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包装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15天极速放款3500万元!泸州银行为白酒产业链重点项目注入“加速度”
和讯网· 2025-07-10 10:06
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效率 - 泸州银行通过"外部联动+内部协同"双线机制高效响应企业需求 仅用15天为某包装科技公司白酒瓶盖制造项目办结3500万元融资 [1] - 服务效率被企业评价为"远超预期" 资金快速到账帮助抢抓市场机遇并为项目按期投产赢得时间 [4] - 银行相关负责人强调"服务效率就是企业的发展机遇" 未来将持续优化流程与产品创新 [4] 外部联动解决融资难题 - 包装科技公司的瓶盖制造项目是泸州白酒产业布局重要环节 面临抵押物不足的融资困境 [2] - 银行联合本地担保公司搭建"银企担"三方协作平台 通过多轮靶向磋商定制企业认可方案 [2] - 该项目此前已通过厂房土地抵押完成首轮融资 此次新拓下游客户需扩大生产线 [2] 内部协同提升服务效能 - 银行启动"全流程加速"模式 跨部门组建专项团队打破传统流程壁垒 [3] - 调查阶段实行"审查审批前置" 提前明确重点避免返工 报告撰写阶段压缩40%文案工作量 [3] - 建立专属审批通道实现快速放款 确保企业设备采购款及时到位 [3] 金融赋能产业协同发展 - 该笔融资不仅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还对完善泸州白酒产业配套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4] - 项目直接服务于当地白酒产业升级 瓶盖制造属于产业链关键配套环节 [2][4] - 银行表示未来将更精准高效地融入地方产业发展脉络 [4]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长三角文旅协同:从机制破壁到价值共创
新浪财经· 2025-05-26 16:08
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合作机制 - 沪苏浙皖32个市(区)旅游协会代表签署《长三角城市旅游协会一体化合作机制协议》,发布《共同推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宣言》,通过文旅产业"黏合效应"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1] - 长三角地区占全国2.3%国土面积,通过突破行政壁垒、重构交通网络、深度融合文旅资源实现价值共创 [1] 制度创新与同城待遇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文旅专项规划》落地,实现跨省旅游"同城待遇",建立"标准互认、数据互通、监管互动"协作机制 [2] - "高铁旅游年卡""一票通"覆盖200余家景区,"上海迪士尼-苏州园林-杭州西湖"黄金线路2024年游客量同比增长28%,带动周边消费增长35% [2] - 2025年启动《入境旅游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优化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预计使入境游客停留时间平均延长2.3天,带动区域旅游收入增长15% [2] 区域规划与资源整合 - 沪苏浙皖编制上海大都市圈陆上旅游圈规划,江苏聚焦景区提质与度假区升级,浙江实施"交旅融合""数智赋能"战略,安徽推动"徽风皖韵"嵌入长三角大市场 [3] - 联合打造30条长三角特色旅游线路、8条杭黄世界级廊道黄金游线,形成"文明探源之旅""江南水乡风情之旅"等特色产品 [5] 品牌联动与交通网络 - 以上海旅游节、江苏乡村旅游节为牵引,形成覆盖四地的联动节庆矩阵,2024年"中国旅游日"带动相关文旅消费同比增长22.5% [4] - 总长突破6500公里的高铁网络形成"米"字形辐射格局,构建"1小时都市圈、3小时城市群、5小时全域游"的旅游圈 [4] - 2024年沪苏浙赴皖游客达1.03亿人次,占省外游客的56.3%,黄山、九华山等景区客流增长超40% [4] 文化融合与价值共创 - 长三角地区集聚12项世界文化遗产、600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65个5A级景区,从"拼盘式整合"迈向"系统性耦合" [7] - 苏州博物馆徽派展陈由安徽团队设计,杭州良渚文化与南京博物院推出联合展览,上海迪士尼与浙江工坊合作开发定制文创产品 [7] 重点项目建设 - 上海乐高乐园完成竣工验收,将为长三角新增世界级文旅地标 [8] - 无锡微纳星空中标8.04亿元"环天卫星星座建设"项目,将研制10颗遥感卫星,形成"造箭用星"完整产业链 [10] - 合肥获批国家级金融科技试点,重点推动大数据、云计算、AI、量子信息等技术在金融领域创新应用 [10]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浙江大胜达包装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推动传统包装产业智能化升级 [8] - 国仪量子发布纳米级量子传感器,可应用于芯片无损检测、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等领域 [10] - 盐城签约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百亿元,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0]
龙利得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增长下的利润困境与风险剖析
新浪财经· 2025-04-20 19:5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14.46%至8.16亿元,但净利润仍亏损378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收窄46.55% [2]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环保纸袋业务(同比+1999.51%),但核心瓦楞包装业务增速仅3.33% [2] - 亏损原因包括新工厂折旧3262万元、存货跌价准备385万元、商誉减值483万元及股份支付费用433万元 [2] 财务指标 营收与利润 - 包装制造业收入占比100%,其中瓦楞包装占85.78%(收入7亿元,同比+3.33%),彩盒/环保纸袋等新兴业务增速显著 [2] - 扣非净利润-789万元(同比+18.23%),显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薄弱 [2] - 基本每股收益-0.011元/股,同比改善46.60% [2] 费用与研发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增长19.14%、17.79%、4.78%,研发费用增长5.74%至3373万元(占营收4.13%) [3] - 研发聚焦环保/智能包装技术,但研发投入占比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3]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9亿元(同比-13.76%),因现金流出增速(21.12%)高于流入(14.71%)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56亿元(同比-72.66%),主因新工厂建设导致现金流出增长57.65%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515万元(同比+89.39%),源于融资规模扩大 [4] 业务与市场 - 行业集中度低(CR3为3.82%),瓦楞包装运输成本敏感度高,可能压制行业利润水平 [5] - 营业成本增速(16.01%)高于营收,导致毛利率下降1.15个百分点 [5] 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通过协议控制22.78%股份,存在决策集中风险 [8] - 董事长兼总经理年薪97.19万元,高管薪酬依据业绩与职责确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