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旅游业
icon
搜索文档
突然爆发!刚刚,狂掀涨停潮!
券商中国· 2025-07-02 14:43
海洋经济概念股表现 - 7月2日A股海洋经济概念股全线爆发,深水海纳、大烨智能、国联水产等斩获20CM涨停,克莱特大涨超27%,海洋王、亚星锚链、振华重工等超10只个股涨停 [1][2] - 中科海讯、天能重工大涨超10%,海兰信、中集集团、中远海特等个股跟涨 [2] 政策驱动因素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2] - 会议强调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 - 会议要求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发展海上风电、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 [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发展海洋经济作出重要部署 [4] 地方政策举措 - 广东召开高规格会议部署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培育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 [5] - 上海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拟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并设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5] - 山东提出到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大幅提升,15个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增幅显著高于GDP增速 [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438亿元(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 [7]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7] - OECD预测2030年全球海洋经济价值将超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规模 [1][7] 细分领域机会 - 船舶工业、海洋电力等第二产业高速增长,为深海科技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8] - 深海资源开发将推动产业链向勘探、开采、加工全环节延伸,重点关注勘测端(水下机器人、声纳技术)、开采端(海底挖掘系统)、运输端(船舶工业)和通信端(光纤光缆) [8] -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受政策支持力度大,具备显著投资机会 [9]
海洋旅游业繁荣、海洋油气业增储、海工装备市场活跃…… 深圳海洋经济劈波斩浪动能十足
深圳商报· 2025-07-02 06:34
优环境,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根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反馈情况,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5409.4亿元,海洋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 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主要产业看,深圳稳外贸举措成效明显,海洋交通运输业强势引领;旅游市场供需两旺,海洋旅游业 延续繁荣态势;海洋油气业持续增储上产,支柱地位显著;海工装备市场需求活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业和船舶工业稳步增长;成功纳入商务部关于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海洋技术服务、海洋信息 服务迎来强劲增长。 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深圳坚持"数字化、绿色化、国产化"的产业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进海洋油气业 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实施南海东部油气增储上产攻坚工程,强化海 洋油气开发实力,实现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稳产2000万吨以上;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 号"和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在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正式投产,并 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2025年3月,中海油在深圳附近海域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攻克埋深超4500米的超深层勘探技术难 题,进一步夯实资源 ...
2万亿蓝色产业,广深再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23:26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广州、深圳两市海洋经济规模大幅领先,2024年分别达到4979亿元和5409亿元 [2] - 广东沿海14城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形成以广深为创新引擎、县域为主体的梯度化发展格局 [2][4] - 省委书记强调优化海洋生产力布局,建设世界级沿海经济带,深化山海协作 [3] 广深海洋经济创新引领 - 广州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4979亿元(占全省25%),单位岸线产值33亿元/公里(全国第二),船舶制造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同比+8%) [7] - 深圳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5409亿元(占GDP14.7%),海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1061亿元(+10.1%),海洋旅游业增加值+11.6% [7] - 广深聚焦高技术船舶、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广州交付首艘深远海科考船等装备,深圳实现全球首次深海采矿6000米级海试 [7][8] - 深圳计划"十五五"末海洋工业增加值达2150亿元(年均+12%),重点发展绿色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等 [8] 县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 沿海县域推动海洋渔业向种苗研发、装备制造等全链条延伸,如饶平县突破花鲈鱼种苗技术(年产苗8000万尾),2024年渔业总产值近60亿元 [14] - 企业加速布局海洋牧场,海发公司计划2025年投建500个深水网箱,预计渔获年产值超10亿元 [15] - 饶平县临港工业2024年总产值172亿元(+14.34%),签约项目总投资超160亿元,计划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集群 [16] 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布局 - 广东全省涉海高新技术企业804家(+2%),2024年海洋专利1.76万件,突破天然气水合物等核心技术 [10] - 省发改委提出布局海洋物联网、海水制氢等未来产业,目标打造1-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0] - 政策强调建设重大科创载体,引育现代海洋人才支撑产业升级 [10]
深圳披露“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多个产业被“点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6:11
6月26日,广东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南方财经记者在会议现场获悉,2024年,深圳全市 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409亿元、占GDP比重14.7%、增长5.8%,领跑全省。其中,深圳市海洋信息服务业 增加值达1061亿元、增长10.1%,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增长11.6%。 在此基础上,深圳提出了下一阶段海洋经济发展目标,明确要力争"十五五"末海洋工业增加值达到2150 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十五五"末海洋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36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为实现下一个五年的海洋经济发展目标,记者注意到,深圳多类海洋产业也在会上被"点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此外,在港口航运方面,深圳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港口和航运服务能级,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具体措施包括,一方面加强港口建设,加快推进盐田港东作业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应用人工智能、 无人驾驶等技术,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自动化码头和智慧港口,另一方面着重提升运输能力,吸引全球 更多船公司在深设立机构、拓展经深航线。 为此,深圳将加大力度推进"中国前海"船籍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并大力发展保税燃料加注业务, 力争培育引进更多船级社、 ...
