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零配件

搜索文档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汽车板块逆势走高,小鹏汽车大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0:42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汽车与零配件板块持续走高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跌幅扩大 持仓个股跌多涨少 地平线机器人 小米集团 金山软件 金蝶国际领跌 [1] - 港股通汽车ETF涨超0.5% 持仓股中小鹏汽车 亿华通 浙江世宝 汽车街领涨 [1] 小鹏汽车业务进展 - 小鹏汽车盘中一度涨超6% [1] - 公司正式进入瑞士 奥地利 匈牙利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五国欧洲市场 [1] - 与奥地利格拉茨麦格纳工厂深度合作 借助成熟生产线开启欧洲本地化生产 首批G6与G9已量产下线 [1] - 在慕尼黑车展展出五款车型包括全新P7 2025款G6 2025款G9 X9 P7+ 以及人形机器人 飞行汽车等前沿展品 [2] - 印尼本土化生产首辆X9于7月交付 全球本地化生产战略进入全面落地阶段 [2] 行业与市场展望 - 中泰证券表示小鹏汽车以欧洲为起点开启全球化战略新阶段 [2] - 恒生科技指数有望向上突破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AI叙事强化催化估值重构 [2] - 阿里巴巴为恒生科技指数第一大权重股 权重达9.36% 年内股价已翻倍 [2]
“申”度解盘 | 市场放量回调,该担忧吗?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9-23 10:39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分公司 . 以下文章来源于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分公司 ,作者司伟杰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分公司官微,能为您提供账户开立、软件下载、研究所及投顾资讯等综合服务,为您的财富保驾护航。 本周市场先涨后跌,周四市场冲击 3900 点未果,转头向下寻找支撑,空头力量宣泄,指数一度下跌到 3801 点,随后修复,成交量放大 到 3.1 万亿以上,创下年内第二大成交量。板块方面,大盘蓝筹表现疲弱而中小盘相对活跃。大 金融等权重板块承压明显 , 中小市值股 票表现相对抗跌 。行业方面 表现呈现明显分化 : 电气设备行业 领涨,显示 资金持续加仓新能源赛道 ; 汽车与零配件行业受益于新能源 汽车销售数据向好和 部分厂商的机器人转型,涨幅居前 。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国产替代逻辑仍在走强 。 因此对于后续行情的看法以及该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你的持仓是什么?你的参考线是什么?人总是情绪的动物,会随着行情变化不断改 变自己的想法。建议大家分析自己的持仓,并把离场条件写下来,严格执行。这样可能会经历几次洗盘出局再回来。但可以在充满不确定 的行情中有底气,有底线,既能拥抱足够多的行情,也能规避掉最后一次真正的下跌 ...
“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9月W3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硬件设备
长江证券· 2025-09-22 18:44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5日至18日南向资金净流入550.84亿港元 重点配置可选消费零售、非银金融、医药生物、汽车与零配件及有色金属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451.03亿港元[2][5] - 同期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294.95亿港元 但逆势加仓硬件设备、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耐用消费品及传媒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204.27亿港元[6][38] - 2025年1月20日至9月18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142.09亿港元 长期偏好可选消费零售、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和汽车与零配件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6245.99亿港元[7] - 同期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003.69亿港元 但持续增持汽车与零配件、软件服务、硬件设备、日常消费零售及传媒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5751.8亿港元[8][58]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9月5日至19日港股市场上涨 恒生指数涨幅0.59% 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5.09%[5] - 港股上涨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1)美联储9月降息25bp释放流动性;2)互联网企业与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5] - 