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业

搜索文档
政策资金双双发力,多个问题亟待解决,私营企业能助力印度实现“太空梦”吗?
环球时报· 2025-07-15 06:54
印度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5月印度拥有172家专注太空的私营企业[1] - 当前印度航天产业规模约80亿美元占全球2%[1] - 目标到2047年将全球占比提升至15%[1] - 预计2033年全球航天产业规模将达9440亿美元[1]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0年印度向私营企业开放太空行业并成立IN-SPACe监管机构[2] - 2023年发布《印度太空政策》明确公私合作框架[2] - 2024年放宽外资限制允许100%外资投资卫星制造[2] - 航天预算从2013-14年5615亿卢比增至2025-26年13416亿卢比增长近两倍[2] - 设立110亿卢比专项基金支持航天初创企业[2] 市场增长预期 - 未来5年印度航天经济预计以48%复合增长率增长至500亿美元[3] - 官方预测2024年该领域市值有望超130亿美元[4] - 过去5年印度航天初创企业融资总额超35亿美元[4] 产业基础条件 - ISRO拥有2万名员工规模超过NASA[4] - 班加罗尔形成航天人才与企业聚集的生态系统[4] - 多家初创企业已实现卫星发射和商业运营[5][6] 发展挑战 - 关键部件高度依赖进口[7] - 材料学和化学等基础领域薄弱[7] - 缺乏全面监管框架和事故责任机制[7] - 人才流失严重领军型人才匮乏[8] - 资金规模不足以支撑长期太空计划[8]
海南发布降碳“路线图”: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00:20
碳中和路线图 - 海南计划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目标 [1] - 构建以电力零碳化、热力零碳化、终端电气化为核心的新型零碳能源体系 [1] - 同步建设产业降碳、城乡减碳、交通脱碳、生态固碳、智慧管碳、长效治碳六大体系 [1] 能源领域 - 确保昌江核电站二期建成投产,启动建设洋浦绿能项目 [1] - 发展建筑光伏电站和海上风电 [1] - 适时退出燃煤机组 [1] - 构建核电余热供热、高温气冷堆供热、垃圾焚烧及工业空气源热泵等零碳热力系统 [1] 交通领域 - 推动汽车、铁路、船舶、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替代及空港陆电改造 [1] - 建设智能充换电基础设施、车网互动系统及光储充换一体站 [1] - 到2030年,全省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清洁能源汽车占比100%,私人用车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100% [1] 产业方面 - 攻关高效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储能、绿氢制甲醇及CCUS技术 [2] - 培育"风光氢储"高端装备制造链、"绿氢氨醇"特色产品链及"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航天产业体系 [2] - 加快园区低碳化与零碳园区建设 [2] - 目标是204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较峰值期下降65% [2] 城乡低碳转型 - 在农村推广"自发自用、余电互济、农机储能"的能源系统,实现2045年全覆盖 [2] - 建筑领域提升新建建筑本体节能率,推动既有建筑改造及设施设备全面电气化 [2] 生态固碳 - 开展林业、海洋、农业、地质四大领域固碳增汇行动 [2] - 聚焦碳汇技术支撑、国土造林绿化、生态保护修复、蓝碳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 [2] - 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2] 长效机制 - 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系列配套政策 [2] - 建立以碳排放统计核算、碳足迹追踪、ESG评价为核心的低碳标准体系 [2] - 打造标准互通互认的绿色低碳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 [2]
黑龙江出台政策 支持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0 08:14
黑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支持政策 - 推动构建现代化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目标为特色鲜明、要素集聚、智能高端、开放自主 [1] 航空装备发展措施 - 加快"整机+配套"协同发展,支持整机产品适航取证和市场开拓 [1] - 将取得民航局PMA认证和工程批准书的产品纳入省重点新产品目录 [1] 航天产业发展方向 - 推动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1] - 支持卫星制造企业发展和卫星运营服务基地建设 [1] 产业创新支持政策 - 对研发投入超50万元企业按存量和增量给予补助 [1] - 支持企业牵头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包括新材料、核心部件、通用航空装备等 [2] - 鼓励产学研共建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体系 [2] 技术装备攻关专项 - 每年实施总投资超1亿元的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2] - 重点领域涵盖航空发动机、航天飞行器、卫星+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等 [2]
两部门:研究商用飞机、商业遥感与卫星互联网领域综合参数智能化检测和在线校准技术 带动航空航天技术协同创新
快讯· 2025-07-09 14:54
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1] - 方案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宇航重大工程、商业航天、商用飞机、航空发动机、低空经济等领域 [1] - 将开展航天器在轨运行、卫星遥感与通信、空间探测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 [1] - 重点研制空间用量子自然基准原理样机并进行典型实验验证 [1] - 解决空间站长期在轨真空泄漏和材料放气率测量难题 [1] 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 攻克低空航空器智能感知、定位导航、能源动力等关键参数测量校准技术 [1] - 研究商用飞机、商业遥感与卫星互联网领域综合参数智能化检测和在线校准技术 [1] - 形成典型应用示范以带动航空航天技术协同创新 [1] 计量技术应用方向 - 商用飞机智能制造领域将开展计量技术研究 [1] - 低空航空器领域重点突破智能感知和定位导航技术 [1] - 卫星互联网领域将开发智能化检测和在线校准技术 [1]
