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危废处理

搜索文档
环保行业周报:要素交易机制扩容,环境资源增长可期
国盛证券· 2025-06-01 1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境要素市场化提速,挂牌督办监管趋严刺激环保需求,持仓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有望持续,建议关注环境监测、水务与水处理领域相关公司,以及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 [1][2][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目标是到2027年完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等,核心任务为改革配额分配、扩容交易机制、完善市场化机制,利好碳市场和水资源领域,建议关注聚光科技、洪城环境、碧水源 [19] 生态环境部:对八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可以挂牌督办 - 生态环境部印发管理办法,明确八类可挂牌督办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规范了挂牌督办程序等,短期利空高污染企业,长期利好环保治理需求与产业发展,建议关注聚光科技 [20][26] 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望持续 - 现阶段宏观利率低,环保板块机构持仓和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推荐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如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 [27][28][32]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优秀,跑赢大盘和创业板,环保子板块中固废涨幅最高,A 股环保股中玉禾田、启迪桑德、福龙马涨幅前三,安车检测、渤海股份、汉威科技跌幅前三 [29] 行业要闻回顾 - 海南省发布全域“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江西省住建厅公示建筑垃圾处置专项规划;上海市印发拆房垃圾、装修垃圾分拣残渣零填埋工作方案 [38][39] 重点公告汇总 - 涉及乐山电力、太阳能、上海电力等多家公司的股份解押、回购、激励计划、合同签署、债券发行、权益变动、业绩补偿、对外投资等事项 [40][41][42][43][44][45][46]
金圆股份(000546) - 000546金圆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7
2025-05-27 17:00
公司业务现状 - 捌千错盐湖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后续将对试生产线建设进行技术升级和优化,推进达产达效 [1] - 固废危废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和无害化处置业务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1] - 暂无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业务 [3] 应对市场问题策略 - 面对锂价大跌,将通过严格把控采购、管理过程等手段控制生产成本,通过技术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1] - 公司股价受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会持续关注市场走势,专注主营业务,提升市场表现 [2][3] 公司规划与战略 - 捌千错盐湖项目正常投产后,将不断优化技术和提升设备性能,保证持续稳定生产,尽早实现效益 [2] - 全面实施新能源 515 规划和双轮驱动战略,重点推进捌千错项目达产达效 [2][3] - 后续聚焦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加快捌千错盐湖项目试生产进度,稳步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强化成本管控 [3] 公司股权相关 - 潘颖女士就本次权益变动取得的股份,将继续履行赵辉先生此前作出的股份锁定承诺,并按规定执行,已出具《减持承诺函》 [2] - 浙江华阅付款进度按协议约定正常履行,公司尚在与相关方接洽部分子公司股权或债权资产处置事项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67.34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3,971.45 万元 [3]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7.43 亿,毛利润 -870.2 万元,归属净利润 1617 万元 [3] 公司合作与重组计划 - 暂无引进战略合伙人或重组的计划 [2][3]
应对行业低迷 *ST清研以新合伙人方式驱动未来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21:1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7317.15万元,同比下降48.33%,归母净利润-1821.66万元 [1] - 因营收未达1亿元被"*ST",主要因终止与资产质量恶化客户的合作及另一交易中断 [1] - 污水处理工艺包销售从2023年1.26亿元降至2024年5190.61万元,降幅58.91% [2] 行业环境与竞争 - 行业模仿者增多,市场竞争恶化,同行不惜成本抢占市场 [2] - 地方政府资金紧张导致项目结算困难,行业普遍面临回款难题 [2] - 工程总包公司因回款问题退出市场,公司传统项目获取方式受阻 [2] - 项目质量下降,甲方招标要求高但预算低,企业需低价抢单 [2] 技术与业务模式 - 核心技术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曾助力深圳9条黑臭河道治理 [4][6] - 坚持"提供海鲜而非开酒楼"模式,专注治污设备技术不涉足工程 [4][6] - 上市时仅88名员工,人均利润百万元,人员集中在技术研发 [8] 资金与并购策略 - 2024年底账面存款3.21亿元,短期理财1.74亿元,资金充裕 [7] - 并购福建通海镍业51%股权,估值从1.5亿元降至8000万元 [7] - 通海镍业主营固废危废资源化,拥有福建危废处理牌照 [7] 战略转型与新方向 - 推出"新合伙人战略",通过共同投资运营拓展污泥处理、工业废水等领域 [9][10] - 已进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危废固废资源化等新市场 [9] - 资金可撬动15亿元投资,重点支持创新团队而非规模扩张 [11] 历史背景与定位 - 脱胎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首个由实验室科研人员直接创业的上市公司 [4] - 办公地点仍设在研究院内,团队规模100余人,风格务实 [4] - 创始团队早期提供专利技术服务,后转型设备制造避开工程竞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