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建设

搜索文档
辽宁省:持续深化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推动全省数据中心集约化上云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1:13
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 辽宁省出台《辽宁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旨在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服务效能,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同发展 [1] - 方案配套制定了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数字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数字政府建设评价规则和数字政府标准规范 [1] - 未来三年将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深化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 [1] 基础设施建设 - 重点推动政务云、政务外网等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完善数字基座、人工智能等平台功能 [2] - 辽宁省已建成"两地三中心"省级数据中心支撑体系,省本级699个信息系统实现集中上云 [3] - 电子政务外网覆盖省市县各级政务部门及便民服务点,全省接入部门点位超过2.7万个 [3] 数据治理与共享 - 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制度和数据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数据资源整合汇聚 [2] - 强化政务数据跨层级共享、跨领域开放,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和有序流动 [2] - 推动数据要素向基层治理、公共服务场景高效赋能 [2] 政务服务优化 - 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机关运行"一网协同"、社会治理"一网统管" [2] - 推进非涉密业务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整合,打破"网络孤岛"和数据交换壁垒 [4] - 推动电子政务外网带宽扩容,增强数据传输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4] 技术升级与安全保障 - 推进IPv6应用和5G安全接入,构建高速稳定的网络传输通道 [4] - 严格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安全制度体系和技术防护体系 [2] - 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强化安全防护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风险防控 [2]
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政府运行新形态
辽宁日报· 2025-07-11 09:07
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辽宁省出台《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政府运行新形态,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1] - 数字政府强调全方位数字化转型,而非局部电子政务应用,需重塑政府职能与能力[1] - 目标到2027年建成"1131"数字政府体系,实现基础设施集约化、数据资源共享化、应用系统智能化[1] 基础支撑体系 - 强化云网设施支撑:提升政务云统揽能力,深化非涉密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整合[2] - 强化AI支撑:搭建"人工智能中台",提供知识库、接口调用等基础能力,探索智能问答、政策匹配等应用场景[2] - 建设共性应用平台:聚焦应急、水利、生态领域,开发防汛减灾、气象监测等个性化应用[2] 数据资源体系 - 推行公共数据统一目录管理,实现全省数据"一本账",共建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3] - 推动业务系统整合,核心职责业务全部建立专题数据库,开展数据供给能力提升行动[3] - 健全数据供需对接机制,制定共享责任清单,支持基层"数据只报一次"等创新应用[3] 数智应用体系 - "一网通办":扩展涉企增值服务,创新智慧政务应用[4] - "一网协同":健全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4] - "一网统管":加强城市治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数据融合与平台建设[4]
杭州余杭数字政府2.0建设加“数”前行
人民网· 2025-06-12 09:06
数字政府建设 - 余杭区推出"AI余杭"正式版,目标是实现政府履职高效化、群众企业便利化、基层减负显著化、公共数据价值释放和系统运行安全[1] - "AI余杭"已上线"PPT智创""公文智写""知识智搜"等通用AI应用,并纳入2025年重大改革项目[1] - 未来将以"12个区级智能体"为核心载体,推动AI成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1] AI应用场景 - "AI政企助理"提供24小时在线智能咨询服务,优化营商环境[2] - "AI社工助手"辅助社工进行事件处置、入户走访规划、知识管理和风险预警[2] - "AI慢病助手"为基层医生提供智能诊断建议、用药指导和随访计划,实现慢病管理标准化[2] 平台迭代与建设 - 余杭数字政府2.0明确19个区级重大应用迭代与3个新应用建设任务,优化"余省心""看余杭"等平台[2] - 注重应用平台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和协同联动,避免重复建设并实现优质应用共享[2] 数据产业发展 - 余杭区目标打造"数据获取最便利、数据人才最集聚、数据产业最安全、数据金融支持和保障最有力"的数据产业集聚区[2] - 规划以未来科技城为核心,良渚新城、余杭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的"1+2+N"数据产业载体布局[2] - 力争到2027年底新增重点数据企业1000家,规模以上数据企业50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