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演艺
搜索文档
“虎鲸超越班”来了,为青年演艺人才提供“全职化”发展路径
扬子晚报网· 2025-11-17 14:31
"虎鲸超越班"不仅面向在校生、应届毕业生,还涵盖已毕业的社会人士。该负责人介绍,选拔通过者将成为虎鲸文娱的全职艺人,获得持续稳定收入。在 后续培养过程中,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实施定制化培养方案。"我们的人才体系正在立体化、完整化,逐步实现从内容源头到荧幕、舞台呈现的全链条打 通。希望有更多横跨影视、戏剧、音乐等领域的复合型演艺人才从这里走出来。" 这是继"春苗编剧计划""海纳青年导演计划"之后,虎鲸文娱推出的又一重磅人才培养计划,也是虎鲸文娱人才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阿里大文娱 品牌焕新为虎鲸文娱,在继续坚持"内容+科技"双轮驱动的同时,人才也被其视为发展的核心动力。虎鲸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樊路远曾表示,人才是推 动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未来将坚持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育体系,助力影视行业人才发展。 当下,新人机会少、冒头难,青年演员们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不少人因为接不到戏、难以维持生计而被迫转行。"虎鲸超越班"业务负责人表示, 希望持续支持年轻人,让更多有潜力、有实力的好演员能够坚持下去,沉下心来打磨演技、追逐梦想。有业内人士指出,区别于短期培训机构"速成化、 碎片化"的模式,"虎鲸超越 ...
广东文化产业千岗齐发,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你接“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1:48
招聘活动概况 - 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专场招聘会定于2025年11月15日09:00-14:00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举办 [1] - 活动预计有80家左右单位参与,释放千余个岗位 [1] - 现场设置五大主题招聘专区,提供超千个优质岗位 [2] 参与企业与机构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参与招聘,岗位包括记者、项目运营、全栈研发工程师、驻点研究员、财经新闻编辑等 [1] - 动漫游戏领域头部企业腾讯游戏、网易游戏、三七互娱、趣丸网络齐聚现场,释放研发、运营、美术等多方向岗位 [2] - 影视动漫板块参与方包括华强方特(《熊出没》制作方)、奥飞娱乐(《喜羊羊与灰太狼》拥有者)、广州薄荷糖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2] - 其他主要参与机构包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电影集团、深圳保利剧院、广州大剧院等文化演艺机构 [2] 活动聚焦领域与特色 - 招聘活动聚焦广东文化产业“六大政策包”重点支持领域,涵盖影视、演艺、动漫、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热门板块 [1] - 现场同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邀请文化行业领军人物分享实战经验与成长路径 [2][3] - 设置“文化产业创意市集”,集中展示大湾区在“科技+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产业成果,涵盖文化科技、非遗美学、潮玩IP、影视空间四大板块 [2][3] - 设置政策展示区集中解读文化产业“六大政策包” [3]
老字号影剧院更新迭代 上海打造新“戏台”(探访·城市更新)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3
行业规模与地位 - 上海拥有358家影院和2217块银幕 规模体量位居全球城市首位 [1] 老字号影剧院升级举措 - 兰心大戏院通过精细化修缮实现"修旧如旧" 采用专业脱漆剂处理泰山砖 泥敷与砂洗处理花岗岩 并安装吸音板优化听觉体验 [2] - 大光明电影院将普通餐饮区改造为电影文化主题餐厅 活化利用顶楼露台空间开发多元体验场景 [4] - 美琪大戏院进行技术升级 新增8根钢立柱和445平方米独立钢架体系 舞台荷载能力提升至原1.5-2倍 机械精准度与运行速度显著提升 [6] 运营成效与增长 - 兰心大戏院年客流量和营业收入预计较修缮前增长20%以上 成为上海国际喜剧节主会场 [2] - 大光明电影院主题餐厅在电影节期间客流量较平日提升50% 通过露天放映和歌舞表演增强体验 [4] - 美琪大戏院技术升级后具备承接国际顶尖剧目的能力 可支持20多次布景变化的复杂剧目需求 [6] 业态创新与融合发展 - 大光明电影院创新打造银幕与城市天际线"同框"的露台观影场景 实现餐饮与观影的业态融合 [3] - 主题餐厅包房运用武侠电影元素投影竹林与武打画面 结合小青龙竹笋等特色餐食创造沉浸式体验 [4]
