底会,组织行业 专家充分讨论并不断优化桥梁施工方案,反复模拟试验,制定综合应急专项预案,为桥梁施工提供了充 足的技术指导。施工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项目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科研团队,开发大跨度、小曲线矮塔 斜拉桥波形钢腹板线性施工控制工法,建立动态资源管理台账,由专人随时监控物资设备及劳动力配置 情况。定期开展全员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涵盖高空作业、起重吊装等各方面,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熟悉 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应急处置技能,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该桥位于滨海新区黄海路和集疏港公路交叉路口,上跨京津高速、集疏港公路。主桥为波形钢腹板混凝 土结合箱梁,桥塔采用塔梁固结形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
最新进展!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少海北站-太湖路站区间双线贯通
齐鲁晚报网· 2025-05-13 14:32
技能水平;聚焦盾构掘进参数控制、管片拼装、螺栓复紧等关键环节严加管控,多措并举保障隧道外观 及实体质量,"三阶段验收"多次获评"A"级,整体隧道不渗不漏,顺利完成贯通任务。 下一步,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各项目团队将深入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引擎,通过优 化施工工艺、强化质量管控,全面推进"双一流"地铁建设,着力打造安全可靠、低碳环保的品质工程, 持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赵波 在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青岛地铁集团第三建设分公司及中国交建(601800)8号线支 线项目经理部的大力支持下,中交一航局项目团队克服软土地层易造成地表沉降等问题,通过超前地质 预报、地面及隧道专人监测、严格控制出土量确保土压稳定、严密开展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等措施确保 盾构掘进安全稳定;以班组建设为抓手广泛开展拼装手、防水材料粘贴等技能比武,持续提升作业人员 日前,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少海北站-太湖路站区间(以下简称"少太区间")左线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8号 线支线起点至站前大道站9.3公里区间盾构施工任务圆满完成。 少太区间全长721.8米,主要穿越粉质黏土、粗砂、强风化泥岩、强风化泥质 ...
国内在建最大断面地铁暗挖隧道通过验收 地铁8号线三期今年直达大鹏
深圳商报· 2025-05-13 07:27
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进展 - 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暗挖段隧道通过验收 标志着国内在建开挖断面最大的地铁暗挖隧道主体结构建成 [1] - 8号线三期计划今年内通车 届时市民可乘地铁直达大鹏 [1] - 线路起于8号线二期小梅沙站 止于大鹏新区溪涌站 全长约3.7公里 [1] 工程具体内容 - 工程包含"一站一区间一车辆段" 即溪涌站、小梅沙站至溪涌站区间、溪涌车辆段及出入线区间 [1] - 暗挖隧道段是工程"咽喉"所在 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 [1] - 隧道主要包括出入线、联络线和牵出线三部分 全部采用矿山法暗挖施工 [1] 隧道技术参数 - 出入线隧道全长约490米 包含从单洞双线到单洞三线再回归单洞双线的多次断面转换 [1] - 涉及15种不同衬砌类型 [1] - 单洞三线隧道开挖跨度达23.78米 高度18.13米 单跨开挖面积334.18平方米 创国内地铁暗挖隧道纪录 [1] 施工难度 -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辟巨大断面 施工难度和风险控制要求极高 [2] - 隧道宽度相当于地下建造双向六车道"高速路" 国内地铁工程中少见 [2] - 每次爆破、钢架支护、混凝土浇筑都需精准控制 [2] 线路意义 - 8号线三期是延伸至大鹏新区的首条地铁线路 [2] - 将与既有2号线及8号线一、二期贯通运营 形成横贯南山、福田、罗湖、盐田至大鹏的轨道交通骨干走廊 [2] - 极大方便沿线市民通勤 缓解东部交通压力 促进东部滨海旅游发展 [2] - 为大鹏新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提供交通支撑 [2]
京津通勤将有大变化!涉高铁、地铁、旅游巴士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2 21:58
文章核心观点 - 京津两地联合发布《2025年京津交通出行便利化提升工作方案》,旨在通过完善铁路网络、强化枢纽功能、加快轨道建设、提升路网联通、增强客运服务、优化接驳及推进智慧绿色出行等七大领域28项具体措施,系统性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与同城化水平,满足通勤、旅游及跨城出行需求 [1][3][5] 完善铁路网络布局 - 完成北京南站快速进站通道改造并增加京津城际重联动车组数量及开行对数,缓解高峰运能不足 [5][8] - 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为京滨、京唐城际加开进京车次以提升运力 [5][8] - 研究增加京津城际武清站停靠车次及票额,缩短通勤时间并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5][8] - 利用津兴城际早晚高峰增开北京至天津西方向列车,分担京津城际客流压力 [5][8] - 加快建设津潍高铁及京滨城际北辰至滨海新区段,增强京津出行服务能力 [5][8] 强化城市枢纽功能 - 更新天津站引导标识并安装天津西站遮阳帘,改善旅客通行效率与乘车环境 [5][8] - 建成投用北京大兴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提供值机等航空联程服务 [5][8] - 推进北京南站、天津站等重点场站周边交通秩序整治,提升出行安全与畅通度 [8] - 开通北京望京西、万盛西、群芳等交通枢纽,加强市中心与副中心联系并提供便捷接驳 [8] 