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餐饮
搜索文档
全国首家社区AI食堂与它背后的科技金融样本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1:36
熙香智厨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打造了全国首家社区AI食堂和楼宇AI食堂 [1][2] - 核心AI算法覆盖8大菜系,菜品库拥有3000多种菜谱,覆盖中餐95%以上品类 [2]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自动取料烹饪,智能调控温度、湿度、火候,以实现中餐标准化生产 [2] - AI算法会根据用餐情况灵活调整口味和烹饪量,例如为老年客户减少用油量,并根据销售数据调整菜品制作量 [2] - 已在上海、杭州等地成功打造8家AI食堂及50多家智能无人后厨,覆盖医院、学校、企业等团餐场景 [3] - 公司预计在未来两年将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 [3] 广发银行金融服务 - 广发银行上海虹桥支行于2022年通过自研大数据模型筛选出熙香智厨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5] - 针对公司贷款融资难痛点,依托“科信贷”专属产品量身定制授信方案,以企业技术、人才、专利等软实力为核心评估指标,采用免抵押模式 [6] - 合作的首个项目在一周内完成600万元普惠流动资金贷款的放款 [6] - 除信贷支持外,还提供场景化结算、工资代发等全方位运营金融服务 [6] - 作为中国人寿成员单位,发挥养老金融优势,与公司合作开展老年客户沙龙等活动,并探索“长者饭堂金融服务专案” [7] - 针对公司股权融资需求,持续探索投贷联动等全面金融服务 [6] 高新技术行业趋势与银行角色 - 高新技术已深度融入生活方方面面,银行业积极创新,以精准获客、场景化风控、全周期赋能等机制为高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1] - 银行金融服务需跟上科技时代步伐,具备主动发现潜力客户的能力,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针对性高效服务 [5] - 金融创新与科技硬实力结合,共同定义科创服务新标准,支持科技企业成长 [7]
机器人掌勺“炒出好菜”
科技日报· 2025-06-13 07:29
机器人餐饮技术应用 - 河北唐山高新区的高膳机器人餐厅采用炒菜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烹饪,从洗锅到投料再到翻炒全程精准控制,单道菜品制作时间约2分钟[1] - 炒菜机器人具备0.1克级调味品精度,通过编码控制温度曲线、投料时序和转速等参数,模拟传统烹饪的"锅气"[1] - 机器人烹饪相比传统方式具有封闭式无油烟、电热驱动无燃气风险、高压清洗保障卫生等优势,并配备每3分钟启动的智能换气系统[1] 产品性能与产能 - 现有炒菜机器人单锅容量达3.5公斤,可制作40余种菜品,新型研发机型容量提升至10公斤,适用于大型企业食堂场景[2] - 测试中的自动菜肴售卖机可支持24小时无人现炒服务,计划部署在高速服务区等场景[2] - 机器人实现3分钟/次的智能换气频率,确保菜品风味不受交叉污染[1]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餐饮设备已在多地落地,包括深圳48秒出餐的机器人面馆、北京AI炸串餐厅、广州千玺机器人餐厅等[2] - 技术应用显著提升运营效率,解决传统后厨痛点,实现全天候无间断出餐[2] - 自动化烹饪将主观的"少许""适量"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标准,使菜品品质实现标准化复制[2] 消费者反馈 - 实际体验显示消费者难以区分机器人与人工烹饪的菜品质量[1] - 儿童消费者对机器人烹饪过程表现出强烈兴趣,认可其操作速度超越动画表现[1] - 封闭式操作间设计消除了传统厨房的油烟和噪音干扰,提升用餐环境舒适度[1]
机器人档口,卖啥好吃的?
人民网· 2025-05-27 06:30
餐饮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餐饮机器人加速进入日常生活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新选择,如60秒完成鲜制果茶、3分钟出锅煎饼果子等[2] - 北京地铁19号线已部署Freshcube智能鲜饮站,支持几十种冷热饮品的现场制作,采用机械臂完成封装和出餐[2] - 目前采用"人机协同"模式,机器人负责生产流程,人工负责原料补充和设备维护等工作[3] 消费者反馈 - 部分消费者认可机器人档口在出餐速度和口味稳定性方面的优势,认为能缩短排队时间并可能降低价格[4] - 有消费者认为机器人档口缺乏情感互动,无法提供人工档口的烟火气和个性化交流体验[4] - 部分消费者对机器人制作食物的程序化执行表示担忧,认为难以满足个性化口味需求[5] 政策监管进展 - 北京经开区实施"一器一策"审批模式,针对每台机器人制定专项许可方案[6] - 广东探索"监管沙盒"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提供制度保障[6] 企业技术发展 - 安诺机器人推出多款智能餐饮产品,持续优化口感、传感器灵敏度和机器稳定性[7] - 公司计划研发基于大模型的虚拟人交互系统,实现语音点单和口味定制等功能[7] - 安诺机器人产品已进入多类公共场所,前4个月出口订单同比增长超2倍,预计全年出口翻番[7] 行业前景展望 - 随着标准完善、技术升级和消费者信任度提升,机器人档口将从展会走向日常生活场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