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燃油

搜索文档
如果不再依赖化石能源,人类的碳源能否从空气中获得?|科技早知道
声动活泼· 2025-08-26 17:23
文章核心观点 - 化石能源不仅是能源载体 更是现代工业的核心碳源 但地下碳资源不可再生且不可持续 必须寻找替代方案 [3][5][6] - 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通过工业级人工光合作用 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可再生能源生产有机化合物 可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的碳源属性 [6][7][17] - 可持续航空燃油(SAF)成为首个商业化落地产品 因欧盟ReFuelEU法规强制混合比例(2025年2%/2030年6%/2050年70%)创造明确市场需求 [9][25][26] - 商业模式突破在于将捕集二氧化碳转化为终端产品(如航空燃油)而非碳封存 通过绿色溢价实现经济价值 最终目标是不依赖溢价实现成本优势 [23][24][33] - 技术成熟度处于中试阶段 2024年底完成千吨级试验 2026年扩建至5000吨级 需攻克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能耗优化和规模化成本控制 [11][13][32] 碳源的战略价值 - 化石能源承担双重角色:70%全球发电的能源属性+化工/医药/纺织等产业的碳源属性 新能源仅解决能源替代但无法提供碳原子 [5][6] - 空气中二氧化碳是地表最大碳源(与海水碳循环联动) 年排放量达500亿吨 需实现数十亿吨级捕集才能支撑现代文明需求 [6][17] - 工业级人工光合作用原理:模仿植物光合作用 以二氧化碳/水/可再生能源为原料 通过催化剂合成淀粉/燃油/烯烃等有机分子 [7] 商业化路径设计 - 首选可持续航空燃油(ESAF技术路线)因经济价值最高:全球年消耗4亿吨(中国占1亿吨) 2%混合比例即800万吨市场规模 [9][26] - 区别于欧美碳封存模式(依赖自愿碳信用市场) 直接生产终端产品规避政策波动风险 形成可持续商业闭环 [20][21][23] - 成本核心是可再生能源电价(占主要成本)和设备折旧 需通过工艺放大降低能耗 目标使最终成本低于传统石油产品 [11][31][33] 规模化挑战与规划 - 中试阶段聚焦收率与能耗验证:2024年千吨级产线(上海临港) 2026年扩建至5000吨级(中国北部测试低温环境) [11][13][37] - 全球布局需适配不同气候:光伏资源丰富区域优先(中东/澳洲/非洲) 但需综合考虑硬件供应链成本(如美国关税影响) [13][15] - 参照特斯拉规模化逻辑:必须达到百万吨级以上产量才能改变行业格局 最终目标年处理十亿吨级二氧化碳 [17][19] 产业机遇与政策驱动 - 欧盟ReFuelEU法规具全球影响力:所有起降欧盟机场的航司均需遵守 推动跨国界碳溢价机制形成 [25][27] - 技术成熟时机已至:光伏成本过去20年下降90%+ 碳捕集技术经济性在过去1-2年达到商业化临界点 [28] - AI发展加剧能源需求:数据中心耗电激增凸显能源转型紧迫性 碳中和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形成协同效应 [35]
新材料专场 - 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中期资本市场投资峰会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能源(锂电、光伏、风电、储能、固态电池、电芯等)、电力设备、特高压输电、化工、通信设备、金属新材料、有色金属、光伏导电浆料、可持续航空燃料(SAF)、SaaS 产业 - **公司**:联合化学、联化科技、帝科股份、三星电机、横店东磁、龙磁、宁波镇海炼化、连云港佳奥、嘉澳环保、霍尼韦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新能源行业 - **电芯板块**:自 2022 年底进入调整期,调整幅度大,已见底但可能底部横盘,供需形势是关键,锂电和光伏产业链 2022 年底至 2023 年扩产增速下滑,2024 年实业扩产刹车[2] - **电力设备行业**:扩产速度显著上升,变压器相关业务因海外需求和国内光伏装机量增长扩产快,国内光伏装机量从 2022 年 80GW 增长到 2024 年 270GW,2025 年预计达 300GW 左右,但后续需求增速减缓可能致产能过剩[3] - **AI 对变压器影响**:对变压器新扩产有正向提升作用,但相对于风电、光伏装机量影响有限,满配仅三四十吉瓦,需关注潜在风险[4] - **风电和光伏产业**:风电受光伏竞争影响盈利一般,海上风电受政策影响大;光伏产业链惨淡,但市值隐含盈利预期认为未来有望恢复正常[8] - **储能领域**:扩产量居板块前列,但有较大存量产能需消化,左侧环节供需较好,右侧环节供需过剩[1][9] - **固态电池**:发展良好,供需形势向好,行业格局理想,形成替代趋势市场空间巨大,光伏和锂电市场可能达太瓦级规模,全固态电池量产未来可能实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1][13][25] 