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化
搜索文档
领航中国·牢记嘱托看变化丨古老殷墟 时代重生
河南日报· 2025-10-28 07:54
殷墟博物馆运营表现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接待游客14万人次,其中10月4日单日接待2.3万人次,实现收入600万元,文创收入180万元,同比增长8% [2] - 自2024年2月26日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330余万人次 [2] - 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约2.2万平方米,馆藏文物近4000件套 [2] 展陈内容与特色 - 设有“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三大常设展览及“子何人哉”、“长从何来”、“车辚辚马萧萧”三个特色主题展 [2] - “子何人哉”展区首次展出110余片记载商朝小王子生活日常的甲骨,内容涉及祭祀、军事、田猎等 [3] - 展品包括大量刻辞甲骨、成组成套的铜觚、铜爵、铜斝以及各式玉器、陶器 [2] 科技应用与创新体验 - 广泛应用裸眼3D、XR、VR、全息投影、AI、多媒体等数字技术,提供可听可看可感的沉浸式体验 [1][4][6] - 设置10多处人机交互体验区,包括数字拼图、甲骨文闯关游戏、互动投影等 [6] - 联合腾讯SSV等共创数字互动展示屏,通过高精度三维模型等技术清晰展示16片甲骨的文化信息 [6] - 馆内建设有科技考古实验室、高标准文物展厅等设施,承担研究、修复、检测、教育等功能 [7] 文创产品与IP开发 - 注册“礼文宫”特色IP,已设计文创产品近800款,目前在售300多款 [8] - 文创产品类型多样,包括以《殷墟日历》、亚长墓兵器为原型的毛绒玩具、妇好鸮尊灵感设计的干发帽等 [8] - 推出甲骨文咖啡、甲骨文面条等独特消费体验 [8] 区域文旅协同发展 - 以殷墟为核心,安阳构建“馆内解码+城外延展”的文化活化体系,整合殷墟博物馆、洹河夜游、考古文旅小镇等资源推出6条精品线路 [9] - 开展夜游演出、无人机表演、灯光秀、剧本游等活动,城市中设置甲骨文路牌、雕塑、百座甲骨文书屋 [9] - 2024年上半年安阳市接待游客4994.7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22.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12.8% [10]
汇创意,聚新力 “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创意集市企业招募启动!
南方都市报· 2025-10-24 11:11
活动核心信息 - 活动名称为“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创意集市”,是“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专场招聘会”的重要配套活动 [1][4] - 活动将于2025年11月15日09:00—14:00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举行 [6] - 活动面向广东影视、演艺、动漫、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领域企业开放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8日 [1][6] 活动目标与定位 - 旨在集中呈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多元业态,构建链接优秀人才、先锋企业与特色文化的双向互动平台 [2] - 活动致力于打造文化产业“展示+交流+合作”的全新场景,让文化项目与品牌同台展示,促进企业、项目、人才、创意交流碰撞 [1] - 通过与招聘会形成“引才、引项、聚企、育才”的双驱联动格局,拓展文化产业展示与交流功能,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融合 [4]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现场规划设置“1个文化产业政策展示核心区 + 4个特色体验区”,共设置6—10个主题展示摊位 [2] - 活动采用“展、演、玩、购”多元融合形式呈现,让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与市场活力深度互动 [4] - 五大分区包括政策展示区、数字文化区、非遗美学区、潮玩IP区、电影时光区,分别聚焦不同文化产业领域 [3] - 数字文化区将展示虚拟人、XR沉浸式体验等文化科技融合成果,潮玩IP区聚焦粤产潮玩与原创IP设计 [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活动将集中展示文化企业与原创品牌的创新成果,展现广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 [4] - 通过促进文化项目推广、人才交流、行业合作,为文化项目落地、产业生态共建提供新契机 [4] - 活动采用“科技感 + 文化风”的空间设计,展现整体协调统一的视觉氛围,并凸显分区特色与企业个性 [2]
东芝电视携手《中国器乐大会》 还原国乐“声”入人心的力量
搜狐网· 2025-10-14 17:07
