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颠覆性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第四届儒商大会现场签约45个重点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七成
大众日报· 2025-11-01 09:20
大会概况与核心主题 - 第四届儒商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主题为“厚道儒商、向新而行”,汇聚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468位嘉宾,举办46场活动 [2] - 大会通过数字人技术实现古今儒商典范对话,赋予儒商精神“和合与共、诚实守信、创新求变、义利天下”的新时代内涵 [3] - 大会核心观点为“投资山东,既是商业选择更是文化认同”,强调儒商精神与商业理念的契合 [1][3] 签约项目与投资规模 - 大会集中签约45个重点项目,外资项目9个,投资总额10.1亿美元,内资项目36个,投资总额345.9亿元 [4] - 内资项目中10亿元及以上项目达27个,占比高达75% [4] - 签约项目形成央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轮驱动”局面,分别贡献9个、9个和27个项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签约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共计33个,占比超过70% [7] - 参会企业来自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达175家,较上届增加114家,增幅高达180% [7] - 具体案例包括强脑科技在济南落地全资子公司进行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新华三在烟台建设图灵小镇和落地人工智能研究院 [4][7] 参会嘉宾与投资吸引力 - 本届大会嘉宾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境外嘉宾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届增加16个,增幅达76% [4] - 境内嘉宾覆盖全国30个省份,49家央国企负责人参会,较上届增加21家,增幅达75% [4] - 山东发布产业链招商图谱,全景呈现19条标志性产业链、979家重点企业、336家重点园区,为投资者提供清晰产业指引 [4]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绵阳举办
人民日报· 2025-10-13 15:30
展会概况与规模 -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于9月26日至30日举办,主题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 [1] - 展会构建“展示—体验—交流”一体化空间布局,展区规模超3.2万平方米,设置三大主题展馆及配套服务区 [2] - 展会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和科普互动等内容,全面呈现科技创新成果 [2] 前沿技术与产业布局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报告,涉及40项可能孕育未来颠覆性创新的技术 [2] - 报告中的多项技术与四川重点产业方向契合,绵阳在可控核聚变、机器人、核医学、航空航天等多个前沿领域有所布局 [2] - 展会展示低空无人机自主感知避让机载模块,长度仅10厘米,可为无人机植入高速反应的“智慧大脑” [2] - 展会展示高层快反灭火无人机系统,仅需两人操作,3分钟即可展开快速响应 [3]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 - 九洲集团研制“绵阳造”智能机器狗,搭载激光雷达可实现实时分米级精准导航与三维建图,并能实时处理视频数据、识别异常情况及主动避障 [4] - 机器狗搭载企业自主研发的“九章智控平台”,在演示中能精准识别并绕行突然出现的障碍物 [4]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携21个“绵阳造”机器人集体亮相,多企业、多型号机器人同台演绎情景剧,凸显“人工智能+文化创新”融合 [5] - A2—W通用具身机器人实现14秒搬运15公斤箱子、3小时零失误运行,清洁机器人可自主完成办公场所清洁工作 [5] 产业体系与成果转化 - 绵阳加快构建“587”产业体系布局,包括5条省建圈强链主要承载地产业链、8条协同发展地产业链及7条市特色产业新赛道 [6] - 越来越多创新应用场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科技成果持续转化为产业项目 [6] - 科博会期间通过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等活动,签约28个产业项目,金额超4亿元 [7] - 投资四川·中国(绵阳)科技城建圈强链产业投资推介会上签约55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275.35亿元 [7] 行业交流与生态建设 - 科博会帮助客商了解前沿科技和发展理念,加强在产学研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3] - 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绵阳锦标赛吸引全国1600多支队伍、近3000名选手参赛,数以万计中小学生参观体验科技项目 [7] - 科博会将“成果转化、开放合作”作为核心目标,相关资源整合与活动策划均围绕科技产业落地展开 [7]
加速转化,推动颠覆性技术落地
人民日报· 2025-10-13 05:59
颠覆性技术发展态势 - 发布《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指数报告(2025)》,采用“技术—产业—区域”三维穿透框架评估8个前沿领域在31个省份的发展态势 [1] - 报告涉及的前沿领域包括高温超导材料、可控核聚变、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 [1] - 四川绵阳作为中国科技城,在可控核聚变、机器人、核医学、航空航天等多个前沿领域有所布局 [1] 技术前景与产业推动 - 专家认为先进无人机系统、未来工业互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将推动低空经济从理论迈向现实 [1] - 脑机接口等领域被评估为前景非常广阔 [1] - 绵阳在核技术、电子工程等领域的深厚底蕴被视为发展量子科技的独特土壤 [2] 创新生态与成果转化 - 投资界代表强调创新生态需打造人才供给、金融供给、技术经理人体系及良好的营商环境 [2] - 投资机构已与绵阳建立合作,并计划在当地设立专门的科技投资基金 [2] - 当地通过成立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和科技创新投资公司,构建“双轮驱动”成果转化模式,加快形成从项目策源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转化体系 [2] 区域发展战略与建议 - 建议绵阳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布局量子计算应用场景,如医疗健康、新材料等,并敢于率先开放应用场景 [2] - 推动更多创新场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新技术、新产品落地提供试验田 [2]
系列新举措出炉 上海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15:35
政策目标 - 上海力争到2027年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体系化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 [1] - 到2030年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 [1] 政策措施 - 《若干措施》包含六方面,聚焦高风险、高价值的重大科学问题,加快布局实施前沿颠覆性技术专项 [1] - 支持建设概念验证平台、中试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专业服务平台机构 [1] - 上海已发布实施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硅光、6G等多个领域的未来产业培育方案 [2] - 启动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平台,同步布局12家高质量孵化器,并设立总规模约15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 [2] 产业布局与进展 - 未来产业指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颠覆性、前瞻性的新兴产业 [1] - 打造"上海未来启点社区",并启动建设类脑智能、硅光、脑机接口等领域的未来产业集聚区 [2] - 目前已在浦东、闵行、杨浦、临港等启动建设若干未来产业集聚区,并制定专项政策以支持发展 [2]
上海选定六大方向发展未来产业,还要重点培育20家企业
第一财经· 2025-10-11 13:41
