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孵化
icon
搜索文档
张江集团、通研院等成立创业孵化器管理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4:05
公司成立信息 - 上海张科通智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金红梅,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创业空间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等 [1] - 公司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旗下通智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上海张江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股东背景 - 股东之一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旗下的通智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1] - 另一股东为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张江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
中国海口留学人员创业园:助力自贸港 汇聚国际化人才
海南日报· 2025-07-30 09:10
创业园运营情况 - 中国海口留学人员创业园于2022年3月挂牌运营 [2] - 采用"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模式运营 [2] - 被评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 人才吸纳与就业带动 - 已吸纳留学回国人员200余人 [2] - 带动就业600余人 [2] - 助力海南自贸港汇聚国际化人才 [2] 园区位置 - 位于海口复兴城园区 [2]
甘肃省打造创业孵化平台带动10余万人就业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55
创业孵化平台建设 - 甘肃省现有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5家、省级创业孵化平台126家,入孵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约9500户,带动就业10万余人 [1] - 2023年新认定省级创业孵化平台9家,评选省级优秀创业孵化平台21家 [1] - 创业孵化平台采用"场地支持+资金扶持+服务升级"模式,对省级平台给予最高60万元奖补,提供最长3年租金减免和事务代办支持 [1] 融资支持政策 - 通过"陇原惠岗贷"和"陇原创业贷"发放创业贷款总计51.96亿元,其中创业担保贷款16.98亿元、陇原惠岗贷27.15亿元、陇原创业贷7.83亿元 [1] - 政策重点支持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的企业及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个人,提供低息优惠破解融资难题 [1] 服务功能优化 - 各地建设"创业空间""创客驿站"等载体,强化信息共享机制和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创业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创业指导一体化平台 [2] - 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甘肃与山东组建"鲁甘创业孵化基地联盟",促进信息、技术、资本、项目等要素跨区域双向流动 [2]
广西出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系列措施
广西日报· 2025-07-08 10:31
创业支持政策 - 推出18条措施围绕财政金融政策扶持、重点群体创业帮扶、创业人才培育、多元创业平台建设、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优化、创新创业氛围营造6个方面 [1] - 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扩面增量 丰富融资担保模式 加大金融助企力度 助力创业者融资与企业稳岗扩岗 [2] - 对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首次创业给予5000元补贴 运营18个月且吸纳3人以上就业再补5000元 [2] 重点群体扶持 - 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退役军人从事个体经营可享税费减免 [2] - 灵活就业人员凭身份证即可在全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取消户籍限制 [2] - 创业主体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并缴纳社保的 可获社会保险补贴 [2] 创业平台建设 - 支持高校建立科技园、创业园等校内孵化载体 向在校生免费开放 [3] - 政府投资孵化器需预留30%场地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 [3] - 调整创业孵化基地补助机制 按入驻项目数量、孵化效果和带动就业成效制定补贴标准 [3] 产业人才培育 - 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创业人才培训 [3] - 打造"广西十大劳务品牌" 服务产业发展和"一老一小"社会需求 [3] 公共服务体系 - 实施"156"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细分化精准化创业服务 [4] - 持续举办创业大赛 选树创业典型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4]
做颠覆性技术“星探”,多地面向未来产业布局引领型孵化器
第一财经· 2025-05-15 17:46
行业概况 - 我国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超1.6万家,孵化面积1.78亿平方米,累计毕业企业25万家,其中超5000家登陆资本市场[1] - 2023年孵化载体总收入超800亿元,在孵企业营业收入10332亿元,孵化基金总额超6000亿元,3.7万家企业及团队获得投融资1613亿元[3] - 孵化器服务初创企业和团队超70万家,吸纳就业超500万人,三分之一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为孵化器毕业企业[3] 发展阶段 - 我国孵化器历经综合性孵化器、专业性孵化器、生态性孵化器三个阶段,从依赖财政补贴到形成"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服务[3] - 当前进入"由量到质、优胜劣汰、对标国际、深度变革"的转型发展新阶段,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1][4] 区域实践 - 北京建设25家标杆孵化器,聚焦硬科技创新创业培育[4] - 上海建设12家高质量孵化器,推动硬科技企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发展[4] - 江苏布局首批32家标杆孵化器,目标2026年达100家,聚焦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4] - 武汉认定首批未来产业孵化器7家,孵化空间10家,设立5亿元专项资金和光谷创新孵化母基金[5] - 安徽目标2029年建设顶尖孵化器10家,聚焦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企业孵化[5] 发展方向 - 孵化器需提升对颠覆性技术的洞察发现能力,与国家创新平台合作建立科研成果转化联动机制[6] - 需搭建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验证平台,提供技术评估、样机生产等服务[6] - 需协助对接供应链资源、链主企业、市场需求,提供数字化赋能手段[6] - 引领型孵化体系需成为国家创新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推动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融合[7] - 开放式创新需关注早期创业者,建立科技创新中心连接大企业与初创公司资源[7]
云龙区黄山街道:以监督护航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搜狐财经· 2025-05-06 08:10
老旧资产改造与集体经济提升 - 公司通过改造升级、修缮、再出租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特色资产,使老资产焕发新活力 [1] - 黄山垅社区集体经济以租赁型经济为主,重点收入来源为门面房租赁和农贸市场租赁 [1] - 部分基础设施老化、功能滞后导致承租方满意度下降,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不足,制约集体经济发展 [1] 监督与制度保障 - 街道纪工委通过加强"三资"管理、健全财务内控制度、推行阳光政务等举措构建监督防护网 [1] - 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发展思路,为集体经济提供坚实保障 [1] 资产盘活与提质增效 - 公司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抓住城市重心东移机遇,对集体资产进行全面盘活与提质增效 [2] - 对民祥大厦、黄山新村8号楼等资产进行改造升级,显著提升商业价值并引入优质商户 [2] - 将旧商业楼改造为创业孵化基地,吸引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增加租金收入并创造就业机会 [2] 农贸市场优化升级 - 以民祥园农贸市场为示范点,优化摊位分区管理,增装电子智能检测设备 [2] - 打造"智慧农贸"特色品牌,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交易支付便捷化、市场管理精细化 [2] 集体经济成果 - 公司连续6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0万元,2024年集体资产净值累计达3.3亿元 [3] - 经济发展成果反哺民生,构建涵盖养老、教育、医疗、节日福利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3] - 50岁以上成员每月可领取730元到890元养老金,高校学生可获1000元至3000元奖励金 [3] - 重大疾病患者享受一次性救助金,每季度及重大节日发放米、面、油等福利 [3] 未来发展方向 - 街道纪工委将继续聚焦集体经济发展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监督,护航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