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搜索文档
年中财政的观察和思考——上半年财政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7-28 23:53
上半年财政力度 - 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8.9%,高于全年目标增速3.4%~5.1%,显示财政靠前发力[5] - 上半年财政力度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强,2018-2024年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分别为12.7%、15%、0.6%、1.1%、12.4%、-3.6%、2.9%[5][18] - 6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7.6%,5月同比4%,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2][66] 财政体感与结构 - 政府债发行总量大、进度快,上半年净融资7.69万亿,完成全年目标55.5%,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6][20] - 政府债结构未倾斜项目建设,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债进度90%,高于项目建设相关的特别国债47.5%和新增专项债49.1%[7][22] - 专项债作资本金增量撬动有限,上半年专项债作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仅增16%,明显低于新增专项债整体45%的增速[7][23] - 财政支出结构聚焦科技和民生,科学技术支出增9.2%,民生类支出增6.4%,基建类支出下降5.5%[8][26] 信用扩张情况 - 预算内信用扩张强劲,上半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支出增速8.9%,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9][31] - 大省重回预算外收缩,城投债和非城投国企信用债净融资同比转负[9][32] - 融资平台数量大幅压减,6万亿置换政策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9][32] 下半年财政展望 - 不考虑增量政策,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或降至-0.4%,为2022年以来同期新低[10][34]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披露,下半年财政体感改善具备三大条件:项目端支持充分、资本金问题缓解、配套资金补足[11][35] - 项目端支持包括8000亿"两重"建设项目和7350亿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比去年快一个季度[11][39]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装机规模6000万千瓦,是三峡工程的2.7倍[11][35] 6月财政数据 - 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正增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2%、18%[15][46] - 6月卖地收入同比高增21.9%,5月为-14.6%,但地产相关税仍拖累明显[15][66] - 6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79.2%,带动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67]
开年财政的四个特征和启示——1-2月财政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3-27 23:16
核心观点 - 开年财政呈现"低收入、高赤字、中支出"特征,可能强化全年"科技股友好型"财政格局[3] - 财政主观发力意愿强,表现为近30年首次开年"双赤字"(狭义1240亿+广义6217亿)[4][5] - 支出结构重点保障科技(+10.6%)和民生(社保+6.7%/教育+7.7%),基建类支出受挤压(城乡社区-6.6%)[7][8] - 赤字债发行进度快(Q1完成30.2%),专项债发行慢(Q1仅18.4%),显示财政先支持消费后加码投资[9][10] 财政特征分析 收入端 - 公共财政收入罕见开年负增(-1.6% vs预算0.1%),受企业所得税减少等一次性因素和PPI下降等持续性因素影响[4][12] - 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达10.7%(预算目标0.7%),主要因土地出让金持续低迷(-15.7%)[4][12] - 铁路船舶(+36.3%)、计算机(+9.5%)、文体娱乐(+14.6%)等行业税收表现亮眼[29] 支出端 - 广义财政支出增速2.9%(去年全年2.7%),呈现"勉力中支出"特征[7][21] - 中央本级支出增速8.6%显著高于地方2.7%,显示中央财政主导发力[46] - 科技支出预算增速8.3%、民生支出5.9-6.1%均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速,基建类仅安排约1%[8][21] 债务工具 - Q1国债净融资1.5万亿创同期新高(进度30.2%),一般债合计赤字进度达30.9%[9][22] - 新增专项债发行8281亿(进度18.4%),19地已披露Q2发行计划5973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预计Q2启动[10][23] - 6个经济大省城投债净融资10月起转正,显示地方能动性增强[6][15][17] 行业影响 - 财政组合利好科技板块:高赤字保护风险偏好,低收入环境利于科技股相对收益[3][12] - 基建产业链承压:城乡社区(-6.6%)、农林水(-10.5%)支出明显收缩[8][21] - 消费领域获优先支持:赤字债快速发行补充民生支出,育儿补贴等政策超预期[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