黑龙江出台17条新政支持航空航天产业
快讯· 2025-07-03 19:32
黑龙江省支持航空航天产业政策 航空装备整机支持 - 支持航空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项目引进加快整机产品适航取证和开拓市场 [1] - 对取得航空器整机型号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按取证产品年度销售收入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 单个型号最高奖励1000万元 [1] - 航空发动机整机单个型号取证奖励上限为500万元 [1] 航天科技基础设施与卫星奖励 - 航天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每年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 依据科研支撑能力 开放共享及本地转化情况 [1] - 成功发射入轨的卫星及核心部件(平台 推力器 高通量载荷等)按销售价格5%给予研制企业奖励 单设备不超过100万元 [1] - 每户企业年度卫星相关奖励总额上限为2000万元 [1]
黑龙江省17条举措 支持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快讯· 2025-07-02 20:11
政策背景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支持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推动航空航天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旨在加快构建特色鲜明、要素集聚、智能高端、开放自主的现代化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1] 政策依据 - 政策基于《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2024—2028年)》和《黑龙江省未来产业孵化加速计划(2024—2027年)》等文件精神制定 [1] - 同时参考《黑龙江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1] 政策目标 - 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 [1] - 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和开放自主能力 [1]
2015年6月28日:猎鹰9号爆炸,马斯克的“至暗时刻”
搜狐财经· 2025-06-28 10:38
猎鹰9号火箭爆炸事件 - 2015年6月28日猎鹰9号火箭在升空后第139秒爆炸 事故导致价值数千万美元的火箭损毁 并损失2500公斤运往国际空间站的物资 [1][4][6] - 事故直接原因是第二级氦气罐固定支架断裂 该支架设计承重4500千克 但实际在900千克负载下即断裂 断裂后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爆炸 [8] - 支架采用碳纤维缠绕不锈钢结构 在极端高压低温条件下提前断裂 从异常出现到爆炸仅持续0.893秒 [8] - 事故造成数亿美元经济损失 是公司自2002年创立以来遭遇的重大挫折 [8] 事故调查与影响 - SpaceX迅速成立34人事故调查委员会 成员来自NASA/FAA/洛克希德等机构 三周后公布调查结果 [8] - 事故引发全球媒体关注 舆论对私营航天可靠性提出质疑 但部分声音支持公司从失败中学习 [10] - 事故促使公司加强质量控制 后续所有火箭支架均经过严格测试 [10] 后续发展与行业启示 - 公司仅用半年时间即恢复发射 2015年底成功将11颗卫星送入轨道 [10] - 此次事故成为公司技术改进的重要转折点 后续实现火箭回收等关键技术突破 [10] - 事件促使整个航天行业重新审视"低成本航天"的可行性 引发对工程学边界的思考 [10]
盛阅春调研硚口区、黄陂区、新洲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 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长江日报· 2025-06-24 08:30
硚口区发展重点 - 以汉江两岸联动发展和老汉口地区转型发展为契机推进城市更新 加快汉正街传统商贸市场转型升级 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 [1] -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做强生命健康 科技服务等优势产业 培育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1] - 高标准谋划"汉江湾"建设 探索中心城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1] 黄陂区发展重点 - 推进新型工业化 深化省级开发区创新发展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 深化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2] - 推进后湖流域综合治理和片区开发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农文旅融合 [2] 新洲区发展重点 -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抓牢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 [2] - 推进省级开发区建设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做大商业航天产业 打造"中国星谷" [2] -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推动农村三产融合 加强项目谋划和产业招商 [2] 全市工作部署 - 统筹推进稳增长 促转型 推改革等重点任务 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和大财政体系建设 [3] - 推进城中村改造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3]
2.5 万亿美元估值!方舟投资揭秘 SpaceX 的星际商业帝国如何炼成?
