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圣诞用品
icon
搜索文档
中欧班列中断,义乌圣诞商品提前运出“逃过一劫”
第一财经· 2025-09-23 10:18
2025.09. 23 本文字数:228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缪琦 封图 来源 | 新华网 "我们新装货柜已经决定走海运了。"义乌帽业外贸人陈鑫平9月22日告诉第一财经,原本通过中欧班 列运往欧洲的货物被迫另寻出路。 近期,波兰口岸关闭引发中欧班列中断备受关注,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跨境电商及进出口带来了影 响。面对一年中最关键的备货旺季,货代及外贸企业抓紧应对,但季节性强的商品受运输时效拖累也 可能错失销售良机。 图片来源:新华网 改道或转海运"应急" 也就在4天前,陈鑫平等义乌外贸人收到了义乌市天盟实业公司(下称"天盟实业")发出的"关于波白 口岸临时关闭相关情况的通知"。作为"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营商,天盟实业明确告知,波兰马拉舍维 奇口岸于当地时间9月12日起暂时关闭。获悉该情况后,公司立即成立应急工作组,并第一时间派遣 德国子公司负责人及波兰同事赶赴马拉舍维奇口岸,实时了解现场动态。同时保持与铁路部门、政府 机构的密切沟通,及时反馈一线情况,并与境外代理共同制定应对方案,以最大限度减少该事件带来 的影响。 以欧洲为主要市场的深圳堡森三通物流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王志从告诉第一财经,有部分 ...
中欧班列中断:中国制造紧急转海运,义乌圣诞商品已提前运出
第一财经· 2025-09-23 09:43
更多货物转向海运可能推高海运价格 "我们新装货柜已经决定走海运了。"义乌帽业外贸人陈鑫平9月22日告诉第一财经,原本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的货物被迫另寻出路。 近期,波兰口岸关闭引发中欧班列中断备受关注,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跨境电商及进出口带来了影响。面对一年中最关键的备货旺季,货代及外 贸企业抓紧应对,但季节性强的商品受运输时效拖累也可能错失销售良机。 改道或转海运"应急" 也就在4天前,陈鑫平等义乌外贸人收到了义乌市天盟实业公司(下称"天盟实业")发出的"关于波白口岸临时关闭相关情况的通知"。作为"义新 欧"中欧班列运营商,天盟实业明确告知,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于当地时间9月12日起暂时关闭。获悉该情况后,公司立即成立应急工作组,并第 一时间派遣德国子公司负责人及波兰同事赶赴马拉舍维奇口岸,实时了解现场动态。同时保持与铁路部门、政府机构的密切沟通,及时反馈一线 情况,并与境外代理共同制定应对方案,以最大限度减少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其中,对于当前滞留在布列斯特(波兰与白俄罗斯接壤的口岸)或沿途的集装箱,天盟实业建议,可选择改成南通道线路、圣彼得堡线路发运至 原目的站。对于已入场的集装箱,将保持正常发运状态,而未进 ...
圣诞用品出货“热” 义乌商户赶工“忙”
新华社· 2025-08-30 22:39
(文章来源:新华社) 记者日前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圣诞专区内调研看到,从传统圣诞树、彩灯到新式智能装饰,节日商品琳琅 满目,经营户一边用多语种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一边快速记录订单信息,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在十几公里外的加工工厂与仓储区,流水线全速运转,一箱箱封装完毕的货物正被发往世界各地。 今年,义乌圣诞用品出口的生产和出货高峰较往年提前1至2个月,拉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成为新 的增量市场。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更趋复杂,越来越多的义乌企业主动转型,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打造"护城河",力求在逆势中实现突围。 人民财讯8月30日电,8月热浪蒸腾,"世界超市"义乌进入圣诞用品发货的最后冲刺期。 ...