节目合作与品牌曝光 - 公司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金声玉振——中国器乐大会》的合作伙伴,其100 Z700QF型号电视在CCTV15节目开播中亮相 [1] - 合作旨在通过技术赋能文化传播,让观众在家中体验国乐现场的本真音色 [1][9] 产品技术特点与声学性能 - 产品搭载火箭炮SOUND音质技术平台,核心为2025年全新BRα芯片,实现了从硬件组合到算法驱动的跨越 [8] - 产品采用5 1 2声道架构与8声道独立驱动,能实时解析不同乐器的频率差异,精准还原和分离多种乐器声音 [8] - 产品配备158W大功率音响,能营造震撼的空间感和传递节奏的力量感 [5] - 通过高频优化技术精准还原笛声的婉转空灵,通过多声道调节技术突出合奏中不同乐器的特色且互不干扰 [5] - 技术基于公司73年的声学积淀,自1952年推出首台电视机并开创火箭炮音响,至今研发了行业首颗独立音质芯片BR等 [6][8] 市场定位与用户体验 - 产品针对居家使用普通设备播放国乐时容易丢失细节、声场扁平的问题,旨在破解用户体验痛点 [5] - 技术应用使观众在家中能经历不同风格的音乐会现场,如草原风格的马头琴曲和热闹欢腾的苗岭笙音 [6] - 合作打破了国乐传播的时空限制,使国乐从舞台瑰宝成为生活常客,走进千家万户 [9]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上 专家这样热议文化中的含“科”量
新华网· 2025-09-25 04:03
文化数字化应用案例 - 全景故宫平台实现四季流转漫游红墙黄瓦的沉浸式体验[1] - 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提供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目录和珍贵图像的跨时空对话功能[1] - 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利用人工智能破译古文密码并架设通往古人精神世界的桥梁[1] 敦煌研究院数字化成果 - 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30个洞窟高清壁画图像和全景漫游节目全球共享[2] - 全球78个国家访问资源库且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2] - 数字藏经洞云游戏通过场景再现展示藏经洞从发现到流失的全过程[2] 文物保护技术应用 - 博物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AI预测模型实现文物风险预警和自适应调控的预防性保护[2] - AI技术改变观众角色从信息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接收者[2] - 虚拟与现实融合技术增强博物馆与观众的连接和互动体验[2] 人工智能与艺术融合 -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新深度融合重塑艺术领域边界并呈现技术突破与伦理挑战并行的复杂图景[4] - 人工智能打开平行宇宙般的创作维度并推动人类与机器共同编织新的美学语言[4] - 人工智能重构艺术叙事新体系而非充当艺术的终结者[4] 数字化文化传播变革 - 数字化推动文化传播从单向输出走向互动共生模式[4] - 技术突破使文化传播从地域局限走向全球共享格局[4] - 数字文化发展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并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4]
2025服贸会 | 设立20个驻华使馆展区 “炫彩世界”带你“不出京逛世界”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25
活动概况 - 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于9月10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区启动 聚焦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通过展览展示 文艺演出 文旅推介等形式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1] - 活动升级文化体验 扩容展陈内容并强化平台功能 设立20个驻华使馆展区 展示特色商品和文旅资源[1][3] 文化体验升级 - 新增丝路漫游打卡和AI一键游世界互动体验 实现科技赋能文化沉浸式互动 增强观众参与感和体验感[3] - 新增室内外两大场馆直播联动环节 结合中轴线剪影和互动装置打造多感官体验空间[3] 展陈内容扩容 - 室内炫空间设立20个驻华使馆展区 室外新增时光长廊 主题插画展和十周年回顾展[3] - 呈现北京历史与现代融合 系统展示北京国际化形象和服务水平[3] 平台功能强化 - 联合北京市文旅局 市规自委 市政数局等单位开展入境游推广 中轴线推介和国际服务介绍[3] - 活动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围绕十年共架友谊桥繁荣文明百花园主题打造国际特色鲜明 文化气息浓郁 趣味互动性强的品牌活动[3] 文旅资源推介 - 佛得角共和国驻华大使表示航线开通后中国游客大幅增加 带动中国传统文化交流 计划在明年中佛建交50周年设立展台加深中国游客认识[4][5] - 乌干达 中非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等国驻华使馆代表上台推介本国文化资源 表达对双边人文交流合作的期待[5] 特色产品展示 - 展区商品琳琅满目 包括乌拉圭珠宝首饰 格鲁吉亚葡萄酒 秘鲁毛绒羊驼 约旦旅游手册与死海美容产品 科特迪瓦特色巧克力等[7] - 秘鲁使馆推出新颜色毛绒羊驼和蝴蝶标本盲盒 利用盲盒模式宣传旅游资源 伊朗使馆升级产品线 新增玫瑰保湿喷雾和小型地毯 更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9] - 格鲁吉亚使馆展示葡萄酒招牌名片 宣传悠久的酿酒历史和文化 增加中国消费者全面认知[9] 后续活动安排 - 未来4天9月11日至14日将持续在首钢园推出文艺展演 文旅推介 互动体验等活动 深化与全球各国的文化合作 创新交流形式和拓展合作领域[10]
