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石化与新材料

搜索文档
 报告披露!广州高企超两成实现国产化替代,最看好人工智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21:24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能力 - 超两成样本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 [1][5] - 5.4%的样本企业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跑地位,29.2%处于国内领跑水平 [5] - 新材料行业技术优势显著,57.1%的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企业实现国产化替代,高出平均水平30.1个百分点 [5]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经营与市场表现 - 2024年32.3%的样本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在10%及以上,12.2%的企业增速在5%(含)至10% [4] - 4.1%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列,16.8%的企业居国内前列 [4] - 广电运通、广钢气体、众山精密等企业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 [4]   广州“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特征 - 2024年48.2%的专精特新样本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80%及以上 [5] - 专精特新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高、市场占有率居前,具有一定竞争力 [5]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未来产业展望 - 展望“十五五”时期,38.9%的样本企业最看好人工智能产业,15.9%看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 [6] - 看好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企业比例分别为8.5%和8.3% [6] - 92.7%的企业选择在广州发展相应产业,显示出较强的根植性 [6]   广州产业技术发展建议 - 建议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预见体系,系统推进产业技术预见 [8] -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绘制产业技术图谱,构建产业技术预警平台 [8] - 紧密跟踪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8]
 舟山抢占绿色新材料赛道
 中国化工报· 2025-08-04 13:44
走进位于岱山经济开发区的浙江世倍尔新材料公司车间,眼前一派忙碌有序的生产景象:巨大的反应釜 嗡嗡运转,加速异辛醛原料氧化反应;形成异辛酸成品后自动灌装注入载重30吨的油罐车,将其运往舟 山绿色石化基地,进而被加工成化工产品销往全国。企业负责人透露:"下半年还要再建一条生产线, 以满足粤苏皖豫等省份的市场需求。" 引"新"聚"材",引的不只是资金与项目,更在于破解各类技术难题。世倍尔公司自主研发的异辛酸装置 突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制药、化妆品等领域,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8 亿元。这种技术突破并非个例,糖能科技5-羟甲基糠醛(HMF)项目解决了全混流连续生产关键技术的 难题,打破HMF依赖进口的局面;腾宇航天生产的防热涂料成功应用于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 实现航天新材料领域应用新突破。 舟山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季度,舟山将聚焦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提升,持续强化服 务保障,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创新成果加速转化,聚力实现工业经济规模与质效双提升,奋力夺取"全 年胜"。 该项目快速投产见效,是舟山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去年11月,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落地浙江,舟山 ...
 攀“高”不止步向“新”再出发
 广州日报· 2025-05-22 05:1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1] - "十五五"时期需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1] - 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擘画重点产业发展新蓝图[2]   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包括10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目标2027年产量超320万辆,产值超6700亿元[8] - 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汇聚超2000家企业,目标打造3000亿级产业集群[9] - 生物医药产业2024年获批123个新药临床批件,82%为1类新药,目标2030年建成四千亿级规模[10] - 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2024年产值超4000亿元,被赋予"新兴支柱"定位[11] - 软件与互联网产业营收近五千亿元,目标2026年超5500亿元[12]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2023年规模突破1600亿元,2024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2%[13][14]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模拟芯片产量增长23.7%[16] - 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广州[17] - 低空经济拥有4200多家企业,目标2027年市场规模达300亿元[18] - 生物制造产业计划2027年培育10家以上创新引领型企业[19] - 时尚消费品产业计划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20] - 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超2700亿元,覆盖全产业链[21]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2024年产值超500亿元,推动向高端化转型[22] - 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2024年总产值8816.9亿元[23]   未来产业发展 - 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快速聚集[23] - 具身智能领域拥有近5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二[24] - 细胞与基因产业已集聚超200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25] - 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产业打造多个示范应用场景[26] - 前沿新材料产业拥有8家上市公司和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7] - 深海深空产业取得一系列全球领先成果[28]   现代服务业发展 - 现代金融业2024年增加值3049亿元,占GDP比重9.8%[29] - 科技服务业2024年支持1787名青年博士开展基础研究[30] - 专业服务业形成千亿级行业引领格局[31] - 现代商贸业印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2] - 物流与供应链业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建设[33] - 会展业2024年展览面积1186万平方米,增长8.9%[34] - 文化创意产业2024年营收6040.80亿元,增长4.0%[35] - 旅游休闲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2.5亿人次,消费总额3528.23亿元[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