化工行业 - **行业周期**:资本开支连续三年下行,需求端不佳,经历两到三年下行周期后处于上升阶段,但未来走势需谨慎观察,受需求、供给和外部干扰等因素影响[1][45] - **股票表现**:2025 年上半年 20 只小市值股票翻倍增长,集中在机器人等主题投资和涨价小品种,但不能断定是新一轮大周期开始[46] - **油价影响**:油价波动影响油头、气头、煤头等产品边际成本和供需关系,高油价加剧全球经济压力,对化工行业投资机会有关键性影响[1] 金属新材料和有色金属行业 - **金属新材料行业**:在高科技领域推动下细分市场成长空间大,公司业绩增长显著,竞争格局好,受贸易战影响小,AI 技术增加对高端电容、电感、电阻需求,中国企业有优势[59][60][61] - **有色金属行业**:前景乐观,呈震荡上行态势,受美元超发、供给收紧和新兴产业需求支撑,小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因独特性能在高端制造业需求增加[66][67][68] 光伏导电浆料行业(帝科股份) - **公司发展**:专注光伏导电浆料 15 年,成为全球最大光伏浸润化浆料供应商,出货量超 2000 吨,在 Topcon、异质结银包铜浆料及 TBC 领域领先[69] - **技术创新**:通过三代 Topcon 技术创新提升转换效率、降低成本,在 TBC 领域协助产业化落地,推出高阻水边框密封丁基胶产品[70][71] - **降银方案**:提出多梯度降银方案,纯铜浆料受关注但需克服抗氧化等问题,迪科在纯铜浆料开发取得进展,高导电铜浆方案有优势[72][73][75]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 - **市场发展**:欧洲法规推动掺混比例提升,全球市场加速整合,预计 2030 年显著增长,中国将成为重点供应和使用市场[81][89] - **生产工艺和原料**:主要采用 HEFA 工艺,使用废弃食用油为原料,欧洲和中国原料来源有差异[84] - **政策和挑战**:欧洲补贴激进,中国有望推出补贴和出口退税政策,推广面临生产成本高问题,但预计下半年在国内部分地区大规模落地[85][8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由正负极材料比容量决定,硅负极比石墨负极比容量高 10 倍,富锂正极和硫系正极比容量高,高性能电池体系可由液态转全固态[24] - **全固态电池标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以失重率小于 1%和无液体渗透为核心判断依据,可引导全球标准发展[26] - **中国企业创新模式**:有传统范式和制造业全维度升级两种,绿色经济是原始创新动力重要组成部分[54][55] - **中国 UCO 回收与出口**:总产量约 500 多万吨,去年到今年出口 100 多万吨,未来可能更多用于国内消化[87]
中国航油亮相第三届民航科创展
中国民航网· 2025-05-30 15:34
公司科技成果展示 - 公司携近20项科技成果参加第三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吸引广泛关注 [1] - 展示内容涵盖智慧航油建设、航油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研发及人工智能应用三大领域 [4] 科技创新战略 - 公司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把握人工智能战略窗口期,聚焦核心技术攻关 [3] - 推动航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3] 智慧航油建设 - 航油智能化安全管控体系获第十八届"振兴杯"铜奖 [4] - 自主研发储油库区智慧巡检机器人,解决传统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易疏漏问题 [4] 绿色低碳技术 - 提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账面加注"保障模式,配套建立SAF运行管理系统 [4] - SAF模式入选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第五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 [4] 高端装备国产化 - 新型加油栓井系列产品指标达国际标准,完成"首台套首批次"交付应用 [4] - 采购成本较进口同类产品降低47% [4] 新能源设备研发 - 自主研发第二代新能源管线加油车,安全性能更稳定、充电效率更快 [4] - 实现飞机翼下加油功能,响应民航"蓝天保卫战"号召 [4] 行业认可 - 公司创新成果及展示平台获组委会一致好评,荣获"最佳组织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