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工程建筑业
icon
搜索文档
数读南部海洋经济圈:2.5万亿蓝色产业破浪前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3:30
南部海洋经济圈总体表现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5310.4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地区经济4.6%的增速 [1] - 近五年海洋生产总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海洋产业增加值达10068.4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39.7% [1] 海洋产业结构 - 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增加值位居前三,合计占海洋产业增加值70.3% [1] - 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增速最快,同比增长32.2% [1] - 海洋工程建筑业增速21.3%,海洋船舶工业增长21.1% [1] 广东省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0022.5亿元,名义增速5.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9% [2] - 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贡献率达27.3% [2] - 海洋电力业增加值100.1亿元,同比增长26.7% [2]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1215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一 [2] 广东省政策与新兴产业 - 2018年起连续7年安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近20亿元 [3] - 海洋新兴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3.7%,2024年增加值411亿元 [3] - 2025年出台《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和《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3] 海南省海洋经济 - 2022-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从2009.3亿元提升至2707亿元,年均增速16.1%,位居全国第一 [4] - 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从29.5%提升至34.1% [4] - 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制造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6.3%、67%、66.7% [4] 海南省发展规划 - 目标202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40%,2030年突破6000亿元,2035年突破1万亿元 [4] - 2025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4%,在风电装备、航空维修等领域突破 [4] - 2027年目标海洋旅游接待游客量超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 [5]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580.9亿元,同比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9% [6] - 海洋旅游业、渔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四大产业增加值1074.3亿元,增长7.1% [6]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8.6% [6] 北部湾港发展 - 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901.52万标箱,首次突破900万标箱,增长12.38% [6] - 连续8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6]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量从2017年178列增长到2024年10018列,增长55倍 [7]
数读南部海洋经济圈 2.5万亿蓝色产业破浪前行
证券时报· 2025-08-28 01:49
南部海洋经济圈总体表现 - 2024年南部海洋经济圈(广东、广西、海南)依托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推进海洋产业提质增效 [5] - 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5310.4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显著高于地区经济4.6%的增速 [6] - 南海区海洋产业增加值达10068.4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39.7%,其中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合计占比70.3% [6] 广东省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20022.5亿元,名义增速5.4%,占地区生产总值14.1%,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7] - 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贡献率达27.3%,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1215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一 [7] - 海洋新兴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3.7%,2024年增加值411亿元,专项财政资金近20亿元支持六大产业创新 [8] - 2024年海洋电力业增加值100.1亿元同比增长26.7%,"明阳天成号"风电平台投产,湛江徐闻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 [7] 海南省海洋经济 - 2022-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从2009.3亿元提升至2707亿元,年均增速16.1%位居全国第一,占GDP比重从29.5%升至34.1% [9] - 2024年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制造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6.3%、67%、66.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4% [9] - 目标202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40%,2030年突破6000亿元,2035年突破1万亿元 [9] - 计划2027年海洋旅游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构建"五极"引领产品体系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580.9亿元,同比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9% [11] - 海洋旅游业、渔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四大产业增加值1074.3亿元,同比增长7.1% [11] - 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901.52万标箱,同比增长12.38%,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5][1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8.6%,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量从2017年178列增至2024年10018列 [11][12] 细分产业表现 - 南海区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2%,海洋工程建筑业增21.3%,海洋船舶工业增21.1% [6] - 广西防城港沿边口岸出入境人数全国第一,沿海接待旅游人数约1.56亿人次 [11] - 北部湾港北海港区启用首个集装箱无轨站,6个泊位投产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联运中心陆续建成 [11]
长三角产业融合升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东海区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06 13:06
东海区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东海区海洋生产总值达45992.9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43.6%和地区生产总值的13.6% [3] - 海洋产业增加值18247.6亿元,占比39.7%,海洋相关产业(上下游)合计占比40.1% [3] - 海洋第三产业占比59.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3] 重点海洋产业表现 - 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其中海洋工程建筑业、船舶工业、药物生物制品业、工程装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业5个产业全国占比超50% [4] - 海洋油气业、旅游业、电力业、船舶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增速领先 [4] 长三角区域发展 - 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10046.2亿元(+6%),占全省GDP 7.3%;上海市11387亿元(+11.2%),占GDP 21.1%;浙江省12012.4亿元(+6.5%),占GDP 13.3%;福建省12547.3亿元(+6.1%),占GDP 21.7% [5] - 长三角海洋经济圈(苏沪浙)总产值33445.6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地区GDP 11.9% [6] - 长三角推进港口群协同,印发物流提质增效方案,建立跨区域港口合作机制,统筹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核心资源 [6]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 江苏连云港示范区构建多式联运大通道,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盐城示范区探索湿地保护开发新模式,举办4届国际湿地会议 [7] - 上海崇明示范区推进沪东中华搬迁、LNG船建造项目,长兴海洋实验室竣工 [7] - 宁波示范区推动深海技术研发与海域分层设权;温州示范区推进民营经济参与深远海新能源基地建设 [8] - 福州示范区设立7.5亿元海洋产业基金,完成藻类固碳核算;厦门示范区落地6.1亿元招商项目,完成19万吨海洋碳汇交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