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赋能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5服贸会 | 设立20个驻华使馆展区 “炫彩世界”带你“不出京逛世界”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25
9月10日,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区正 式启动。活动聚焦"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多种形式,搭建中外文 化交流平台,推动文明互鉴、文化交流。本届活动升级了文化体验、扩容展陈内容以及强化平台功能, 并设立了20个驻华使馆展区。北京商报记者在活动展区看到,各个展位上特色商品琳琅满目,观众纷纷 驻足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文旅资源。 新增"丝路漫游"打卡 第十届"炫彩世界"活动既是服贸会文旅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本届"炫彩世界"活动对文化体验进行了升级。科技赋能文化沉浸式互动,结合 AI"一键游世界"互动体验,活动新增"丝路漫游"打卡、室内外两大场馆直播联动等沉浸式互动环节,增 强观众参与感和体验感。 在平台功能强化方面,活动联合北京市文旅局、市规自委、市政数局等单位,开展入境游推广、中轴线 推介和国际服务介绍,系统展示北京国际化形象和服务水平。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余俊生表示,今年"炫彩世界"迎来了第十个年头,活动将继续践行共 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围绕"十年共 ...
“炫彩世界”十年之约:共绘“一带一路”文明互鉴新画卷
新京报· 2025-09-10 23:24
近30国使节云集首钢园,十余场异域风情演出轮番登场,北京以一场多元文化交融的盛会,向世界展示 文明互鉴的动人力量。 第十届"炫彩世界"活动既是服贸会文旅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通过 特色文艺展演、文旅推介和"护照打卡"集章等互动形式,打造一场兼具国际水准与文化底蕴的盛会。 9月10日,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文旅 服务专题展区正式启动。来自约旦、佛得角、摩洛哥等近3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与国际组织 代表齐聚首钢园9号馆,共同见证这一以"十年共架友谊桥,繁荣文明百花园"为主题的文化盛事。 特色节目轮番上演,展现中外文化融合魅力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多种形式,搭建中 外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文明互鉴、文化交流。 开幕式上,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余俊生表示,活动将强化科技赋能文化,实现体验升级、内 容扩容,将"炫彩世界"打造成服贸会国际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的品牌活动。 约旦哈希姆王国驻华大使胡萨姆·卡达耶·侯赛尼称该活动为"各国展示多元文化、深化民心相通的重要纽 ...
2025服贸会 | 设立20个驻华使馆展区,“炫彩世界”带你“不出京逛世界”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04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本届"炫彩世界"活动对文化体验进行了升级。科技赋能文化沉浸式互动,结合 AI"一键游世界"互动体验,活动新增"丝路漫游"打卡、室内外两大场馆直播联动等沉浸式互动环节,增 强观众参与感和体验感。 9月10日,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区正 式启动。活动聚焦"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多种形式,搭建中外文 化交流平台,推动文明互鉴、文化交流。本届活动升级了文化体验、扩容展陈内容以及强化平台功能, 并设立了20个驻华使馆展区。北京商报记者在活动展区看到,各个展位上特色商品琳琅满目,观众纷纷 驻足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文旅资源。 新增"丝路漫游"打卡 第十届"炫彩世界"活动既是服贸会文旅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搭建文旅资源推介平台 本届"炫彩世界"活动为各国展示多元文化、文旅资源搭建了重要平台。 佛得角共和国驻华大使阿林多・多罗萨里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和佛得角两国之间距 离遥远,虽然两国之间还没有开通直航航班,但是从北京出发至卡萨布兰卡转机到达佛得角已经较为方 便。在该航线开 ...
