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配置AH的审美差异
长江证券· 2025-07-16 19:30
资金流向 - 2025年二季度北向资金整体净流入,环比一季度约537.37亿元[2][6] - 2025年二季度外资港股市场整体净流出,环比一季度约1133亿港币[6] 行业偏好 - 2025年二季度外资在A股金融、工业、通讯业务、医疗四大板块资金净流入均超百亿,半导体等赛道净流入超百亿[6][16] - 2025年二季度外资港股资金净流入靠前行业为资讯科技、工业和必需性消费,能源储存装置等赛道净流入靠前[6][16] 板块差异 - 港股科技及稀缺制造业板块二季度吸引资金布局,个别A股制造业龙头在港股IPO贡献资金流入[7][19] - 外资在A股银行和港股银行配置分化,北向资金加仓A股银行,外资中介在港股银行持股量下滑[8][27] 原因分析 - 国际中介在港股持股量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下滑,北向资金二季度持股量环比上行,金融易受整体净流出影响[29] - 科技、金融银行是港股涨幅靠前板块,资金卖出获利了结或是二季度净流出原因[8][30] 风险提示 - 测算基于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策略可能失效[37] - 外资配置港股测算基于国际中介持股量,或不能准确反映整体变化[37]
复盘供给侧改革:“反内卷”如何催生产能出清主升浪
长江证券· 2025-07-09 23:23
核心观点 - 政策推动供给端出清,第一阶段行情起于政策预期,主升浪需行业格局改善配合;策略应对关注自然出清和政策出清两条主线 [2][8][9] 政策背景 - 市场竞争“内卷化”核心症结是产能过剩,恶性竞争阻碍产业创新升级,近期政策密集提及整治“内卷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关注底部供需格局改善行业 [8] 历史经验 - 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类似案例,政策推动出清行业第一阶段行情源于政策预期,第二阶段主升浪需行业格局改善,修复现金流与负债表,如煤炭、钢铁、水泥 [8] 宏观与行业背景 - 上一轮产能过剩(2011 - 2016年)集中在上游资源行业,本轮源于新能源等行业高景气,集中在中下游领域 [9] - 上一轮产能过剩周期,行业从企稳到反转财务指标改善顺序为:资本开支增速转负→资本开支增速拐点、经营性现金流增速拐点→收入增速拐点→库存增速拐点、毛利率拐点→ROE拐点、产能利用率拐点 [9] - 上一轮底部供给端出清失败行业特征:政策节奏、力度和精准性有限;行业格局分散,自律性和协同性差,过剩产能难退出 [9] 策略应对 自然出清 - 延续《出清的信号—从产能周期看行业比较》筛选方式,上游关注需求侧指标,中下游侧重供给侧指标,关注农业化工、通用机械、制药、零部件及元器件等行业 [10] 政策出清 - 关注年初以来多次发布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的行业,如光伏、锂电池、汽车、水泥等 [10] 相关政策梳理 - 2025年多个行业出台“反内卷”政策,如中央财经委部署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多行业发布倡议书、开展整治行动等 [17] 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 从财务领先指标看,部分行业指标率先改善或处于底部,可能率先迎来供需格局改善,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维度指标打分筛选得出 [32][33][34]
北上资金配了多少银行
长江证券· 2025-07-09 10:16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北上资金行业配置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北上资金在不同行业的持仓市值和净流入情况,构建行业配置模型,以评估北上资金在各行业的配置偏好和欠配情况[4][14][16]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北上资金在各行业的持仓市值和净流入金额 - 对比沪深300指数中各行业的权重,计算北上资金的欠配比例 - 剥离行业自身涨跌幅的影响,修正净流入金额 **模型评价**:该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北上资金在行业层面的配置动态,但需注意资金面变动并非行业趋势的唯一决定因素[30] 2. **模型名称**:北上资金二级行业净流入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分析北上资金在二级行业(如银行二级行业)的净流入情况,以识别资金流向的热点行业[19][20]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剥离行业涨跌幅影响,计算修正后的净流入金额 - 按净流入金额排序,识别净流入最多和净流出最多的二级行业 **模型评价**:该模型能够捕捉北上资金在细分行业的配置变化,但计算方式和口径的改变可能影响最终结论[30]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北上资金行业配置模型**: - 北上资金在银行上的配置比例为11.09%,沪深300中银行占比为15.71%,欠配约4.62%[16] - 2025Q2北上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行业包括半导体、证券及期货、新能源车设备等[20][22] 2. **北上资金二级行业净流入模型**: - 2025Q2北上资金在银行二级行业中,净流入最多的是城商行(31.92亿元),股份行和国有行分别净流出24.97亿元和8.37亿元[20] - 净流入最多的5个二级行业为半导体、证券及期货、新能源车设备、制药、通信设备[20][22]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北上资金欠配比例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对比北上资金配置比例与沪深300行业权重,计算欠配比例,以反映资金配置的偏离程度[16]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北上资金在某一行业的配置比例 - 计算该行业在沪深300中的权重 - 欠配比例 = 沪深300行业权重 - 北上资金配置比例 **因子评价**:该因子能够直观反映北上资金的配置偏好,但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行业趋势[30] 2. **因子名称**:北上资金净流入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剥离行业涨跌幅影响,计算修正后的净流入金额,以反映资金的真实流向[19][2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北上资金在某一行业的持仓市值变化 - 剥离行业涨跌幅的影响,得到修正后的净流入金额 **因子评价**:该因子能够有效识别资金流向的热点行业,但计算方式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30]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北上资金欠配比例因子**: - 银行行业的欠配比例为4.62%,为北上资金欠配最多的行业[16] 2. **北上资金净流入因子**: - 2025Q2城商行净流入31.92亿元,股份行净流出24.97亿元[20] - 半导体、证券及期货等二级行业净流入金额较高[20][22]