香港工业板块期间领涨港股市场 涨幅显著高于金融、公用事业等传统板块[29][30] 南向资金行业配置(短期:9月5-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可选消费零售(259.66亿港元)、非银金融(91.69亿港元)、医药生物(40.14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37.55亿港元)、有色金属(21.99亿港元)[2][5] - 净流出前五行业:耐用消费品(-17.36亿港元)、硬件设备(-12.55亿港元)、电信服务(-11.89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6.54亿港元)、国防军工(-5.88亿港元)[31] - 港股通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半导体、可选消费零售、环保Ⅱ、煤炭Ⅱ、电气设备[31] 外资机构行业配置(短期:9月5-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硬件设备(83.73亿港元)、消费者服务(48.63亿港元)、食品饮料(33.16亿港元)、耐用消费品(19.75亿港元)、传媒(19亿港元)[6][38] - 净流出前五行业:可选消费零售(-323.72亿港元)、非银金融(-111.32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47.48亿港元)、医药生物(-27.16亿港元)、纺织服装Ⅱ(-15.03亿港元)[38] - 外资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传媒、化工、家庭用品、消费者服务、国防军工[38] 南向资金行业配置(长期:1月20日-9月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可选消费零售(1913.68亿港元)、银行(1435.97亿港元)、非银金融(1059.94亿港元)、医药生物(1056.75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779.65亿港元)[7] - 净流出行业:电信服务(-206.41亿港元)、硬件设备(-23.44亿港元)、建材Ⅱ(-18.45亿港元)、耐用消费品(-9.44亿港元)、造纸与包装(-0.1亿港元)[47] - 港股通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煤炭Ⅱ、家庭用品、医药生物、半导体、环保Ⅱ[47] 外资机构行业配置(长期:1月20日-9月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汽车与零配件(4557.06亿港元)、软件服务(574.03亿港元)、硬件设备(343.25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179.34亿港元)、传媒(98.12亿港元)[8][58] - 净流出前五行业:银行(-1596.65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1553.58亿港元)、电信服务(-1461.13亿港元)、房地产Ⅱ(-638.2亿港元)、非银金融(-361.2亿港元)[58] - 外资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化工、汽车与零配件、日常消费零售、医疗设备与服务、传媒[58] 个股资金流向(短期:9月5-18日) - 南向资金增持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257.6亿港元)、比亚迪股份(30.4亿港元)、中国太保(24.7亿港元)[38] - 外资机构增持前三个股:珍酒李渡(61.4亿港元)、百胜中国(54.9亿港元)、小米集团-W(48.5亿港元)[43] 个股资金流向(长期:1月20日-9月18日) - 南向资金增持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1281.6亿港元)、美团-W(605.5亿港元)、比亚迪股份(490.2亿港元)[57] - 外资机构增持前三个股:比亚迪股份(4318.2亿港元)、小米集团-W(612.7亿港元)、腾讯控股(382.9亿港元)[62]
美联储降息落地,恒生科技领涨全球权益指数
银河证券· 2025-09-21 11:25
核心观点 - 美联储于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4.25%,为年内首次降息,旨在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就业风险,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2][37] - 恒生科技指数本周领涨全球权益指数,涨幅达5.09%,恒生指数上涨0.5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15% [2][4] - 建议关注政策利好板块(AI产业链、锂电池、服务消费)、假期受益板块(旅游出行)及弹性较大的科技股 [2][40]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恒生指数报26545.10点(+0.59%),恒生科技指数报6294.42点(+5.0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报9472.35点(+1.15%) [2][4] - 行业表现分化:工业(+6.08%)、可选消费(+3.57%)、信息技术(+1.90%)涨幅居前;金融(-3.60%)、公用事业(-2.59%)、材料(-2.19%)跌幅居前 [2][7] - 二级行业亮点:电气设备、半导体、汽车与零配件、可选消费零售、煤炭涨幅领先 [2][7] 流动性分析 - 