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餐饮
icon
搜索文档
郑”在复苏 “食”力归来 河南郑州提振消费政策下的“舌尖微观察
政策布局 - 郑州市通过发放覆盖零售、餐饮、汽车、家电等多领域的消费券提振消费,2025年一季度已实施[2] - 政策重点扶持首店经济,为国际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落户开设绿色通道[2] - 大型展会和主题活动获得政府补贴,包括国际车展、食品博览会等,降低企业参展成本并提升消费者参与度[2] 市场表现 - 早餐经济显著复苏,老字号早餐店如顺河路方中山胡辣汤总店、虢国羊肉汤馆等客流量大幅增加[3] - 老字号与新国潮融合,合记烩面等传统品牌通过文创专区和直播带货吸引年轻消费者[3] - 智能餐饮新业态兴起,郑东新区写字楼下的智能取餐柜提供高效无接触服务[4] 消费场景 - 社区超市中消费者使用消费券购买蔬果和日用品,降低生活成本并提升消费意愿[5] - 新能源汽车展厅因叠加国家和市级补贴,消费者购车成本显著降低[5] - 健康路夜市因政府免收部分摊位费和组织特色活动,摊主生意明显好转[5][6] 行业趋势 - 消费券政策产生乘数效应,既刺激消费又增强消费者信心[5] - 传统行业通过创新营销和数字化转型重获市场活力[3][4] - 夜间经济复苏,夜市人流和经营状况显著改善[6]
机器人档口,卖啥好吃的?
人民网· 2025-05-27 06:30
餐饮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餐饮机器人加速进入日常生活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新选择,如60秒完成鲜制果茶、3分钟出锅煎饼果子等[2] - 北京地铁19号线已部署Freshcube智能鲜饮站,支持几十种冷热饮品的现场制作,采用机械臂完成封装和出餐[2] - 目前采用"人机协同"模式,机器人负责生产流程,人工负责原料补充和设备维护等工作[3] 消费者反馈 - 部分消费者认可机器人档口在出餐速度和口味稳定性方面的优势,认为能缩短排队时间并可能降低价格[4] - 有消费者认为机器人档口缺乏情感互动,无法提供人工档口的烟火气和个性化交流体验[4] - 部分消费者对机器人制作食物的程序化执行表示担忧,认为难以满足个性化口味需求[5] 政策监管进展 - 北京经开区实施"一器一策"审批模式,针对每台机器人制定专项许可方案[6] - 广东探索"监管沙盒"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提供制度保障[6] 企业技术发展 - 安诺机器人推出多款智能餐饮产品,持续优化口感、传感器灵敏度和机器稳定性[7] - 公司计划研发基于大模型的虚拟人交互系统,实现语音点单和口味定制等功能[7] - 安诺机器人产品已进入多类公共场所,前4个月出口订单同比增长超2倍,预计全年出口翻番[7] 行业前景展望 - 随着标准完善、技术升级和消费者信任度提升,机器人档口将从展会走向日常生活场景[7]
“五一”打卡机器人餐饮,北京智能餐饮经营许可备案已超300家
新京报· 2025-05-01 21:26
智慧餐饮行业发展现状 - 北京市已有48家企业获批利用自动设备进行食品制售活动的食品经营许可[1] - 智能餐饮设备布设超过300个点位[1][4] - 2024年7月11日北京市发出全国首张热食类餐饮机器人许可证[1] 智能餐饮设备技术特点 - 机械臂按照预设程序和参数制作食品[1] - 封闭环境制作保障食品安全[1] - 恒温控制和定量出料技术确保食品卫生[1] - 机器人咖啡机可生成AI个人头像拉花[3] 智慧餐饮应用场景分布 - 历史地标:京张铁路遗址公园配备机器人煎饼设备[1][4] - 文化场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和西单图书大厦提供AI咖啡服务[4] - 商业场所:王府井百货等6个商场配备智能饮品站[4] - 教育机构:北京大学设置无人饮品站[4] - 旅游景区:水立方游泳馆和大运河森林公园部署智能餐饮设备[4] - 科普场所:中国科技馆设有无人饮品站[5] 市场监管措施 - 为每台智能设备建立专属"身份证"[3] - 对制作环境和加工流程进行严格审批[3] - 全流程通过权威食品检验机构验证[3] - 节假日期间加强设备维护清洁监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