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食堂
搜索文档
全国首家社区AI食堂与它背后的科技金融样本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1:36
熙香智厨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打造了全国首家社区AI食堂和楼宇AI食堂 [1][2] - 核心AI算法覆盖8大菜系,菜品库拥有3000多种菜谱,覆盖中餐95%以上品类 [2]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自动取料烹饪,智能调控温度、湿度、火候,以实现中餐标准化生产 [2] - AI算法会根据用餐情况灵活调整口味和烹饪量,例如为老年客户减少用油量,并根据销售数据调整菜品制作量 [2] - 已在上海、杭州等地成功打造8家AI食堂及50多家智能无人后厨,覆盖医院、学校、企业等团餐场景 [3] - 公司预计在未来两年将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 [3] 广发银行金融服务 - 广发银行上海虹桥支行于2022年通过自研大数据模型筛选出熙香智厨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5] - 针对公司贷款融资难痛点,依托“科信贷”专属产品量身定制授信方案,以企业技术、人才、专利等软实力为核心评估指标,采用免抵押模式 [6] - 合作的首个项目在一周内完成600万元普惠流动资金贷款的放款 [6] - 除信贷支持外,还提供场景化结算、工资代发等全方位运营金融服务 [6] - 作为中国人寿成员单位,发挥养老金融优势,与公司合作开展老年客户沙龙等活动,并探索“长者饭堂金融服务专案” [7] - 针对公司股权融资需求,持续探索投贷联动等全面金融服务 [6] 高新技术行业趋势与银行角色 - 高新技术已深度融入生活方方面面,银行业积极创新,以精准获客、场景化风控、全周期赋能等机制为高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1] - 银行金融服务需跟上科技时代步伐,具备主动发现潜力客户的能力,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针对性高效服务 [5] - 金融创新与科技硬实力结合,共同定义科创服务新标准,支持科技企业成长 [7]
利好来了!刚刚,九部门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3:34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提出六个方面20条具体举措 [1][2] - 政策目标为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即确定100个先行区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便民生活圈,打造500条“银发金街”和500个“童趣乐园”,居民满意度目标90%以上,商业网点连锁化率目标30%以上 [2] - 鼓励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发展智慧商业设施,并搭建智慧服务平台 [1][2] 具体建设举措 - 提升数字管理水平,发展智慧商店、AI食堂、自助售卖机、自提柜、无人数字终端等 [1][2] - 科学布局商业设施,重点在人口密集的大型居住区建设集商业、休闲、文化、养老、托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商业街区 [3] - 加快发展育幼服务业态,增加公建托位供给,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支持商场超市进行适儿化改造 [3] 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 - 扩大场地设施供给,落实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均不少于30平方米的要求 [4] - 加大金融保险支持,优先支持社区商业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并充分利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4] 消费市场背景与影响 - 今年以来提振消费利好政策频出,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意见等 [5][6] -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1][6] - 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7]
利好来了!刚刚,九部门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19 11:41
消费领域再迎来利好政策。 商务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9月19日对外发布。通知提出,鼓励应用大数 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发展智慧商店、AI食堂、自助售卖机、自提柜、无人数字终端等。 今年以来,提振消费利好政策频出,扩内需、促消费效应持续显现。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同比增长3.4%,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分析指出,政策的出台既拉动需求又改善供给,形成 促进消费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也表明了国家对消费行业的高度重视。 九部门重磅发布 9月19日,据新华社消息,商务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 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从六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对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作出再部署。 《通知》提出了新目标,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即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建成 1万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 ...
打通堵点建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经济日报· 2025-06-28 06:03
便民生活圈定义与政策支持 -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社区商圈 [1] - 涵盖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生活保障类业态,以及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 [1] - 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发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1] 便民生活圈特色服务 - 特别强调养老服务设施和托育机构建设,关注"一老一小"特殊人群需求 [1] - 重庆九龙坡民主村社区食堂为60岁以上困难老人提供最低2元餐食,80岁以上老人免费 [1] - 银川东环社区打造"托育加油站",提供全日托、半日托、小时托、周末托等多样化托育服务 [1] 智慧化便民生活圈建设 - 通过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2] -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居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享受物业缴费、报事报修、社区团购等服务 [2] - 上海长宁区"AI食堂"通过新终端技术赋能早餐工程、白领午餐及老年助餐服务 [2] 便民生活圈发展现状 - 2021年10月商务部等多部门确定30个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4321个便民生活圈,服务近1.07亿社区居民 [2] 便民生活圈发展挑战 - 部分城市社区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科学、业态不齐备等问题 [3] - 部分社区物业管理水平不高,停车问题、环境卫生问题长期存在 [3] - 需要坚持"因城施策、一圈一策"原则,加强政策集成和保障措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