港交所日均成交额3471.20亿港元,较上周增加440.92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324.85亿港元,较上周减少19.13亿港元 [2][13] - 沽空占比日均值9.35%,较上周下降2.03个百分点 [2][13] - 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368.51亿港元,较上周减少239.71亿港元;重点净买入阿里巴巴-W(244.15亿港元)、美团-W(39.70亿港元)、泡泡玛特(27.86亿港元) [2][13]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恒生指数PE 12.04倍(2019年以来86%分位数)、PB 1.23倍(89%分位数);恒生科技指数PE 23.86倍(34%分位数)、PB 3.49倍(74%分位数) [2][18] - 风险溢价率(相对美债)为4.17%,处于2010年以来4%分位;相对中债为6.43%,处于41%分位 [2][20][25] - AH股溢价指数报117.11,处于2014年以来9%分位数 [2][28] 行业估值与股息 - 可选消费、公用事业PE处于2019年以来50%分位数以下;能源股息率超6%,公用事业、通讯服务、金融、房地产、工业股息率均超4% [2][28] - 公用事业股息率分位数高于50%,具备稳定收益特征 [2][28] 宏观与政策动态 - 国内8月经济数据:工业增加值同比+5.2%,社零同比+3.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0.5%(制造业投资+5.1%,房地产投资-12.9%) [2][38] - 中美经贸会谈达成框架共识,涉及TikTok解决方案、投资障碍减少等 [2][39]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593万张,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28% [2][11] 投资建议方向 - AI产业链(宇树科技开源机器人模型UnifoLM-WMA-0)、锂电池、服务消费(商务部扩大服务消费19条举措) [2][10][40] - 旅游出行板块(假期需求上升)、科技股(美联储降息及风险偏好回升) [2][11][40]
知名药企,突然暴涨超115%!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19:27
【导读】药捷安康狂飙近116%,近4个交易日累计涨近500%!带动18A板块大涨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泡泡玛特遭摩根大通下调评级至"中性",股价逆市跌6.43%,收报259.00港元/股。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33只上涨,52只下跌。药明生物涨6.47%,市场看好其创新药管线进展; 理想汽车涨4.56%;农夫山泉涨4.11%,领涨蓝筹。 | 序号 | 名称 | 代码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成交额 |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 | --- | --- | | 1 | 药明生物 | 2269 | 38.840 c | 2.360 | 6.47% | 19.83亿 | 121.18% | | 2 | 理想汽车-W | 2015 | 97.550 c | 4.250 | 4.56% | 25.33亿 | 3.83% | | 3 | 农夫山泉 | 9633 | 54.450 c | 2.150 | 4.11% | 4.54亿 | 63.87% | | ব | 比亚迪股份 | 1211 | 108.100 c | 3.600 | 3.44% | ...
“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9月W1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医药
长江证券· 2025-09-07 22:11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第一周港股市场上涨,南向资金净流入296.87亿港元,主要聚焦互联网和消费板块,外资则加仓医药和硬件设备板块 [2][5][6] - 政策利好和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共同推动市场情绪,恒生指数上涨1.3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23% [5] - 长期资金流向显示南向资金偏好消费和金融,外资持续布局汽车和科技板块 [7] 市场表现与背景 - 港股市场整体上涨,恒生指数涨幅1.36%,恒生科技指数涨幅0.23%,医疗保健行业领涨 [5] - 政策面利好来自《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旨在破除内卷竞争和培育新增长点 [5] - 海外因素方面,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5.4万人(低于预期6.8万人)和Markit综合PMI终值54.6(低于预期55.3)推升美联储降息预期,利好新兴市场流动性 [5] 南向资金流向 - 2025年9月1日至5日净流入296.87亿港元,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285.23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123.08亿港元)、医药生物(51.31亿港元)、软件服务(48.94亿港元)、有色金属(38.87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23.03亿港元) [2][6] - 主要流出行业包括半导体(-23.97亿港元)、电信服务(-19.98亿港元)、耐用消费品(-9.27亿港元) [6][30] - 