本市拟开发样式雷交互体验系统
北京青年报· 2025-08-11 02:19
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 北京市发布全国首个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围绕博物馆之城 演艺之都 书香京城 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形成六项需求榜单 [1] - 榜单由国家大剧院 国家图书馆 央视网 首都博物馆等文化场景方作为"出题人"提出真实需求 科技企业及高校作为"答题人"开展技术攻关 [1] - 项目征集以重点文化载体真实科技需求为导向 推动新技术 新产品 新模式和新解决方案在文化领域的应用 [1] 项目技术方向与应用场景 - 强调前沿技术深度赋能 打造智能伴游 AI互动剧场 数字博物馆 AI辅助智拍 图档沉浸式交互 空间视频生成等系统 [2] - 推动文化领域数字化 沉浸化 智能化升级 打造科技赋能文化的"北京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2] - "博物馆之城"方向包含三个项目:基于国产AI大模型的智能伴游导览系统 博物馆AI互动剧场体验系统 首钢园工业遗产人工智能数字博物馆 [3] - "演艺之都"方向为音乐类节目总谱解析与AI辅助智拍系统 "书香京城"方向为"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 "北京大视听"方向为AI+光场的超高清沉浸式空间视频生成平台 [3] 重点项目案例 - "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针对现存规模最大 体系最完整的古代建筑图像资源 开发VR大空间体验产品 [3][4] - 项目解决传统展陈缺乏沉浸感的问题 为建筑文化遗产现代转译树立新范式 贡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 [4]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收入12429.5亿元 同比增长13.2% [5] - 文化新业态企业营收8808.8亿元 同比增长15.9% 占全市文化企业营收72.1% [5] 项目申报要求 - 申报单位需为北京市注册企业或事业单位 拥有专业研究团队 近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 [5] - 申报需对榜单任务全覆盖 具有明确研究内容 建设方案 技术路径及可量化考核指标 截止日期8月21日 [5]
全国首个!北京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发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8 11:53
科技赋能文化政策发布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全国首个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1] - 榜单围绕"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和"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形成6项需求[3] - 项目需由企业牵头开展科技攻关,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4家[3] 文化产业发展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23.3亿元,同比增长13.3%[3] - 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比达72.1%[3] 重点项目方向 - 基于国产AI大模型的博物馆"智能伴游"导览系统研发项目[3] - 古代档案文献遗产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研发项目[3] - 面向音乐类节目的总谱解析与AI辅助智拍系统研发项目[3] 技术应用场景 - 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首钢园等文化场景方提出导览交互模式优化需求[3] - 技术团队依托前沿技术打造标杆应用场景[3] - 构建新场景解决方案,形成可推广的创新模式[3] 政策支持背景 - 《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印发[4] - 以人工智能、互联网3.0、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技术研发应用为主线[4] - 目标为实现文化领域数字化赋能与信息化转型[4] 实施路径 - 技术方与场景方深度配合解决需求痛点[5] - 推动典型标杆应用案例落地[5] - 构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生态[5]
近2000家企业参展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科技含量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3:33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全球35个国家的近2000家企业参展 规模创历届之最 [1] -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采用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举办 主会场设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 [1] 展馆设置与主题分布 - 主会场分为七个主题展馆 第一和第二展馆为文化产业综合馆 展示山西省各市及各领域文化发展成果 [1] - 第三展馆为文化科技馆 展示数字创意、动漫游戏、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领域 [1] 科技与创新亮点 - 参展企业涵盖新型旅游装备、智能体育、智慧文物、虚拟现实等领域 [1] - 展示机器狗、仿生机器人、低空驾驶、无人导览、地下考古方舱等新产品 [1] 文创展品与特色展区 - 文创展品覆盖传统工艺、特色非遗、红色文创、创意设计等七大类别 [2] - 首次设立"文创山西"主题展区 集中展示红色文创、时尚潮玩、官方文创三大核心板块 [2] - 文创展品呈现科技赋能文化遗产活化、特色IP生活化转型等四大亮点 [2] 文化活动与展会历史 - 策划"1+3+N"系列文化活动 包括重点项目签约、典型案例发布及特色活动 [2] - 山西文博会自2013年起每两年一届 已成功举办六届 是该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展会 [2]
陈远章:新时代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考
经济日报· 2025-07-29 08:08
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核心路径 - 坚持"两个结合"方法论,从溯古启新、中西互鉴、科技赋能、共筑共享四维度推进文明更新,筑牢民族复兴文化根基 [1] - 需通过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因子并赋予新时代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 以科技赋能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构建数字化文化资源库与智慧文旅项目,但需警惕技术异化风险 [6][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 - 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实现从线性继承到系统创新的范式转换 [3] - 需用现代眼光开采文化富矿,涵盖古典文学、哲学思想、历史文献、艺术形式等多元资源 [2] - 通过智慧教育平台、AR技术复原历史场景等手段增强文化体验,拓展数字传播边界 [7] 中西文化互鉴的战略价值 - 以"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东方智慧贡献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吸收西方管理方法、科学技术经验 [4]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需保持谦逊自信姿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多元文明共生 [4][5] - 文化互鉴体现民族自信,既能坚守文化根基又能开放包容参与全球对话 [5]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生态 - 需提炼中华文化精神标识,通过互联网创新传播形式与机制,构建多层次国际传播格局 [8] - 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可激发创造力,推动文化在现代社会重新定位 [9] - 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将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培养公众文化自觉与责任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