“炫彩世界”十年之约:共绘“一带一路”文明互鉴新画卷
新京报· 2025-09-10 23:24
活动概况 - 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于9月10日在北京首钢园启动,是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活动主题为"十年共架友谊桥,繁荣文明百花园",近3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与国际组织代表参与 [1] - 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形式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2] 活动内容与亮点 - 活动内容全面升级,打造AI"一键游世界"、20国使馆展区、丝路集章兑换三大亮点,形成"天天有演出、处处可打卡、时时有惊喜"的国际文化嘉年华 [4] - 北京民族乐团民乐演奏开幕,北京演艺集团呈现获奖舞剧《五星出东方》精选片段及中国杂技团节目 [2] - 斯洛伐克、乌干达、印度尼西亚等国呈现特色节目,多国外交官登台推介本国文化资源 [3] - "炫舞台"每日推出不同主题演出,包括杂技体验日、戏曲主题日、儿童互动日和中外歌舞汇演 [4] - "炫空间"汇集20个驻华使馆展台,展示约旦死海美容产品、科特迪瓦巧克力、秘鲁钥匙扣等特色好物 [4] 科技赋能与服务 - 活动强化科技赋能文化,实现体验升级与内容扩容 [2] - AI"一键游世界"互动区与"丝路漫游"打卡点吸引大量观众参与,室外"时光长廊"融合中轴线剪影与互动装置 [4] - 平台服务功能显著强化,联合多部门推出9国语言场景式主题服务,覆盖支付、出行、学习、旅游、投资等多元内容 [5]
2025服贸会 | 设立20个驻华使馆展区,“炫彩世界”带你“不出京逛世界”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04
活动概况与定位 - 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于9月10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区启动,聚焦“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1] - 活动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形式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文明互鉴 [1] - 该活动是服贸会文旅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3] 活动特色与升级 - 本届活动升级了文化体验,新增“丝路漫游”打卡、AI“一键游世界”互动体验及室内外两大场馆直播联动等沉浸式互动环节 [3] - 展陈内容扩容,室内“炫空间”设立20个驻华使馆展区,室外新增“时光长廊”、主题插画展、十周年回顾展等 [3] - 活动强化平台功能,联合北京市文旅局等单位开展入境游推广、中轴线推介和国际服务介绍 [3] - 活动围绕“十年共架友谊桥 繁荣文明百花园”主题,旨在打造国际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趣味互动性强的品牌活动 [3] 国际参与与文旅推介 - 活动为各国展示多元文化及文旅资源搭建了重要平台 [4] - 佛得角共和国驻华大使表示,航线开通后由中国前往佛得角的游客大幅增加,并计划在明年中佛建交50周年之际设立展台 [5] - 乌干达、中非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等国驻华使馆官员在开幕式上推介本国文化资源,表达对双边人文交流合作的期待 [5] 参展商品与市场策略 - 活动展区商品琳琅满目,包括乌拉圭的珠宝首饰、格鲁吉亚的葡萄酒、秘鲁的毛绒羊驼、约旦的旅游手册与死海美容产品、科特迪瓦的特色巧克力等 [7] - 秘鲁驻华使馆展位推出新颜色毛绒羊驼及蝴蝶标本盲盒,利用盲盒模式宣传旅游资源 [9] - 伊朗驻华使馆展位调整产品策略,新推出更贴合中国消费者习惯的玫瑰保湿喷雾,并更新地毯产品线,新增多款价格亲民的小型地毯 [9] - 格鲁吉亚驻华使馆展位以葡萄酒为招牌名片进行文化宣传,吸引观众品尝咨询 [9] 后续安排与展望 - 未来4天(9月11日-14日)活动将持续在首钢园推出文艺展演、文旅推介、互动体验等系列活动 [10] - 活动旨在深化与全球各国的文化合作,不断创新交流形式、拓展合作领域 [10]
本市拟开发样式雷交互体验系统
北京青年报· 2025-08-11 02:19
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 北京市发布全国首个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围绕博物馆之城 演艺之都 书香京城 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形成六项需求榜单 [1] - 榜单由国家大剧院 国家图书馆 央视网 首都博物馆等文化场景方作为"出题人"提出真实需求 科技企业及高校作为"答题人"开展技术攻关 [1] - 项目征集以重点文化载体真实科技需求为导向 推动新技术 新产品 新模式和新解决方案在文化领域的应用 [1] 项目技术方向与应用场景 - 强调前沿技术深度赋能 打造智能伴游 AI互动剧场 数字博物馆 AI辅助智拍 图档沉浸式交互 空间视频生成等系统 [2] - 推动文化领域数字化 沉浸化 智能化升级 打造科技赋能文化的"北京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2] - "博物馆之城"方向包含三个项目:基于国产AI大模型的智能伴游导览系统 博物馆AI互动剧场体验系统 