政策目标与愿景 - 力争到2027年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体系化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 [1] - 到2030年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 [1] 重点发展领域 - 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进行布局 [2] - 发展壮大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构建产业生态 [2] - 加快培育第四代半导体、硅基光电子、第六代移动通信、类脑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优化产品设计、拓展应用场景、验证市场价值 [2] - 加速布局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重点支持技术难题攻关、技术路线收敛、产品可行性验证 [2] 产业培育进展与案例 - 脑机接口领域支持开展全球首个符合GCP标准的植入式脑机接口产品临床试验,帮助瘫痪患者恢复上肢运动能力 [3] -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在全球首次应用通用型CAR-T技术成功治愈风湿免疫性疾病,并研制我国首个获批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治疗药物 [3] - 硅光领域启动建设硅光未来产业集聚区,组建硅光创新联盟,设立硅光基金矩阵,在光互连、光计算、光传感方向上创新产品持续涌现 [4] - 类脑智能领域成功研发并产业化应用类脑感算一体融合相机、类脑双目视觉系统,类脑感知、类脑计算芯片与系统、类脑大模型等正加速研发转化 [4] - 量子计算领域结合AI技术刷新了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无缺陷原子阵列规模的世界纪录 [4] - 可控核聚变领域推动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沪成立,先导布局高温超导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4] 未来产业基金运作 - 未来产业基金定位为市级"功能性母基金"与"耐心资本",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双模式协同 [5][6] - 已设立总规模约15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并完成18支子基金的投资决策工作 [6]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基金已投决18支子基金,拟投决金额为22.15亿元,子基金目标总规模超150亿元,放大倍数约6.8倍 [6] - 直投方面已重点布局9个前沿项目,投决金额3.99亿元,放大比例32.9倍,覆盖可控核聚变、AI大模型、脑机接口、生物医药、天基计算等关键赛道 [6] 产业集聚区与生态建设 - 通过投资布局和生态赋能支持类脑智能产业(杨浦区)、硅光(浦东新区)、超宽禁带半导体(临港新片区)、脑机接口(闵行区)等未来产业集聚区发展 [7] - 引导未来产业基金子基金等生态合作伙伴服务、投资高质量孵化器孵化项目,已完成1支高质量孵化器类子基金(中科创星)的投资决策并启动投资 [7]
创新药、低空飞行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17:48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5年的4个增长至2024年的37个,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行业迈入全球首发第一梯队 [1] - 中国创新药开始走向国际,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2024年又有6个,但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 [1] - 行业面临缺乏原创理论与技术、内卷式竞争、国际环境剧变以及支付体系挑战等深层隐忧 [1] - 对策包括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大型数据库和基础研究平台,企业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并共享资源,医保政策需科学评估创新药价值并探索多元化支付体系 [2] 低空飞行器(eVTOL)行业 - 中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局面,整体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行业发展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电源、复杂环境下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 [2] - 破局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的eVTOL能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支撑全天候、全场景自主飞行及无人集群协同 [2] 量子计算产业 - 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是差异化竞争,例如在传统强项外开辟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新赛道 [3] - 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加强科学仪器等基础工具的自主研发以突破封锁 [3]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分为脑控和控脑两部分,脑控是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控脑是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治疗疾病 [3] - 控脑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关键在于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新技术可实现无需切片即在磁共振扫描中做出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 [3] - 以帕金森治疗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脉冲,避免传统有创手术可能引发的抑郁副作用 [3]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11:13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5年的4个增至2024年的37个 [1] - 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行业迈入全球创新药首发第一梯队 [1] - 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2024年又有6个,但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 [1] - 行业面临缺乏原创理论与技术、内卷式竞争、国际环境剧变以及支付体系挑战 [1] - 对策包括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大型数据库和基础研究平台,企业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并共享资源,医保政策需科学评估创新药价值并探索多元化支付体系 [2] 低空飞行器行业 - 中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局面,整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行业发展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电源、复杂环境下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 [2] - 破局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的eVTOL能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支撑全天候全场景自主飞行及无人集群协同 [2] 量子产业 - 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是差异化竞争,例如布局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等新赛道 [3] - 建议加强科学仪器等基础工具的自主研发以突破封锁,助力中国成为科技强国 [3]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的脑控,和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以治疗疾病的控脑 [3] - 控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是关键 [3] - 新技术无需切片,通过磁共振扫描即可制作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基于此开展脑控和控脑工作 [3] - 以帕金森治疗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脉冲,避免传统有创手术可能引发的抑郁副作用 [3]