义乌老板“离家出海” 离客户再近一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9:55
核心观点 - 义乌企业通过开设海外集合店、建立跨境物流和本地化团队等方式加速品牌出海 以更近距离服务全球客户并实现共赢 [1][4][5][7] 场所出海策略 - 在肯尼亚内罗毕开设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 采用整店出口模式并配备多语种商品介绍和商家联系渠道 [1][2] - 迪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已运营超3年 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 成为当地商业打卡点 [4] - 全球布局约60个品牌出海项目 覆盖人口达20亿 [4] 物流与本地化运营 - 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跨境物流站点"实现3天达东南亚、7日达欧美的物流效率 [5] - 跨境物流站点集成营销中心、直播基地和售后服务中心 实现24小时本地响应 [5] - 海外直播间采用外籍团队联合销售 实现深度本地化运营 [5] 市场表现与产能 - 2024年上半年义乌进出口总值4058.3亿元 同比增长25% [9] - 3D打印玩具等产品在跨境电商平台热销 新厂投产后产能大幅提升 [7] - 为满足美国采购商圣诞用品订单 将生产任务分解至浙江周边地区并零时差沟通 [8] 合作模式创新 - 采用海外团队市场认知优势与中国团队交付速度、成本控制优势结合的双轮驱动模式 [7] - 通过让利客户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帮助美国采购商度过关税难关 [7][8]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8月25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5 08:08
脑机接口行业发展 - 翔宇医疗发布五大系列13款脑机接口设备并牵头组建康复技术创新联合体 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1] - 呼和浩特市落地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为医疗场景落地提供政策保障[1] - 脑机接口处于技术加速变革期 产业链中上游技术进步推动下游应用突破 国内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1] A股上市公司分红情况 - A股1688家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中97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288家发布中期分红方案合计拟分红1646.98亿元[1] - 119家公司半年度拟现金分红超1亿元 56家超3亿元 21家超10亿元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石化、牧原股份分红金额居前[1] 央行流动性管理 - 本周公开市场将有20770亿元逆回购、3000亿元MLF及9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2] - 央行8月两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通过逆回购净投放和MLF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 义乌圣诞用品出口 - 义乌圣诞用品出口高峰较往年提前1至2个月 拉美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新增量市场[3] - 企业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打造护城河 智能装饰等新式产品出口增长明显[3] 北交所上市公司调研 - 8月以来超20家北交所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聚焦业绩增长动力、新产品布局及海外市场拓展[4] - 多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并拓展新能源、半导体等高潜力赛道 华源证券、易方达基金等机构积极参与调研[4] 光伏行业业绩 - 爱旭股份、弘元绿能等光伏组件厂商上半年实现减亏或扭亏[4] - 多晶硅价格调整被下游市场接纳 组件价格有望回归成本线 行业维持低负荷生产和低毛利率成常态[4] 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寒武纪自2023年以来累计涨逾20倍 市值超5000亿元 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5] - 人工智能、芯片等板块领涨 多只科创主题ETF交投活跃 重仓寒武纪的主动权益基金净值涨幅达30%-40%[5] ETF市场动态 - 超1000只股票ETF中逾四成净值创新高 集中在科创方向[6] - 芯片、人工智能等科技类ETF表现突出 消费和新能源主题ETF修复节奏落后[6] - 券商加大ETF业务布局 7月成交额及交易账户数据显示头部券商地位稳固[7] 保险资管及债券基金业绩 - 4家保险资管机构合计营业收入69.25亿元同比增长15.4% 净利润34.94亿元同比增长29.3%[7] - 南华瑞泽债券A净值增长率6.15%超越基准6.21个百分点 南华瑞利债券A涨幅2.04%超越基准2.18个百分点[7]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 浮动费率基金有望转入常规化审批并扩容至"固收+"产品[6]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有望公开征求意见[6]
“世界超市”新变化:圣诞用品出货忙 商户创新谋突围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01:47
行业出口趋势 - 圣诞用品出口高峰较往年提前1至2个月 生产和出货周期前移[1][3] - 1至7月浙江圣诞用品出口额达91.1亿元 同比增长23% 其中6至7月出口66.4亿元占比72.9%[3] - 5月单月出口量同比增幅超90% 义乌港日均超1200个集装箱通关[3] 市场结构变化 - 拉美和欧盟成为主要增量市场 前7个月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34.7%和55.4%[4] - 拉美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订单持续增长 哥伦比亚和墨西哥订单量增长近5倍[3][4] - 两大区域合计占义乌圣诞用品出口总额七成以上[4] 企业运营策略 - 企业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打造护城河 推出个性化智能产品及国风系列新品[1][5][6] - 采取多元化市场布局 在巩固欧盟市场基础上拓展南美、东南亚及国内市场[4][6] - 通过国际展会和线上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 应对订单不确定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5] 供应链优势 - 义乌每年向100多个国家出口2万多个品类圣诞用品 产业链体现中国制造韧性[3][4] - 供应链能同时提供符合欧盟标准的高品质产品和经济型选择 形成梯度产品矩阵[4]
浙江义乌:“世界超市”提前开启“圣诞时间”
新华网· 2025-08-19 16:34
作者:孔令杭 赵李婷 宋继添 勉栩坤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杭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浙江圣诞用品出口额达91.1亿元,同比增长23.0%。 在义乌圣诞用品出货高峰的背后,今年市场还呈现出提前下单、提前交付的新趋势,商家积极应对,全力保障产品及时送达全球市场。 距圣诞节还有四个多月,有"世界超市"之称的浙江义乌已提前进入"圣诞时间"。 从圣诞树到各类装饰摆件,当地工厂和市场一片繁忙,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
“奋楫笃行”2025年中经济系列报道 关税战之后,义乌更火了
人民网· 2025-08-04 15:26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中国外贸同比增长2.9% 其中出口大幅增长7.2% [1] - 义乌上半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 [8] 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 义乌对非洲 拉丁美洲 东盟和欧盟进出口额分别增长24.4% 15.2% 43.7%和21.3% [5] - 圣诞用品出口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种超2万种 [2] - 企业持续发展拉丁美洲 欧洲等地区客户 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2][4] 企业竞争力提升 - 3D打印玩具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生产 在产量 质量 色泽等方面建立行业优势 [1] - 新厂投产后产能扩大1倍 新材料应用使成本降低4%且质量提升 [1] - 企业计划将大部分利润投入产能扩张 生产管理向先进制造业看齐 [1] 境外市场拓展举措 - 上半年683家外贸企业 1424人次参加91个境外展会 其中团组参展13个 [5] - 外商来义乌采购人数同比增长19.6% [6] 商贸基础设施升级 - 全球数贸中心招商出现抢铺现象 婴童美妆板块900商位吸引1.9万户抢购 竞争比例超20:1 [7] - 商铺投标价格显示27.5平方米标准商位起价达369.4万元 [7] - 一区商铺租金持续上涨 4.5平方米铺面年租金从13万涨至23万 [7] 政策支持环境 - 中国推出过境免签 离境退税 跨境便利支付等政策组合拳 [6]
这一年,中国出口了多少“全球爆款”?