首钢园工业遗产人工智能数字博物馆 [3] - "演艺之都"方向为音乐类节目总谱解析与AI辅助智拍系统 "书香京城"方向为"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 "北京大视听"方向为AI+光场的超高清沉浸式空间视频生成平台 [3] 重点项目案例 - "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针对现存规模最大 体系最完整的古代建筑图像资源 开发VR大空间体验产品 [3][4] - 项目解决传统展陈缺乏沉浸感的问题 为建筑文化遗产现代转译树立新范式 贡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 [4]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收入12429.5亿元 同比增长13.2% [5] - 文化新业态企业营收8808.8亿元 同比增长15.9% 占全市文化企业营收72.1% [5] 项目申报要求 - 申报单位需为北京市注册企业或事业单位 拥有专业研究团队 近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 [5] - 申报需对榜单任务全覆盖 具有明确研究内容 建设方案 技术路径及可量化考核指标 截止日期8月21日 [5]
全国首个!北京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发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8 11:53
科技赋能文化政策发布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全国首个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1] - 榜单围绕"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和"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形成6项需求[3] - 项目需由企业牵头开展科技攻关,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4家[3] 文化产业发展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23.3亿元,同比增长13.3%[3] - 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比达72.1%[3] 重点项目方向 - 基于国产AI大模型的博物馆"智能伴游"导览系统研发项目[3] - 古代档案文献遗产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研发项目[3] - 面向音乐类节目的总谱解析与AI辅助智拍系统研发项目[3] 技术应用场景 - 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首钢园等文化场景方提出导览交互模式优化需求[3] - 技术团队依托前沿技术打造标杆应用场景[3] - 构建新场景解决方案,形成可推广的创新模式[3] 政策支持背景 - 《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印发[4] - 以人工智能、互联网3.0、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技术研发应用为主线[4] - 目标为实现文化领域数字化赋能与信息化转型[4] 实施路径 - 技术方与场景方深度配合解决需求痛点[5] - 推动典型标杆应用案例落地[5] - 构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生态[5]
近2000家企业参展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科技含量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3:33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全球35个国家的近2000家企业参展 规模创历届之最 [1] -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采用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举办 主会场设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 [1] 展馆设置与主题分布 - 主会场分为七个主题展馆 第一和第二展馆为文化产业综合馆 展示山西省各市及各领域文化发展成果 [1] - 第三展馆为文化科技馆 展示数字创意、动漫游戏、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领域 [1] 科技与创新亮点 - 参展企业涵盖新型旅游装备、智能体育、智慧文物、虚拟现实等领域 [1] - 展示机器狗、仿生机器人、低空驾驶、无人导览、地下考古方舱等新产品 [1] 文创展品与特色展区 - 文创展品覆盖传统工艺、特色非遗、红色文创、创意设计等七大类别 [2] - 首次设立"文创山西"主题展区 集中展示红色文创、时尚潮玩、官方文创三大核心板块 [2] - 文创展品呈现科技赋能文化遗产活化、特色IP生活化转型等四大亮点 [2] 文化活动与展会历史 - 策划"1+3+N"系列文化活动 包括重点项目签约、典型案例发布及特色活动 [2] - 山西文博会自2013年起每两年一届 已成功举办六届 是该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展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