创新药、低空飞行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07:43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5年的4个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37个 [1] - 中国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标志着行业迈入全球创新药首发第一梯队 [1] - 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2024年新增6个,但行业整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 [1] - 行业面临缺乏原创理论与技术、内卷式竞争、国际环境剧变以及支付体系挑战等深层隐忧 [1] - 行业需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大型数据库和基础研究平台,企业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并共享资源 [2] - 医保政策需更科学评估创新药价值,探索建立多元化支付体系 [2] 低空飞行器(eVTOL)行业 - 中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局面,整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行业发展得益于航空与新能源汽车工业奠定的坚实基础 [2] - 行业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电源、复杂环境下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 [2] - 破局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的eVTOL能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支撑全天候、全场景自主飞行及无人集群协同 [2] 量子科技产业 - 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是差异化竞争,例如布局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等新赛道 [3] - 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加强科学仪器等基础工具的自主研发以突破封锁 [3]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的“脑控”,和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以治疗疾病的“控脑”两部分 [3] - “控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是关键 [3] - 新技术无需切片,通过磁共振扫描即可制作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基于此开展脑控和控脑工作 [3] - 以帕金森治疗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脉冲,避免传统有创手术可能引发的抑郁副作用 [3]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绵阳开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23:32
会议概况 -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于9月26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开幕 [1] - 本届科博会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等4家国家级协会联合主办 [1] - 会议涵盖"会、展、论、赛、产"五大板块30余场重量级活动 [1] 展览与活动 - 构建3.2万平方米展览规模的科技展示核心区 规划A B C三大主题展馆及D馆+室外广场配套服务区 [2] - 将举行国防科技工业青年征文比赛 科普讲解大赛 世界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赛事 [2] - 举办低空经济产业对接会 第七届航天国际化发展大会等重点活动 邀请海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实地考察和洽谈对接 [2] 核心目标与成果 - 本届科博会将"成果转化 开放合作"作为核心目标 所有资源整合和活动策划均围绕"科技落地产业"展开 [2] - 科博会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二届 累计推动超2000项科技成果转化 吸引超5000家企业参展 推动交易额突破千亿 [2] - 已成为链接创新资源 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是绵阳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2] 前沿技术发布 -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报告 [1] - 报告遴选出最具突破性价值的40项技术 包括生命健康领域10项 人工智能领域9项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8项 新能源领域6项 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7项 [1] - 绵阳在可控核聚变 机器人 核医学 航空航天等多个前沿领域实力雄厚 [1]
为颠覆性技术领域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成立
解放日报· 2025-09-22 09:47
论坛与联盟成立 - 2025浦江创新论坛·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主论坛在上海举行,宣告成立上海未来启点社区和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旨在为科技成果、风投资本、产业资源对接搭建新平台 [1] - 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由科技部发起,由知名投资机构、创业服务机构、央企和银行等组成,将依托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的TOP100创赛,链接头部资本和产业资源以加速早期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1]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 -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由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发起,是一个开放的人才服务平台,旨在为颠覆性技术领域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培育未来产业创新生态 [1] - 社区设立初衷是解决科学家创业者在产品意识、市场经验和管理能力上的短板,以及国内孵化器缺乏跨学科、跨领域一站式服务能力的问题 [2] - 社区目标集聚中国最好的创业者、科学家和投资人,构建颠覆性创新领域的产业化生态,让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精英能找到所需信息和资源 [2] - 社区关注的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包括人工智能、先进核能、生命科学、脑机接口、空天计算、量子计算、硅基光电子等领域 [2] 社区目标人才与活动 - 社区目标人才分为两类:一是热衷科技创新的年轻创业者,负责完成颠覆性技术突破和概念验证;二是有管理才能的企业家人才,作为未来CEO或高管带领公司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 - 社区首期"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实战营将于本月下旬启动,今年底将举办一系列海外引才活动,首期启点创业营明年启动 [3]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与创新生态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50亿元,设立刚满一年,其运营方正探索设立科学公益基金会,资金来自投资机构和企业,旨在从投资和产业视角推动颠覆性创新领域的概念验证 [4] - 上海国投公司正逐步形成由未来产业基金、科学公益基金会、未来启点社区构建的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 [4] - 公司将充分发挥未来启点社区的作用,构建人才挖掘与评估、人才培养、孵化赋能、社区运营四大核心功能模块,深度联动子基金投资人、产业链龙头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 [4] - 公司已对接高校院所等"信号源"机构166家,入库"信号"项目238项,强调需要强大的产业市场和资本注入以形成完整创新生态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