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电源
搜索文档
新雷能(300593):3Q25首次扭亏为盈,股权激励完成授予
民生证券· 2025-10-30 20:0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推荐” [4][6] 核心观点 - 公司3Q25单季度营收同比大增94.87%至3.7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05亿元,实现自3Q23以来连续8个季度亏损后的首次扭亏为盈,拐点意义较强 [1] - 公司作为国内特种电源龙头,深耕航空航天等特种领域及通信领域,并战略布局数据中心、低轨卫星星座等新业务,2025年积极扩产,需求正在逐步恢复 [4] - 公司已完成股权激励授予,考核目标明确,以2024年营收为基数,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60%、120% [3]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1~3Q25公司实现营收9.29亿元,同比增长36.16%;归母净利润为-0.90亿元,较去年同期-1.38亿元同比减亏 [1] - 3Q25单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至41.42%,但1~3Q25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2.06个百分点至40.04% [1] - 1~3Q25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14.43个百分点至49.02%,其中研发费用率为31.98%,研发费用额为2.97亿元,同比增长1.30% [2] 财务状况与运营数据 - 截至3Q25末,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为11.67亿元,较年初增加13.55%;存货为8.87亿元,较年初增加3.14%;在建工程为6.20亿元,较年初增长35.56% [2] - 1~3Q25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28亿元,去年同期为0.07亿元 [2] 未来展望与盈利预测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2.52亿元、4.74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108.7%、476.1%、88.4% [4][5][11]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02亿元、20.10亿元、30.15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30.4%、67.3%、50.0% [5][1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38倍、59倍、31倍 [4][5][11]
新雷能(300593):新雷能(300395)2025年半年报点评:2Q25营收环比增加37%,数据中心产品积极推广
民生证券· 2025-08-19 17:5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基于公司在特种电源行业的龙头地位及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战略布局 [4][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1H25实现营收5.5亿元(YOY +12.9%) 其中2Q25营收3.2亿元(环比+36.6% 同比+10.3%) [1] - **盈利能力承压**:1H25毛利率同比下滑3.8ppt至39.1% 净利率同比下滑2.5ppt至-17.0% 2Q25毛利率同比下滑9.7ppt至35.8% [1] - **子公司表现分化**:武汉永力营收同比+40.9%至1.35亿元(净利润0.10亿元) 深圳雷能营收同比-4.5%至1.27亿元(净利润-0.27亿元) [2] 业务进展 - **数据中心战略**:深圳雷能数据中心电源项目完成度71% 产品已覆盖多家客户 市场推广能力提升 [2] - **产能建设**:深圳西格玛电源/特种电源/SiP微系统/电机驱动/功率半导体项目进度分别为37%/47%/46%/79%/20% 合计投入10.5亿元 [2] - **研发投入**:1H25研发费用率35.7%(同比-3.5ppt) 期间费用率54.3%(同比-3.1ppt) [3] 财务预测 - **盈利展望**: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亿/2.53亿/4.76亿元 对应PE 248x/43x/23x [4][5] - **营收预测**:2025E营收12.02亿元(YOY +30.4%) 2026E营收20.10亿元(YOY +67.3%) [5][10] - **资产负债表**:2Q25在建工程7.4亿元(较年初+61.4%) 应收账款10.3亿元(较年初-0.2%) 存货9.1亿元(较年初+5.9%) [3] 行业地位与战略 - **行业定位**:国内特种电源龙头 深耕航空航天及通信领域 拓展低轨卫星/电驱电机/功率半导体等新业务 [4] - **需求恢复预期**:2025年积极扩产 预计盈利能力将随需求恢复好转 [1][4]
可控核聚变系列专题之二:电源决定聚变控制精度,特种电源迎发展东风
中银国际· 2025-07-30 16:06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 核聚变电源子行业同样获得"强于大市"评级 [1] 核心观点 - 核聚变电源是聚变装置核心部件 成本占比高达30%-50% [3] - 电源技术迭代可提升"三乘积"指标 推动实现聚变点火条件 [5] - 我国核聚变投资景气度上行 多技术路线并进带动电源需求释放 [3][5] - 2030年前规划核聚变装置投资额约500亿元 电源需求超50亿元 [64] 电源技术特性 - 磁体电源强调稳定性 响应时间需<0.3ms 电压波动率≤3% [23][27] - 加热电源向大功率化发展 需应用40-160GHz射频技术 [32][33] - 直线型装置要求电源放电速度达亚微秒级 成本占比50% [45] - Z箍缩需50MA级电磁驱动装置 成本占比30% [48][50] 国产化进展 - 已实现回旋管 速调管 四极管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38][39] - 140GHz回旋管输出功率达700千瓦 运行3000秒 [38] - C波段500kW速调管建成测试平台 [39] - 兆瓦级电子管实现批量供货 国际唯二供应商 [39] 市场空间 - BEST项目电源价值量超14亿元 [64] - 爱科赛博等企业已进入EAST HL-2M等项目供应链 [52] - 电源存在持续迭代空间 领先厂商具备卡位优势 [65] - 超级电容集成提升技术壁垒 功率密度达5-10kW/kg [56][57] 重点公司 - 爱科赛博参与EAST HL-2M等项目 2024年营收9.72亿元 [81][89] - 英杰电气布局磁约束 加热 控制系统等关键环节 [53] - 旭光电子兆瓦级电子管国内独供 国际唯二 [53] - 王子新材超级电容已应用于HL-2M项目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