陈佩斯《戏台》即将大银幕上映
第一财经· 2025-07-22 18:50
电影《戏台》市场表现 - 电影《戏台》改编自同名话剧 截至7月22日12时点映及预售票房突破五千万元 [2] - 话剧《戏台》自2015年首演以来已演出超360场 吸引超35万人次观看 社交平台口碑较高 [2] - 2024年话剧《惊梦》位列演出市场话剧门类票房第一 巡演开票秒罄 [8] 创作背景与内容特点 - 电影《戏台》设定在民国初年 讲述军阀混战背景下戏班面临"戏比天大"与"活命要紧"的抉择 角色命运因强权压迫产生荒诞冲突 [6] - 电影版结局与话剧版不同 新增戏剧冲突层次 喜剧技术层面完成进取和提高 [7] - 陈佩斯透露《惊梦》比《戏台》更适合电影化 但投资更高因场景宏大涉及城市争夺战 [8] 主创团队与行业影响 - 陈佩斯时隔32年重返电影领域 以71岁高龄担任导演/编剧/主演 坦言数字技术变革带来全新挑战 [2] - 影片集结黄渤 姜武 尹正等演员 陈大愚延续家族喜剧路线饰演官迷角色 [6][4] - 陈氏父子开创中国首个喜剧电影系列"二子系列" 以市井小人物颠覆传统权威构建喜剧情境 [4] 观众反响与IP开发 - 路演现场60后至00后观众跨代支持 朱时茂等老搭档力挺票房 [1][5] - 话剧《戏台》因剧场容量限制选择电影化 满足更广泛观众需求 [2] - 陈佩斯明确反对小品电影化 强调题材体量决定作品形式上限 [8]
朱媛媛:我总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虎嗅· 2025-05-21 19:29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关于演员朱媛媛的行业相关分析总结: 表演风格与生活积累 - 朱媛媛的表演风格深受生活经验影响,如切西瓜时用带把部分擦刀的细节来自生活实践[12] - 在《我的姐姐》中带孩子去游乐场舔杯壁的表演动作源于生活本能而非刻意设计[13] - 认为观众认可的表演本质是生活经验的转化,举例若演芭蕾舞演员会因缺乏相关体验而难以真实呈现[14] 角色塑造方法论 - 强调演员内心的感受力是关键,需捕捉生活中细微情绪和复杂人性[5] - 通过观察真实场景如葬礼上亲友的复杂情绪表现来丰富表演层次[6][7] - 将观察到快递小哥调整情绪的职业细节转化为表演语言[9][10] 职业选择与行业认知 - 曾因怀孕和育儿拒绝《潜伏》等重要片约,但认为"各戏有各戏的命"体现行业机遇的偶然性[18][19] - 对同行工作强度有深刻认知,理解红毯光鲜背后需要付出的职业代价[21] - 形成"戏中戏"的职业观,认为不同选择都能在各自舞台创造价值[22] 职业发展阶段 - 早期依赖天赋和本能表演,后期转向生活沉淀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表演方式[14] - 从《小红花》开始,生活积累与角色情感产生深度共鸣推动表演突破[4] - 当前阶段更注重"既投入又抽离"的平衡状态,将生活观察系统转化为表演资源[1][15] 注:原文主要聚焦演员个人经历和艺术理念,涉及行业运作和公司层面的直接信息有限,以上分析基于可提取的职业相关要素进行结构化整理
演员朱媛媛去世 丈夫辛柏青:这五年,她坚定自信笑容温暖
央视网· 2025-05-21 13:11
朱媛媛演艺生涯 - 朱媛媛于2025年5月17日因癌症去世,享年51岁,生前与癌症抗争近五年[2] - 1995年参演首部电视剧《一地鸡毛》[3] - 1998年凭借《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获北京市电视艺术春燕奖优秀女主角及金鹰奖观众最喜爱女主角[3] - 2004年因《浪漫的事》提名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及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3] - 2006年凭借《家有九凤》获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4] - 2007年因电影《天狗》获金凤凰奖表演学会奖,并提名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4] - 2013年在话剧《大宅门》中一人分饰三角[5] - 2016年主演电视剧《小别离》[6] - 2021年凭借《送你一朵小红花》获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女配角[7] - 2021年因《我的姐姐》获金鸡奖及百花奖最佳女配角[8] - 2023年参演电影《海洋传奇》,2024年出演电视剧《多大点事儿》[8] 行业影响 - 朱媛媛是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2] - 合作演员梁冠华发文悼念,称其"音容笑貌永留世间"[8] - 代表作包括《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浪漫的事》《天狗》《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