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原材料业
搜索文档
热点思考 | 投资“失速”的真相?(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10-28 09:36
投资增速下滑表现 - 2025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大幅下滑9.1个百分点至9月的-6.5%,为近五年最低点,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投资增速下滑7.8个百分点至-4.1% [1][10] - 广义基建、服务业、地产、制造业投资全面下滑,下半年分别回落13.1、11.1、9.3、9.1个百分点至-3.3%、-6.6%、-21.2%、-1.5% [1][10] - 细分领域中,信息技术服务、公用事业、设施管理业投资降幅约20个百分点,生活性服务业投资6月以来下滑13.4个百分点至8月的2%,消费制造业投资从10%以上增速降至负区间,中游机械制造和上游原材料业投资回落约10个百分点 [1][12] 投资构成与区域差异 - 建安投资下滑是拖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因,下半年回落16.4个百分点至9月的-15.7%,拖累整体投资增速8.4个百分点 [2][19] - 东部地区建安投资降幅超过中西部,5-8月东、中、西部地区建安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下滑3.9、3、2.3个百分点至-6.2%、2.3%、0.2%,海南、江苏、安徽等地回落幅度显著 [2][19] 投资下滑原因分析 - 化债提速挤占投资资金,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从8000亿元增至1.2万亿元,额外占用4000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拖累投资增速超3个百分点,占整体降幅近一半 [2][29] - 企业清缴欠款对投资产生拖累,2025年政策要求加快欠款偿还,应收账款增速回落2.4个百分点,与投资回落时点一致,国企占比高的行业投资降幅更大(-10个百分点至-7.8%),地产企业应付款降幅扩大5.1个百分点至-14% [3][37][40] - "缺项目"影响显现,改建类投资保持10%增速,但新建和扩建项目投资下半年明显回落,单月增速分别下滑27.8和12.4个百分点,基建领域投资收益率多为负数 [4][44] 政策优化影响 - 化债推进改善企业现金流,股份制和私营企业应收账款增速分别下滑1.7和0.9个百分点,参考2019年经验,清欠款项达6600多亿元,当前逾期应收账款规模约万亿级别,解决后有助于投资恢复活力 [5][59][60] - 财政增量资金接续落地,农发行等投放政策性金融工具近3000亿元,财政部安排5000亿元结存限额支持化债和项目建设,重点投向经济大省,缓解化债对投资资金的挤占 [6][66]
永赢基金王乾:下半年重点关注“反内卷”政策效应、内需复苏、新质生产力等投资线索与方向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09:41
2025年下半年市场展望 - 年初至7月23日,上证指数上涨6.88%、创业板指上涨7.89%、沪深300上涨4.7%,市场整体赚钱效应较好 [1] - 板块表现分化: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和银行涨幅居前,煤炭、食品饮料、房地产为负收益 [1] - 结构性行情明显:人形机器人、创新药、AI算力等局部热度较高 [1] - 下半年重点关注"反内卷"政策效应、内需复苏、新质生产力等投资方向 [1] 反内卷政策影响 - 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针对产能过度建设导致的供需失衡和低水平价格战 [2] - 政策推动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高质量竞争,改善商品价格表现和社会物价指数 [2] - 中游制造业、上游原材料行业有望受益于政策推进,成为重要机会方向 [2] 内需复苏展望 - "两重两新"政策刺激下,上半年内需保持韧性,"以旧换新"刺激耐用品需求,"设备更新改造"支撑制造业投资 [3] - 2025年城市工作会议标志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稳楼市政策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 [3] - 地方化债和中央基建发力将继续对冲内需压力 [3] - 内需相关资产估值进入长期价值区间,投资或迎来新一轮春天 [3] 新质生产力投资机会 - 人工智能领域:AI模型迭代和应用渗透提升推动效率提升,产业链孕育丰富投资机会 [3] - 创新药、高端制造等产业体现中国科研和工程师红利优势,有望成为重要投资主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