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贸易

搜索文档
接轨国际最高标准 免审单结算试点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提供关键制度支撑 临港将实现一线离岸贸易“秒付”
解放日报· 2025-07-06 10:25
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综合试点 - 央行宣布在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综合试点 以"离岸专营子公司+免审单结算"为核心突破 优化银行离岸贸易收支偏离度考核 免于办理事前真实性审核 实现一线离岸贸易业务全面放开 [1] - 改革方案将结算周期从2-3个工作日压缩至实时 试点银行无需逐笔审核合同提单等单据 凭企业收付款指令即可办理资金结算 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2] - 企业需在临港设立离岸贸易专营子公司 管委会认定推荐白名单企业 银行为其开设FTE账户专用于离岸业务结算 [2] 制度创新与风险隔离 - 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特性 落实"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在扩大金融开放同时做好风险把控 [3] - 离岸资金流与境内主体完全隔离 异常波动不会传导至国内金融体系 企业离岸业务与境内主体资金流分离 避免混杂监管 [3] 临港离岸贸易发展现状 - 2024年临港新片区离岸转手买卖规模247 8亿元 同比增长87 5% 占全市比重46 1% [4] - 2025年第一季度离岸转手买卖规模81 35亿元 同比增长56 67% [4] - 2023年4月1日起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 累计减免印花税1 82亿元 惠及企业377户 新增开展离岸贸易业务企业110户 [4] 未来发展计划 - 临港将加大力度吸引境外有生产加工基地的制造业企业 打造"全球接单 境外加工 临港结算"模式 进一步释放离岸贸易增长潜力 [4]
“新型离岸贸易”新在哪(新知)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13
新型离岸贸易定义与特征 - 新型离岸贸易指从境外购买货物后向境外异地转售,资金通过境内企业结算,实现单据流、资金流和货物流"三流"分离[2] - 中国企业从传统离岸贸易的参与方转变为设立本土离岸公司并主导贸易,完成从"买中国、卖全球"到"买全球、卖全球"的价值链跃升[2] - 该模式能灵活配置全球资源,增强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2] 实践案例与效益 - 重庆某公司采用轧差净额结算模式,月末一次性清算可减少50%资金占用[1] -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打造葡萄酒综合服务平台,物流成本压缩50%[1] - 苏州纺织企业通过"离岸采购—东南亚制造—欧美直销"架构,物流成本降低18%,交货周期缩短1/3[3] - 新能源企业通过离岸贸易为海外工厂提供技术授权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将"中国智造"嵌入全球生产网络[3] 产业升级路径 - 离岸架构将研发、结算等高端环节留在国内,制造环节布局海外,形成"大脑在国内、四肢在全球"的分工格局[3] - 推动中国制造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加速"世界工厂"向"创新枢纽"转型[3] 配套需求与发展条件 - 需协同发展数字经济、金融、物流、法律等服务业,例如跨国金融监管需数据交换和企业监管多层面互动[3] - 风险防范依赖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发展,需建立多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3] - 发展需因地制宜,避免盲目跟风,开放前沿地区、贸易基础厚实地区、数字经济优势地区应差异化培育[4] 战略意义 - 新型离岸贸易有望成为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支点,增强外贸灵活性和吸引力[4] - 在不确定的国际经贸环境中体现"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确定性[4]
海南推动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举措入选
海南日报· 2025-05-19 09:21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最佳实践案例 - 商务部发布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包括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国际合作和区域协同 体制机制创新等三方面11项案例 [1] - 海南推动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相关举措入选 案例名为"破解分流监管难题 推动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 [1] 海南离岸贸易发展举措 监管机制创新 - 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展业规范 强调事前尽调 事中展业 事后监测全流程管理 [2] - 引入负面画像管理理念 采取"不存在负面情形则无事不扰"的监测思路 [2] - 创新"离岸贸易+信用监管"模式 建立海口离岸贸易产业优质企业池互认机制 按信用评分分为A B C档 实施差异化准入和单据审核标准 [2] 税收政策支持 - 对符合条件的离岸贸易企业实行15%企业所得税率 [2] - 将符合条件人才纳入海南自贸港高端紧缺人才清单 免征实际税负超过15%部分的个人所得税 [2] 结算效率提升 - 银行可自主决定审核交易单证种类 外汇结算时间缩短80% [2] 产业集聚发展 - 洋浦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先行示范区凭借政策优势 实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结算额大幅增长 [2]
海口发布5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搜狐财经· 2025-05-16 17:59
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 核心观点 - 海南省海口市发布5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涵盖贸易便利化 金融创新 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 [1] - 电子提单系统显著提升散货离岸贸易效率 国际结算时间从3-7天缩短至1天 [1] - 离岸贸易是国际贸易高级形态 对海南自贸港链接国内外市场具有战略意义 [2] 贸易便利化创新 - 电子提单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货物所有权追溯 降低数据篡改风险 [1] - 数字化加密技术使电子提单流转过程透明化 银行风控成本降低50%以上 [1] - 系统已处理46单散货离岸贸易 货量超750万吨 覆盖光伏 水泥等品类 [2] 金融创新模式 - "跨境资本+产业集聚"模式促进自贸港金融创新发展 [1] - 散货船占全球船舶总运力40%以上 电子提单系统具有规模化应用潜力 [2] 其他制度创新 - 实施外籍人员信用评级制度优化国际人才管理 [1] - 建立中小微企业快速退出机制完善市场主体救治体系 [1] -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形成"海口实践"样本 [1] 后续推进计划 - 海口将扩大创新生态建设 推动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制度创新 [2] - 计划加大创新成果推广应用 提升政策惠及面 [2]
厦门自贸片区发布十条举措助力离岸贸易加速发展
人民网· 2025-04-18 18:28
离岸贸易支持政策发布 - 厦门自贸片区发布《十条举措》涵盖金融便利化、数字化赋能、人才保障、监管协同等五大类共十条举措 [1] - 政策包括购销合同免印花税、离岸贸易利润奖励、人民币跨境结算奖等 [1] - 通过多维度政策系统集成形成"政策+服务+生态"组合拳 [1] 印花税优惠政策 - 厦门获批全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试点地区 [1] - 政策预计每年可为厦门企业减负4000万元 [2] - 印花税协税模块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提升企业办税效率 [3] 金融服务平台升级 - 环球供应链与离岸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二期)新增印花税协税模块 [3] - 平台实现合同与国际收支精准匹配、协税信息一键送达 [3] - 平台整合企业、银行及政府服务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 [2] 政策实施效果 - 政策将显著增强厦门离岸贸易国际竞争力 [2] - 支持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提升资源配置能力 [2] - 促进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 [2] 厦门自贸片区发展 -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是厦门自贸片区重要平台 [3] - 片区积极探索做强离岸贸易优势业务 [3] - 持续推动离岸贸易产业集聚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