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及期货
icon
搜索文档
北上资金配了多少银行
长江证券· 2025-07-09 10:16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北上资金行业配置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北上资金在不同行业的持仓市值和净流入情况,构建行业配置模型,以评估北上资金在各行业的配置偏好和欠配情况[4][14][16]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北上资金在各行业的持仓市值和净流入金额 - 对比沪深300指数中各行业的权重,计算北上资金的欠配比例 - 剥离行业自身涨跌幅的影响,修正净流入金额 **模型评价**:该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北上资金在行业层面的配置动态,但需注意资金面变动并非行业趋势的唯一决定因素[30] 2. **模型名称**:北上资金二级行业净流入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分析北上资金在二级行业(如银行二级行业)的净流入情况,以识别资金流向的热点行业[19][20]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剥离行业涨跌幅影响,计算修正后的净流入金额 - 按净流入金额排序,识别净流入最多和净流出最多的二级行业 **模型评价**:该模型能够捕捉北上资金在细分行业的配置变化,但计算方式和口径的改变可能影响最终结论[30]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北上资金行业配置模型**: - 北上资金在银行上的配置比例为11.09%,沪深300中银行占比为15.71%,欠配约4.62%[16] - 2025Q2北上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行业包括半导体、证券及期货、新能源车设备等[20][22] 2. **北上资金二级行业净流入模型**: - 2025Q2北上资金在银行二级行业中,净流入最多的是城商行(31.92亿元),股份行和国有行分别净流出24.97亿元和8.37亿元[20] - 净流入最多的5个二级行业为半导体、证券及期货、新能源车设备、制药、通信设备[20][22]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北上资金欠配比例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对比北上资金配置比例与沪深300行业权重,计算欠配比例,以反映资金配置的偏离程度[16]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北上资金在某一行业的配置比例 - 计算该行业在沪深300中的权重 - 欠配比例 = 沪深300行业权重 - 北上资金配置比例 **因子评价**:该因子能够直观反映北上资金的配置偏好,但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行业趋势[30] 2. **因子名称**:北上资金净流入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剥离行业涨跌幅影响,计算修正后的净流入金额,以反映资金的真实流向[19][2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北上资金在某一行业的持仓市值变化 - 剥离行业涨跌幅的影响,得到修正后的净流入金额 **因子评价**:该因子能够有效识别资金流向的热点行业,但计算方式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30]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北上资金欠配比例因子**: - 银行行业的欠配比例为4.62%,为北上资金欠配最多的行业[16] 2. **北上资金净流入因子**: - 2025Q2城商行净流入31.92亿元,股份行净流出24.97亿元[20] - 半导体、证券及期货等二级行业净流入金额较高[20][22]
香港交易所推出综合基金平台订单传递服务
快讯· 2025-07-03 12:36
香港交易所推出综合基金平台订单传递服务 - 香港交易所正式推出综合基金平台(IFP)的订单传递服务 [1] - 该服务旨在更有效地连接基金分销生态圈中的主要参与者 [1] - 此举有助于提升香港基金市场效率 [1]
IFRS基金会确认香港为首批以全面采用ISSB 准则为目标的司法管辖区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8:52
香港可持续金融发展 - 香港被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确认为首批以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准则)为目标的司法管辖区 [1]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表示此举证明香港在推动国际可持续披露信息方面的努力获得认同,并有助于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可持续金融枢纽的地位 [1] - 香港会计师公会已于2023年12月发布全面衔接ISSB准则的《香港可持续披露准则》(《香港准则》),预计2025年8月1日生效 [1] 香港可持续披露准则实施时间表 - 2024年1月1日:ISSB准则生效 [3] - 2024年4月:港交所刊发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的新气候规定咨询总结 [3] - 2024年9月16日:香港会计师公会就《香港准则》展开六周公众咨询 [3] - 2024年12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香港准则》最终文本 [3] - 2025年1月1日:大型股发行人按新气候规定作强制披露 [3] - 2025年8月1日:《香港准则》预计生效 [3] - 2025年内:会财局就可持续核证的本地监管框架建议进行公众咨询 [3] - 2025年底:会计师公会目标发布本地核证及道德准则最终文本 [3] - 2026年1月1日:主板发行人以“不遵守就解释”为基础披露新气候规定相关信息 [3] - 2028年:大型公众责任实体(包括大型上市公司和重要非上市金融机构)全面采用ISSB准则 [1][3] 政策与市场协作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已于2023年12月推出《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阐明公众责任实体采用ISSB准则的方针 [1] - 香港财库局将继续与金融监管机构及持份者合作,推动发展全面的可持续披露生态圈,支持《香港准则》实施 [1]
香港交易所:暂定于7月2日提高恒生衍生产品持仓限额
快讯· 2025-05-23 12:29
香港交易所持仓限额调整 - 香港交易所计划提高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期货及期权合约的交易所层面持仓限额 [1] - 该调整暂定于2025年7月2日实施 [1] - 调整需待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执行 [1]
科企专线落地+吴清表态支持中概股回归 港股市场迎多重利好
新京报· 2025-05-09 14:54
中概股回流政策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表态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并宣布深化跨境监管合作等开放举措 [1] -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强调中概股回流应首选香港上市地,有望为港股带来新交易增量 [4] - 国联民生证券认为香港仍是承接中概股回流的主要市场,回流趋势或带来港股新一轮投资机遇 [4] 香港"科企专线"政策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许保密提交申请 [1] - 联交所更新《新上市申请人指南》,明确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合规性 [1] - 富途安逸执行董事刘榕欣指出保密提交可降低企业信息披露风险,预审服务或缩短上市筹备周期20%-30% [2] 香港资本市场表现 - 一季度港交所完成15宗IPO筹资186亿港元,位列全球第五,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0.74% [3]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超6000亿元创同期新高,港股日均成交额达1318亿元,较2023年增长25.5% [3] - 若新规推动每年新增20-30家科技企业上市,预计中长期日均成交额可达1500亿港元 [3] 科技板块影响与挑战 - "科企专线"政策公布后港交所股价上涨,市场预期交易量增长并提振短期情绪 [3] - 梧桐研究院分析员岑智勇指出政策可能降低信息透明度,需平衡初创公司权益与投资者知情权 [3] - 高估值未盈利科技企业集中上市或加剧市场波动,投资者需审慎决策 [3]
日本交易所集团黄金和白金交易增长,海外投资者存在感强
日经中文网· 2025-03-27 11:34
JPX衍生品市场 日本交易所集团黄金和白金交易增长,海外投资者存在感强 原创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