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数据标注
icon
搜索文档
0 融资、10 亿美元营收,数据标注领域真正的巨头,不认为合成数据是未来
Founder Park· 2025-07-29 19:49
公司概况 - Surge AI是一家专注于AI数据标注的公司,2020年由华人创始人Edwin Chen创立,团队规模约120人,2023年营收达10亿美元,至今未进行融资 [1] - 公司客户包括Google、OpenAI和Anthropic等头部AI企业,已成为数据标注领域最大的人类数据服务商 [5] - 对比竞争对手Scale AI,后者2023年收入8.7亿美元,已完成F轮融资累计16亿美元,但被Meta收购大部分股份后遭大客户暂停合作 [2] 商业模式 - 核心产品是直接用于训练和评估AI模型的高质量数据,包括监督微调数据、偏好数据等,区别于传统人力外包公司 [4] - 交付形式不仅包括数据本身,还包括相关洞察如损失模式、失败模式等,形成完整的数据应用生态 [15] - 采用不融资策略,依靠自身盈利能力发展,保持公司控制权和产品专注度 [7][9] 技术优势 - 构建复杂算法系统衡量和改进数据质量,而非简单依赖人力外包 [17][18] - 平台技术能识别高质量内容,如创意写作、编程解决方案等主观性强的工作 [20][21] - 采用类似Google搜索的质量评估体系,收集多维度信号输入机器学习模型 [23] 行业观点 - 合成数据被高估,海量合成数据中绝大部分是无用噪音,现实表现糟糕 [32][33] - 大语言模型竞技场误导模型优化方向,导致模型追求表面特征而非实质质量 [38][39] - 人类反馈永不过时,细致的人类评估是前沿模型实验室公认的黄金标准 [37][50] 数据质量 - 高质量数据标准强调主观创造力和智慧,而非机械满足条框要求 [46][47] - 不同领域需定制化质量评估标准,结合整体性原则与专业差异 [49] - 真正的质量评估需要深入人类审查,而非五秒直觉判断 [50] 行业趋势 - 未来AI训练需要多种数据结合,包括强化学习环境和专家推理轨迹等 [31] - 模型市场将呈现多样化格局,不同公司侧重不同能力和个性 [44][45] - AI工具可能放大工程师能力差异,使10倍工程师进阶为100倍工程师 [61][62]
100万变12亿!90后华裔金融女,悄悄干成新西兰女首富
创业家· 2025-06-22 18:09
华裔金融女刘月婷的投资与创业 - 35岁华裔金融女刘月婷成为新西兰女首富,身价7亿纽币(约30多亿元),总排名第30位[4] - 刘月婷是跨境支付公司空中云汇的联合创始人,公司估值62亿美元(约446亿元),获得HR Asia 2023年亚洲最佳雇主奖[4] - 25岁时投资100万美元入股空中云汇,获得超1200倍回报[4][6][10] - 空中云汇由4个华裔创办,背靠红杉、DST Global、高瓴等投资机构[4] 空中云汇的发展历程 - 2015年刘月婷与Jack Zhang在墨尔本大学图书馆讨论创立全球支付平台,刘月婷投资100万美元获得20%股份[7] - 早期融资困难,澳大利亚3家风投公司拒绝投资,经纬创投签意向书后反悔[7] - 戈壁创投领投200万美元种子轮,投后估值1000万美元,要求看到MVP才打钱[8] - 后续获得红杉中国、MasterCard几千万美元A轮融资,2022年估值达56亿美元[9] - 2025年完成3亿美元F轮融资,估值6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Square Peg、DST Global、Blackbird、Airtree等[10] 刘月婷的个人背景与能力 - 18岁投资民生银行股票半年翻倍[15] - 2012年墨尔本大学金融硕士毕业,曾在中金公司做投资顾问,后在香港投资公司任董事[6] - 在公司担任"六边形战士",除写代码外财务、人事、市场品牌等岗位都做过[16] - 作为团队唯一女性创始人,早期常被质疑但用实力证明自己[15] - 成立女性社区帮助女性员工成长,鼓励女性发挥自身优势创业[16] 其他成功华裔女性创业者案例 - 30岁华裔女孩郭露西取代霉霉成为福布斯全球最年轻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豪[17] - 郭露西是Scale AI联合创始人,公司估值290亿美元,保留近5%股份使其财富突破12.5亿美元[18] - 35岁华裔女性王硕以8.5亿美元身家进入福布斯"美国白手起家女富豪榜"[18] - 王硕创立的Deel是史上增长最快SaaS公司,2025年Q1营收达10亿美元[21]
近三年,自贡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一万五千余名,引进人才连年递增 不拘一格抢人才,自贡有拼劲
四川日报· 2025-05-15 10:50
人才引进策略 - 自贡采用"1+4+19"模式吸引人才,包括1场启动仪式、4场对接会和19场系列活动[4] - 设立310个引才专编打造人才"蓄水池",通过"政聘企用"优编赋能计划保留事业编制[5][6] - 近三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5000余名,其中85%来自"双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5][7] 产业人才聚焦 - 重点引进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数据标注等产业人才[8][10] - 发布产业人才双向需求清单83项,促成27名人才与11家重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0] -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及鹏飞担任飞行控制专业总师,已研发5款大型无人机[8] 人才服务保障 - 提供"盐都青年驿站"7-14天免费住宿,最高3万元创业补贴和100万元创办企业奖励[7] - 发放盐都人才绿卡,在团队建设、项目支持等11个方面提供便捷服务[11] - 升级"青年食堂2.0"、开展子女假期托管班等十项惠青举措[12] 本地高校联动 - 针对四川轻化工大学专业设置匹配氟硅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需求[7] - 自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以校友身份在四川轻化工大学专场招聘会喊话留才[4] - 正在升级"新时代人才强市十条"以匹配本地高校人才优待政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