长期(1月20日至9月5日)净流入8518.72亿港元,前五大行业:可选消费零售(1623.12亿港元)、银行(1412.12亿港元)、医药生物(990.16亿港元)、非银金融(986.12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730.61亿港元) [7] 外资机构资金流向 - 2025年9月1日至5日净流出21.28亿港元,但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171.56亿港元:医疗设备与服务(69.07亿港元)、硬件设备(48.8亿港元)、医药生物(41.94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6.98亿港元)、耐用消费品(4.77亿港元) [6][36] - 主要流出行业包括汽车与零配件(-40.74亿港元)、银行(-29.53亿港元)、有色金属(-27.44亿港元) [36] - 长期(1月20日至9月5日)净流出395.94亿港元,但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5910.64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4871.73亿港元)、软件服务(502.61亿港元)、硬件设备(289.61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164.4亿港元)、传媒(82.3亿港元) [7][54] 行业持仓占比变化 - 南向资金持仓占比提升明显的行业包括电气设备、有色金属、建材Ⅱ、可选消费零售 [30] - 外资中介机构持仓占比提升明显的行业包括医疗设备与服务、家庭用品、硬件设备、钢铁Ⅱ [36] - 长期维度下,南向资金在煤炭Ⅱ、医药生物、家庭用品行业持仓占比上升,外资在汽车与零配件、化工、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持仓占比上升 [45][54]
二季度新进重仓股超800只,QFII调仓瞄准这几个方向
第一财经· 2025-09-03 21:01
QFII总体持仓规模 - 截至二季度末QFII合计重仓1145家A股公司 持股市值超1400亿元[1] - QFII持仓总市值达1435亿元 涉及40余家机构[3] 持仓变动情况 - 二季度新进个股813只 增持173只 减持126只 持股数量不变33只[2] - 新进重仓股持仓市值前三为豪威集团(14.50亿元) 江淮汽车(6.75亿元) 乖宝宠物(4.93亿元)[6] - 7家QFII新进新恒汇十大流通股东 6家QFII新进重仓安记食品[6] 重仓股行业分布 - 超六成重仓股分布于机械 硬件设备 化工 电气设备 汽车与零配件 医药生物 软件服务行业[7] - 银行板块持仓市值达670.35亿元 硬件设备181.97亿元 机械67.28亿元 有色金属57.68亿元 化工50.37亿元[9] - 新进重仓股行业持仓市值最高为硬件设备(40.79亿元) 机械(30.07亿元) 化工(27.65亿元)[8][9] 重点行业调仓动向 - 银行 纺织服装 有色金属获增持数量较多 新进工业贸易与综合 电信服务板块[2][7] - 煤炭 建材板块遭减持[2][7] - 机械板块新进113只个股 增持24只 减持24只[7] - 巴克莱银行新进534只重仓股 主要分布于机械 硬件设备 化工及电气设备板块[8] 机构重仓股排名 - 重仓股数量前五机构:巴克莱银行(629只) 瑞士联合银行(373只) 摩根士丹利(280只) 摩根大通(161只) 高盛国际(117只)[3] - 持股数量前四均为银行股:南京银行(199606.53万股) 宁波银行(132176.36万股) 西安银行(80477.10万股) 上海银行(42621.12万股)[3][5] - 持仓市值前十个股包括宁波银行(361.63亿元) 南京银行(231.94亿元) 生益科技(95.5亿元) 上海银行 紫金矿业等[5][6] 个股持仓变动 - 南京银行获增持13123.36万股 宁波银行获增持7581.91万股[5] - 生益科技遭减持1000.73万股 京东方A持仓市值减少5482.93万元[5][6] - 天风证券为新进重仓股 生益科技 东方雨虹及新集能源遭减持[4]
行情切换一触即发,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开启轮动行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3:47
新消费板块行情与业绩预期 - 二季度增量资金进入新消费板块推升上涨行情 但部分高成长标的二季报业绩低于预期 板块调整后逐步企稳 [1] - 头部企业维持较为稳定的高增速 消费大盘有望触底回升 新消费相对增速优势叠加财年估值切换有望迎来新一轮行情 [1] 传统消费行业表现与估值 - 8月以来大消费赛道行业涨幅分别为:汽车12.05% 家用电器9.37% 轻工制造8.4% 美容护理7.5% 商业贸易7.44% 农林牧渔7.38% 食品饮料7.11% 社会服务6.9% 纺织服装5.93% 除汽车外均落后于沪深300的9.66% [1] - 行业估值分位:汽车79.06% 家用电器39.29% 轻工制造75.06% 美容护理59.51% 商业贸易89.37% 农林牧渔12.11% 食品饮料11.8% 社会服务46.13% 纺织服装61.31% [1] - 食品饮料 农林牧渔 家用电器 社会服务处估值中枢以下 2025E盈利预期增速分别为8.64% 22.26% 13.92% 45.35% 估值分位与业绩增速具备配置性价比 [1] 消费主题ETF产品 - 港股消费ETF(51323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覆盖港股通内50只消费主题证券 行业分布为可选消费零售27% 汽车与零配件13.4% 食品饮料6% 消费者服务5.7% 家电4.9% [2] - 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权重集中于白酒56.8% 乳制品14.1% 调味发酵品9.9%等估值低位方向 [2]
中国银河策略:港股三大指数涨幅分化明显,场内热点快速轮动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55
