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消费零售

搜索文档
6000+家公司年报出炉:十大盈利行业、十大高增长行业、十大高薪行业....
吴晓波频道· 2025-05-12 08:30
核心观点 - 2024年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年报显示,中国经济呈现头部集中、科技领跑、消费复苏、出海转型等特征,半导体、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表现突出,传统行业分化加剧 [3][4][5] 市值分析 - 市值前500企业平均市值达1483亿元,较2023年增长241亿元,马太效应显著 [3][5] - 信息技术行业以21.2万亿元总市值超越金融(20.8万亿)成为第一,半导体行业(4.8万亿)超越石油石化成为黑马 [5] - 64家新晋500强企业中近4成来自制造业和硬科技赛道,地平线机器人、泡泡玛特等新锐企业上榜 [8] - 北京(109家)、广东(67家)、上海(57家)占据500强企业地域分布的45% [9] 营收表现 - 全市场总营收77万亿元,建筑(8.3万亿)、石油石化(7.4万亿)、银行(5.6万亿)贡献近三成 [11][12] - 半导体行业以19.3%营收增速领跑,耐用消费品(12.3%)、汽车(9.3%)紧随其后 [3][12][13] - 钢铁(-8.3%)、建材(-8.1%)、房地产(-5.1%)等传统行业全线负增长 [11] - 129家千亿营收企业中超7成来自传统行业,但增速TOP50集中于医疗、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 [13] 盈利状况 - 超七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2879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82家增幅超500% [14][15] - 银行(2.14万亿)、非银金融(5246亿)、石油石化(3744亿)净利润规模居前 [15] - 非银金融(15.5%)、电信服务(10.5%)、半导体(7.6%)净利润增速领先 [15] - 消费领域复苏明显,家电(12.3%)、体育娱乐用品(11.1%)零售额增速突出 [16] 海外业务 - 3369家企业海外收入达8.9万亿元,占总营收近20%,出海从工程制造转向生活方式输出 [18][20] - 日常消费零售(163.8%)、交通运输(33.1%)、消费者服务(28.7%)海外增速最高 [18][20] - 硬件设备(1.56万亿)、汽车(7735亿)、有色金属(7122亿)海外营收规模最大 [20] 人力资源 - 全市场员工总数3546万人,同比增加60万人,信息技术(1.8%)、材料(1.5%)增员最多 [22][23] - 半导体(8.9%)、家庭用品(3.4%)、硬件设备(3.2%)员工增长率居二级行业前三 [23] - 比亚迪员工数达96.89万人(净增26.54万),潍柴动力新增近5万人成为扩招典型 [24] 薪酬水平 - 行业人均薪酬20.27万元,同比上涨3.16%,半导体(36.21万)、电信服务(30.14万)、软件服务(25.22万)位列高薪前三 [26][30] - 耐用消费品(6.8%)、造纸包装(5%+)、家庭用品(5%+)薪酬增速领先,房地产(-1.6%)承压 [30] - 金融业薪资分化显著,非银金融(48.75万)、银行(43.93万)仍居40万+高位但增速不足2% [30] 研发投入 - 全市场研发总投入1.76万亿元,工业、信息技术合计占比超50% [32][33] - 半导体(15.09%)、软件服务(11.3%)、国防军工(9.14%)研发费用占比最高 [33] - 硬件设备(2543亿)、建筑(2211亿)、汽车(1718亿)研发总规模居前,但硬件设备研发占比仅6.76% [33][34]
中国资产走强 A股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5-06 04:41
中国资产表现 - 五一假期期间恒生指数上涨1 74% 恒生科技指数涨逾3%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涨近3% [1] - 中概股普遍上涨 金山云累计涨逾22% 万国数据累计涨逾17% 拼多多累计涨逾6% 阿里巴巴 腾讯音乐 小鹏汽车等累计涨逾5% [1] - 港股行业板块普遍上涨 硬件设备 汽车与零配件 日常消费零售行业领涨 分别上涨5 50% 2 89% 2 52% [1] 市场驱动因素 - 海外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港股和中概股表现靠前 贸易摩擦担忧缓解 美国新增非农数据超预期 [2]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大涨 5月2日单日涨近1% 大涨逾600点 为降息降准操作提供空间 [2] - 年报和一季报业绩落地 关税冲击减弱 A股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1][3] 行业配置建议 - 5月科技和消费可能是配置主线 政策支持提振消费和科技创新 关注计算机 机器人 传媒 通信 电子 创新药 电新等 [3] - 消费服务领域景气度较高 关注家电 家具 文化办公用品 通讯器材 金银珠宝等 [4] - 高新技术制造领域保持高景气度 关注新能源车 发电设备 集成电路 风电 工业机器人等 [4] 长期趋势 - 中国科技能力提升趋势不变 关注国产算力 端侧AI 创新药等 [5] - 欧洲重建防务和能源基建趋势不变 关注铜铝 军工材料 能源基建和通信基建等 [5] - 中国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 关注文旅 医疗服务 保险龙头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