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
搜索文档
医疗改革问路(下)——中国医改步入铁腕时代
虎嗅· 2025-10-02 19:01
2018年,中国医改在艰辛中探索出了集采制度,将对抗药价的巨石推到了山顶。执行七年后,2025年, 在医保集采进入深水区后,行业开始反对"唯低价论",要求给予企业稳定利润,以保证创新动力。医保 政策必须在保住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平衡药品在市场、政府、民众之间的关联。 1942年,加缪写下一个神话,西西弗被判处将一块巨石不断推上山顶,但这块巨石永远会因自身重量滚 落下来,他只能不断将巨石推上山顶。这个神话意在探讨人类在面对一个徒劳且没有意义的世界时,要 如何存活下去。而医疗改革,就是国家政治中的"巨石"——永远推举,永远失败,同时永不放弃。 ...
北京医改:从三明模式到北京方案
第一财经· 2025-07-28 20:47
医改模式升级 - 北京市系统复制三明医改五大机制并升级为"党委统管+财政兜底+数据联动+基层强网底"的北京方案 [1] - 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每月调度重点工作 [1][2] - 建立"京智"三医联动信息平台,59个应用场景实时共享数据,破解部门信息孤岛 [2] 资源均衡布局 - 北京市通过疏解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补缺平原新城资源短板、建设医联体破解资源失衡 [4] - "十四五"以来政府累计投资超184亿元,建成9个重大项目,疏解中心城区床位2700余张 [4] - 平原新城千人口床位数从2020年4.6张增至5.3张,增长14% [4] - 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覆盖600多家机构)和122个专科医联体(覆盖200多家机构) [5] 财政与价格改革 - 海淀区2022-2024年年均财政投入60余亿元,占全市基层机构财政拨款25.6% [6] - 分五批次调整8800余项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近400项,新增134项 [7] -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比改革前提升12.8个百分点 [7] - 儿科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不低于本单位平均薪酬1.2倍 [7] 基层能力建设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技人员2024年比2020年增加6400多名,年均增长4.5% [8] - 2023年以来政府投入超23亿元,完成900余家基层机构硬件改造,新增3万余件医疗设备 [8]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服务全覆盖,口腔科、康复医学科覆盖率分别达77%和64% [8] - 三级医院50%号源下放基层,152家医院实现181项检验、300项影像结果互认 [9] 信息化支撑 - 全市互联网医院达102家,307家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54家入驻统一服务平台 [9]
湖北三方面推动三明医改经验落地见成效 国家卫健委宣介
中国经济网· 2025-04-24 13:5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卫健委在湖北宜昌召开新闻发布会 推广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的三明经验 [1] - 湖北省通过优化机制、因地制宜等举措 使90%的患者留在县域就诊 [1] - 未来将支持部分城市在关键领域先行先试 并鼓励各地市进行自主创新和集成应用 [2] 改革机制与政策协同 - 湖北省委将医改重点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范畴 并与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 [1] - 各市县全部落实一位政府领导管"三医" 宜昌、十堰、襄阳由常委牵头抓医改工作 [1] - 建立"一委四局"协作机制 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协同推进人事编制、医疗价格、薪酬制度、医保支付等改革 [1] 具体举措与资金投入 - 省级筹集1.5亿元资金 由36家三级医院重点帮扶70家县级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水平 [1] - 支持各地紧扣儿科、精神等薄弱专科 联动编制、薪酬、职称等改革补短板 [1] - 宜昌市投入18.4亿元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集成多部门信息并联通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数据 [2] - 十堰市建立医疗卫生人才编制"周转池" 一次性核增公立医院编制315个 [3] 医疗服务与价格改革 - 聚焦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8种慢性病 构建防、筛、诊、治、康、管全链条服务体系 [2] - 十堰市利用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腾出空间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3479项 [3] - 十堰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35.4% 医务人员薪酬中固定收入占比达到45% [3] 数字技术应用与基层能力建设 - 引入人工智能 推广智能辅助诊断 数智赋能医疗卫生体系 [1] - 初步建成城市10分钟急救圈、农村30分钟医疗圈 提高群众就医可及性 [2] - 宜昌市将数字医疗纳入智慧城市、数字宜昌建设 实现"一屏知家底、一网全监测、一键达基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