港股市场行情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27%至25339.14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9%至5647.68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45%至9079.93点 [1][5] - 6个一级行业上涨 可选消费(+2.46%)、信息技术(+2.10%)、日常消费(+0.96%)领涨 5个行业下跌 材料(-2.42%)、能源(-1.96%)、公用事业(-1.50%)领跌 [1][7] - 二级行业中耐用消费品、半导体、造纸与包装涨幅居前 煤炭、有色金属、钢铁跌幅居前 [1][7] 港股流动性状况 - 港交所日均成交额2804.64亿港元 较上周增加236.06亿港元 日均沽空金额323.35亿港元 较上周增加32.13亿港元 沽空占比达11.61%上升0.35个百分点 [1][11] - 南向资金净买入179.04亿港元 较上周减少202.17亿港元 腾讯控股(48.36亿港元)、美团-W(33.62亿港元)获大幅净买入 小鹏汽车-W(16.93亿港元)遭大幅净卖出 [1][11] 港股估值水平分析 - 恒生指数PE为11.54倍(2019年来85%分位) PB为1.2倍(2019年来85%分位) 恒生科技指数PE为21.77倍(2019年来22%分位) PB为3.13倍(2019年来67%分位) [2][14] - AH股溢价指数上升2.74点至125.33 处于2014年以来27%分位水平 [2][22] - 能源业股息率超7% 公用事业/房地产/金融/通讯服务/工业股息率均高于4% 公用事业股息率处于2019年来50%分位以上 [22] 风险溢价指标 - 以美债为基准的风险溢价率4.4% 处于3年滚动均值-2.14倍标准差 2010年来6%分位 [2][20] - 以中债为基准的风险溢价率6.88% 处于3年滚动均值-1.68倍标准差 2010年来54%分位 [2][18] 海外市场动态 - 美国对407类钢铁铝产品加征50%关税 涵盖风力涡轮机/移动起重机等产品 [3][27]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政策调整必要性 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升温 [3][29] 国内政策与数据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 税收收入18018亿元增长5% [3][29] - 上海推出"AI+制造"实施方案 深度求索发布DeepSeek-V3.1模型提升国产算力可用性 [9] - 工信部召开光伏座谈会 要求加强产业调控与反低价竞争 [9] 投资建议方向 - 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的补涨机会 [3][29] - 布局AI产业链与"反内卷"政策受益行业 [3][9][29] - 配置高股息标的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3][22][29]
港股三大指数涨幅分化明显,场内热点快速轮动
银河证券· 2025-08-24 15:08
核心观点 - 港股三大指数呈现明显分化走势,恒生指数上涨0.27%,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45% [2][4] - 行业层面分化显著,可选消费、信息技术、日常消费领涨,涨幅分别为2.46%、2.10%、0.96%,而材料、能源、公用事业跌幅居前 [2][5]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可能推动海外资金流入港股市场,国内财政数据改善(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为市场提供支撑 [2][35][36] - 建议关注中报超预期板块、政策利好板块(如AI产业链和"反内卷"行业)及高股息标的 [2][37]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全球主要股指涨跌互现,港股三大指数中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最佳(+1.8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指数涨幅较小 [2][4] - 二级行业中耐用消费品、半导体、造纸与包装涨幅领先,煤炭、有色金属、钢铁跌幅较大 [2][5][12] -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达2804.64亿港元,较上周增加236.06亿港元,沽空比例上升至11.61% [2][11] - 南向资金净买入179.04亿港元,较上周减少202.17亿港元,腾讯控股、美团-W获大幅净买入 [2][11] 估值与风险溢价分析 - 恒生指数PE为11.54倍(2019年以来85%分位数),PB为1.2倍(85%分位数),恒生科技指数PE为21.77倍(22%分位数) [2][15] - 相对美债的风险溢价率为4.4%(处于2010年以来6%分位),相对中债的风险溢价率为6.88%(54%分位) [2][17][23] - AH股溢价指数升至125.33(2014年以来27%分位数) [2][26][34] - 能源、公用事业、金融等高股息行业股息率超4%,公用事业股息率处于2019年以来50%分位数以上 [2][26][31] 投资机会聚焦 - AI产业链受政策催化(上海"AI+制造"实施方案、DeepSeek-V3.1发布推动国产算力发展) [9] - "反内卷"行业如光伏产业迎来规范措施(工信部座谈会强调遏制低价竞争) [10] - 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及高股息标的(能源股息率超7%)具备配置价值 [2][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