加快轨道线网建设 - 加快北京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建设,服务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客流集散 [8] - 开通北京地铁17号线中段和6号线南延,缓解周边交通压力并增加至亦庄新城站新选择 [8][11] - 开通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小街站至西站站)及7号线南段(赛达路站至鼓楼站),完善京津冀同城商务区轨道交通服务 [5][9] 提升路网联通水平 - 开工建设G95首都地区环线(唐廊高速二期)工程,支持北京过境货车外移并完善高速网络 [9] - 实现北京东六环路改造工程开通并拓宽通怀路局部段,缓解副中心拥堵并提高进京效率 [9] - 完成京平高速改扩建及开工京秦高速(机场二高速—六环路),提升跨区域道路联通水平 [9] - 实施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改造并建设司机之家,在京津高速白古屯停车区建设超充站以提升新能源车充电效率 [5][9] 增强道路客运服务 - 优化京津高速永乐综合检查站以提升通行效率 [9] - 推动通勤定制快巴线路向环京周边延伸覆盖,并根据武清、宝坻、海教园运营情况调整站点与班次 [6][9] - 开通天津至环球影城首条旅游省际班线,推进"交通+文旅"融合并试点拓展更多线路 [6][9] 优化交通方式接驳 - 将北京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提高至90%,降低换乘时间成本 [10] - 推进地铁网、市郊铁路网、公交网多网融合,促进交通网络互联互通 [10] - 完善轨道车站接驳道路、公交站、出租车停靠站及P+R/B+R场站设施,服务便捷换乘 [10] - 启动北京老旧地铁站加装电扶梯研究,打造30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更新500辆低地板公交及200辆无障碍出租车,降低老年及残障群体换乘障碍 [10] 推进智慧绿色出行 - 优化12306计次定期票,新增10种类型定期票(10—55次/30日,每5次一档)以匹配通勤差异化需求 [6][10] - 完成30项北京市级疏堵工程,打通10条断头路,实现7000处信号灯联网并新增200处路口智能调控 [10] - 拓展北京MaaS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范围,通过碳市场机制回馈绿色出行参与者 [10] - 开通北京南站至亦庄Robotaxi示范服务,优化火车站场景自动驾驶接驳 [10] - 天津第三代社保卡试点加载中铁银通应用,开通京津城际刷社保卡乘车服务,实现人社、金融、交通、铁路"四网融合" [10]
青春奋斗绽放芳华 协同聚力共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5 05:15
地铁建设行业 - 北京地铁22号线是北京市首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串联了CBD核心区、定福庄组团、城市副中心、河北燕郊、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线路全长约81.82公里 [4] - 地铁盾构施工需要24小时不间断掘进,盾构司机需轮换作业,关注施工参数并协调地面六十多人配合施工 [3] - 北京地铁22号线6标施工中,盾构机需完成约3.2公里的掘进任务,施工人员需步行到岗,掘进距离增加导致步行距离也随之增加 [3] - 地铁盾构司机需要极强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需耐得住寂寞,同时具备传帮带能力,十年来已带出10位年轻司机 [3][4] 高铁建设行业 - 雄忻高铁雄安城际站是雄安新区东西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站房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站场规模4台6线 [7] - 雄安城际站为全地下车站,地下共3层,分别承担高铁停靠、交通换乘和城市慢行功能,同时具有商业功能 [7] - 城际站建设涉及隧道、桥梁、管廊、市政等多个科目,施工要求高,需重视防水问题 [8] - 项目建设应用了无人机照明、造楼机、轨迹定位等智能建造技术 [8] - 项目建设高峰期有3000多名工人,项目方为工人提供定期体检和家庭团聚等关怀措施 [8][9] 河道治理行业 - 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提升工程治理范围北起市界,南至陈家庄,治理长度73公里 [11] - 工程内容包括干流河道疏挖整,修复重建受损漫水桥9座,建设护村堤等安全防护措施,同步实施岸坡绿化防护 [11] - 永定河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效,从2019年生态补水到2021年实现全线通水 [10] - 河道治理提升了防洪能力,同时带来生态红利,促进沿线旅游和经济发展 [11][12] 林业生态行业 - 宣化林场面积共11.8万亩,林草覆盖率达97%以上,人工林地面积达9.5万亩 [15] - 林场从25年前的沙漠变为现在的绿洲,通过人工种植杨树林等防风林实现 [16] - 林场采用"技防"手段,配备无人机和监控设备,监控范围几乎全覆盖 [16][17] - 无人机可巡查可燃物载量密集区,摄像头具有自动拉近和报警功能 [17] - 尽管有技术手段,护林人仍保持按时到位巡查的习惯,确保林木健康成长 [17]
坚守一线 各地民生工程建设按下“加速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3 13:15
能源工程建设进展 - 中国绿发金塔多能互补电站的光热电站核心工序熔盐液化工作接近尾声 投产后每年可发电14.5亿千瓦时 [1] - 国电投滨海2×100万千瓦火电扩建项目410名电力工作者紧张施工 建成后每年向长三角输送100亿度电 [1] - 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级光热电站100多名工人进行管道和定日镜检查作业 年发电量预计达2.271亿千瓦时 [1] 民生工程建设进展 -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采用分布式物联管理模式 加速打造智慧航站楼 [2] -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实现全线贯通 为年底前开通运营打下基础 [2] - 龙云灌区工程云良水库总体建设任务完成超85% 建成后将改善灌溉面积51.4万亩 年均可生产粮食3.24万吨 [2] - 滇中引水工程丽江段隧洞开挖已完成26.22公里 占总隧洞47.8公里的55% 主洞已完成17公里 占比4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