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搜索文档
三度IPO冲关!国产高值耗材龙头再出发
思宇MedTech· 2025-10-23 15:58
公司IPO进程 - 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21日提交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光大证券,这是公司第三次启动IPO [1] - 公司曾于2020年冲刺科创板,2023年递表深市主板,但均撤回申请 [1][21] - 2025年1月公司因综合考虑资本市场情况变化、公司战略发展等因素撤回上市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审核 [2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9日,总部位于济南高新区,长期专注于植介入生物材料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与销售 [4][21] - 控股股东为山东赛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2.11% [21] - 公司产品体系覆盖止血及手术防粘连、组织封合与保护、介入栓塞和组织工程四大方向 [4] 核心产品与市场地位 - 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与手术防粘连液已进入全国3000余家医院,2021年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25% [7] - 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赛脑宁"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硬脑膜封合医用胶,目前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2020年至2022年销售数量年复合增长率达96.33% [11] - 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赛络宁"2020年至2022年销售数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9.04% [12] - EVAL®非粘附性液体栓塞剂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美敦力Onyx的垄断 [15] - 四款核心产品贡献了公司超过95%的主营收入与利润 [17]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0亿元、4.37亿元和4.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76亿元、1.27亿元和1.37亿元 [16] - 毛利率长期维持在约90%的高位 [17] - 2022年资产总额为8.7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81亿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10.64% [16]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7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58% [16] 行业市场环境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2024年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植介入生物材料是增速最快的子板块之一,年增长率约15% [26] - 预计2025年植介入生物材料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 [26] - 自2022年起,神经外科和介入类耗材进入集采,价格降幅30%–50% [30] - 国产高值耗材进入加速替代期,国产厂商迎来集体窗口期 [1][26] 增长潜力与挑战 - 止血/防粘连替代空间50%以上,封合类CAGR有望超20%,栓塞剂或成新增长引擎 [35] - 公司面临合规、集采、研发投入不足等挑战,2022年公司研发费率仅5%,低于同业水平 [35] - 公司需要交出"技术+规模+治理"的组合答卷,未来能否稳住龙头地位取决于合规治理、渠道放量与研发投入 [25][32]
迈普医学: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摘要)(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8-12 20:10
交易方案概述 - 迈普医学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广州易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交易对方包括广州泽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10名主体 同时向广州易见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募集配套资金 [1][7][31] - 本次交易标的资产作价尚未确定 最终交易价格将以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结果为基础协商确定 [2][6][7]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泽新医疗 易创享为公司控股股东袁玉宇控制的企业 福恒投资为董事袁美福控制的企业 先导基金为上市公司直接持有16.53%合伙份额的企业 [32]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安排 - 股份发行定价基准日为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日 发行价格为41.40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9][34] - 发行股份数量计算公式为:向各交易对方发行股份数量=以股份形式支付对价/发行价格 发行总数以深交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注册数量为上限 [9][34] - 股份锁定期安排: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认购的股份锁36个月 其他交易对方根据持续拥有标的资产权益时间不足12个月锁36个月 超过12个月锁12个月 [10][35] 募集配套资金安排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11][31] - 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袁玉宇100%持股的易见医疗 发行价格为57.35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12][37] - 募集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中介机构费用 交易税费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补充流动资金比例不超过交易作价的25%或募资总额的50% [12][38]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易介医疗主营业务为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神经介入导管 神经介入导丝 球囊扩张导管等 所属行业为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7][28] - 标的公司终端客户主要为医院神经内科科室 与上市公司神经外科终端医院具有较高重合度 [14][28] - 中国神经血管病介入治疗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从2017年32亿元增长至2022年6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5.7% 预计2028年达432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6.5% [26] 协同效应与战略意义 -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产品矩阵将拓展至神经介入领域 形成植入与介入器械组合 标的公司可助力将生物合成材料技术由植入领域扩展至介入领域 [14][29] - 上市公司已与境内外近1000家经销商合作 产品进入国内近2000家医院 覆盖全球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整合神经科室经销商渠道可提升营销效率 [14][29] - 上市公司在生物合成材料领域有技术积累 标的公司对神经介入手术有深刻认知 双方可联合研发可降解密网支架 弹簧圈等基于创新型材料的治疗耗材 [15][30] 交易进展与审批程序 - 本次交易已获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和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控股股东袁玉宇及其一致行动人徐弢已出具原则性同意意见 [16][32] - 尚需履行的程序包括: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 股东大会批准 深交所审核通过 中国证监会予以注册等 [16][32] - 截至预案签署日 标的公司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及评估结果将在重组报告书中披露 [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