利好来了!上海,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6-25 12:39
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核心观点 - 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目标2030年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 大型LNG运输船本土化率提升至85%以上 [1][4] - 构建两大海洋产业发展核 长兴岛聚焦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 临港新片区发展船舶动力/深远海装备/海洋新能源等 [3] - 2035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目标700亿元 建成国际影响力领先的产业集群 [4] - 海洋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布局 包括核心技术攻坚/数字基建/应用场景牵引 [3] 海洋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OECD预测2030年全球海洋经济价值将超3万亿美元 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规模 [1][6]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占GDP比重达7.8% [6] - 海洋船舶工业/工程装备制造业/电力业增速超9% "深海科技"相关行业累计增加值1.28万亿元 占海洋经济12% [6]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 同比增5.7% 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7.2% [1][6] 重点发展领域 - 智能装备领域 重点开发水下机器人/两栖智能机器人/潜水器等跨域多平台系统 [4] - 现代航运服务业 目标2030年增加值1800亿元 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 推动绿色转型与数智化 [4] - 深海科技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支持推动探测能力提升与新兴领域发展 [7] 政策与资金支持 - 拟出台《上海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 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统筹布局 [5] - 财税金融支持加码 通过集团化运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 [5] 行业投资机会 -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受政策密集推动 特别是船舶动力/深远海装备/智能机器人领域 [8]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属高端制造 技术资金门槛高 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与人才集聚 [7]
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超1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9%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03
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自然资源部在海南海口市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数显 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9个百分点。 指数是对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量化评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值设定为100, 2024年指数为125.2,比上年增长2.3%。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其中,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海洋 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数智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7%和8.7%,海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28.2%,海水淡化工程 规模比上年增长超10%。海运进出口总额、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船舶出口金额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 高。其中,我国船舶出口金额3086.5亿元,同比增长58.7%,以修正总吨计我国出口海船占全球海船完 工量的比重为42.7%,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22.1万亿元,其 中与沿海国家贸易额19.0万 ...
一季度海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5-12 06:02
海洋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催生旅游新场景新方式不断涌现,助力海洋旅游市场供需 两旺。一季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多维向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一季度,我国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 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新型海洋 工程装备制造取得新进展。 海洋食物、水资源供给基础进一步夯实。"蓝色粮仓"建设持续推进,一季度,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4.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海水养殖稳产保供作用持续显现。自主研发的万吨级南极磷 虾船"福远渔9199"号从福建起航前往南极开展作业。南极秦岭站海水淡化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海水加 热、海水预处理以及产水净化系统等整体工程完成超80%,进一步保障生活和科研用水。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国家 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介绍,一季度海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石绥祥说,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等挑战,海洋对外贸易顶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7%!一文说清海洋产业规划怎么做?
前瞻网· 2025-05-04 09:59
自然资源部4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海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均态势良好。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手持海船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 球领先,其中手持海船订单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海洋工程 装备制造业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海洋经济正迅速崛起,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各地政府应敏锐捕捉这 一趋势,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一方面,科学规划海洋产业布局,各区域依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 产业,实现协同共进;另一方面,加大对海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吸引企业和 人才投身海洋经济建设。唯有如此,方能在海洋经济的蓝海中抢占先机,推动地方经济持续繁荣。 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行业趋势 海洋经济产业链按照加工生产流程可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主要包括涉海设备制造和涉海材料制造。中游主要 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海洋 ...
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30 10:12
一季度,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资源保供水 平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海洋对外贸易总体平稳。初步核算,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 元,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 绿色低碳技术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船舶技术研发持续推进,绿色船用发动机研制取得新 进展,世界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首型高替代率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正式交付,进一步推动海 洋产业绿色发展。碳捕捉和回收技术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文昌9-7钻井平台首次应用"火炬气回收+等离 子点火"的火炬气回收利用方案,实现火炬气"零排放";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 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捕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海洋外贸总体平稳,港口和航线建设不断完善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多维向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一季度,我国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 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新型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