吴晓波频道· 2025-06-22 09:30
中国制造全球化渗透 - 中国出口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 [5] - 手机、锂电池、集成电路、玩具、柴油等品类位列中国出口总额TOP10,天然漆木家具等小众产品出口金额超6亿美元 [6] - 美国、越南、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德国、马来西亚、荷兰和墨西哥是中国出口十大主力市场 [7] 生活消费品出口亮点 - 义乌产"太阳能风扇帽"一周内冲进美国TikTok销量总榜第27名,运动户外类目第2位 [1][2] - 印尼98%以上大蒜进口自中国,2024年进口量达57.58万吨,批发价达16元/公斤 [11] - 中国大蒜出口量占全球75%以上,2024年出口量249.34万吨(+9%),出口额38.74亿美元(+25%) [13][14] - 美国99%家用烤面包机、90%微波炉为中国制造,烤面包机套餐曾创TikTok英国区日销10万美元纪录 [16] 节日与娱乐产品 - 中国圣诞产品垄断全球80%市场,2024年出口额59.83亿美元,美国85%圣诞装饰依赖中国供应 [21][22] - 2024年中国玩具出口额398.7亿美元,占美国玩具进口总额76.3%,对美出口105.5亿美元(+4.3%) [24] - 水晶饰品受Z世代追捧,江苏东海县水晶交易额46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50亿元 [28] 新能源产品出口 - 2025年Q1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43.9%),4月单月出口20万辆(+76%) [31] - 比利时为中国新能源车最大出口市场,2024年进口27.43万辆(占15.35%),德国40%新能源车从中国进口 [33]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口美国153.15亿美元(+13%),占锂电池总出口额25% [36] - 太阳能电池2024年出口77.9亿个(+38.2%),荷兰、巴基斯坦、沙特等为主要需求国 [36] 行业趋势 - 中国产品从节日装饰到日常家电、从食材到新能源,已深度嵌入全球家庭生活场景 [37] - 出口结构呈现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的趋势,体现产业链创新力提升 [38]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成为满足全球家庭需求的重要供给来源 [39]
圣诞订单飙升120% 专家解析外贸“618”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6-19 21:21
圣诞采购潮提前爆发 - 美国买家对圣诞配饰采购量同比飙升120%,玩具类商品订单量激增6倍,圣诞订单高峰期提前3个月至6月爆发[1] - 2025年1—4月浙江义乌圣诞用品出口额达3.1亿元,同比增幅107.4%,4月单月出口1.9亿元,同比增长106.4%[1] - 行业预测二季度圣诞用品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外贸企业正经历关税政策窗口期引发的"圣诞采购潮"[1] 关税窗口期驱动订单集中释放 - 中美达成关税协议暂停24%对等关税,保留10%基础税率及20%定向税,形成90天关税窗口期[3] - 美国采购商为降低关税成本将三季度订单集中至6月,圣诞用品、工艺品等行业订单量井喷[3] - 广西工艺品公司大促期间销量增长20%—30%,广东玩具厂商加班赶工,福建陶瓷企业恢复暂停订单生产[3] - 义乌企业采用"半成品+海外仓"模式将交货周期压缩至20天[3] 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 供应链布局向"多极市场+多中心生产"转型,挖掘RCEP和"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潜力[5] - 通过技术改造、智能制造和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从量到质的突破[5] - 建立常态化政策风险预警机制,跟踪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动态以应对潜在风险[5] - 企业着眼长远布局,深耕新兴市场并推进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6] 短期增长的结构性风险 - 订单激增反映企业对90天后关税回升的担忧,属于政策不确定性的应激反应[4] - 当前订单存在"前置效应",未来需求被集中透支,窗口期结束后订单量可能先降后稳[4] - 若关税政策重新抬升,前期透支需求将导致订单下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