搜狐财经· 2025-06-13 19:47
估值预测 - 方舟投资预测SpaceX到2030年企业价值将达到2.5万亿美元,较2024年末3500亿美元估值增长超7倍 [1] - 估值模型突破传统航天产业按发射次数计算的框架,纳入火星殖民、轨道资源等星际变量 [1] 商业飞轮模式 - SpaceX通过猎鹰火箭重复使用技术降低发射成本,单次发射成本从6200万美元降至2000万美元以下 [2] - 星链卫星网络获取用户现金流,2024年收入120亿美元,支撑全球52%商业发射订单 [2] - 2030年星链用户从500万增长至1.2亿,ARPU从120美元提升至240美元,年收入288亿美元中60%将再投入火箭研发与火星计划 [2] 星链市场潜力 - 2035年星链完成4.2万颗卫星部署后,年收入预计达3000亿美元,占全球通信支出15% [3] - 消费端:2030年发达国家5%家庭和发展中国家8%人口成为用户,贡献240亿美元收入 [3] - 企业端:50%远洋商船、30%智能电网、20%自动驾驶车队依赖星链通信 [3] - 政府端:美国国防部已签署150亿美元长期合同,全球10%国防通信支出和30%深空探测任务可能成为收入源 [3] 火星开发计划 - 2028年星链收入30%(约86亿美元)专项投入火星计划 [4] - 星舰年产100艘时,2030年100次火星任务可运送5万吨物资,单位运输成本降至1万美元/公斤 [4] - Optimus机器人2028年首批100台抵达火星,每日建设1000平方米基地,2035年成本降至5000美元/台时建设效率提升至1万平方米/日 [4] 火星资产价值 - 火星资源(金属、甲烷燃料、探测数据)2035年可覆盖60%开发成本 [5] - 每运送1吨物资到火星产生2万美元账面价值,2030年累计形成100亿美元资产 [5] 轨道资产战略 - 4.2万颗星链卫星占据近地轨道30%频谱资源,构建太空制造前哨、轨道数据集市和天地一体化网络 [7] - 轨道资产服务于自动驾驶、物联网、卫星遥感数据商业化及航天器维修补给,拓展太空经济价值链 [7]
以未来产业塑造产业未来(人民时评) ——从展会感受中国经济脉动①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14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商业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展示应用潜力,具身智能成为未来产业新赛道[2] - 飞轮储能系统、朱雀二号火箭、生物制造等技术突破推动储能、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0到1发展[3] - 安徽合肥聚集全国近1/3量子科技企业,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4] 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 前沿技术驱动的未来产业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代表国际竞争制高点[2] - 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化应用是形成全球竞争护城河的关键,决定产品话语权与产业定义权[3] - 低空智能飞行器、虚拟数字人、外骨骼等科幻场景正在加速商业化落地[5] 产业生态与要素支持 - 政府引导基金、新兴产业投资母基金及金融机构支持为未来产业提供资金活水[5] - 技术转化需搭建平台促进"书架"与"货架"对接,实现科技成果向新产品新产业的转化[4] - 协同攻关机制帮助解决卡脖子难题,加速技术路线验证与产业化进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