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射频器件
icon
搜索文档
无人机图传“功率困局”,何解?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5 08:56
近年来,"低空"正从被忽视的闲置空间,成为推动经济范式升级的新维度资源,低空经济已 被明确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而无人机作为这一领域的核心载体,也正在迎来从消费级 到工业级的关键跨越。 据行业数据显示,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已率先实现规模化普及,以大疆为例,其去年营收达500 亿,今年更向1000亿规模迈进;而在工业领域,大功率无人机需求正以每年20%的速度高速 增长,尤其是随着传感器精度、动力系统效率与通信传输能力的持续突破,无人机的应用边 界不断拓宽——从警用巡逻、农业植保,到电力巡检、森林防火,再到应急救援与影视航 拍,工业级无人机已成为诸多行业提质增效的"标配工具"。同时,政策层面的加持更为工业 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低空经济浪潮下, 无人机图传技术迎来"功率革命" 因此,针对远距离传输的高附加值场景,GaAs方案逐渐难堪重任,此时LDMOS 就成为了更优 选。 华太电子选择在此时推出12V LDMOS PA方案,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技术积累与市场需求的双重 考量。 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背后,"远距离、大功率"的无人机图传需求已成为刚需。不难理 解,跨山区的电力线路监测、大范围的森林防 ...
超2000万股!武汉凡谷实控人父子拟携手大减持
深圳商报· 2025-10-21 09:17
减持计划核心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孟庆南及其一致行动人孟凡博计划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0,498,57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1] - 按公告日收盘价13.09元/股计算,本次减持套现金额或达2.68亿元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1月11日至2026年2月6日,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 [1] - 孟庆南个人计划减持不超过10,714,03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680% [1] - 孟凡博个人计划减持不超过9,784,53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320% [1] 股东持股变动情况 - 减持前,控股股东孟庆南、王丽丽及其一致行动人孟凡博、王凯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93,244,809股,持股比例约为42.9169% [2] - 若本次减持计划按上限实施,上述股东合计持股将降至272,746,235股,持股比例降至约39.9169% [2] - 公司董事会强调减持计划实施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 [2]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孟凡博先生为公司新任董事长,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其本次拟减持股份未超过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符合相关承诺 [2] - 公司近期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孟凡博为董事长,王丽丽为副董事长,并聘任了新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2] 公司基本面与业绩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射频器件和射频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3] - 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76亿元、0.84亿元、0.53亿元 [3] - 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90% [3]
信维通信(300136):传统业务基本盘稳健 卫星与汽车业务构筑新成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0 08:36
核心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是国内射频器件领域龙头企业 主营业务涵盖天线及模组 无线充电模组 EMI/EMC器件 高精密连接器 声学器件 汽车互联产品与被动元件等多类产品[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 商业卫星通信 智能汽车 物联网等多个高增长领域[1] - 是国内外多家头部科技企业的天线主力供应商[1] 传统业务发展现状 - 在天线 无线充电与精密结构件等传统优势领域持续领先 产品广泛覆盖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客户[2] - 无线充电业务受益于智能手机 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汽车对Qi2x等标准模块的快速普及[2] - 精密结构件业务凭借轻薄耐腐电池壳等创新产品持续获得大客户订单[2] 新产品拓展进展 - LCP天线模组已在北美大客户实现规模交付 并配合多家头部客户推进方案研发[2] - UWB模组已在智能汽车钥匙 智能门锁 医疗设备等领域批量出货 并持续拓展至物联网 人形机器人等新场景[2] - 商业卫星通信领域已实现高频连接器 毫米波天线等产品突破[3] 商业卫星通信业务 - 已向北美客户供应终端连接器与天线产品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批量交付[1][3] - 积极拓展国内商业卫星客户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供天线 连接器 结构件及整机级解决方案[1] - 与北美客户持续合作并预计下半年批量供货 同时积极导入国内新兴商业卫星客户[3] 智能汽车业务布局 - 持续深化与国内外主流主机厂及Tier1供应商合作[3] - 车载无线充电模组等传统优势产品定点项目持续增加[3] - 在车载雷达 大功率无线充电 USB Hub及高速连接器等新品类别不断突破[3] - 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有望在未来2-3年显著贡献业绩[3]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97.05亿元/109.2亿元/123.4亿元[3] - 预计归母净利润为7.29亿元/8.14亿元/9.7亿元[3] - 对应PE为34/31/26[3]
中国射频器件市场现状调查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24 23:09
中国射频器件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行业定义与分类 - 射频器件行业界定为涉及信号发射、接收及处理的电子元器件,与功率半导体、电力电子元器件存在概念交叉但功能独立[4] - 按控制程度、驱动信号性质、载流子类型等维度细分为四大类,包括滤波器、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等核心产品[4] - 行业归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电力电子类别,专业术语如GaAs、SiC等材料技术为关键基础[4][6] 宏观环境分析(PEST) - **政策环境**:国内建立覆盖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的四级标准体系,31省市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射频器件国产化发展[4][5] - **经济环境**:行业规模与GDP增速呈正相关,2023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XX亿美元(未披露具体数据)[5][6] - **技术环境**:国内企业重点突破GaAs、SiC等材料工艺,专利申请人以三安光电、卓胜微等头部企业为主[5][6] 全球市场格局 - 2023年全球射频器件市场规模中,美国、欧洲、日本合计占比超60%,村田、Skyworks、Qorvo三大国际厂商垄断高端市场[6][7] - 细分产品结构显示滤波器占比最高(约40%),5G基站及智能手机为两大核心应用场景[6][7] - 未来5年全球市场CAGR预计保持8%-10%,中国厂商通过并购加速参与国际竞争[7][8] 中国市场供需 - 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约XX亿元,国产化率不足30%,进口依赖度较高(未披露具体数据)[7][8] - 代表企业如卓胜微、麦捷微电子聚焦中低端射频开关和滤波器,高端功率放大器仍依赖进口[11][12] - 核心痛点包括材料工艺落后、高端人才短缺,SiC/GaN原材料供需缺口达XX万吨(未披露具体数据)[8][9]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原材料环节Si/GaAs/SiC/GaN四大材料中,SiC国产化率最低(<15%),制约下游器件性能[9] - 中游器件厂商形成长三角(卓胜微)、珠三角(信维通信)两大产业集群,CR5市占率约35%[11][12] - 下游应用以手机(45%)、通讯基站(30%)、物联网(15%)为主,5G基站滤波器需求年增25%[10][11] 重点企业案例 - **三安光电**:垂直整合GaAs晶圆制造,射频前端模块已进入华为供应链[11] - **卓胜微**:国内射频开关龙头,2023年市占率达12%,LNA产品性能对标Skyworks[12] - **麦捷科技**:SAW滤波器国产替代主力,良率提升至85%但仍低于村田(95%)[12][13] 未来趋势预测 - 2025-2031年国内市场CAGR预计12%-15%,国产化率目标提升至50%[15] - 技术路径向第三代半导体(SiC/GaN)迁移,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需从当前5%增至8%[15][16] - 新兴应用如车联网、卫星通信将贡献增量市场,射频模组单价有望下降20%-3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