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护
搜索文档
10年吸引投资逾2亿美元,南非看好海洋经济潜力
新华财经· 2025-10-10 14:35
文章核心观点 - 南非海洋经济被定位为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重要引擎,预计到2035年对GDP贡献1660亿兰特(约合96.78亿美元)并创造超过60万个就业岗位 [1] - 良好的治理、持续创新和社区参与被视为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1] - 水产养殖、渔业、沿海旅游和海洋保护是实现增长目标的四大关键领域 [1] 海洋经济投资与贡献 - 过去10年海洋经济领域已吸引超过40亿兰特(约合2.34亿美元)投资 [1] - 政府的投入吸引了大量私人资本进入该领域 [1] - 南非政府2014年启动的"帕基萨行动"计划极大地推动了水产养殖业发展,使其成为海洋产业活动及就业的重要支柱 [1] 关键发展领域与举措 - 通过设立"海洋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带动潜水、观鲸等沿海旅游项目发展 [2] - 通过"海洋空间规划"明确不同海域功能,以平衡经济活动与生态保护 [2] - 通过"自由渔业运动"振兴渔港,在鱼类加工、造船和旅游业等领域创造新就业岗位 [2] - 通过推进内陆渔业政策,释放粮食安全和农村企业方面的发展机遇 [2]
【环球财经】10年吸引投资逾2亿美元 南非看好海洋经济潜力
新华财经· 2025-10-10 06:48
乔治说,与此同时,南非还采取多项举措推进海洋经济相关领域建设,比如通过设立"海洋保护 区"(Marine Protected Area)保护生物多样性,带动潜水、观鲸等沿海旅游项目的发展;通过"海洋空间 规划"(Marine Spatial Planning)明确不同海域功能,平衡经济活动与生态保护并实现效益最大化;通 过"自由渔业运动"(Fishing for Freedom)振兴渔港,在鱼类加工、造船和旅游业等领域创造新的就业 岗位;通过推进内陆渔业政策,进一步释放粮食安全和农村企业方面的发展机遇。 新华财经开普敦10月10日电(记者王晓梅王雷)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长迪翁·乔治9日表示,海洋经 济是拉动南非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重要引擎,过去10年已吸引逾2亿美元投资,并有望到2035年为该国国 内生产总值(GDP)贡献近百亿美元。 乔治在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海洋是南非的国家宝藏,南非的海洋经济发展前 景广阔,而良好的治理、持续的创新和社区的参与是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南非《海洋经济总 体规划》(Oceans Economy Master Plan)的推进,预计到2035年,海洋经 ...
海南在港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17:18
债券发行概况 - 海南省成功在香港发行50亿元人民币离岸地方政府债券 包括3年期可持续发展债券25亿元 5年期蓝色债券15亿元 10年期航天主题债券10亿元[1] - 债券定价利率分别为1.73%(3年期) 1.83%(5年期) 2.1%(10年期) 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1] - 本次发行获得峰值订单规模近230亿元 吸引欧洲 亚洲等地区多元投资机构参与 包括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 券商 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1] 资金投向与创新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海洋保护 民生保障以及航天领域相关重点科研和基础设施项目[1] - 10年期航天主题债券为中国地方政府首单航天主题债券 将推动商业航天事业发展[2] - 债券资金交收继续使用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1] 战略意义与发展背景 - 本次发债是海南省第四次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1] - 2025年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 扩大开放之年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2] - 发债举措有利于推动琼港两地优势叠加 助力海南聚焦"五向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2] 政策定位与未来规划 - 发债是海南自贸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要实践 也是吸引国际资本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2] - 未来海南将继续深化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 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2] - 该举措为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可复制的制度经验[2]
三日海洋公益行,守护这片蔚蓝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1 18:20
活动概述 - 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主办、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承办的"闲鱼爱海洋公益探访行动"于8月8日至10日举行 30名来自基金会、高校及广西钦州当地的公益参与者通过3大主题活动探索海洋生态并践行生态文明理念[4] 中华白海豚研究 - 中华白海豚属于齿鲸亚目、海豚科、驼背海豚属 妊娠期长达12个月 新生幼豚体长80-100厘米且体色呈铅灰色[6] - 幼豚在7个月大至3岁间学习捕鱼技能 成年后(20岁左右)体色呈"灰中带白"或"白中带灰" 中老年期黑灰色斑块基本褪去[6][7] - 活动中3艘船出海仅1艘观测到中华白海豚 参与者通过手工创作和虚拟现实技术影片体验加深对该物种生存现状的认知[7] 潮间带生态研究 - 潮间带分为软质型(底质以泥、砂为主)和硬质型(底质多为砾石、礁盘) 软质潮间带生物种类少但数量多 包括文蛤、招潮蟹等[9] - 潮间带通过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金字塔 生物多样性越高则生态功能越稳定 抵御环境变迁能力越强[9] - 参与者在实地探索中亲身感受潮间带的生态功能及其对海洋系统的重要性[9] 海滩清理行动 - 参与者在大环渔村观景平台清理塑料袋、食品包装、废弃渔具及泡沫碎块等垃圾 并同步进行称重记录[11] - 海滩垃圾按材料可分为塑料类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 按来源以人类海岸活动占比最高[11] - 暴雨中断清理行动后开展垃圾科普课堂 讲解海滩垃圾与海面漂浮垃圾、海底垃圾的关联与转化机制[11] 环保意识提升 - 活动使参与者认识到海洋环保需从日常减少塑料使用、做好垃圾分类做起 仅靠单次清理不足以解决问题[11] - 参与者承诺持续关注海洋保护 为中华白海豚、潮间带及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贡献力量[12]
绿美之旅“开盲盒”,广东40个精品绿美点+6条绿美带上线 |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6-10 15:05
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 - 广东省今年拟建设1000亩以上森林斑块359个,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150万亩、新造林抚育205万亩 [17][18] - 在193个绿美点基础上新增精品绿美点40个、绿美带6条,重点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绿美带 [15][18][19] -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3.39%,成为全国最"绿"省份之一 [36] 生态文旅发展 - 发布首批16条美丽广东生态文旅线路,覆盖全省多个特色生态区域 [27][29][30] - 广州增城荔韵公园通过改造从"野山"变为市民打卡胜地,成为绿美点建设典型案例 [23][24][25] - 汕头市创新推出环保IP形象"粉跃跃"和"鼋宝宝",以中华白海豚和鼋为原型传递生态理念 [89][90][91] 地市特色项目 - 茂名电白区观珠镇沙垌村形成完整沉香产业链,涵盖种苗、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产业规模加速迈向百亿级 [176][177][178] - 云安区采用"无人机+智能运输+精准种植"智慧造林模式,效率提升6倍且成本降低超50% [198][199][200] - 深圳举办世界海洋日活动,展示海洋强省建设成效,2025年活动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 [66][67][68] 科技创新应用 - 东莞上线"树莞家"小程序,集成植绿、护绿、爱绿功能,市民可参与认捐树苗和举报毁绿行为 [129][130][131] - 珠海开展"蓝色新生代"海洋保护活动,组织"捡走垃圾"环保行动倡导公众参与 [75][76][84] - 湛江为中华白海豚提供专项保护,在世界海洋日活动中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 [167][168][169] 产业转型升级 - 阳江举办绿色能源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专题培训班,50多名干部系统学习"双碳"政策理论 [155][156][164] - 梅州兴宁黄槐镇实现从煤炭小镇到"绿色军旅"主题旅游区的转型,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104][105][106] - 佛山禅城区张槎街道坚持"兴绿增绿护绿"三绿策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与绿美生态建设一体化 [9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