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

搜索文档
网贷,仍在围猎大学生
虎嗅APP· 2025-06-09 07:57
以下文章来源于妙投APP ,作者丁萍 妙投APP . 虎嗅旗下二级市场投研服务品牌,为您提供精选上市公司价值拆解,热门赛道产业链梳理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编辑 | 关雪菁 头图 | 视觉中国 一位山东大学心理学专业教师向妙投反映,这几年她每年接待300名-500名大学生,其中至少有十几 位因网贷问题出现心理困扰。在目前接诊的来访中,有三名学生甚至已经发展为重度抑郁,需要接受 长期治疗。 妙投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了近期有超过5000个大学生因网贷维权的案例,维权对象包括了分期 乐、拍拍贷、度小满、京东金融等知名平台。 "她这一生就毁了,26岁。" 一位绝望的母亲不久前给一位大学老师发去了一封邮件,她在信中写道。这名母亲的孩子在大学时因 虚荣心驱使,偷偷借了大量网贷,直到无力偿还时,才向家里求助。然而,这个家庭本就经济拮据, 家用唯一经济来源是父亲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 "我说让她买瓶药喝,死了算了,或者我用刀把她的食指给剁下来一个,让她一辈子记住。假如她死 了,放贷的是否要求家长还?" 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哪位母亲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出如此决绝的话?更何况,孩子还是全家托举起来的 大学生。 这 ...
网贷,仍在围猎大学生
虎嗅· 2025-06-09 06:32
网贷行业现状 - 校园贷虽被监管禁止但变身为网贷在大学校园中潜滋暗长[6] - 黑猫投诉平台近期有超过5000个大学生因网贷维权的案例涉及分期乐、拍拍贷、度小满、京东金融等平台[1] - 山东大学心理学教师反映每年接待300-500名大学生中至少十几位因网贷问题出现心理困扰其中三名发展为重度抑郁[1] 网贷业务模式 - 网贷机构通过"黑暗模式"设计诱导用户包括默认勾选选项、隐蔽风险提示、隐藏隐性成本等[9][10] - 京东金条等产品通过导流合作方放贷审批失败页面仅显示"京东金条陆续开放中"的小字提示用户难以察觉[9] - 平台披露年化利率7%-24%但通过服务费、咨询费等名目将综合成本推高至15%-36%[11] - 京东一笔20万放贷次日还款需支付3000元利息包含平台与各方的隐形费用逾期后利率可能超36%[12] 行业盈利与参与者 - 2024年奇富科技归母净利润62.48亿元销售净利率36.4%信也科技净利润23.88亿元净利率18.27%[15] - 资金方(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成本年化5%-10%头部机构可低至3%以下[13] - 担保方向借款人收取担保费费率可达贷款金额5%-18%并在违约时承担代偿责任[13] 目标客群特征 - 大学生虽无稳定收入但信息易溯源(学校、家长联系方式等)且还款动机强成为理想猎物[16][21] - 平台利用身份审核漏洞如不主动识别学生身份或仅要求签署"非学生承诺函"规避监管[24] 行业监管问题 - 网贷监管职责分散缺乏明确主管机构处于真空状态[23] - "正当消费"等关键概念界定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细则难以查处违规行为[24] 行业发展历程 - 网贷起步于2007年政策鼓励普惠金融降低服务门槛[25] - 2014年起行业野蛮生长背离初衷从解决融资难转向利益驱动[27] 社会影响 - 中国年轻群体信贷渗透率86.6%近半数实际负债部分陷入"以贷养贷"[28] - 美国负债文化警示:44%家庭拿不出400美元应急发薪日贷款年化利率最高达91633%[33][32]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预警!警惕非法“校园贷”陷阱
央视网· 2025-06-05 12:11
非法"校园贷"风险预警 - 近期非法"校园贷"卷土重来 不法网贷平台以低门槛、快速办理、高额度、低利率为诱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和借贷 导致学生陷入债务困境和高利贷风险 部分学生因无力偿还遭受非法催收 [1] 学生消费与借贷建议 - 树立科学理性消费观 秉持勤俭节约原则 避免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 量入为出合理规划日常开销 [1] - 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资助 国家已建立完善高校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等政策 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 - 如需申请商业性助学贷款 需与父母沟通评估还款能力 选择正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 仔细阅读合同明确额度、利率、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 [1] 法律保护措施 - 若陷入非法"校园贷"困境 需保持冷静 向家长和老师说明情况 留存借款合同、转账记录和催收信息等证据 立即报警用法律武器维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