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党
icon
搜索文档
【环时深度】成立70年,日本自民党遭遇多重挑战
环球时报· 2025-10-29 06:26
自民党组织实力衰退 - 有权参与总裁选举投票的党员数量约为91.56万,比上届选举减少14万多人 [2] - 1991年党员人数峰值超过540万,2024年党员人数约为102万,比2023年减少6.2万人 [2] - 派系曾是决定性特征,现已弱化 [3] 自民党支持率与政治控制力下降 - 1955年成立时支持率为48%,1955-1993年平均支持率维持在40%-60% [4] - 1993-2009年平均支持率维持在30%-40%,2012-2020年安倍执政期间也维持在此区间 [4] - 安倍2020年下台后平均支持率维持在30%上下,2024年9月民调支持率为26% [4] - 从国会参众两院“一党独大”沦为“少数执政党” [5] - 今年7月参议院选举后,70%受访者认为执政联盟应与在野党进行政策合作 [5] 自民党历史地位与当前危机 - 自1955年成立以来大部分时间主导日本政治,形成“55年体制” [6][7] - 被描述为“最具统治力的政治机器”、“最成功的政党之一” [7] - 当前面临身份危机,不确定代表什么,也不知道该追随谁 [5] - 5名总裁候选人均认为自民党面临生存危机,但未提出摆脱危机的建议 [5] 政策应对与内部问题 - 面对经济停滞、人口老龄化等长期挑战,选择了短期利益,未能有效应对核心问题 [8] - 2024年曝光“政治黑金”丑闻,改革因党内支持者太少而无法实现 [8] - 近期总裁选举暴露出迎合极右翼民粹主义,未能认真面对移民填补劳动力短缺的现实 [9] - 实际工资涨幅停滞,物价上涨导致认为生活困难的人越来越多 [8] 未来前景与挑战 - 制定面向未来30年的“国家愿景”以迎接建党100周年 [10] - 在“统一教”和“政治黑金”丑闻后未能恢复广泛的公众信任 [10] - 被越来越多日本人认为陷入“稳定的衰退”,不敢彻底改革也不愿放弃既得利益 [11] - 政治理念、组织动员方式、对年轻人与女性的吸引力均在减弱 [12] - 由自民党主导的日本政治时代可能已走到尽头,进入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期 [12]
高市早苗“涉险过关”成日本首位女首相 “早苗经济学”或难奏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7:16
政治事件与市场反应 - 高市早苗于10月21日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的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 [2] - 首相选举结果触发了日元走弱、日股走强的“高市交易”,日经225指数连续两日创历史新高,21日收盘报49316.06点,盘中一度接近5万点 [2][9] - 与此同时,日元兑美元呈现贬值态势,截至北京时间21日下午6点,汇率为1美元兑151.9日元,周内贬值幅度为0.85% [2][9] 政策主张与预期 - 高市早苗在经济领域主张延续并强化“安倍经济学”,核心是大规模货币宽松和积极财政政策,被称为“早苗经济学” [5][10] - 其政策承诺将资金重点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和国防等战略性关键产业,市场预期这将为日本经济注入动力并加速转型 [10] - 市场对扩张性政策的乐观预期是导致日股上涨和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前任首相石破茂在财政政策上相对谨慎,而高市主张大胆推行宽松政策 [9] 联合执政格局 - 为确保执政,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签署联合执政协议,维新会以“阁外合作”形式参与,即其成员不进入内阁担任大臣 [2][6][7] - 两党结盟是出于现实政治考量,自民党在失去公明党支持后需要确保国会多数以推行政策,维新会则可借此首次成为执政党,提升政治影响力 [6] - 然而,两党在政治资金改革等议题上存在分歧,联合执政协议可能是一个妥协产物,未来政策推行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 [6][7] 经济前景与风险 - 截至2024财年末,日本国家债务总额达到1323.7155万亿日元,较上一财年增加26.554万亿日元,连续九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11] - 扩张性政策短期可能刺激总需求和战略产业投资,但长期会加剧日本债务风险,若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胀,侵蚀国民购买力 [10][11] - “高市交易”的持续性取决于高市能否在“少数执政”下成功推进改革、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走向,以及通胀能否转化为工资实质性增长等因素 [12]
最大党派“有条件”支持 泰国两年来选出第三位总理
环球时报· 2025-09-06 07:04
选举结果与政府构成 - 自豪泰党党首阿努廷在国会下议院投票中获得311票支持,超过所需过半数(246票),击败获得152票的猜格森,当选泰国新总理[2] - 阿努廷当选的关键在于获得控制下议院近三分之一席位的人民党的支持[1][4] - 根据协议,阿努廷承诺在提交施政报告后的4个月内解散国会,预计新大选将在明年2月或3月举行[1][3] - 人民党坚持不加入联合政府,继续保持反对党地位,这将导致阿努廷只能组建少数派政府[1][6] 政治协议与条件 - 为换取支持,阿努廷与人民党党首签署谅解备忘录,条件包括组织民选制宪会议并就新宪法起草进行全民公投[3] - 自豪泰党被禁止采取措施使其政府成为多数派政府[3] - 人民党承诺若阿努廷违背承诺,将可与其他政党一起发起不信任动议[6] 政治背景与权力更迭 - 此次总理选举是2023年国会下议院选举以来的第三位总理[2] - 前总理佩通坦因通话事件被宪法法院裁定违反宪法,于8月29日被解除职务[3] - 阿努廷领导的自豪泰党原为执政联盟第二大党,在今年6月佩通坦"通话门"事件后退出执政联盟[2] 他信动态与为泰党影响 - 前总理他信在新总理投票前一天突然乘机离开泰国前往迪拜,称是去体检,并计划于9月8日前返回泰国出庭[1][4][5] - 泰国最高法院将在9月9日裁定他信在医院的时间是否计入刑期,若裁定不计入,他可能重返监狱[5] - 路透社分析认为,阿努廷当选与他信的"政治失势"及为泰党的衰落紧密相关,为泰党此前争取到的工薪阶层支持已大量流失[4] 经济影响与挑战 - 泰国政府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仅为2%,远低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邻国[7] - 泰国经济正承受双重压力: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影响以及与柬埔寨的边境冲突[7] - 泰国下议院已于9月1日通过2026财年预算案,此举有望缓解投资者的担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